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渣”的男主,就這么洗白了? -
實不相瞞,好久沒看過這么重口的劇。
也好久沒見過這么煩人的男主角了。
上一部讓我想「沖進屏幕暴揍主角」的還是《東八區(qū)》。
但跟《東八區(qū)》的致命油膩不同。
這部劇,我竟然真香了。
翻翻評論發(fā)現(xiàn),從厭惡到真香的人還不止我一個。
這種邪門的魅力,讓人上頭。
也讓這部劇拿下了豆瓣8.5的高分。
魚叔迫不及待地想看更多人真香。
來——
《相撲避難所》
サンクチュアリ -聖域-
從海報上這群裸男也能看出來,這劇是講相撲的。
這項運動,對非日本觀眾來說十分難以理解。
兩攤肥肉在土里撞來撞去,有啥可看的?
一言以蔽,毫無美感,甚至有點「惡心」。
而這部劇的主角小瀨清,初看更是加重了這種負面印象。
形象不佳,爛人一個。
貪財、好色、熱衷暴力,五毒俱全。
道德水平,接近于零。
腳踢敬老院,拳打幼兒園。
長輩教育他,他對著長輩破口大罵。
小瀨清變成現(xiàn)在這副樣子,是因家庭變故。
父親因借貸葬送了壽司店家業(yè),變得頹喪。
母親也成了到處欠錢的濫交女。
小瀨清自己也人不像人,罵親爹,揍親媽,親情早已拜拜。
他身上殘存的一絲微弱人性,就是對兒時那個還未變質(zhì)的家的念想。
小瀨清留存著家庭合影,偷偷攢錢還債,想要拿回壽司店。
天真地以為,只要壽司店回來了,一切也就能再如往昔。
但攢錢,需要門路。
對小瀨清來說,相撲是個相對容易的門路。
他本就有柔道天賦,師父已經(jīng)多次試圖招攬他入相撲這行。
再碰上急需用錢的當(dāng)口,對方以「月入百萬」作引誘。
小瀨清兩眼放光,乖乖上鉤。
但一進相撲部屋,人傻了。
日本「國技」名氣光鮮,實則內(nèi)部是吃人般的窒息。
錢,只有贏才能拿到。
可贏,沒那么容易。
柔道那些招兒,在相撲上沒用。
昔日百戰(zhàn)百勝的街頭霸王,被揍成了鵪鶉。
除此之外,相撲力士等級森嚴(yán)。
后輩就是奴隸,要對前輩言聽計從。
飯后吃,苦力先上。
既要挨打,又要受辱(不可描述的那種)。
錢沒賺到,身體與精神所受的折磨卻半點沒少。
換成一般人,早就跑了。
但爛人的生命力,總是更為旺盛。
正統(tǒng)方式贏不了,那就不講武德。
無法迅速晉升相撲段位拿錢,那就另尋他法。
販賣隊友的裸照,也能掙不少。
實在不行,認金主當(dāng)?shù)?/p>
隨便給人逗個樂兒,就能輕松入賬。
小瀨清肆無忌憚地「侮辱」著相撲。
原就沒把這項技藝當(dāng)回事,就更無所謂糟不糟蹋。
禮,從不好好行。
傳統(tǒng)發(fā)髻,一次沒梳過。
候場坐姿,像來搓澡。
喝倒彩,倒是積極。
贏了,態(tài)度囂張。
再贏,更得意忘形。
多純粹的男主角啊,一個優(yōu)點都沒有。
只想著自己爽了就行,別人不爽更好。
原本就這么混著,繼續(xù)做個爛人也舒坦。
但世道在這,人越囂張,打臉越狠。
一次意外,小瀨清的父親癱瘓在床,急需醫(yī)藥費。
而財路,卻被逐一掐斷。
賣裸照,被揭發(fā)。
金主也因小瀨清不夠聽話而翻臉。
想靠小聰明繼續(xù)用相撲掙錢。
卻因不夠強,被對手揍掉了一只耳朵,自此留下心理陰影。
以前的囂張,不見了。
小瀨清變得懦弱、膽怯、一蹶不振。
相撲競技場于他而言已經(jīng)不是人生谷底,而是絕境。
在這部劇的評論區(qū),不少人達成共識:
故事脈絡(luò),神似《百元之戀》。
而小瀨清的相撲名「猿櫻」,與反叛的人設(shè),則有《灌籃高手》的內(nèi)核。
這樣就意味著,「燃」是這部劇最大的看點。
但與二者不同的是,相撲更血腥。
這個男主角,更是毫無魅力。
甚至小瀨清被揍趴的時候,一句「哈哈活該」就在我嘴邊。
那讓魚叔真香的點,是什么呢?
