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三段利益婚姻,不愛你,卻愿意跟你過一生,治好多少戀愛腦 -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一百六十期:結(jié)婚,一定要是為了愛情嗎?今天小仙兒的這篇婚戀觀,會顛覆你的認(rèn)知!
01
原著中,明蘭第一次探望張氏,卻被小鄒氏糾纏,還差點被小鄒氏截到自己的院子中去。
為了擺脫小鄒氏,也為了敲打小鄒氏,明蘭向她講了“兩個公主”的故事:
當(dāng)時,兩位賢惠的公主,分別許配了兩位世家子弟的駙馬,偏這兩位駙馬都不喜歡公主,只偏疼妾室。
又因為兩位公主都很仁善,處處隱瞞駙馬的冷落。
如此幾年,其中一位公主家中的妾室愈發(fā)恃寵生驕,霸著駙馬一步不許離開,公主想召見駙馬,她便作出種種把戲,要死要活。
最后,公主不堪傷心,郁郁而終。
公主的乳母藉著進(jìn)宮謝恩的當(dāng)口,把一概緣由吐了個干凈。皇帝一番盤查后,震怒不已,遂把駙馬家革了爵,駙馬流放三千里,終身不得返還,而那小妾……
另一位公主家中的妾室恰恰相反,不論駙馬如何寵愛,始終不敢逾越一步,恭順的服侍公主,又常勸著駙馬去見公主。
公主感念她柔心可親,雖與駙馬不睦,卻待她如姐妹,待她所生之子如親子;后來她的兒子讀書小成,公主親自去求皇帝恩蔭。
再后來,公主和駙馬都過世了,幾個兒女待生母至孝,那位妾室享盡人間福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
明蘭的這番敲打,讓小鄒氏死死咬住嘴唇叫囂:“她張家雖顯赫,卻也算不上公主吧。況且還有皇后,還有青萍姐姐(小沈氏),我不怕……”…
不過,據(jù)張桂芬母親英國公夫人的可靠消息,明蘭的這個故事,還是讓小鄒氏悶悶不樂好幾日。
故事中,霸著駙馬的妾室,肯定對駙馬是真愛。另一個嗎,就是明晃晃的明哲保身。
那么,在感情與婚姻里,到底是愛情重要,還是切身利益更重要?今天,小仙兒用三段利益婚姻,來揭曉這個答案!
02
第一段利益婚姻——墨蘭為了執(zhí)念,選擇了梁晗。
墨蘭嫁給梁晗,是她拼了自己與娘家清譽(yù)換來的。
因為,在墨蘭的認(rèn)知里,她要高嫁,就是證明自己比嫡女優(yōu)秀,其次,墨蘭還要榮華富貴!
縱觀全書,盛家的女孩都是清醒的,包括墨蘭,她一直都是以自己為中心。
這類人是極其自私的。
在她們的心中,嫁給齊衡還是梁晗都不重要,她們只在乎自己過得好不好,還有對方能不能給她們好處。
所以,墨蘭不停地給梁晗納妾,卻只針對春舸。因為,墨蘭覺得春舸對她有威脅,卻對其他的妾室不在乎。
而梁晗抱著一屋子的妾室,卻還與墨蘭不停地生孩子,也只是出于對妻子的尊重。
不過,原著中梁晗并不知道自己被墨蘭算計了。所以,這對無愛的夫妻中,墨蘭才是受益方。
可她過得卻一塌糊涂。
比起華蘭新婚時要好,畢竟婆母和妯娌不會欺負(fù)她。與愚孝男袁文紹回頭,與華蘭夫妻恩愛相比,墨蘭從來不懂夫妻一心,是什么滋味。
03
第二段利益婚姻——“狠人”小秦氏與顧偃開的無愛婚姻。
不管是劇版還是原著,小秦氏都是一個悲情人物,因為,她的全家都“拎不清”。
其一:小秦氏的父母有三個致命的缺點。
第一個缺點——不會管家。
小秦氏的父親喜歡附庸風(fēng)雅,為了一個生銹的銅環(huán)一擲千金。母親溫柔賢惠,卻不善理家。
對于一個健康的家庭來說,男人只會花錢,不能積蓄。女人不會理家,賬目不清晰,就會給兒女的未來留下隱患。
歷史上,最為兒子籌謀的父親,雍正皇帝當(dāng)屬第一個,他給乾隆留下了6000萬兩的積蓄。
小秦氏的哥嫂繼承后位的時候,東昌侯府已經(jīng)是個空殼子,小秦氏榮華富貴的生活也沒了。
甚至,為了節(jié)省嫁妝,小秦氏的嫂子攛掇小秦氏嫁給顧偃開為填房。
第二個缺點——不為女兒的前途謀劃。
像東昌侯府這樣的世家大族,兒女的婚事都是一早定下的。
可東昌侯府覺得秦家女都會像大秦氏那樣,遇到一個“心盲”的顧偃開。所以,在小秦氏十四歲時,東昌侯夫婦沒有為她說定婆家,就接連亡故了。
第三缺點——是非不分。
他們明知道大秦氏的身體,可能找不到婆家。卻不想把女兒低嫁,折損門楣。
幸好有個眼瞎的顧偃開娶了大秦氏。
換做正常的父母,即使女兒身體健康,恐怕結(jié)婚后,也會督促女兒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孝敬公婆。
奈何,東昌侯夫婦不喜歡走尋常路。
大秦氏無法生育女兒,顧偃開的父母想休棄大秦氏,東昌侯夫妻扯個老臉哭上門來。
大秦氏服侍公婆吃了半頓飯就暈倒了,從此免了她服侍公婆用餐的事項。東昌侯夫妻卻把這當(dāng)作秦家女的手段,講給女兒小秦氏聽。
最后,大秦氏恃寵而驕,不好生育,成了秦家女不好嫁的元兇。
無奈之下,小秦氏接受了大嫂的建議:“妹子呀,不是嫂嫂刻薄,叫你去做填房,實在是你年歲大了,好人家不容易找。
你大姐夫怎么待你姐姐的,咱們?nèi)叶记宄?。你嫁過去他能待你差?別提那個卑賤的鹽商之女了,遲早被休!再說了,你大姐姐留下的人能叫她舒服了?
