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3》大結局:縱觀全劇,最喜歡的臺詞只有這一句 -
在看完《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全部的33集之后,有些感觸想分享給大家,遂成此文。
所有人物在大結局中都有了自己的歸宿,東海與洛達因為宋運輝的談判技巧而達成了雙贏,催化劑的生意也按照事先劃好的地區(qū)分別去做,避免了正面的沖突。
雷霆徹底由雷正明和史紅偉接手管理,他們賣掉了辦公地點和冗余車輛,并重新規(guī)劃了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東海商場承包出去了,楊巡在找其他更賺錢的路子和生意。
最后,宋運輝帶著梁思申和女兒重走家鄉(xiāng)路憶苦思甜,韋春紅帶著中風的雷東寶和孩子回鄉(xiāng)下養(yǎng)病,楊巡與任遐邇的家庭也增添了新成員。
這三家人圍在一起聚餐,舉杯敬生命,敬生活,敬時代。
接著火速過了一遍三部曲的關鍵情節(jié),收尾。
雖然《艱難的制造》是《大江大河》系列的續(xù)作,但由于主角更換,宋運輝等人可能僅僅是客串出演,不會再重點講述他們的故事。
坦白講,第三部的熱度和質量確實不如前作了。
收官后,豆瓣分數(shù)已經(jīng)跌到了8.2分(系列最低),標記看過的人數(shù)也沒有超過3萬。
盡管珠玉在前且水平略有退步,但我認為橫向比較之下,總體而言《大江大河3》仍然是一部可看的作品,而且多年跟下來也有感情加成。
2018年末,葉秋臣便開始追《大江大河》了,接著是2020年末的《大江大河2》,就這樣一路看到了收官之作《大江大河3》。
前兩部我都認真看了,但沒下筆寫過劇評。
不是沒機會,而是不會寫。
一來是知道劇中人物的故事還沒徹底講完,二來是時代劇的評價側重點不在于深度解析,非我擅長的領域,所以遲遲未能下筆。
可畢竟追了這么長時間,心里想著總要留下點什么,左思右想便以此劇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內容做切入點,簡單來談談吧。
1.關于責任
“責任”這個關鍵詞,大概是葉秋臣在看劇過程中感觸最深的地方。
領頭人不好做,身上系著太多重擔。
旁人大概只羨慕他們榮譽加身的喜悅,卻未曾體會過他們扛下責任的壓力。
他們的動機也不同。
劇中有四場戲,放在一起看非常顯眼。
第一場,是有人說自己還想追求一點小進步;
第二場,是有人說自己已經(jīng)被處分,出了問題他擔著;
第三場,是有人說自己替人受過,承擔所有的責任;
第四場,還是那個說想追求進步的人,表示自己明年退休所以在進步上也沒什么追求了。
你會發(fā)現(xiàn),在不同位置,不同類型和不同心態(tài)之下的領導,做出的選擇和決定也是不同的。
劇集沒有對此進行過多的延伸,相關表達也僅僅為蜻蜓點水,但還是可以從中咂摸出一些滋味來。
不展開說了,都在心里。
2.關于歧途
梁思申爸爸最后的結局,其實早在之前的劇情里就有鋪墊。
當初宋運輝找他幫忙給彭陽廠批外匯買設備,梁父一句回絕的話都沒說過,對于“特事特辦”的情況習以為常,說明他處理過同類型事件且不認為偶爾違規(guī)有什么問題。
這也為他走上給梁凡違規(guī)批貸款的歧途埋下伏筆。
梁凡的錢本就來路不明,后續(xù)又被李今給騙了去,這處劇情設計得很妙。
一個錯誤的源頭,連接著是一系列錯誤的行為,最終只能是為錯誤付出代價而收場。
除了梁父,走最偏的角色就是雷東寶。
雷正明在旁的挑唆和慫恿的確是原因,但歸根究底還是他自己愿意。
讓馮欣欣懷孕生子是他干的,讓雷正明用貸款買奔馳也是他同意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怕身子本身就是歪的。
不論是感情還是事業(yè),雷東寶都是越走越偏,踏上歧途一路不回頭,最終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令人唏噓。
但我看劇時有點疑問,當初位高權重的老徐專門叮囑過雷東寶,有問題可以來找自己,那雷霆出危機的時候為什么不問問情況呢?哪怕不伸手實際幫忙,給點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議也有益處啊。
畢竟沒有一直打擾,對方不會那么吝嗇的。
或許是與想避開宋運輝一樣的思路吧,覺得在老朋友面前沒面子。
可都迫在眉睫的程度了,丟臉有那么重要嗎?不是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嗎?
