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職場劇,還是TVB的好看 -
我一直覺得,TVB的職場劇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為這讓我們的眼光變得無比高了
讓內娛的劇不再好糊弄我了
同時也讓我們對各行各業(yè)帶著一種神奇的濾鏡,get到這些行業(yè)獨有的魅力~
這也從側面說明,他們的職業(yè)劇始終立足在“職業(yè)”上,而非人物的感情線。
TVB的職業(yè)劇對職業(yè)始終是尊敬的
他們拍攝的職場類型實在過于多樣,且專業(yè)度強~
從醫(yī)生到律師
從消防員到金融家
屬實是360行,行行出狀元
并且在這么多職場劇里,他們始終沒忽視女性角色,從沒忽視女性在職場上的重要地位。
這份覺悟,看似超前。但放在2023年,我們依舊稱為超前的話,又實在有些悲哀。
但的確,一想到銀幕女精英,誰不會第一時間想到《鑒證實錄》里的陳慧珊~
她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女性沒膽量
從事法醫(yī)的刻板印象
甚至直接鼓勵了現實里不少的女生
《陀槍師姐》告訴你,女性也能成為優(yōu)秀的警察,同樣勇者無畏。
并且這些職業(yè)女性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從來都是瀟灑且松弛的:
有人陪當然好
無人陪自己便要愛自己
有時很慶幸
我們小時候接收到的這些思想
而有些臺詞,小時候沒有聽懂,長大再去聽:
自己已經是局中人了
因為TVB的編劇很擅長去站在打工人的立場,去寫那些對白~
千言萬語匯集一句夸獎:
這些編劇是真的像是上過班的
這應該是對一部職場劇
最高程度的夸獎了~
真的得感嘆,有時不是TVB超前,而是我們的世界其實沒有發(fā)生什么實質的變化。
真正變化的
其實是人們的心態(tài)
就好比《新聞女王》拿著二十年前套路再去描繪職場時,
我們不會像小時候那樣覺得被鼓舞,輕易被這個行業(yè)的光環(huán)所迷惑。
我們只會發(fā)出感慨:
不就一份工作而已,至于嗎?
現如今,《新聞女王》已經完結了。有人說它爛尾了,有人覺得到最后女主角并沒有大殺四方,相反給她使絆子的人平安無事,這樣的結局很不爽。
可我覺得恰恰是這樣才能彰顯它最大的價值,那便是:
如果一個公司開始了內斗,
如果一個真正想做事有本事的人被逼著出局
那么這個環(huán)境便是有毒的
不待也罷,早點離開也好
關鍵是我們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就看離職前的徐曉薇
再看看離職后她那自信的狀態(tài)
而我們的許詩晴早早看透了這一點,所以華麗轉身直接走到了宇宙的盡頭——公務員編制當中。
性格直接從以前那個爭強好勝的野獸,變成了懂得分享與雙贏的“天使”。
正如她所說
哪怕那個當初被佐治直言“找個男人嫁了的”龍?zhí)滋栖片幎既A麗轉身,成為另一個行業(yè)的大佬~
所以說
世界很大
我們的眼光可不能停留在那一畝三分地當中
尤其還是有毒的三分地
畢竟,在這個以“躺平”與“拒絕畫大餅”為導向的時代里,我們都知道:
此時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