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年紀還來搞這套,馬伊琍中了什么邪? -
又一部大腕云集的電視劇,悄無聲息地撲了個徹底。
前陣子《龍城》收官,熱搜連個水花都沒有,評分也只剛剛及格。
唯一值得聊上幾句的,還得是馬伊琍 。
可惜,大多也都是負評。
正巧前幾天文章現(xiàn)身中戲的校友聚會,被拍到時狀態(tài)似乎不大好,也不知是不是跟新任女友有關。
不少人說馬伊琍離婚算是離對了,結果這會兒她自己的爭議也開始越來越大。
借著機會,今天來聊聊馬伊琍。
作為白玉蘭影后,她的演技固然無可指摘。
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何這次她選擇飾演的角色,與她本人相差這么遠?
我雖沒看過原著,但也能get到書粉眼里美艷風塵、易碎又神秘的大美人“東霓”,大約是倪妮這種風情萬種的模樣。
再看馬伊琍的演繹。
生硬的平劉海、長卷發(fā),搭配過時的紅唇紅皮衣,怎么看都跟“大美人”不搭邊。
甚至有點像性轉的陳曉。
更違和的是年紀。
47歲非要演27歲,就算保養(yǎng)得再好,面容再完美,總歸還是掩飾不住眼底那種閱盡世事后留下的蒼涼。
跟劇里的堂弟同框時,馬伊琍看上去也不像姐姐,倒像個跋扈的長輩。
網(wǎng)友大呼:她壓根不是東霓??!
這種災難程度,與當初“裝嫩”翻車被群嘲的蔣雯麗、周迅、董潔不遑多讓。
匪夷所思。
如今站在演藝圈金字塔尖的馬伊琍,雖說逃不過傳說中女演員的“中年危機”,但也不至于缺資源和合適的角色,更談不上恰爛錢這回事。
怎么就非要冒險挑戰(zhàn)這么個角色,最后還落了個吃力不討好呢?
01
渾身是刺兒
眾所周知,馬伊琍的聲名鵲起,源于20年前《還珠格格3》里溫婉可人的紫薇一角。
但實際上,這個讓她嶄露頭角的角色本身,令她非常厭惡。
“我不喜歡紫薇,反感甚至討厭,她溫柔,特別傳統(tǒng),全部世界就圍繞著一個男人,這一點我做不到?!?/p>
直到2006年拍了《奮斗》,她才在剛烈、前衛(wèi)有主見的夏琳身上找到了自我的共鳴。
夏琳執(zhí)拗果敢,充滿了頑強的生命力,永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用馬伊琍的話說,“平凡而自信,勇敢且無畏”。
這個角色至今都被她認為是最像她的,貼合程度達到了80%。
很長一段時間里,她其實一直在選擇貼近她本人性格的角色。
比如《在遠方》里心氣很高的路曉歐,《愛情神話》里“拎的清”的李小姐,《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里的工作狂潘蕓,還有《中國式關系》里的江一楠等等。
馬伊琍身上這種異常強韌的性子,在70后女明星里其實格外罕見。
而這種性格的由來,源自她有一個非典型的中國式家庭。
父親是家中獨子,按傳統(tǒng)該拼命生個兒子傳宗接代,可爺爺開明,馬伊琍一出生便是全家人眼中唯一的寶。
沒有人重男輕女,沒有管束和規(guī)訓。
她從小的家教告訴她,“我就是我,我是有人生選擇權的,我不附屬于任何人,我屬于我自己?!?/p>
高一開家長會時,老師向父親告狀:“你女兒跟多個男生早戀?!?/p>
父親不信,質問他:“那你能不能在紙上把男生的名字寫下來?!?/p>
這位老師想了半天只寫出了一個名字,父親不依不饒,“我不跟你說了,我的女兒我最了解”,然后跑去找校長理論了。
上大學后,父親對馬伊琍唯一的要求就是獨立和自強。
“如果你跟男同學出去吃飯,不能讓男生買單?!?/p>
家人營造出的平等又寬松的環(huán)境,讓馬伊琍像一朵自由生長的玫瑰,美麗大方,卻也肆意長滿了刺。
她性子強硬、不服軟、直接并且非黑即白,“從來沒有人能夠強迫我,我也不會被強迫著做事?!?/p>
有次她跟同學一起接了個活,演兩個女孩在飯店點了20塊錢的東西,結賬時卻被收了兩千塊。
劇本里寫著,“她們束手無策,放聲大哭”。
但馬伊琍怎么也哭不出來,還跑去問導演,“為什么要哭,不是應該去告他們嗎?”
