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3》結(jié)局反轉(zhuǎn)!看懂宋運輝的這一舉動,才知梁父下場多慘 -
全劇進入尾聲,即將迎來大結(jié)局。為什么說結(jié)局反轉(zhuǎn),看懂宋運輝的這一舉動,才知梁父多慘?
接手東海商場之后,通過多方考查,楊巡找到了一個扭虧為盈的路子,便是借鑒國外商場的經(jīng)驗,一邊推出五花八門的折扣給顧客,集聚客流量和人氣,增加銷售額,一邊把成本轉(zhuǎn)嫁到了供貨商的身上。從某個角度講,這是“店大欺客”的新版,不欺顧客,欺供貨商吧?
只要商品進駐他的商場,供貨商就得接受他的苛刻條件,先出貨后付款,并且在商品售完才結(jié)算,同時進價壓得極低。而供貨商明知沒有利潤,還不得不進駐商場,以免失去了在消費者面前亮相的機會,失去了品牌存在感。
賠本賺吆喝,在這里得到體現(xiàn)。
但在楊巡看來,他把梁凡手里的爛攤子搞活了,揚眉吐氣,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
那么,為什么說結(jié)局反轉(zhuǎn),看懂宋運運的這一舉動,才知梁父有多慘呢?
當年,在東海商場的籌建上,梁父狠狠地捅了楊巡一刀。此時,楊巡在梁凡這里找回了自尊,面對梁父卻毫無辦法??墒?,真就沒有治得了梁父的人嗎?
梁凡在經(jīng)營東海商場上觸礁之后,轉(zhuǎn)而投資香江的地產(chǎn)。由于資金不繼,他采取了兩個手段籌資,一是出售東海商場的股份,結(jié)果杯水車薪,于是又到梁父那里貸款。梁父給宋運輝批過一次外匯,雖然違規(guī),宋運輝的用途是好的,最終,宋運輝也如期償還了。他在替梁思申解套上,玩了陰招,非但違規(guī),還動機不良。
此時,梁凡向梁父貸款,宋運輝提醒梁父說,“這是違規(guī)的,而且風險極大,萬一梁凡還不款,您就麻煩了。”梁父不以為然,我行我素。
有一句話說“走多了夜路,總是會碰到鬼的”,人是不可能永遠憑僥幸過關(guān)的。
宋運輝的這一舉動,其實已經(jīng)預示了梁父的下場悲慘吧?
宋遠輝有兩個過人之處,一個是研究國內(nèi)外的經(jīng)濟形勢,頗有心得,善于把握風向,一個是從不打無把握的仗,就算他到彭陽廠背水一戰(zhàn),他也是算出七成的勝算,才放棄了小路的邀請,率領(lǐng)彭陽廠克堅成功。
在原著中,宋遠輝預判出一場金融危機正在海外悄悄蔓延,而梁凡投資的地產(chǎn)業(yè)首當其沖,是他提醒梁父的依據(jù)之一。
還未等到海外金融危機爆發(fā)吧?梁凡的錢就被同伴小李卷走了。而金融危機,是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如此,一文不名的梁凡拿什么償還貸款呢?
如果在別的時期,梁父或許還有他的應對之術(shù)“拆東補西,瞞天過?!卑??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他的這一招就不靈了,他的結(jié)局將何去何從呢?可以說梁父受到處罰,是鐵板釘釘之事。年近六旬,即將退休的他在最后一站翻船,是最慘的結(jié)果吧?
梁父與雷東寶有幾分相似之處。
面對雷正明給公司員工制定的禮儀,雷東寶大為享受,宋運輝提醒他說,“這樣不好,嚴重的脫離群眾。你一旦脫離群眾,驕袊傲慢之氣就多了,也就丟失了你雷東寶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根本。”
梁父不正是如此嗎?在他人面前,永遠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楊巡表現(xiàn)的尤其突出。雷東寶自高自大,因一筆款子去向不明,買了160萬的豪車吧,小雷村的村民查賬之后,罷免了他的總經(jīng)理職務,宋東寶追悔莫及,悔之晚矣。而梁父呢?
一個高高在上的人,最大的特征之一是能上不能下。去職甚至入監(jiān),對梁父來說比死都難受。歸根結(jié)底,還是他自作自受吧?做人做事不憑公心,只認裙帶,自高自大。
有一句話說“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把不同的聲音視作對自己的補充而非顛覆。保持學習的心態(tài),不被人生上半場的所見固住,方能走好下半場的路。瞬息萬變的時代,比食物更容易過期的就是人的經(jīng)驗。當一個中年人變得固執(zhí)己見,今后的路只會越走越坎坷?!?/p>
雷東寶聽不進宋運輝的勸告,梁父對宋運輝的提醒聽之藐藐,原因就是如此,乃至晚節(jié)不保,栽了大跟斗吧?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