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播4集,拿下評分9.2,這是今年第一部值得我熬夜追不停的黑馬劇 -
多久沒有看過一部精彩紛呈的古裝歷史劇了?
作為國產劇題材里的一塊“短板”,歷史劇很少能滿足觀眾的追劇訴求。
一方面是因為拍攝難度大,厚重嚴謹的劇本也不容易遇到。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懸疑劇、諜戰(zhàn)劇、偶像劇等熱門題材擋道的情況下,歷史劇贏得觀眾的青睞。
近兩年來,真正能夠熱度與口碑兼收的佳作也就只有一部《天下長河》。
無論是從制作的用心程度,還是演員的表現方面,這部劇都能做到“優(yōu)質”二字,也難怪該劇最后能一舉斬獲豆瓣8.4分的高分,讓人仿佛看到了當年歷史劇鼎盛的時期。
只可惜在這之后,歷史劇又一次陷入沉寂的時期。
但好飯不怕晚,眼下又有新作強勢來襲,《天行健》登陸鵝廠后熱度直線飆升,而且在站內評分達到9.2分,口碑用“炸裂”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一口氣看了4集的我只想說,這是今天唯一值得我熬夜追不停的黑馬??!
01 歷史+懸疑,流量密碼找到了!
《天行健》講述了晚清末年,社會動蕩,凈壇密藏寶圖的失竊引起巨大風波。
御前帶刀侍衛(wèi)門三刀(秦俊杰飾)奉命調查真相,將目光對準融天嶺掌門人卓不凡(劉宇寧飾),又發(fā)現案件牽扯各方勢力,一場尋寶與救國的旅程就此展開。
故事開場,光緒帝在京師大學堂喊話:
“重名節(jié),輕實務,這中間就隱藏著虛偽和虛弱。”
“今日之世勢,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只會讓國家越來越落后。”
一番言論振聾發(fā)聵,讓人熱血沸騰。
但熟悉這段歷史的觀眾都明白,戊戌變法終究還是敗了,只留星星之火,等待燎原。
短短一個開場,整部劇的質感就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劇情也順利將觀眾拉入了那個歷史階段。
但之所以大部分觀眾對歷史劇不感冒,主要也是因為傳統(tǒng)歷史劇的呈現方式一板一眼,讓人覺得無聊枯燥。
所以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
而這部新作將歷史與懸疑元素相結合,這戲劇感和傳奇性就出來了。
變法失敗的十二年后,永定河因大雨沖出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九個大字——
“龍震離九,爭時易乾坤?!?/p>
記住這個數字:“九”。
因為在后面的劇情中有一系列詭譎之事都圍繞它而產生。
天津大沽縣一家客棧中九人慘遭殺害。
京郊散布謠言的亂黨被捕后不堪酷刑,咬舌自盡,家中枕頭里藏有九枚銅錢。
這些案件到底有什么關聯?幕后主使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有疑問的時候,觀眾也就入戲了。
可以說,《天行健》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歷史劇,以懸疑案件為切入點,可看性大大提升。同時,節(jié)奏張弛有度,有彪悍的打戲,也有胡侃的日常片段,讓人越看越上癮。
02 陣容強悍,戲骨云集
眾所周知,歷史劇離不開戲骨坐鎮(zhèn),而該劇邀請的大咖們也都是觀眾的“老熟人”。
第一位,劉佩琦。
老戲骨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當他飾演的淇親王登場時,屏幕前的觀眾就知道這是個“人物”。
在飯桌前他與英國人交談甚歡,一舉一動都散發(fā)著親王的優(yōu)越感。但在分析局勢時,他卻說“皇權已經窮途末路”,眼里都是悵然和遺憾。
而你要問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推行立憲可以保國,但是皇權就沒了,舍不得啊,可若死守著皇權國將不國!”
他看得比誰都要透徹,然而如此位高權重之人,眼底的野心就讓人心慌。
不得不說,導演能找來劉佩琦,演技穩(wěn)了。
第二位,李立群。
能跟劉佩琦并駕齊驅的演員,李立群絕對排的上號。
新劇中他飾演存清也是一位城府頗深的大臣,但比起劉佩琦的壓迫感,他更有種談笑間掌控風云的架勢。
一開始我對這個角色沒太大感覺,但當他提前將淇親王底細調查清楚后,才不禁感慨一句:姜還是老的辣??!
期待他與劉佩琦更多的對手戲。
第三位,洪劍濤 。
當看到洪劍濤飾演的縣令出場時,觀眾忍不住激動。
歷史劇里也不能缺少生活化的演繹,而洪劍濤無疑是將這個大腹便便,大智如愚的角色演得活靈活現。
不僅如此,他身邊的助手太眼熟了。
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姬無命”嘛!
沒錯,這是《武林外傳》的夢幻聯動。
而除了洪劍濤,我要說的第四位、第五位演員就是范明 和姜超 。
邢捕頭還是捕頭,但大嘴卻不是廚師了。
具體這兩人的戲份有多精彩?不說了,自己看。
當然,年輕演員也是整部劇流量的來源。
只是男主秦俊杰這兩年來走得不是流量演員的風格,而是實力小生的道路。
劇中他挑戰(zhàn)核心人物門三刀,初見時意氣風發(fā),再見時神色內斂、堅毅。
我想這部劇過后,他會火的。
另外,劉宇寧、黃夢瑩、傅菁、尹正等演員都在劇中有著不錯的表現,這一幅晚清眾生相,太有看頭!
03 結語
在我看來,《天行健》憑一己之力打開了國產歷史劇的新局面。
三招,見分曉。
第一招:歷史與懸疑的巧妙結合。
以往看歷史劇,平鋪直敘的內容,太沒勁了。
尤其是對于收視主力軍“年輕人”們來說,缺乏吸引力。
任何題材都需要發(fā)展中摸索新方向,而這部劇拿捏住了懸疑設定的流量密碼,解謎式的內容讓人沉浸其中。
第二招:不輸電影的質感。
從這部劇的服化道和場景設計就能看出劇方多么用心,而更吸引我的還是劇中的打戲,一招一式都融入了功夫內勁,這在清宮劇里很難遇到。
一個詞形容:對味兒。
第三招:一個比一個能演的演員。
歷史是人的歷史,歷史劇也離不開演員的加持。
這部劇以年輕演員+老戲骨的組合,而且更側重于老戲骨的戲份。
可見鵝廠舍棄流量明星后,終于找到了收視密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希望國產歷史劇也能開創(chuàng)一番新天地。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