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妖魔化緬北?謹防“漢奸”,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 -
隨著《孤注一擲》的熱度越來越高,突然有人跑出來大聲疾呼,大家不要妖魔化緬甸!
估計不少人會感到驚訝,因為世人皆知,實際上《孤注一擲》拍得非常保守,并沒有將境外電信詐騙團伙的殘暴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影片的尺度論之,遠遠達不到妖魔化的程度,重點在于警示。至于大眾對緬甸的畏而言之,其實是人之常情,畢竟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人愿意淪為奴隸或是死在折磨之中。
保護傘
然而還有更為深層次的原因,看過《人民的名義》的觀眾皆知曉,高小琴的山水集團之所以能夠在漢東省無往而不利,源于有高育良、祁同偉的等人的庇護,也就是所謂的保護傘。
緬北的電信詐騙團伙亦是如此,已經(jīng)發(fā)展成當?shù)氐闹еa(chǎn)業(yè),而且“享譽國際”,背后必然有靠山??峙虏粌H僅是當?shù)氐奈溲b勢力,在那些歡迎中國游客去緬甸旅游的當局者中,大概率不乏從電信詐騙中分得一杯羹的雙面人。相較于電信詐騙團伙,這才是最可怕的,一旦身處緬甸,稍有不慎便會體驗到什么是“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誠如金晨 在《孤注一擲》中飾演的角色,縱使短暫脫離了電信詐騙團伙的控制,有機會求助當?shù)氐?role>警察
“漢奸”
稍加分析,真的是細思極恐,在電信詐騙的利益鏈條上,緬方存在著大批的既得利益者,估計位高權(quán)重者大有人在。有這樣一句話,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才是緬北電信詐騙團伙沒有被徹底剿滅的根本原因。不僅如此,電信詐騙團伙甚至將魔爪伸進了國內(nèi),對于我們的反詐工作者進行了恐嚇,《孤注一擲》的導(dǎo)演便是其中之一,可謂囂張至極。顯而易見,這是有“內(nèi)鬼”從中作祟,為了攫取暴力而泯滅了人性,以“漢奸”論之亦不為過。
事實上,“漢奸”坑害國人之舉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眾所周知由于福島核泄漏的緣故,很多人早已對相關(guān)地區(qū)的食品避之不及了。很遺憾,仍舊有一部分國內(nèi)的網(wǎng)紅和美食博主,在接受日方的“款待”之后,大肆吹捧核食如何美味可口。更有甚者,大言不慚道,縱然是受到了核污染,依舊比國內(nèi)食品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孤注一擲》并非妖魔化緬甸,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客觀存在的安全隱患,而且這個“一定程度上”還應(yīng)該更為強烈一些才足夠客觀。也許一百個人去緬甸的國人之中,只有一人會落入電信詐騙團伙之手,可又有誰愿意成為那百分之一呢?何況這百分之一又會騙了多少人、多少財產(chǎn)繼而導(dǎo)致多少受害者家破人亡呢?
結(jié)語
有沒有人想過,《孤注一擲》的票房為什么會勢如破竹?
核心原因不是制作水準有多么高,正如前文所述,《孤注一擲》拍得非常保守,遠遠沒有將境外電信詐騙團伙的殘暴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高票房的背后是反詐已然深入老百姓的生活當中去了,影響力不可謂不巨大,也意味著整個社會不得不重視起來,在如此大背景之下,人們對緬甸畏而言之,恰恰是趨利避害的本能。只能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妖魔化緬甸的人不是旁觀者,正是緬甸自己。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