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刀門傳奇》:東北味兒的爆笑武俠喜劇,有喜劇的形,更有武俠的魂 -
《鵲刀門傳奇》:東北味兒的爆笑武俠喜劇,有喜劇的形,更有武俠的魂
看到很多人說這部劇好笑,于是打開看了看,居然一看就停不下來,因為實在是太好笑了。
《鵲刀門傳奇》的演員班底,是趙本山 和他的徒弟們,基本是把《鄉(xiāng)村愛情》的原班人馬聚在了一起,可想而知,它就是奔著逗樂兒而來的。
《鵲刀門傳奇》和《鄉(xiāng)村愛情》類似的地方是,著眼的都是小人物,通過生活化的插科打諢、家長里短、愛恨情仇,制造錯位和笑點。而武俠背景、東北大碴子味兒十足的配樂,以及角色的一口東北話的混搭,又制造出了諧趣又新鮮的江湖。
作為一部東北味兒十足的武俠劇,劇作在搞笑之余,其實也兼顧了俠義的部分,鋪陳了倭寇為禍遼東,江湖人士平定倭亂、與奸臣斗智斗勇的支線。所以其既有喜劇的形,又有武俠的魂。
普通人的江湖漫游——人物的“錯位”讓喜劇笑果拉滿
這部劇開篇就塑造了反差巨大的兄弟倆,身為一門掌門、鐵肩擔(dān)道義的弟弟
本來兄弟倆幾年沒見了,但西門長海為了秘密執(zhí)行任務(wù),不得不找哥哥西門長在暫時代替自己做鵲刀門的掌門,掩人耳目。性格、地位不同的兄弟倆湊到一起,一番牛頭不對馬嘴的對答,就很好笑。
西門長??次堇锖诠韭∵耍谑屈c亮燈,還大俠范兒十足地說:“如果一個屋子充滿黑暗,就需要一根火苗,照亮它”。
西門長在完全不理解弟弟的話,他們倆完全不在一個語境,他以為弟弟所說的照亮黑暗就只是點個燈,于是懟他:廢油不?你點它干啥?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與大俠的家國情懷、宏大敘事碰撞出奇妙的笑點。
而在人物塑造上,西門長在也是典型的小人物,他市儈、好面子、膽小怕事又十分油滑。他過得很窘迫,但是非得裝作過得很好,弟弟讓他幫忙去做掌門,說生活過得肯定比現(xiàn)在好,他說自己有吃有喝,也不欠誰的。
下一秒,他就被打臉了,有人找上門要他還錢!不欠誰的?這不,欠人錢!
要債的登門,他為了面子,對門外喊“我不要了,你借點錢,老張羅還還的,我不要了,都說多少回了”。他的處境很尷尬,但事兒到臨頭,還死要面子,明明是欠人錢,卻要裝成債主,可悲,但也好笑。
西門長在是市井的,弟弟曉之大義請他去做掌門,他不去,說給他找個老伴兒,立即改口了,說“那我跟你去”。他的需求很俗,因為俗,所以好笑,而人物也因為這樣的世俗顯得很真實。
《鵲刀門傳奇》喜劇效果的基點,就是當一個普通人,誤打誤撞走進了本來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江湖,身居掌門要位,他的行為邏輯和險惡的江湖以及自己所處的位置形成錯位,他會用市井小民的思維去理解江湖,去應(yīng)對江湖事、江湖人,這就自然制造了很多出其不意的笑料。同時,也通過西門長在這樣的普通人,對傳統(tǒng)的武俠進行了解構(gòu)。
西門長在作為一個普通人,不會武功,卻能夠穩(wěn)坐鵲刀門掌門之位,這本身就很荒誕。
西門長在本人也是一個吐槽江湖的人形彈幕機,與長海心懷天下不同,長在的眼里,只有小老百姓的平凡生活,他無法理解眼前的江湖??吹酵降軅兤疵毠?,他非但沒有像傳統(tǒng)俠客一樣大感欣慰,反而吐槽說“都有病”。
二徒弟練刀法,他吐槽“你跟那玩意兒較啥勁”,徒弟說是他讓練的,他又吐槽“我真是閑的”。
看到大徒弟練鐵頭功,覺得用腦袋撞石頭可惜了,于是讓他用腦袋替自己砸核桃吃。臨了了還彈一腦瓜崩,試試硬度,感嘆一句“沒咋地”。
名震一方的大人物,做事方式和自己的身份完全不相稱,形成的反差感和錯位感,就是笑點所在。
當了掌門,西門長在也并沒有想著如何盡心盡力掩人耳目,反而是不忘初心,時時刻刻惦記著利用掌門身份為自己找個老伴。當媒婆為他介紹對象時,師徒幾個卻掏不出幾十兩銀子。這其實也是對“俠客們天天行俠仗義,錢從哪兒來”的消解,他們實際上也沒什么錢。
西門長在遇到事兒了,也是一個“逃”字訣,完全不像傳統(tǒng)武俠中的大俠那樣錚錚鐵骨、寧折不彎。弟弟的舊日相好公孫麗蓉找上門,長在完全不顧大俠風(fēng)范,直接躲到了床底下,尿尿都在床下尿。和天池幫爭奪武林盟主的時候,
此外,包括五毒教教主靠炒作揚名、天池幫幫主靠弄虛作假坑錢,這也是對武俠的解構(gòu)。
《鵲刀門傳奇》之所以好笑,就在于它完全顛覆了既有的武俠世界觀,通過西門長在這個普通人的視角,帶觀眾認識了一個十分荒誕的江湖。故事上,又很生活化,家長里短、恩怨情仇、兒女情長,以及每個人心里的一點小九九、小算盤、小伎倆,都外化成了笑料,供人一樂。
小品式的臺詞和包袱設(shè)置,非常有梗
《鵲刀門傳奇》的劇情設(shè)置、包袱設(shè)置、臺詞,都有點小品的味道。
劇情設(shè)置上,采取的類似《武林外傳》的單元劇的形式,每一集或幾集有一個主題小故事,故事的節(jié)奏緊湊、有趣。一個故事就像一個段子, 而每一個段子都挺有梗的,比如
高大毛請醫(yī)生給自己和老婆診斷,看為什么兩口子不孕不育,醫(yī)生本來診斷是他的問題,高大毛擔(dān)心有損尊嚴,于是給了醫(yī)生錢,讓醫(yī)生重新診斷,診斷為是自己老婆的問題。這個梗玩得也挺好。
這部劇的臺詞風(fēng)格也幾乎句句有機鋒,第二集開頭西門長在和媒婆之間的對話,就很像小品,媒婆說“你這論長相、論身材、論衣著”,媒婆本來要夸,但看著眼前這人,從哪個角度都夸不下去,只能突兀收場。長在對此很不滿地吐槽“你這論三樣都沒論下去,得有個結(jié)論??!”
