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護衛(wèi)隊3》票房預估慘淡,不及前兩部,好萊塢爆米花不行了 -
5月5日,院線電影《銀河護衛(wèi)隊3》上映首日,截至目前,已經獲得2141萬元的票房成績。這一成績,包括首日票房和零點場點映票房。而貓眼專業(yè)版方面,基于票房預售走勢等數(shù)據,對這部電影給出的票房預估則是4.17億元。我個人觀感:《銀河護衛(wèi)隊3》似乎無法實現(xiàn)這個票房預估數(shù)字。
2014年,《銀河護衛(wèi)隊》首部在中國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5.96億元的票房成績。3年之后的2017年,《銀河護衛(wèi)隊2》全國上映,最終的票房成績則是6.86億元。比之于首部,第二部電影則有了一定量的票房提升。但須知,從2014年到2017年的3年當中,中國的內地院線市場增長迅猛,而《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電影的提速,跟不上市場增速。
《銀河護衛(wèi)隊》首部電影,在豆瓣保持了8.1分的較高評分成績,第二部,則拿下了8.0分的成績。雖然兩片的豆瓣影迷口碑很好,但是,入場觀影的影迷對這個系列電影也有另外的口碑反饋:昏昏欲睡,催眠電影。這也是造成《銀河護衛(wèi)隊3》目前票房號召力不足的首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銀河護衛(wèi)隊》首部電影只有121分鐘,第二部電影則實現(xiàn)了136分鐘,正在院線上映的《銀河護衛(wèi)隊3》則實現(xiàn)了150分鐘。因為《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電影在前兩部當中積攢了不少的“昏昏欲睡,催眠電影”的負面差評內容,所以,這次的《銀河護衛(wèi)隊3》的150分鐘片長,造成了適得其反的作用。
《銀河護衛(wèi)隊》的前兩部電影,老編都是在影院的上午場當中觀看的——我喜歡人少的時候觀影。按理說,早間場次,不會昏昏欲睡才是。但是,這兩部電影都讓我“記憶猶新”,都是在中途的時候睡著了,在故事總攻的時候,才醒來,提起了一丁點的興趣。這個系列電影的問題便是,虎頭龍尾但豬肚子。
虎頭龍尾豬肚子的問題,是大量好萊塢爆米花電影的通病問題。所謂的虎頭,是指,在影片開局的時候,通過干脆漂亮的爆米花打斗,吸引住大家。所謂的龍尾,則是指,在故事總攻的階段,繼續(xù)開啟精彩的打斗模式,讓影迷覺得這部影片還是可以看的。但是,豬肚子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在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當中,兩小時的片長(大概),往往出現(xiàn)開局半小時和故事總攻半小時的精彩,中間一個小時甚至于一個多小時的內容,都是絮絮叨叨的對話啊,缺乏內容的鏡頭調度啊等等。這個豬肚子的問題,讓大量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具備了催眠效應。這種催眠,對于很多學習成績不是太好的學生而言,只有在課堂上出現(xiàn)過。
《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電影這種豬肚子的行為,最終反作用于第三部電影作品的票房號召力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系列電影營銷的時候,曾一度大力宣傳,該片當中的小動物非常有趣,該片當中的男女主角對白很有意思等等。這都是買櫝還珠——大家看好萊塢爆米花電影,看的就是打斗,看對白爆笑,還不如看晚會小品去呢。
這一次,《銀河護衛(wèi)隊3》被貓眼專業(yè)版預測最終票房只有4.17億元,也足以證明,該片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票房號召力非常薄弱了。這個成績,還不如咱們春節(jié)檔一部大片的單日票房成績呢。好萊塢這種“假爆米花電影”的問題,若是得不到解決,這類影片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票房會越來越尷尬。
什么叫“假爆米花電影”?就是開局打一下,結尾打一下,中間全是流水、片湯對白的電影。這類電影,本身就沒有非常有趣的故事性,同時,又無法提供足夠刺激的打斗內容,最終,只能成為當下這種情況,影迷們入場的動力嚴重不足,自身的票房成績,必然敗北。真爆米花電影,是要全程打斗的,不給影迷喘息的機會的。
當然,最近三年以來,中國影迷的審美水平也實現(xiàn)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說好萊塢電影屬于典型的爆米花和沒文化,放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可能只有王小波等前沿的作家學者們認可(參見王小波的部分雜文)。放在新千年之后,可能也只有少數(shù)的觀影數(shù)量很多、文藝理論功底不錯的影評人認可。放在當下,則影迷基本上都認可了。
《銀河護衛(wèi)隊3》票房上的不給力,是影迷審美水平集體提升的表現(xiàn)。好萊塢在中國遇到的問題,早就在韓國電影市場當中出現(xiàn)了。只靠爆米花便可以糊弄影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