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家長群》湖南衛(wèi)視首播,收視奪冠,但編劇慫,劇作不夠諷刺 -
2月1日晚間,電視劇《歡樂家長群》在湖南衛(wèi)視兩集首播,4集內(nèi)容芒果上線??嵩茖崟r的收視率數(shù)據(jù)顯示,該劇播出之后,收視率直線起飛。第二集開播之后,湖南衛(wèi)視的實時收視率更是一直在沖新高。
基于以往的經(jīng)驗來看,《歡樂家長群》在湖南衛(wèi)視的收視率,最終應該可以超過1%。這部電視劇收視率高,原因也簡單,它找了一個大家都在經(jīng)歷的事情,營造了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歡樂家長群》,瞄準的是中小學家長們的群組,用“半諷刺”的方式,講了這群家長們的故事。
我在芒果TV追完了4集劇情之后,一個初步的感受是:編劇慫,劇作不夠諷刺,屬于打話題擦邊球,求個樂子的電視劇,并沒有太多社會學層面上的建樹。當然,這部電視劇我會持續(xù)追一下,同時,也會實時糾正、更新我的看法。我這個初步看法,是基于前4集的。
在《歡樂家長群》的前4集內(nèi)容當中,最大的敘事內(nèi)容,是這群家長們要搞“家委會”,并且要競選一個“家委會主任”出來。這事兒,家里有上學孩子的,應該都經(jīng)歷過。所以,這部電視劇注定是高話題度的,并且是高收視率的。觀眾們會覺得,編劇講的,就是自己的事兒。
但是,這部電視劇的諷刺性是遠遠不足的。講教育這件事情,咱們以往的很多影視文學作品當中,都出現(xiàn)過。我印象當中,諷刺文學的大家王朔老師,便有不少的諷刺這類內(nèi)容的小說。那力度,顯然是《歡樂家長群》不能比擬的。
比如說,講“家委會主任”競選這件事情,《歡樂家長群》目前編劇的態(tài)度是相對曖昧的。在這部電視劇當中,張嘉益 飾演的男主角,是編劇的傳聲筒,編劇的很多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是通過這個角色來傳遞。而這個角色,對于“家委會主任”這個競選的事情,態(tài)度便非常曖昧。
因為我也經(jīng)歷過“家委會”這個東西,所以,有一些自己的態(tài)度和看法,比較激進。先直接亮明看法:我認為,“家委會”這個東西,毫無存在的必要。因為我是師范大學畢業(yè),所以,我的很多師姐師兄師弟師妹們,都是當老師的。他們就職在各大小學、中學和大學當中。
我就“家委會”這件事情,咨詢過很多師兄弟師姐妹們,問他們,學校怎么會允許搞“家委會”這種東西。我廣泛咨詢之后發(fā)現(xiàn),“家委會”這種東西,其實就是老師們推卸責任,甚至于斂財?shù)囊粋€工具。我的很多同門都是很正直的,當然不會通過這種東西來斂財。但是,“家委會”這玩意兒,卻可以幫助我的這些同門們規(guī)避風險。
比如說,教育部門不讓給學生們增加課業(yè)負擔,老師們當然不能直接給學生們訂購學習資料。所以,就搞了這個“家委會”,讓它們搞。這個“家委會”,就有一點皇帝不愿意干的臟事兒,它們干的意思了。這個“家委會”,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其實是沒有的。我們做老師的,缺少一根脊梁骨。
老編幾十年前上學那會兒,真沒“家委會”這個東西。學習資料訂購、試卷繳費等等,就是老師直接收取。出了事兒,校長來頂著。這就叫有脊梁骨,教育工作者敢于承擔責任。如今,讓“家委會”這種東西來頂著,其實是老師字段脊梁骨。學校的不正之風,滋生了“家委會”的旁門左道氣息。
沒“家委會”就不會教學了嗎?這是當下所有老師們都需要直接回答的問題。我的很多同門,被我追問之后,都臉紅羞臊了。老師自己的那根脊梁骨,要自己找!圍繞“家委會”這件事情,其實可以審視出很多教育問題來。然而,這部《歡樂家長群》沒有勇氣與能力去如是審視。
所以,您說它是諷刺喜劇吧,它離真正的諷刺,還差得遠呢。說它是晚會小品式吧,它還是能攜帶一定量的真實的。這部《歡樂家長群》在可憐巴巴的那一丁點真實上帶著鐐銬跳舞。
目前來講,我感覺,這部電視劇的編劇,也缺乏王朔式的深刻。編劇對于“家委會”的態(tài)度,相對曖昧。甚至于,編劇可能都意識不到“家委會”的存在是不合理的這件事情。這種拿社會話題做故事的電視劇,質(zhì)量高低,取決于編劇的思想深刻程度?!稓g樂家長群》目前夠歡樂,但不深刻。后續(xù)如何,咱們下回接著聊。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