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說引發(fā)兇殺案,誰才是殺人犯? -
參與感一直以來都是恐怖片最重要的特性,一部恐怖片只要有讓觀眾獲得參與感的能力,這部恐怖片的質(zhì)量就不一定差。即使是沒有過硬的故事作為支撐,它同樣能激發(fā)觀眾的好奇心,通過最直接的方式來獲得觀眾的認同,這就是恐怖片的精華部分。反之,一部恐怖片做再好也沒用。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就是這種強調(diào)參與感的電影。
《黑暗》是一部讓觀眾直面鮮血淋漓的場面的恐怖片,一個暢銷書小說家的在旅途中遭遇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個讀者的來信使得這個小說家的心開始提了起來。小說家致力于寫恐怖故事,而這個讀者的來信坦言,小說家的恐怖故事使得讀者有了靈感,而這個靈感被付諸實踐的時候是需要殺人來進行的,很快,這個城市便發(fā)生了兇殺案,兇手的作案手法跟小說家的小說里描述的一模一樣,于是,這個小說家的噩夢便緩緩地展開了。
警察們焦頭爛額也沒有找到答案,然而小說家卻在誤打誤撞之后,知道了兇手的消息。于是,兇手被殺,但是同樣的案件卻依舊是頻發(fā),這背后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真正的兇手不止一個。
《黑暗》是一部形式大于內(nèi)涵的恐怖片,通常這種恐怖片真正懂得揚長避短的創(chuàng)作者也能為觀眾奉獻一場盛宴。毫無疑問,本片的創(chuàng)作者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創(chuàng)作者首先拋出來了一個概念,小說殺人狂,殺人狂的動機很簡單,殺人狂的手法很嫻熟,殺人狂沒有別的好,就是不斷地讓觀眾們感受到視覺沖擊。通過各種各樣的受害者來構(gòu)筑自己的殺人網(wǎng)絡(luò),這個網(wǎng)絡(luò)的核心就是剃刀。
有時候,越是簡單的方式,給予觀眾的沖擊就越是直接,《電鋸驚魂》系列是不錯,但是日常生活中的這樣的犯罪分子聽上去就像是天方夜譚,他帶給觀眾的視覺沖擊很好,但是接觸感卻不強。而本片中的剃刀殺人狂所使用的武器卻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這就帶給了觀眾們一種天然壓迫感,這種壓迫感之下,我們可想而知本片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是良性的。
而本片中的幾個名場面也是可以帶給觀眾一種有如恐怖片中的受害者那樣的緊迫感,比如說野狗追逐,這場戲使得觀眾們?nèi)缤芎ε髂菢娱L時間的感受到了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與此同時,兇手在本片中的壓迫感也油然而生。
而另一方面,本片中的女性受害者,無一例外都是光鮮靚麗的,本來都是美艷動人的人物,但是卻在犯罪者的這種體系之下很快的丟掉了性命,且以一種非常殘酷的方式丟掉了性命,這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法短時間內(nèi)接受的,對于觀眾來說尤為如此,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美好的事物被剝奪殆盡有多么殘酷。
劇情上,本片雖然前半段不出彩,但后半段卻用懸疑反轉(zhuǎn)的方式來為我們呈現(xiàn)出來了另一個兇手的真面目,這也是好的,不過這種好確實是無法替代有些劇情上的漏洞。當年輕小伙子發(fā)現(xiàn)了某種慘狀之后,卻選擇了沒有報警而是在犧牲了一個隊友的情況下,再一次地出現(xiàn)在案發(fā)現(xiàn)場,這是一種有違常理的舉動,這樣的劇情舉動本身就很怪異。
而警察們對于嫌疑人的偵察力度遠遠不如一個小說家這也是說不過去的。對于受害者來說,這些受害者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雖然有所交代,但是普遍的卻并不強,這一點是好也是壞,好的點在于受害者之間的隨機性使得觀眾們可以看到犯罪分子的無差別殺人,而這種無差別殺人很容易讓觀眾們帶入到某種情感當中,這種情感可以促成一部影片的靈魂,同時,這也是一種交流。
而另一方面,這種隨機殺人并沒有交代多一些的原因,這也是本片不太合適的地方,畢竟湊出來這么多的受害者還是需要講一些關(guān)聯(lián)的,如果沒有,那么在整個劇情上就顯得突兀了。當然,你可以理解為犯罪分子高舉道德的大旗去做一些事情這也行。
總之,《黑暗》貢獻給觀眾的是一場視覺盛宴,這是很多愛好恐怖片的人都喜歡的點,畢竟,長時間的尖叫并不是哪一個女演員能輕易做出來的,而變態(tài)殺人狂的殺人手法也算是平淡中的新穎。另一方面,本片打著恐怖片的旗號卻一直在用軟色情來彌補其中讓觀眾感覺到差異的點,這也算是一種補救,畢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影片當中,軟色情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有利于觀眾們消解恐怖片帶給自己情緒緊張的感受。而且,軟色情也算是緩沖當中的一劑猛藥,當觀眾們放松警惕的時候,創(chuàng)作者的風格一下子急轉(zhuǎn)直下,這樣一來,視覺沖擊就更重了。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