后來她成名了,依舊學不會婉轉,是業(yè)內(nèi)出了名的“不好合作”。
記者來采訪她,沒準備好問題會被直接拒絕;她參加綜藝,不喜歡主持人就黑著臉坐在一邊。
她喜歡搖滾,愛聽唐朝樂隊的《國際歌》和《太陽》,還抽煙喝酒樣樣精通。
有次在酒吧門口碰到高曉松和鄭鈞,幾人寒暄介紹完,馬伊琍冷不丁地說了一句:“我不喜歡鄭鈞,我喜歡許巍?!?/p>
即便是戀愛中,她也毫不示弱。
那些男女關系里默認的“責任歸屬”,對她來說是無效的。
她曾與大她八歲的京圈大導演管虎有過一段長達六年的戀情,兩人一度同居。
一次管虎回家發(fā)現(xiàn)一地臟衣服,問她怎么不洗,馬伊琍反問:“我憑什么洗衣服!”
但管虎顯然對她有著“不切實際”的要求,工作完回家會開口讓她給自己煮碗面,同樣工作了一天的馬伊琍油鹽不進,拒絕道:“我干嘛要做飯啊,我爸媽還沒吃過我做的飯呢?!?/p>
兩人分手后,管虎火速與演員梁靜結婚,而對方也如他所愿,放棄事業(yè)回歸家庭。
這種選擇,馬伊琍打死也做不出來。
朋友形容她:“對大男子主義的不屑是骨子里帶著的?!?/p>
年輕時的馬伊琍,大膽、自我、獨立,與傳統(tǒng)背道而馳,活得瀟灑肆意。
合作了十幾年的導演滕華濤說她,“不能隨便帶出去見人,碰到哪個不喜歡的人,她說話特別直,大家容易尷尬?!?/p>
可偏偏,她當演員的運氣還不錯,剛畢業(yè)沒幾年就碰到了紫薇這個讓她家喻戶曉的角色。
然后便是在2005年的電影《錦衣衛(wèi)》里,她扮演了一位與皇子不倫戀的妃嬪。
而這位皇子,就是文章。
馬伊琍愛才,毫不掩飾自己對這個男人的欣賞。
然而,當文章帶著愛情和婚姻的課題,真切地向她席卷而來,自在灑脫如馬伊琍,也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妥協(xié)。
02
妥協(xié)
拍《奮斗》那年,馬伊琍30歲,在演藝圈已經(jīng)站穩(wěn)了腳跟。
而男友文章才22歲,剛剛大學畢業(yè)。
這段感情最初,其實并不完全平等,馬伊琍面對文章,是一種全方位的碾壓和降維打擊。
兩人在戲里沒什么交集,戲外卻不怎么避嫌,文章會經(jīng)常開馬伊琍的車,吃她買的西瓜。
有次文章在片場拍著拍著,眼眶就脹滿了淚水。
導演趙寶剛一頭霧水,工作人員告訴他原因說文章跟馬伊琍吵架了。
文章脾氣沖,情緒化,做事不管不顧。
2007年春天,文章不知干了什么事,被馬伊琍一怒之下甩了。
整整一個月,他成宿不睡覺,要不是朋友輪流陪夜,幾乎差點跳樓。
后來兩人和好,很快走入婚姻。
事業(yè)成功的女人一旦結婚,往往會被迫面臨一個事業(yè)和家庭如何“平衡”的問題。
步入四十的馬伊琍后來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能平衡”。
但站在婚姻的起點,她也曾毫不猶豫地選了家庭。
那些年她退居幕后,不遺余力地用自己的人脈為丈夫爭取資源。
2008年,馬伊琍懷孕,還在舉薦文章拿到了大熱劇《蝸居》里的小貝一角,自己卻被拍到去商場買打折貨。
十月懷胎,文章能陪伴她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
就連快生了,也是自己進的醫(yī)院,還患上了產(chǎn)后抑郁癥。
而與此同時,在馬伊琍的助力下,文章則很快火成了一線。
《裸婚時代》《海洋天堂》《失戀33天》《西游降魔篇》,部部爆紅。
而代價,就是家庭責任的缺失。
女兒降生他不在,妻子坐月子他不在,好不容易回趟家,女兒見他就像見到陌生人一樣哭個不停。
他當然也清楚,馬伊琍在婚姻里的犧牲。
“她在家里待著有點發(fā)慌,是為了讓我在外面工作?!?/p>
但馬伊琍甘之如飴:“我想總有一個人要做出妥協(xié),我們就是我在妥協(xié),我心甘情愿,我可以做這樣的平衡,也愿意做?!?/p>
然而文章的負罪感累積起來,會讓他窒息,進而逃避。
當年輕的、花一樣的姑娘像朝陽一樣向他迎面而來,他似乎順理成章地躲進了姑娘的懷里。
父親警告過馬伊琍,“你是打算不工作了嗎?”
