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爆了!但凡張國立拉胯點,都壓不住這3位王炸配角 -
3月30日晚開播的《我的后半生》,首播就爆了。
不僅如此,還在一眾流水線生產(chǎn)的小年輕現(xiàn)偶劇中殺出重圍,以“老偶黃昏戀”的形式,強勢進入觀眾們的視野。
看完前4集,我想說,但凡張國立 拉胯點,都壓不住劇中的這8位王炸配角。
另類劇情,吸睛搞笑
這部劇的故事很簡單,講的就是一個名叫
老友不愿看他惶惶度日,于是鼓勵他去認識新人,畢竟故人已去,還在的人就應該過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沈教授能用愛情滋潤自己,也好比傷心度日讓子女擔心來得好。
起初,沈卓然是千不肯萬不愿,一是想著自己的年紀已經(jīng)大了,七旬老人想要重新開始一段感情,那真是難上加難;
二是想到自己的身子骨不似從前了,再認識新人反倒成為了別人的拖累。
但萬萬沒想到,一次住院卻讓沈卓然等來了他的“心動女嘉賓”。
護士長
這讓沈卓然在發(fā)妻離世之后,頭一次感覺到了一種別樣的溫暖。
而在之后的相處之中,沈卓然越發(fā)覺得與連亦憐是同頻的,甚至有時還能夠隱隱約約覺察到心動的感覺。
于是,在朋友老茍的撮合之下,一場勇敢追愛的故事,就拉開了序幕。
我沒有想到,看完《我的后半生》之后,竟然讓我打破了對傳統(tǒng)都市輕喜劇的刻板印象,因為這部劇的王炸配角,一個比一個有實力。
3位王炸配角,驚艷眾人
第一位要說的,就是沈教授的第一位心動女嘉賓,楊童舒飾演的連亦憐。
楊童舒一出場,就讓所有觀眾大跌眼鏡,因為她實在保養(yǎng)得太好了,讓人怎么也想不到,這竟然是一個已經(jīng)43歲的女人。
特別是在詮釋一個溫柔護士的形象的時候,楊童舒更是面面俱到。
在面對自己愛慕的沈教授時,楊童舒的眉目溫柔,笑容更是如沐春風;
在面對不待見自己的沈黛時,楊童舒更不心急,哪怕對方對自己惡語相向,她都一以貫之地耐心對待,最后才換來了沈教授女兒的認可。
除此之外,楊童舒在劇中的哭戲,更是我見猶憐,沒有聲嘶力竭;
而是微紅眼眶,悄悄抹淚,儼然將連亦憐的自卑、惶恐演繹的活靈活現(xiàn)。
第二位要說的,是梅婷 飾演的兒媳楊麗娜。
不同于《六姊妹》中,被眾多網(wǎng)友噴得體無完膚的“何家麗”一角,在《我的后半生》中,梅婷飾演的楊麗娜,形象與她的年齡對上了。
不僅如此,在飾演沈卓然兒媳一角的時候,梅婷自然流露的演技,也收獲了一眾網(wǎng)友們的好評。
在醫(yī)院與沈黛的對手戲,就真實演繹出了現(xiàn)實生活中,妹妹與嫂子的復雜情感。
梅婷飾演的楊麗娜,一邊不滿妹妹沈黛的嬌氣,但一邊也只是將她當作孩子看待。
所以不論楊麗娜如何發(fā)脾氣,最終楊麗娜還是會一笑而過,并沒有將沈黛的任性放在心上。
這里的情緒,就被梅婷處理得非常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之所以選擇梅婷來飾演楊麗娜一角,就是因為她本人就跟劇中角色一樣,是個妥妥的南京女人。
所以在開播前期,梅婷本人還特意發(fā)文,表示又能夠用南京話說臺詞了,非常激動。
在劇中,她與父親
第三位,則是飾演沈家小公主沈黛的王真兒 。
這位演員在劇情一開始的時候,爭議還是很大的,因為她飾演的沈黛,前期并不是個討喜的角色。
明明已經(jīng)三十好幾了,但在遇到爸爸的新歡時,卻仍舊表現(xiàn)的像孩子一樣幼稚,甚至還在家里和連亦憐搞起了“雌競”。
許多觀眾看到這里,都有了想棄劇的心思。
不過好在后期角色人設(shè)有了反轉(zhuǎn),沈黛住院后,在連亦憐不計前嫌的精心照顧之下,她終于看到了對方的好,由此化干戈為玉帛。
不得不說,王真兒的演技還是有點東西的。
前期,她在演一個“刁蠻大小姐”的形象時,足夠潑辣、大膽,這才能和后來的柔和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即便只是一個配角,但在更新的6集里,卻占據(jù)了一半的劇情高光,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以上提到的這3位配角,她們各有各的優(yōu)勢所在,
大家都沒有想到,張國立老師的“4位相親對象”還都沒出場完畢,目前出場的幾位女配角就已經(jīng)足夠吸睛。
更有網(wǎng)友熱評:“幸好張國立這個老戲骨的實力在線,但凡他拉胯點,那又是一部主角被配角艷壓的作品?!?/p>
老戲骨張國立,穩(wěn)定發(fā)揮
網(wǎng)友們真的沒瞎說,張國立老師在劇中的演繹,那可叫一個“渾然天成”,似乎戲都在他的腦子里似的。
回顧他上一部驚艷大眾的作品,還是在《建國大業(yè)》中飾演的孫科。
當時,張國立在演繹孫科聽到選票被對手反超時,看似一成不變的表情,卻演出了從自信、震驚到不悅的3種情緒變化。
光是這個片段就能夠看出,老戲骨的魅力就在于,他不需要什么浮夸的表情、動作和臺詞,就能夠?qū)⑶楦芯珳实貍鬟_給觀眾。
而在《我的后半生》中,同樣也有這樣精彩的演技。
比如在他飾演的沈卓然一角,與女兒沈黛因為新歡連亦憐起爭執(zhí)的時候,沈卓然身處中間調(diào)和劑這個角色的尷尬、無奈與窘迫,都被張國立演繹的出神入化。
當他聽到女兒來電話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皺眉、搖頭,然后讓兒子趕緊掛斷電話;
轉(zhuǎn)而聽到新歡連亦憐的聲音時,他又立馬恢復了以往溫柔的神色,甚至還帶有一絲安撫的神色。
雖然只是很普通的一個小細節(jié),但卻十分貼近生活,很容易就引起觀眾們的共鳴。
不僅如此,在劇中還有很多片段,也展現(xiàn)出了張國立演技中詼諧的一面,活脫脫一個老頑童的形象,看后忍俊不禁。
通過張國立的演技,我們也能夠看出,現(xiàn)在的觀眾們已經(jīng)不再一味地追求演員們的演技要“炸裂”,要有爆發(fā)力。
倘若能夠從小細節(jié)中流露出真情感,自然地帶領(lǐng)觀眾們品味人生真諦,那也能夠獲得大眾肯定。
大家認為我說得對嗎?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