最終雷霆的結局,其實是意料之中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沒想到劇中對此總結最精辟的人,竟然是雷忠富。
以前東寶做事,就像是總能摸到好牌,大牌和對牌。蒙一家是一家,沒有長遠的規(guī)劃。
好運不會一直都在,雷東寶終于還是栽了跟頭。
既然時代在變,那么不變就必將被時代淘汰。
雷東寶的結局是在告訴觀眾,身在歧途的人難堪大任,(體面地)離開就是最好的選擇。
3.關于外公
全劇中腦袋最清醒的人,也是商戰(zhàn)經(jīng)驗值最豐富,同時家底基礎最堅實的。
骨子里是老上海那種驕傲和清高,但在大事上不含糊,幾乎從沒走錯過路。
對個人有完整且清晰的認知,評價自己為“生性狡猾”,所以沒辦法顧全大局犧牲私利,就做不成像宋運輝那樣的人物。
人貴自知,這個詞放在他身上可謂相當貼切。
梁外公雖然出場次數(shù)不多,但每次都是關鍵節(jié)點。
當見到宋運輝時,他一眼就看準這是個人才,有望繼承自己的衣缽,甚至還有自己身上沒有的優(yōu)點。
接著又發(fā)現(xiàn)宋運輝對梁思申有意,便極力撮合,希望兩人能走入婚姻的殿堂。
在成功把宋運輝納入自己的親戚范圍后,才把王家的產業(yè)交給了梁思申來打理,實際上是看中了她丈夫的能力。
因為梁外公說過,他考察了自己的兒子和梁思申,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是那塊料。
像宋運輝這種人相當難得,愿意收其做關門弟子,傳授一輩子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
為人師者,他也的確做到了關鍵時刻的點撥。
當宋運輝和洛達談判時,他通過分析精準預測了一切結果,并將利弊闡述得清晰明了。
梁外公支招的這番話令人受教,不是凡事都要爭個輸贏對錯,其實雙贏才是最優(yōu)選。
這個道理,不論何時均適用。
梁思申此前一直與外公的觀點無法保持一致,但說完上面的話之后她也佩服地端起酒杯表示贊同。
“時間和金錢是連在一起的”——縱觀全劇,我最喜歡的臺詞只有這一句,學到了。
PS:當王凱 走進和平飯店的時候,瞬間聯(lián)想到此前熱播的《繁花》,若是王凱和胡歌 頂樓相見,不知最先想到的是《瑯琊榜》還是《偽裝者》,哈哈哈。
4.關于愛情
雖然感情戲并不多,但葉秋臣還是有一些關于劇中人物之間愛情的看法,不吐不快。
我一直不覺得宋運輝和梁思申之間有什么真愛的火花,梁思申只是宋運輝在當時身邊所有異性之中的最優(yōu)選罷了。
同理,楊巡與任遐邇也如此。
在他們的眼里,愛情注定不是婚姻的最重點考量因素,能達到優(yōu)勢互補才行。
像楊巡當初喜歡梁思申,若是說與她的身份背景和家世無關,那我也是不信的。
唯一能談得上真愛的,算是韋春紅對雷東寶,結果渣男還是在外面找了別的女人生孩子。
兩次重大變故,坐牢和中風,都是韋春紅不離不棄陪伴在側。
她甚至覺得這個男人中風之后就能“乖”一些,沒過去那么能折騰了。
雷東寶能遇見韋春紅應該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運氣,否則必定落得一個悲慘凄涼無人管的下場。
5.關于美食
吃貨看劇,那些美味佳肴的畫面自然也不會放過。
葉秋臣專門為此做了一個盤點,詳情如下:
新鮮出鍋的發(fā)面大包子;
韋春紅擺在桌上的醬牛肉;
杭州特色美食東坡肉、西湖醋魚、叫花童子雞和西湖莼菜羹;
楊巡帶任遐邇去吃的三文魚和家里再加工處理的佐粥咸菜;
梁外公偏愛的糖醋排骨;
就連梁思申的煎蛋卷,看著都很有食欲。
6.關于現(xiàn)實
如果說彭陽農藥廠按時間把竹胺研究出來了,反而有些過于理想化和脫離實際情況了。如今歪打正著,過程中制作出了其他產品來交作業(yè),借此機會去談繼續(xù)研發(fā)的事情,總體而言比較合理。
如果說彭陽廠在研發(fā)過程中,沒有那些主動離職和鬧事的員工,沒有為了賺錢養(yǎng)家干私活的人,全都一心一意搞貢獻,反倒有些不現(xiàn)實了,目前的處理方式也是剛剛好。
如果說宮和雷東寶一直關系好到穿一條褲子,完全不計較功高蓋主這些輿論影響,人設反倒有些過于完美了,現(xiàn)下分道揚鑣的情況也是一種必然。
咱們不能說這部劇沒有主角光環(huán),只是光環(huán)都還算在合理的范圍內,且在當時的背景之下,似乎也是可能性最大的結果。
對對錯錯,很難界定。
就像《一人之下》里說的,你走過的彎路,都是通向正軌的必經(jīng)之路。
唐炳文有句話也令人印象深刻——若想盡快結束這混亂的情況,那就選擇一方堅定不移地站下去,然后一定會碰撞出一個清平的時代。
在特定的條件下,有些路大概只能不問對錯,勇往直前。
這既是宋運輝、雷東寶和楊巡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個與他們處于同一時代的前輩曾經(jīng)的回憶。
無數(shù)人的篳路藍縷,終究匯成了大江大河,一路向東。
大江東去,生生不息。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