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猛的恥度,不敢相信是她 -
最近,香玉刷到一個炸裂的視頻。
片中,一對母女倆,居然在一起逛「小玩具」店。
兩人沒有一絲尷尬,認認真真地挑選著。
畫面別提有多和諧。
評論區(qū)紛紛表示,不敢相信這是在東亞出現(xiàn)的畫面。
實際上,這段視頻出自一部新出的韓劇。
劇里講的就是這對不同尋常的母女,以及她們生猛的日?!?/p>
《陌生人》??
提到「母女」,你會想到什么?
偉大、犧牲、溫情、感恩……?
但,這部劇完全繞開了這些陳詞濫調(diào),講述了一對非典型母女的日常。
劇名以「陌生人」來概括她們的關系。
因為她倆看上去的確沒有多復雜的交集。
珍熙并不依賴母親。
工作慘遭背鍋、被迫降職,完全沒有告訴母親。
當天,母親還一無所知地在家看著島國電影,解決生理需求。
之后更是出現(xiàn)了那一名場面,女兒帶母親去逛情趣用品店。
顯然,母親更是迥異于傳統(tǒng)認知中的母親形象。
她活得懶散、自我。
很少打掃房間、做飯,更喜歡出門吃大餐、逛街。
每天一上班,她們都活在各自的世界,有各自的煩惱。
下班回家后,有興致時,會像姐妹一樣一起出門吃東西、喝酒。看電影。
沒興致時,就各忙各的,至多吐槽兩句,完全不會真的遷怒對方。
當然,生活在一處,也少不了吵架。
但也都是些吵過即忘的家務瑣事。
而且倆人會像小學生一樣廝打在一起。
一次因為洗衣服產(chǎn)生爭執(zhí),兩人推推嚷嚷,一不小心將內(nèi)褲飛出窗外,掉在了騎車路過的領導頭上。
平時,母親也會毫不避諱地談戀愛。
她絕不會在珍熙面前隱藏自己性感的一面。
會隨意在家試性感內(nèi)衣,欣賞自己的身材。
還會向女兒分享可以藏巨多胸墊的內(nèi)衣。
而母親新的戀愛對象,居然是珍熙從未見過面的渣男父親。
他多年前生下珍熙一走了之。
如今珍熙長大成人后,他又回來了。
卻不是為了補償母女,只是單純和母親談戀愛。
更詭異的是,珍熙坦然接受了這一現(xiàn)實。
她只當對方是母親的普通男友,不在意他生物學上的父親身份。
一家三口不計前嫌又不談親緣地友好相處,還一同出門旅游。
誰看了不說一句「離譜」。
怎么會有這樣的母女關系?
追溯起來,那是個很老套的青春故事。
二十年前,中學時期的母親是個不良少女。
她愛上了一個學霸,之后倆人闖了禍。
出事后,學霸很快被父母轉(zhuǎn)學到異地,并嚴加看管,嚴禁他們見面。
只留下她自己收拾殘局。
她一意孤行,生下了孩子,輟學打工,漸漸成了技藝過硬的按摩師。
母親其實一直是個戀愛腦。
哪怕有了孩子后,身邊也少不了男人。
以前帶小珍熙去海邊玩,滿眼都是帥哥,總是暗戳戳指使珍熙去一邊玩。
但一旦到談婚論嫁的地步,對方都不愿意接受她的女兒。
她思來想去不愿意,還是一個人養(yǎng)大了女兒。
珍熙高中時,無意間吐槽母親整天就知道男人,算什么媽媽。
無心之語,卻使得媽媽徹底剪短頭發(fā),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再談戀愛。
那么多次戀愛經(jīng)歷中,媽媽只有一次真正為結(jié)婚動搖過,稍稍考慮過將珍熙留給姥姥姥爺帶。
但偏偏那一次,被年幼的珍熙深深記在心里。
這件事讓珍熙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擔心被母親拋棄。
從小做什么都十分努力,讀書考第一,做飯洗衣也勤快,還很擅長運動。
為了讓母親驕傲,中學就去讀警察學校,幫母親省了一大筆錢。
養(yǎng)成了獨立自主的性格。
母親從不良少女成長為單身母親,一直性格強悍。
年輕時被別人說閑話,會當場暴揍對方。
因為一開始就沒有過上循規(guī)蹈矩的人生。
后來的人生也完全是憑意氣做事,從事服務行業(yè),卻從不低眉順目,也很懂得如何在不讓自己受傷的前提下反擊。
每次被性騷擾,都能假借給對方正骨,使其痛不欲生。
珍熙也受母親性格影響,活得大大咧咧。
在警局工作,有很多拿不上臺面的潛規(guī)則和權力制衡。
她卻總是不分場合地仗義執(zhí)言,惹了不少人,職位也一直升不上去。
不過最后也因為遺傳了母親的粗神經(jīng)。
反而能在處處被排擠的環(huán)境中,隨便抱怨幾句就能排解出情緒。
兩個人都活得簡單隨意,母女關系才顯得格外輕盈。
珍熙的朋友不理解,她為什么能接受親生父親的出現(xiàn)。
但她只是將問題簡單化處理了,盡可能忽視血親關系,僅僅看作自己母親的男友,既不給自己添堵,也不讓母親為難。