是真實感帶來的共情。
也正因如此,這么討厭的男主角竟然也被「洗白」了。
那,真實在哪呢?
首先,角色人設(shè)。
現(xiàn)實生活里的loser,本就沒有熱血漫主角的宏大志向與性格閃光點。
他就是要臉沒臉,要錢沒錢,一身缺點,人還不咋地。
你跟他講相撲的崇高,他跟你說拒絕在公開場合露屁股。
小瀨清從事相撲,跟熱愛毫無關(guān)系,就是被現(xiàn)實逼急了,不服又沒別的路。
所以他被宿敵打怕了之后,再次重燃斗志,也不是因為對相撲有感情。
而是母親帶著新男友找上門來,要父親的醫(yī)藥費,再次把他逼到一定份兒上。
順帶提醒他難以啟齒的攢錢初衷,那個再也回不來的壽司店。
一個又一個巴掌,抽走了小瀨清的軟弱。
弱者的人生就是更難一些,想輕松地放棄,想得美。
熱血,是因為不得不熱血。
再來,是對相撲運動的真實呈現(xiàn)。
劇內(nèi)每場關(guān)鍵性的比賽,都兼具宏觀與微觀的鏡頭表現(xiàn)。
連小瀨清門牙耳朵是怎么被打掉的,都升格得過分詳細生動。
巨石一般的巴掌一個個抽過來,我也像被打了一遍。
絕對威壓之下,隔著屏幕也會心生恐懼。
幾近赤裸的身體對撞拼力,本就昭彰著原始和殘暴。
絕對力量前不容置喙,小聰明走不遠。
場外花里胡哨的一切,動搖不了真正的輸贏。
想贏就要擺正態(tài)度,不怕拼命。
所以,觀眾也隨著小瀨清一起,開始真正正視起這項運動。
也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相撲的魅力之處。
想不被推出土俵(相撲比賽時的圓形土擂臺),下盤就要不動如山。
四股踏,是增加穩(wěn)定度的基本功。
另一邊,在被甩出土俵的決定性瞬間。
小指勾住對方腰帶,是反敗為勝的關(guān)鍵。
但曾經(jīng)的小瀨清,態(tài)度傲慢。
他信奉著街頭格斗的自由技巧,對此嗤之以鼻。
如今,就像櫻木花道也要練投一萬球。
小瀨清開始瘋狂負重四股踏,兼練小指指力。
克服與宿敵一戰(zhàn)心魔的過程,也有置之死地的決絕。
熱血故事中的比賽結(jié)局固然重要,但努力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燃點。
劇中大量真實訓(xùn)練畫面的蒙太奇疊加,相當(dāng)震撼。
與此同時,因為傳統(tǒng)和原始,相撲的歷史更與沉疴痼疾相生相伴。
金錢、權(quán)力、關(guān)系,是這項運動的幕后推手。
霸凌、欺壓、搞心態(tài),是慣用摧殘力士的手段。
但小瀨清是相撲界的問題兒童,他帶來的爭議不斷撞擊著這項運動的腐朽所在。
他絕不忍氣吞聲,被欺負當(dāng)場就要還回去。
劇中主角的阻力越大,觀眾的熱血反而越被調(diào)動。
這股以惡制惡,反倒成了劇集的爽點。
如今這股反叛之力,搭乘上了更堅實的努力。
讓人不自覺地站在了小瀨清一邊,比誰都更希望他贏得比賽。
這一次,小瀨清不一樣了。
他梳起發(fā)髻,朝土俵虔誠致禮。
再次站上與宿敵的擂臺。
對比賽的期待,讓魚叔差點忘了自己前幾集里對男主的討厭,以及對相撲運動的刻板印象。