這就很像小品的臺詞,有人把包袱抖出去,有人接包袱。
說到包袱,其實就連劇中的人名也都有包袱,西門長在姓西門,給他說媒時,媒婆差點就把他說成“西門大官人”。郝盟諧音好萌,趙德柱這個名字的包袱是西門長在要給他改名,讓他叫趙柱,因為缺德。每個名字,埋了包袱,后面都會抖一抖。
對現(xiàn)實的戲說和諷刺,讓人會心一笑
《鵲刀門傳奇》中另一種制造笑點的方式,其實是對現(xiàn)實進行戲說和諷喻。
劇中有很多諷喻現(xiàn)實的情節(jié),比如鵲刀門有一陣子流行抽小黑盒,一文錢一個,西門長在抽了個天山童姥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一不小心練得返老還童,聲音還是六十多歲的,但是身體卻成了小孩。
比較扯淡的是,他必須要抽到這本書的下冊,才能把自己變回去。而想要抽到下冊,得好幾百兩銀子,這很顯然諷刺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消費陷阱。
再比如請說書先生捆綁炒作,后來五毒教教主自己親自上門要求和西門長在炒作話題,這顯然是在諷刺娛樂圈的話題炒作、飯圈文化。
高大毛讓自己小舅子找人收拾西門長海,其實也是現(xiàn)實的縮影,本來他給小舅子一百三十兩銀子,讓他找“漠河十二煞”,結(jié)果小舅子吃了回扣,中介又一層層吃回扣,真正的執(zhí)行預(yù)算最后只有三十兩,只能請三個盲乞丐,三個盲乞丐還找錯了要打的對象,把雇主高大毛給打得鼻青臉腫。
曹公公要選拔熟悉遼東的所謂“九品芝麻官”,高大毛塞了錢走了后門要當選,走完后門他跟自己老婆說,要準備幾個大箱子,等著裝銀子。這諷刺的是花錢找關(guān)系買官的人,有的人當官,其實就是為了利用職務(wù)之便撈更多錢。
最絕的其實的武林盟主大會,主持人介紹曹公公的方式,主持整個武林盟主大會的流程,都很像現(xiàn)在的開會現(xiàn)場。主持人的彩虹屁,領(lǐng)導(dǎo)曹公公的發(fā)言,都看的人不禁拍案叫絕。
對現(xiàn)實的戲說和諷喻,辛辣又大膽,令人會心一笑、拍手稱快。
武俠的魂——精彩的打斗和俠之大道
在武打動作方面,這部劇也可圈可點,作為武術(shù)冠軍的導(dǎo)演吳迪,把動作戲拍得酣暢淋漓,開頭的西門長海和蒙面人的打斗、爭奪武林盟主時西門長海和東瀛人的打斗,都堪稱精彩。
雖然這部劇的主基調(diào)是喜劇,是讓人開懷大笑,但其實在劇作上,也通過真的西門長海,展現(xiàn)了真正的大俠的“俠之大道”。
真假長海,塑造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物,展現(xiàn)的也是兩種不同的江湖,同時,也是大時代下兩種截然不同的活法。
假長海就是普通小老頭,他更關(guān)心自己的生活,只想討個滿意的老婆,過好自己的生活,他是被動卷入江湖恩怨和權(quán)力斗爭的。我們從他的視角,看到的是一個欺世盜名、爾虞我詐的江湖。
而真長海作為武功蓋世的大俠,肩負著家國大義、民族興衰,為守護一方、抵御外敵而奔走搏命。從他的視角看到的,則是一個有擔(dān)當、有道義的江湖。
真假長海,互為鏡像,又互相羈絆。無論是一心想找個老伴的假長海,還是一心要平定倭亂的真長海,他們都只是想盡己所能,達成心中所愿而已。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大俠值得敬仰,而努力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也是普通人的成就。
目前看來,假長海如何頂著假身份繼續(xù)在險惡的江湖生存?在人格上會不會有什么改變?真長海又在暗地里做什么?他將如何對付曹公公和倭寇?這都是頗有懸念的。而我的期待是,這部劇能一直好笑下去,有時候開懷大笑,才是生活最好的解藥。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