嫂嫂也是為你好,這樁婚事雖眼前瞧著不美,可好處在后頭呢。煜哥兒那身子,唉,實不是個長壽數(shù)的,只要你生下個哥兒,以后襲爵的還不是你兒子!白氏生的那個小兔崽子,你收拾不了?”
這段話里透露出三個重要的信息:第一,小秦氏已經(jīng)過了找婆家的最好年齡,第二,大秦氏留了后手,只要小秦氏肯點頭,白氏不是阻礙。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只要小秦氏嫁過去,她的兒子能夠承襲爵位。
其二,顧偃開對大秦氏的深情,就是對小秦氏的無情。
古代女子從記事起,就被洗腦要嫁人,持家。雖然,她們從心底接受這樣的命運(yùn),卻也依舊對婚姻抱有幻想,希望一生一世一雙人。
顧偃開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小秦氏的姐姐大秦氏,所以,他不會在乎大秦氏以外的女人。
不然,在小秦氏的嫂子口中,除掉白氏不會像捏死一只螞蟻那樣簡單。
所以,小秦氏的婚姻注定無愛。
不僅沒有愛,小秦氏還要忍受顧家那牛皮糖似的的親戚,為了顧偃開的“寬厚”與自己的“賢惠”,她要收起情緒,為這些人填補(bǔ)窟窿。
人做事情,終要有一圖,小秦氏的婚后生活,“爵位”就成了小秦氏無愛婚姻中,唯一的意義。
不過,小秦氏嫁給顧偃開,對于顧偃開來說,是替妻子大秦氏繼續(xù)照顧秦家,而小秦氏能用顧家的錢財,貼補(bǔ)娘家。
只是,小秦氏忍耐了那么久,卻因為顧廷燁的逆襲,而功虧一簣。
可見,無愛的婚姻有毒。而小秦氏積攢了半輩子的好名聲,也毀于一旦。
04
第三段利益婚姻——“奉旨成婚”的張桂芬與沈從興。
張桂芬與沈從興,是典型的利益婚姻。
沈家要張家的根基,張家要通過沈家,與新帝鎖死。
沈從興不僅不愛張氏,還在心里掛念亡妻??墒牵瑸榱死?,他也努力與張桂芬做一對恩愛夫妻。
張桂芬也不愛沈從興,可她卻比沈從興要坦誠得地多。成婚后,在沈府后宅里,她顧影自憐。
幸好,張桂芬有一位好母親,罵醒了她。告訴她:好日子要過,壞日子也要過,還要過好。
于是,張桂芬妥協(xié)了。
妥協(xié)在作為棋子的利益婚姻中,妥協(xié)在為母則強(qiáng)的枷鎖里。
可張桂芬又與墨蘭和小秦氏是不同的,她是為家族大義嫁給沈從興的。有了孩子后,她為了孩子的前程,管家理事。
她雖然不愛沈從興,卻想把日子過好。所以,她愿意真心地幫助沈從興。
在沒有愛情的婚姻里,張桂芬想通了,她保養(yǎng)自己的身子,與沈從興裝一對和和美美的夫妻。
05
很多未婚的年輕人,大多被狗血的愛情劇洗腦,總會說一句“不被愛的才是小三。”
而已婚的女人,面對“每個月給你十萬,老公不回家,愿意嗎”的問題時,會開心地答“愿意”。
可見,婚姻是需要經(jīng)濟(jì)作為基礎(chǔ)的。所謂的有情飲水飽,總會在柴米油鹽之中,日漸消磨,直到彼此的濾鏡全部破碎,換來指責(zé)與背叛。
這時候,再來看看“利益婚姻”,似乎就不那么難接受了。
不過,想要利益婚姻長久的走下去,還能讓自己過得光鮮自在,就要守住自己的本心。
不要像墨蘭那樣,只為了自己快活,不為夫婿謀劃前途;不要像小秦氏那樣,為了奪爵大計,不擇手段地害人性命。
健康的利益婚姻,應(yīng)該如沈從興與張桂芬這般,作為妻子,我愿意為你生兒育女,愿意為你管家理事,愿意為家族的發(fā)展,做出美好的規(guī)劃!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我要先做好自己,然后是孩子的母親,沈從興的妻子。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