很多人看過后,都羨慕這樣的母女關系。
很顯然,因為現(xiàn)實中的母女關系過于復雜難解,總與恩情、犧牲等沉重的字眼捆綁在一起。
導致很多母女注定很難像劇中主角一樣簡單相處。
更貼近現(xiàn)實的,反倒是很多國產(chǎn)劇里相愛相殺的母女關系。
比如,《小舍得》雞娃媽的望子成龍,《小歡喜》里中國式親媽的「為你好」,《歡樂頌》里重男輕女母親的無底線吸血。
無一不是嘔心瀝血,又落得兩敗俱傷。
前段時間,還有一個引發(fā)熱議的新聞。
一個母親擅自拆了女兒的檔案袋,女兒看到后一時情緒崩潰 。
更讓很多網(wǎng)友感到不適的是,母親后續(xù)的操作。
她即使認識到自己錯了,也沒有對女兒道歉。
反倒認為女兒大驚小怪,并將女兒生氣的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陰陽怪氣配文「把大小姐嚇到了」。
完全以長輩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輕視女兒的情緒,轉(zhuǎn)移問題的重點。
這部劇反其道而行,不制造一種供人艷羨的幻象,也不是說母女之間的代溝和摩擦可以被輕易抹去。
更像是在為糟糕的母女關系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因為,劇中其實并沒有繞開沉重的話題,經(jīng)常會插入一些回憶,讓我們看到這對母女并不是一開始就可以自如相處的。
母親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辛苦、女兒成長中的委屈和孤獨、雙方互不理解的掙扎……這些也都曾發(fā)生在她們身上,直到當下也沒有消失。
但會發(fā)現(xiàn),她們每次出現(xiàn)問題,都會擺在臺面上很好地解決。
她們之間不講長幼尊卑,總能平等對話。
也不逃避問題,總是就事論事。
而且最后都會互相認真道歉。
比如劇中最炸裂的片段,實際上過程沒有那么絲滑。
母親自己解決生理需求,意外被女兒發(fā)現(xiàn)。
她們的第一反應也都和正常人一樣,母親覺得尷尬,女兒很生氣地走了。
但重點在于她們沒有擱置問題。
女兒找朋友討論了一番,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最后認識到母親應該也很寂寞。
隨后她才主動向母親示好,陪她去逛了用品店。
還有一次,母女倆在外面吃飯,下起了暴雨。
珍熙突然難過地說,我小時候上學,你也不像其他家長一樣送傘接我回家。
母親沒好氣地說,怎么凈記得不好的事,我可是上班途中跑回家,特意給你在浴缸放好熱水,還準備了熱牛奶。
彼時她們很像常見的母女倆,女兒總記得母親對自己的不好,母親也嘴硬不愿意道歉。
但不同的是,等尷尬勁過去后,母親還是對女兒表達了抱歉。
她說因為她也沒體驗過被父母送傘的滋味,當時沒有意識到還可以這樣做。
這讓女兒不僅不再怨恨媽媽,反而更能理解她的苦衷。
后來又有一個雨天,女兒也給媽媽提前準備好浴缸里的熱水。
母親與初戀對象,也就是女兒的親生父親重逢,并再次戀愛。
看起來是拎不清的「戀愛腦」。
但其實母親也糾結(jié)了很久。
她最后只是意識到自己對他的感情,選擇順從自己的內(nèi)心。
指責她作為母親「應不應該戀愛」的聲音,反倒是在禁錮她作為個體的自由。
更何況,她的選擇也不妨礙她作為母親,對女兒的保護和愛。
她告訴初戀,他們相處的前提就是不要妄想成為小孩的父親。
她也很清醒地表示,如果交往中出現(xiàn)問題,會及時分手。
這些想法也都被完完整整地傳達給女兒。
女兒才能完全理解并認同母親,不插手母親的人生,只專注于自己的生活。
這也讓香玉想到國劇《搖滾狂花》,劇中也是一對互不干涉,形同姐妹的母女關系。
姚晨飾演的媽媽對女兒不聞不問,一心追尋自己的搖滾夢。
女兒也對母親毫無尊敬,多年沒見,見面禮是一盆從頭澆下的冷水。
但這對「不正常」的母女反而讓很多觀眾獲得了難得的紓解。
《奇葩說》中,黃執(zhí)中的一句話引起無數(shù)人共鳴。
「中國的父母一輩子都在等著子女感激,而中國的孩子一輩子都在等著父母道歉?!?/p>
東亞文化給母女身份套上了太多沉重的枷鎖。
給了女兒、母親一套既定規(guī)范,讓她們無法自由地成為自己。
這部劇就是用一個「反面教材」,為我們打開了另一種可能。
家人縱然血濃于水,也未必要如水之于魚。
保持邊界、給予尊重,又何嘗不是愛的體現(xiàn)?
全文完。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