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5.5,周星馳加盟也救不了這部《美猴王》 -
近期,一部 Netflix 出品,周星馳擔任執(zhí)行制作人,安東尼·斯塔奇執(zhí)導的動畫電影《美猴王》 上線,影片靈感來自于中國著名小說《西游記》。
西游記、周星馳和Netflix,三個元素疊加在一起,《美猴王》注定備受關(guān)注。
一只猴的成長
《美猴王》的劇情主線和《西游記》原著劇情相似,講述美猴王從誕生到大鬧天宮后取經(jīng)前的故事。
《美猴王》是一部充滿打斗場面的家庭喜劇,講述了一只魅力十足的猴子手持金箍棒過五關(guān)斬六將,與上百個妖魔鬼怪以及龍王正面交鋒,并直面最大的敵人——他自己!在此期間,一位年輕的鄉(xiāng)村女孩逐漸瓦解了他以自我為中心的態(tài)度,并向他展示即使是最小的鵝卵石也能對世界產(chǎn)生巨大影響。
三屆之中某個神秘的地方,一顆靈石咔嚓一分為二,誕生了一只可愛小猴。
這小猴可愛是可愛,只是一出生就搗亂,睜開鐳射眼胡亂掃射,影響到了平流層的天宮,還差點晃瞎了玉帝的眼。
玉帝:我辦個 party 容易嗎我,招誰惹誰了?
亂射激光的熊孩子不應該教訓一下嗎?玉帝剛想除掉這只小猴,如來佛祖就現(xiàn)身了,告訴玉帝這熊孩子可不得了,讓他自己鬧騰去吧。
玉帝只惦念著要準備 party 上的甜品,轉(zhuǎn)身就忘了熊孩子搗亂這茬事,熊孩子也在眾猴的排擠中不知不覺長大了,后來發(fā)生了獲得金箍棒、大鬧陰曹地府和天宮,最終被鎮(zhèn)壓在五行山下等一系列故事。
這部劇充滿了周星馳元素,還出現(xiàn)了不少周星馳電影中的經(jīng)典人物。
除了周星馳,這部動畫電影另一大看點是配音陣容全是亞洲人,包括《硅谷》男星歐陽萬成、SNL首位華裔演員楊伯文等。
這次改編
東方西方都不亮
和以往的西游改編影視作品至少「東方不亮西方亮」不同,《美猴王》無論在中國還是國外都遇到了「中不中洋不洋」的評價。
截至目前,《美猴王》豆瓣評分 5.5 分,爛番茄新鮮度 60%,IMDB 均分 5.8,總體看并不是一個樂觀的成績。
不少人甚至發(fā)出疑問,《美猴王》真是周星馳監(jiān)制的?
看完電影,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周星馳一定參與了電影制作,只是這種參與停留在一些劇情橋段和部分人物形象方面。
一句話總結(jié),它是一部點綴著周星馳元素的超級英雄「美式樣板戲」。
在某些創(chuàng)意方面《美猴王》是充滿巧思的,比如小猴子的鐳射眼、金箍棒不僅發(fā)聲還自帶音波形、龍王通過全息投影向玉帝投訴美猴王等等,巧妙融合了東方神仙體系和西方科技元素。
金箍棒的音波形隨聲音閃爍跳躍
水全息影像 5G 通話
但觸及到電影的靈魂故事核心,《美猴王》則顯得有些無趣。
老套的身份認同橋段——小猴子被猴群排擠,還缺失母愛。
老套的長輩打壓論——一定有一個長輩說自己都是對的,年輕人都是錯的。
老套的說教引導人——一個同齡小女孩教你大道理,你最棒,你的錯不是你故意的,你要和一切和解。
老套的故事結(jié)局——走上「美式正確道路」,成為超級英雄,家庭圓滿,內(nèi)心幸福。
這種「美式樣板戲」換個故事背景,換掉所有人物,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不適感
是怎么出現(xiàn)的
看迪士尼魔改西游劇《西游 ABC》時,我沒有感到多少不適。
原因就是它剖析了美籍華裔面臨的困境,他們想要在美國社會占有一席之地確實需要孫悟空般的精神,套《西游記》的皮是合理的,而且它只魔改劇情,并未真正過多觸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尚可以接受。
看《美猴王》時,不適感則多不少。
中國神仙的尊號其實和人去世后的謚號異曲同工,都是后封的,不會有神仙說「我,堂堂玉皇大帝,宇宙構(gòu)建者,眾仙之首」,這就好比活著的康熙皇帝不會說「我,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一樣。
玉帝想要收拾小猴子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的佛祖不僅宣揚「天命論」,還變成了玉皇大帝的上級。
還有龍王莫名其妙的受歧視論,和龍王一族在中國文化中受人敬畏的地位完全相反。
塑造反派疊加受歧視情節(jié) buff,正確態(tài)度拉滿了
《美猴王》還踩中了最大的一顆雷,那就是把美猴王這個反抗壓迫、胸懷寬廣、普度眾生的高大形象塑造得俗了,活脫脫一個心懷憤懣的美式青年。
加入小女孩來引導和說教美猴王則把不適感升到了頂峰,要知道,說教不會讓人成長,經(jīng)歷才會,尤其是對于美猴王這樣的英雄,他必然承擔和經(jīng)歷更多才能真正成熟。
同樣是周星馳魔改的《大話西游》,看似無厘頭的孫悟空和唧唧歪歪的唐僧始終記得普度眾生是自己的重任,表似瘋魔,里實成熟。
《美猴王》中一些不起眼的細節(jié)反映了一個現(xiàn)實,西方視角下的東方故事本質(zhì)上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制作方只是想用西方影視的優(yōu)勢披上東方故事的皮獲得商業(yè)成功,這就把能接受魔改《西游記》劇情的中國受眾也丟失了一部分。
時至今日,不少人終于理解六小齡童老師「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這句話的分量。
美式樣板戲
越來越不靈
近些年,「美式樣板戲」在世界范圍內(nèi)越來越不靈是有目共睹的事。
美式樣板戲,指的是圍繞一個超級英雄般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加入被同輩排擠、被長輩誤解、被社會打壓、被人群歧視等元素,在一連串的美式爭論、好萊塢相聲、拷問內(nèi)心、弒夫叛母、love and peace、語重心長說教、迎合正確和空中樓閣般的覺醒成長后,最終和自己和解成為大英雄、大人物并收獲圓滿家庭或情感的故事。
并不是說「美式樣板戲」不好,而是全世界越來越多觀眾看膩了。
翻著白眼都能知道接下來會是什么橋段,上個洗手間回來都能腦補漏掉的劇情
據(jù)悉,《美猴王》的初始制作方之一是東方夢工廠,后交給 Netflix 制作,東夢擁有國內(nèi)發(fā)行優(yōu)先權(quán)。
華人文化集團公司副總裁、東方夢工廠總裁、華人影業(yè)總裁應旭珺表示,「我們看到了國內(nèi)動畫市場的很大可能性,所以對東夢做了戰(zhàn)略調(diào)整和重新定位。未來東夢會放更多精力在華語動畫片上,在保持和繼續(xù)發(fā)揮東夢傳統(tǒng)國際優(yōu)勢的基礎上,加大對本土市場的投入和關(guān)注」。
如果《美猴王》早 20 年出現(xiàn)也許會大獲成功,中國人獲得了不一樣的視角,外國人獲得了東方神秘新配方,說不定還可以締造「中美兩開花」的傳奇。
但如今,中國人看遍了不同視角,外國人看膩了「美式樣板戲」,即使有周星馳加持,《美猴王》想要左右逢源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