關于《默殺》的15個細節(jié)解析,細思恐極 -
《誤殺》導演柯汶利新作《默殺》的上映,在一定程度上,帶熱了低迷已久的國內影市。
上映以來,影片始終位列單日票房榜冠軍,目前累計票房已超5億人民幣,預測總票房上調為14億。
同《誤殺》一樣,《默殺》擁有非常豐富的解讀空間,社媒上不乏對影片人物、劇情、彩蛋等各方面的詳情解讀。
在此,時光君奉上15個劇情/細節(jié)解析,希望借此讓大家對影片有更深入的理解。
(下文包含劇透,建議觀影后閱讀)
01
緣起
柯汶利創(chuàng)作《默殺》,源自他在讀研期間看到的一則新聞。
新聞中,一位母親不見了女兒,她在小區(qū)中挨家挨戶詢問,沒有結果,最后才知女兒已經(jīng)遇害。
兇手在殺害女兒時,鬧出的動靜不小,但小區(qū)住戶都認為那是別人的家事,沒有過問。
這個現(xiàn)象,令柯汶利意識到,集體的沉默有時是會“殺人”的,這也對應了“默殺”的片名。
?
02
沉默
影片對“默”擁有豐富的表達層次。
首先,呈現(xiàn)了兩個宏觀的沉默場域。
第一個是校園霸凌時,老師、同學、校工等共同構成的“校園沉默”。
值得注意的是,校長也知道霸凌的存在,且同樣選擇沉默。因為李涵在對校長說“我知道你女兒干了什么”時,校長并未訝異。
第二個是李涵被家暴時,房東、鄰居、當?shù)鼐用竦裙餐瑯嫵傻摹吧鐣聊薄?/p>
比如房東通過偷窺/聽,知道了家暴事實,但她沒有任何行動;李涵被丈夫趕出門,全身傷痕出現(xiàn)在街頭時,左鄰右舍、沿街商販等也避之唯恐不及。
其次,完成了一些關于沉默的象征表達。
比如小彤的“啞巴”人設、霸凌者用強力膠刷小彤的嘴;聯(lián)系到片外,還有海報上用紅色條紋封住各角色嘴唇等。
03
暴力
影片涉及多個案件。
包括校園霸凌(致死)案、連環(huán)兇殺案、家庭暴力案、性侵幼女案、殺夫案、DV偷拍案、綁架案等。
某種程度上,這些案件都起源于暴力或與暴力高度相關,所以《默殺》可被視為一部全面批判暴力的影片。
暴力的產生,與受害人周圍所形成的沉默環(huán)境有關。
對家暴、霸凌的沉默,導致家暴、霸凌愈演愈烈,這種愈演愈烈,又導致受害人通過殺戮來獲得解脫。
先有沉默,再有殺戮,沉默環(huán)境導致殺戮結果,這就是片名“默殺”的含義。
默、殺,兩者不是形容關系,而是因果關系。
04
演員
《默殺》在演員的選擇上,不乏驚奇。
比如王圣迪比徐嬌小13歲,但兩人在片中飾演同班同學及好友,從形象來看,沒有任何違和之處。
又如“惡人專業(yè)戶”阿如那這次終于擺脫既定形象,飾演了一名警察。
阿如那曾在劇集《狂飆》、電影《第二十條》中分別飾演村霸李宏偉、強奸犯李文經(jīng),“邪惡”演技曾令人生恨。
05
小彤
小彤是一個在思想、情感、心智上早熟的少女,觀眾可不必從常理角度來評價她的行為。
比如李涵的話中提到一個細節(jié)。
她說小彤殺死繼父的理由是“讓我(李涵)獲得解脫”,即當時9歲的小彤殺人,主要不是因為自己被性侵,而是想拯救自己的母親。
因此,如果說小彤從那時開始將自己偽裝成啞巴,也是她在當時的心智條件下能做出的事。
06
虐待
在外,李涵對小彤關愛有加,在內,李涵對小彤不停鞭打。
這種行為反差,李涵的解釋是,通過鞭打小彤,令她清楚人和人相處的邊界在哪里,言下之意,這樣小彤就不會再發(fā)生被傷害的悲劇。
不過,這種理由并不完整。
李涵虐待小彤,其中的真實情感或許非常復雜、隱秘。
一方面,李涵“殺夫”是因為小彤被性侵,為了陪在小彤身邊以及隱藏犯罪事實,李涵辭去會計工作,到學校做一名清潔工。
她很可能將這種“生活的毀滅”歸因在小彤身上,從而對小彤產生一種隱秘恨意。
另一面,經(jīng)歷過“殺夫”、埋夫等恐怖事件后,李涵很可能需要一種渠道來釋放自己的精神壓力,鞭打小彤或許就是這種渠道。
此外,警察戴國棟對兒子吳望的打罵也從不手軟,甚至抓住兒子的頭往墻上連續(xù)猛撞,他也從未親口說明吳望和自己的關系,加之父子兩人姓氏不同,令人猜測戴國棟是否不想認這個兒子。
因此,片中的親子關系都看似濃烈,實則充滿畸形感與血腥味。
07
布局
片中的千紙鶴是小彤和林在福接頭的標志。
小彤將霸凌者的行蹤、信息,提示在千紙鶴上,然后在某些固定的地方留給林在福。霸凌者的手機,也是她交給了林在福。
