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張藝謀自拋自扣的愛國快閃表演 -
想好一個大的「底」,過程中塞梗,荒腔走板都行,只要最后那一嗓子嚎出來即可,非常成熟且能拿高分的綜藝喜劇模式。
Sketch(幽默短劇)再不好看也頂多折磨我們二十分鐘,可《滿江紅》足足將糟糕的小品抻長到兩個半小時,這實在是對觀眾的巨大折磨。
我個人揣測《滿江紅》建構(gòu)的基礎——我姑且叫它「張藝謀猜想」。
張藝謀猜想:有沒有可能在歷史長河的某個時空中,秦檜曾聲情并茂的當眾朗誦岳飛的《滿江紅》?
數(shù)學領域的猜想大多是某個大佬拋出一個想法,無數(shù)包括民科在內(nèi)的「仁人志士」一生都為之絞盡腦汁,而張藝謀則不同了,他自己提出猜想,然后召集資本,網(wǎng)羅人馬,一起做題。
這個猜想以我個人對歷史有限的了解來看,是荒謬不成立的。可在影視藝術領域,我贊成大膽建構(gòu),盡情演繹,圓好了的話,不僅是智力上的愉悅,也是敘事上的勝利。
可極為糟糕的是,張藝謀團隊求解的過程太潦草了,幾乎不是用精巧的情節(jié)在推動,而是用劇中人的臺詞去奔赴那個終點。這就導致,情節(jié)上的不合邏輯之處,拼命用臺詞去找補。給人一種感覺:去你媽的,都讓你說了,你牛逼,你咋才牛逼呢?
除了故事敘述上的全面崩盤,張藝謀的審美一直是個雷點,果然這次一個不落的命中了,可是說是集大成了。
我就特別納悶,為什么人走路的時候要突然插入類似「河南梆子」的BGM?每次響起,我都一激靈,想迅速離場。
另外廣播體操式表演幾乎是刻在張藝謀的 DNA 上了。此君真的是對萬人整齊劃一干一件事有寶石老舅那般的迷戀,再配上激昂的音樂,土爆了,是那種令你不得不寒毛直豎的審美爹味,是他盯著監(jiān)視器就料到:這時候觀眾肯定不要不要的了那種惡趣味。
最最讓我受不了的是,《滿江紅》里,我?guī)缀蹩床坏絺€體對個體的愛,似乎他們都是棋盤上的棋子,耳刮子、酷刑、虐殺、輪奸,在所謂的「大義」面前,仿佛都不重要了,非罪化了,張藝謀可能還以為無謂的「犧牲」依然符合中國大眾的價值取向,絲毫看不到他對普通人性的關懷,正如他一心想讓他的猜想極速被證明一般。
譬如一刀嘎了某個軍隊高官,可能他只是不屬于「行刺團」而已,但拋開上帝視角,他跟隨當朝宰相又有什么錯?營外的萬千官兵又有什么錯?全要殺了?全是走狗?全得有你們那干掉秦檜的意識?
張藝謀猜想的終極奧義是:我不反皇帝,也不殺貪官,我只要借他們的口把「愛國」精神傳遞出去即可。
易烊千璽飾演的角色完成讓秦檜念詩的任務后,縱馬逃出軍營,說是找個不當走狗的地方待著。
這不就是愛國的快閃行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口嗨不能救國,救國靠啟蒙,靠絕大多數(shù)民眾的認同,靠生產(chǎn)力的強大。
張藝謀認為口號治標也治本的話,恐怕真的是暗合當下滿坑滿谷「愛國表演者」的心態(tài)了。
我似乎懂了,可也不能多說了。
最后說一點,如果不是為了工作需要,春節(jié)檔的電影,我是一部也不會看的。如果你早有對某些人的審美及價值觀有懷疑,那去看了也只是驗證這種懷疑,浪費時間。
思考題:你的《滿江紅》觀影體驗是?
你還可以看:
《狂飆》的美好與瑕疵
我喜歡這樣的「虛榮」,請多給他們一些「虛榮」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