不知不覺間,真香了。
平心而論,相撲這項運動,以當(dāng)代審美來看相當(dāng)過時。
很多人原本只是沖著網(wǎng)飛出品追劇,并沒有對相撲有所期待。
但一部劇看下來,包括魚叔在內(nèi)對這項運動產(chǎn)生興趣的人竟然不在少數(shù)。
依憑的,不止是主角觸底反彈的熱血橋段,還有對相撲這項運動本身的有效刻畫。
相撲自唐代從中國傳入日本,逐漸發(fā)展成其國技,有約1500年歷史。
在此期間,只有72人達到最高段位——橫綱。
一將功成萬骨枯,殘酷程度,可以一窺。
力士們的生活方式接近自戕,暴食確保體重,頻賽保持狀態(tài)。
長此以往,代價是巨大的,日常生活都沒法自理。
比如小瀨清的宿敵靜內(nèi),土俵上的王者,生活中卻連系腰帶都成問題。
從業(yè)者大多出身貧寒,因而才能接受如此殘酷嚴(yán)苛的行業(yè)標(biāo)準(zhǔn)。
小瀨清的師兄就是如此。
他父親早亡,早早輟學(xué)贍養(yǎng)母親。
師兄有熱愛有天賦,踏實又刻苦。
但即便如此,仍因力士不可逆的身體問題無奈止步。
劇中用相當(dāng)慷慨的篇幅,給了師兄一個體面的退役儀式。
由至親之人為其剪下象征著力士身份的發(fā)髻,正式退出土俵這片圣域。
肅穆的儀式場面,是創(chuàng)作者給予相撲文化的敬意與尊重。
同時,成為力士已是一種肯定。
還有太多人半路折戟,只能以另一種方式接近相撲。
比如染谷將太「毀容出演」的清水。
他行動笨拙、體格不優(yōu),注定無法成為力士。
站上土俵的方式,只能曲線救國,成為「呼出」(相撲比賽中的雜役)。
相撲國技名氣之下各式具體的人,以及他們與相撲纏繞的故事,為這項運動賦予了鮮活氣息。
成了爆裂血腥的殘酷斗技之外,有溫度的柔軟一面。
這兩年,網(wǎng)飛韓劇屢屢成為全球焦點。
其實,網(wǎng)飛日劇的野心一點不輸。
2016年聚焦日本漫才行業(yè)的《火花》,豆瓣評分9.2。
電影般的質(zhì)感與意味深長的哲學(xué)式表達,讓「搞笑」這件事有了不一樣的深度與意味。
2019年的話題劇集《全裸監(jiān)督》,著墨AV行業(yè)。
床戲也能拍得燃點沸騰,色情改變世界竟然不是一句空談。
今年的新劇《舞伎家的料理人》。
更是掀起了一波有關(guān)京都藝伎文化的討論。
這些國別屬性超強的文化符號,借助影視載體搭乘平臺起飛。
似有成規(guī)模成系統(tǒng)的布局野心,更有文化輸出的核心目的。
讓原本并非相撲運動受眾、甚至對之抱有厭惡情緒的人,因為這部劇而開始改觀。
這就已經(jīng)是一次成功的輸出。
反觀咱們,前幾日討論的竟然還是「傳統(tǒng)戲曲沒人看還要不要強行振興」的問題。
也許是中華文化過于燦爛,給了一些人家大不怕敗的盲目自信。
這大概也不只是一部劇的真香問題,而是一種整體性的無奈艷羨。
畢竟,如果連珍視正視自身文化都做不到,其他更無從談起。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