小彤指引林在福除掉霸凌者,為惠君報仇;作為交換,林在福制造綁架事件,讓小彤脫離自己的原生家庭(母親李涵)。
08
彩蛋
片尾,部分字幕后,有一個關鍵性彩蛋,內容是小彤在一個管教所,并開口唱歌。
這個彩蛋有三層含義。
其一,它告訴觀眾小彤的自由是相對的,盡管她的靈魂獲得了自由,但身體依舊因殺人事件,應該受到管教與監(jiān)禁。
其二,唱歌證明小彤并不是真正的啞巴,之前的啞巴人設,是她自己的設計,這是影片的最后一重反轉。
其三,小彤進管教所,是在告訴觀眾,盡管謀劃殺人有她自己情理上的緣由,但“謀殺”觸犯法律是不容質疑的事實。
09
眼神
彩蛋最后,小彤抬頭,露出了一種陰謀意味很強的眼神。
這個眼神,同《唐人街探案》最后張子楓所飾角色思諾的眼神,如出一轍。
在主體罪案的人物結構上,《默殺》與《唐人街探案》類似。
《唐人街探案》中,思諾一步步“遙控”、引導養(yǎng)父除掉她想除掉的人;《默殺》中,小彤則引導林在福除掉了所有霸凌者。
思諾和小彤,都是那個站在背后的操控者。
《唐人街探案》(2015)
10
剪刀
惠君被霸凌時,小彤眼神陰冷地掏出剪刀,但李涵很快拉住了她。
聯(lián)系小彤被性侵時,她用剪刀刺死了繼父,可見自那時起,她便隨時隨地將剪刀帶在身上。
這也是李涵鞭打小彤的原因之一。
只要小彤和他人有近距離接觸,李涵便會緊張地拉開她,擔心她被人侵犯的同時,也在擔心她再以剪刀傷人。
還有一個細節(jié)。
惠君被霸凌時,李涵將小彤拉到樓梯后,自己準備重返樓頂,證明李涵并非一個純粹的“沉默者”,她還是準備救下惠君,但為時已晚。
11
金桔
“金桔,我老公種的。”
李涵給很多人送過金桔,并介紹金桔是她老公在境外種的,意即比較珍貴。
這剛好符合警方所言,她老公已五年沒有入境記錄,且時間能對上小彤變啞的階段(9歲-14歲)。
“金桔”有三個非常驚悚的點。
其一,李涵將丈夫埋在屋頂后,便在埋尸處種植了桔樹,所以“我老公種的”這種說法其實沒錯。
就像《瘋狂的麥克斯:狂暴女神》結尾,女主角以“雷神”的肉身為養(yǎng)分種植桃樹一樣。
其二,房東太太從來沒有接過李涵的金桔,證明她或許清楚金桔的來龍去脈,不敢收,更不敢吃。
其三,李涵會在拜佛燒香時,向佛祖供奉金桔,表示她期望佛祖能夠原諒并保佑她和小彤。
金桔版海報(中間有剪刀,下方有白骨)
12
下雨
《默殺》中幾乎一直在下雨,這符合其太平洋島國的架空地理設定,且與片中提及的海嘯呼應。
雨有兩層含義。
一是指暴力、霸凌等罪惡很難被完全阻止,它們總是源源不斷地滋生,如連綿陰雨般。
二是指片中人的命運始終被籠罩在陰雨中,濕漉、墜落、陰郁。
雨也導致滴水不斷,滴水亦有深意。
比如李涵租屋的房頂漏水,漏水的地方,正是她埋夫的位置。
?
彩蛋中也突然下雨,管教所的女生們因此疾跑轉入室內。
但沒人看到同樣在戶外的小彤,且小彤未被雨淋濕,證明導演給了小彤一個可供多重解讀的結局。
13
鴿子
柯汶利喜歡用動物寓意影片題旨,《誤殺》中就多次出現(xiàn)羊的形象,且每次都有不同含義。
《默殺》中改用鴿子,鴿子同樣出現(xiàn)多次,且含義豐富。
惠君喜歡鴿子,因為鴿子代表和平,惠君的鴿子受傷,代表霸凌傷害了這種和平。
小彤在禮堂看見巨大的鴿子展翅(幻象),這是她對惠君的懷念,也是她對和平的巨大向往。
林在福墜樓時鴿群受驚飛散,以及結尾小彤帶著傷鴿踏上自由之路,則是解脫/新生的標志。
兩款鴿子版海報(含千紙鶴元素)
14
墜落
惠君在禮堂天窗墜落身亡;林在福殺死校長女兒后,將她捆綁在透明袋中,讓她的尸體在禮堂墜落于校長面前;最后,林在福墜樓自殺。
這三場墜落,形成了姿勢上的統(tǒng)一。
殺人,是恨,自殺,是愛(死亡的陪伴),愛恨殊途,以死同歸。
15
囚服
彩蛋中,小彤的管教所囚服編號是0907,《誤殺》中,主角李維杰(肖央 飾)自首入獄后,囚服編號是200907。
0907,相同的編號暗示兩人擁有相同結局,李維杰究竟有否越獄,是否獲得自由,見仁見智,小彤同樣如此。
另外,可以猜想導演在后續(xù)電影作品中,會否再設計“囚服0907”的人物,從而打造自己的“囚服/0907宇宙”。
《誤殺》(2019)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