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的姐狗,這對真的不油 -
終于,肩負我對內娛姐狗期待之一的《愛情而已》,趕在Q1季度的尾巴播了。
首播晚上好熱鬧,先是磊子的粉紅兔耳朵造型咔咔上熱搜,后腳
一開播就開啟了刷屏討論模式,上線首日在酷云總榜達到收視第一
本來還想等等反饋的我,火速去刷了前幾集,激動地想大喊:對對對,這就是我想要的姐狗。
姐狗文學,這對真的不油
去年的內娛姐狗是一茬茬往外冒,看了太多,反而被油到心如止水。一開始也有點擔心《愛情而已》一個不小心跑偏,結果劇真的清爽去油。
首先就是選角不違背直覺。
吳磊 是真正二十出頭的弟弟,而且身上有難得的清爽少年氣,演起專業(yè)運動員
周雨彤 呢,她本人的年紀其實不太夠30+,但加上妝造服化,外表上的輕熟感也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是,她演被工作凌虐但能力在線的職場麗人,很對味兒,梁友安眼神一轉就有那種知道今天這個班是不得不加但老娘可以的資深社畜感。
這兩個人搭在一起,姐狗感是完全OK的。
然后就是非常容易變套路的初見劇情,過去的姐狗,十對里至少有七對,弟弟見姐姐的第一面,就容易陷入姐姐的美貌氣質從而一見鐘情直球出擊。
怎么說,這種設計符合邏輯,但看多了難免乏味,好像只有漂亮姐姐才配弟弟直球追愛。
在這種同質化里,梁友安和宋三川的初見,則不那么套路。
當面子薄對著可愛頭箍不想戴,又因為兼職不得不戴的弟弟和工作人員犯拗時,梁友安的出現,先是喝止了言語不當的工作人員。
又自然地接過頭箍表示理解他不想戴的想法,然后扯掉過于可愛的蝴蝶結,換了個容易接受的狗狗頭再還給宋三川。
這一套操作連貫又體貼,是閱歷遠勝弟弟的姐姐被工作和時間捶打出來的為人處事。
后面宋三川因為被選手追著要微信,本來應該壓著速度當關門兔,結果跑太快提前到了終點,按理說這種做法該扣工資的。但目睹一切的梁友安啥都沒說,原原本本地給他發(fā)了工資。
就,這種溫柔體貼又聰明伶俐的姐姐,誰能不產生好感?劇把兩人相遇的重點也從單純的看臉放到了對人物性格魅力的呈現,我是覺得比所謂的“見色起意”來得更有生活感和真實感。
這種非典型姐狗,也體現在兩人的人物設定上。梁友安不是事業(yè)有成的美麗御姐,而是想轉崗卻一直被上司拖著的996打工人,被老板隨叫隨到。
宋三川不是樣樣合適的完美弟弟,而是家境一般、職業(yè)不穩(wěn)定,就臉遠超平均線的小年輕。唯一夢幻點的運動員職業(yè),還因為童年ptsd岌岌可危,后面直接被羽毛球隊“退貨“。
怎么講,這個人設放現偶里顯得不夠造夢,但放都市劇里則現實有落地感。
在無數偶然巧合才能促成的感情里,梁友安和宋三川的彼此靠近,真實的甚至有點好笑。
即便你是男主,想見到大公司上班的姐姐,沒有預約也得給我登記后,在樓下會客區(qū)域等夠兩小時。
甲方爸爸考察環(huán)節(jié),哪怕宋三川臨時起意賣力折騰了一通隊友,最后姐姐的公司看上的還是平時成績更好的對頭。
兩個人第一次吃飯,了解弟弟過去ptsd形成原因這樣重要的情節(jié),就發(fā)生在平平無奇接地氣的餛飩店,想起了一些廣為流傳的沙縣約會。
這些拋掉“主角光環(huán)”的生活細節(jié),反而讓這兩人的情感關系有了真實肌理,他們不再是全世界都要為其讓道的戀愛主角,想遇見就遇見,想愛上就愛上。
而是兩個人本來平行的生活直線,在某天一夕交會,逐漸生成的未知的起伏的曲線。
所以沒有油膩,不走套路,弟弟可以打直球,但更懂得人際交往的基本尊重和體貼。姐姐可以被荷爾蒙撩動,但從關注到動心,中間還有一段路要走。
這才是除了姐狗標簽之外,一對成年人愛情應該做對的部分。
甜嗎?甜!
但是,有朋友要鬧了,規(guī)避光環(huán)不走套路,那不就少了很多經典的姐狗磕點,劇還甜得起來嗎?