“怎么樣?這樣不是挺好的?”
“男人可以養(yǎng)你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但你信不信養(yǎng)到第五年的時候也會開始煩你。”
父親的話應驗了,事情很快還是失控了。
2014年文章被拍到出軌,一石激起千層浪,所有人都在勸馬伊琍果斷離婚。
對于她這樣自我又對事情有極大掌控欲的人來說,我不信她沒有過決絕的想法。
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妥協(xié),一句“且行且珍惜”,打了無數(shù)吃瓜群眾的臉。
幾年后,當所有人以為塵埃落定,她卻以一種云淡風輕的態(tài)度,官宣離婚。
年少時的那種剛強,在經(jīng)歷了生子的淬煉后,似乎變成了一種強韌。
底色依舊是叛逆大膽,卻多了韌性,她開始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03
冒險
2017年,年過四十的馬伊琍沉寂十年,一出手就是王炸。
《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一角,讓她一舉登頂白玉蘭影后。
這個滿身弱點的主角,是三十歲之前的她不屑飾演的,然而經(jīng)歷了婚姻,她開始有了理解和共情的能力。
“我成長了,學會放下堅硬的外殼,去理解跟自己大不相同的女人,并且感同身受?!?/p>
當生活平靜如水,工作、照顧兩個女兒,跟所有不得已兼顧工作和家庭的中年媽媽一樣碌碌和平淡時,她最大的滿足,便來自于——“冒險”。
“我可以投入到另一個人生當中去,體驗不同的人生,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快樂?!?/p>
她飾演《找到你》里狼狽的保姆孫芳;《未擇之路》里的卡車女司機......
褪去了年輕時沉迷的女強人光環(huán),她開始把自己浸入底層女性的平凡里,去體味不同生命的復雜和不堪。
非黑即白的角色,已經(jīng)不是領略過人性灰暗面的她能接受的了。
馬伊琍選擇在戲路上突破舒適區(qū),向前走。
而《龍城》里的東霓,便足夠滿足她對想演的角色的定義——
身世凄涼,父母常年不和,破碎的成長環(huán)境造成了她的叛逆乖張,刻薄和精明,用網(wǎng)友的話說是“極品瘋批美人”。
這解釋了馬伊琍為何對這個角色情有獨鐘,因為“東霓”在人性層面上足夠復雜。
然而冒險,意味著有很大幾率會踩中風險,很顯然,在觀眾的角度來看,她失敗了。
但正如她上過的那期《展開說說》里的一個觀點。
“大女主都不犯錯,就在于她性格沒有缺陷,不做任何錯事,但你的人生只要在前進,它就一定會犯錯,除非你停止?!?/p>
既然如此,不妨再給她點時間。
以馬伊琍對自己的掌控和要求,沒準哪天又“冒險”出一個精品也未可知呢。
就像當初選擇“且行且珍惜”一樣,她的選擇可能不對,也可能被打臉。
但正因為有了這種冒險精神,說不定下一個作品她又能交出新答卷。
畢竟你看如今的娛樂圈,還在探索和破局的,也就他們這些真愛演員這份職業(yè)的中生代了。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