在回答甜不甜這個問題之前,說一下現在劇一般常見的兩種“甜”法:一種常見于各種小甜餅,把親親抱抱舉高高的肢體接觸作為固定發(fā)糖環(huán)節(jié),別管適不適合,氣氛到了反正就要發(fā)糖,甜但一股工業(yè)味兒。
還有一種甜是跟著人物線在走的,這個人的感情發(fā)展到了這里,會符合邏輯的做出自然的動作,主打的就是情之所至情不由己,可能不如八個機位的吻直接,可一定是水到渠成的。
《愛情而已》的前幾集在我看來,就是第二種甜法,不是姐狗cp的通用甜點,是獨屬于這兩個人物之間的情感動向。
我非常喜歡的一段,是宋三川在經歷幾年狀態(tài)不穩(wěn)的頹靡后,終于決定在錦標賽上,和自己的老對手堂堂正正地打一場。
可當比分達到18?時,他仍然不可控制地陷入心理陰影之中。
就在他以為自己這次又會失敗時,作為品牌方贊助到場的梁友安,反而出人意料地站到了分數牌前,用自己擋住了那個已成他心結的“18“。
沒有什么親密接觸,甚至連眼神交會都很短暫,可這段的情感共鳴遠勝所謂的親親抱抱。
因為被理解是比被愛還難得的事,梁友安能理解宋三川的恐慌,理解他陷入陰影想自救卻差一截的無措和掙扎。在他再次陷入深淵的時刻,這個舉動就是遞給溺水之人的浮木。
這種情感沖擊比單純的荷爾蒙吸引更動人,在我看來,這也是兩人的情感轉折,梁友安在宋三川這里,實現了從有好感的大姐姐到喜歡的人轉變。
當然,這對設定既然是姐狗,那在相處模式上,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小細節(jié)。
比如姐弟戀的標配心動環(huán)節(jié)叫姐姐,來公司找人的宋三川,目睹梁友安被爹味男糾纏,上去懟人又解圍,一句“姐姐可以請杯咖啡嗎”,梁友安心情瞬間陰轉晴。
?梁友安:有點心動是怎么回事
餛飩界的新品種香菜餛飩,有人不吃,自然可以小奶狗行為的挑出來。
行事直接的弟弟聽不得有人講姐姐的壞話,沖動的年輕人會做的,不過是一腳把人踹進泳池罷了,主打的就是一個霸氣維護。
連本來知性穩(wěn)重的姐姐,遇見弟弟后,也學會拋棄社畜的沉重包袱,大晚上不睡覺在小公園和人玩蹺蹺板,全程哈哈哈哈。
靠近彼此的過程,其實就是氣場互相吸引互相影響的過程,姐狗的磕點,也在姐姐逐漸不像姐姐,弟弟學會成熟里,實現兩個人感情的升華。
所以,嗑點不僅有且甜,反而因為足夠現實的角色底子和合理的劇情線,更好磕了。
30+的姐姐,要找怎樣的另一半?
這種感情線跟著人物線走的方式,也是我覺得《愛情而已》在已經快被拍出包漿的姐狗文學里,做得一種返璞歸真的變化。
有時候標簽一打,姐姐就必須得是美麗大方、事業(yè)有成的漂亮姐姐,弟弟必須是直球追愛又奶又狗的晉江人設。可是在姐狗之外,他們首先應該先是自己。
梁友安不是什么事都可以輕松拿捏的姐姐。
她今年32歲,有同輩壓力,過去的同學同事都在事業(yè)上做出了一番成就,她卻只能卡在領導助理這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想轉崗被敷衍,所謂的工作內容老板輕而易舉就可以丟進碎紙機。
還因為常年996隨時待命,身體也出了問題。
生活雖然被工作侵占,過得單調但卻自有規(guī)律,處在一種平靜的穩(wěn)定狀態(tài),像極了現實中忍一忍就能過下去的絕大多數。
而且,幾年的職場生活固然帶來了摧殘,但同時也將她打磨得圓潤,讓她擁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屬于是有合適的戀愛談談很好,但沒有也能過得自洽的30+姐姐典型。
所以她不愿意被看起來合適的發(fā)展對象貼上體面賢惠的標簽,不愿意因為適合就跟條件更好的人踏入婚姻。
年紀不只是為她們帶來容貌和經濟能力上的變化,更有心態(tài)上的一份選擇權。
劇里那個合適對象,暗含諷刺地問梁友安想找什么樣的另一半,這句話,不少現實中30+還沒有穩(wěn)定對象的女生,幾乎都被問過。
家人朋友們期待她們說出一個具體的可執(zhí)行的人物畫像,可在這件事里,重要的真的是那個不知道在哪里的另一半嗎?
不是的,被問的梁友安講不出具體答案,那就講不出好了,這不是什么困擾。想找什么樣的另一半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找的過程中,有隨時開始和結束的能力,有分辨我想要和只適合的能力。
這才是30+姐姐,在情感中的魅力所在。
同時,這也是《愛情而已》很討巧聰明的做法,是姐狗cp,也是30+姐姐的戀情觀呈現,沒有被圈死在姐狗的標簽之內。
反而扎扎實實地講了姐姐的心態(tài)變化,從這個視角去展現,30+的姐姐可以愛上成熟精英,也可以對年輕活力的弟弟動心。
是瞻前顧后還是干脆利落都沒關系,一段愛情的感情價值,早就從另一半轉移到了姐姐自己身上,結果遠不及過程有趣。
E姐結語
很早之前我就說過,弟弟愛上溫柔大方的姐姐合情合理,那姐姐為什么會愛上除了年輕很有可能樣樣不如自己的弟弟呢?
現在我才發(fā)現,好的姐狗的情感內核,是要拋去姐姐弟弟的標簽的。即不要把這個人預設成情感關系中的弟弟,而是從一個看普通人的角度去看。
比如宋三川,他的優(yōu)點除了顯而易見的長得好看,還有善良,費心費力去做兼職,是為了賺錢獻愛心給光顧自家假發(fā)店的癌癥病人;也孝順,和他的“假爹”
在弟弟的身份之外,這樣一個好看陽光又孝順善良的帥哥,值得喜歡不是很正常嗎?
說白了,好看的感情線,一定是離不開好的角色,所以我很喜歡《愛情而已》角色線先于感情線的做法,只有立起了落地感的角色,搭上劇情的合理性,才不會讓感情線懸浮在城市之上。
也讓這對姐狗cp,有了真正的松弛生活感,就是不知道這樣主打生活流的姐狗,有沒有滿足閨蜜們的期待呢?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