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zhuǎn)意外,結局溫暖,這個故事我贊了 -
元旦第一天我就看了《中國奇譚》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坦率地說畫風不是我喜歡的那一掛,但轉(zhuǎn)折和創(chuàng)意拿捏得不錯。
有心人應該能發(fā)現(xiàn),在這部《小妖怪的夏天》里,除了角色之外,背景的線條勾勒全部都是中國山水畫的觸筆,尤其是畫面中遠山和溪流妥妥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風格。
相信和我一樣得了信兒的朋友們也都在當天蜂擁而至,幾萬個人同時在彈幕上打了招呼后就關了彈幕,一起靜靜看著這部動畫。
故事講的是山中的妖王得知唐僧使徒一行人即將打這兒路過,于是計劃設埋伏捉拿,它安排手下小妖又是砍柴又是四處打探,而一只平日里默默無聞的小豬妖順理成章地成了這篇故事的主角:
“山的那邊是什么?”
這是小豬妖整天思考的問題,他問了很多人,有的說“不知道”,有的說“山的那邊還是山”,對于一個從小就生活在山中當妖怪,還是低階妖怪的小豬妖來說,這個問題充滿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故事的前半部分用了大量鋪墊設置了小豬妖的“人設”——好奇心重,沒有是非善惡感,對經(jīng)歷的事情習以為常。
比如妖王一個不爽就下令處理小妖,它除了害怕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
比如大家都躍躍欲試打算捉唐僧吃唐僧,身為妖怪它也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
一日它帶著好奇心化妝去了人類的集市,看到一個說書人擺攤說書,講的正是唐僧師徒一路行來一路斬妖除魔,在說書人的滔滔不絕中,小豬妖自行腦補了斬妖除魔的畫面還有師徒四人的形象,有的身高丈二,有的青面獠牙。
人群散去后他留下來問說書人“他們很有名嗎?”
說書人回答道:“他們是好人……”
于是關于“對錯”的萌芽也開始漸漸形成。
終于等到了師徒四人經(jīng)過的那一天,群妖埋伏在林間,小豬妖還在糾結著要不要悄摸摸地出去,不巧被妖王撞見,一個跑一個追,奔跑中他看到遠處行來的四個與他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身影,似乎那一刻他也下定了決心沖著他們喊“別過來,這里有埋伏!”
其中一個扛著棍子的身影遲疑了片刻,縱身一躍而起,一棍子朝他打了下來……
夏天的風靜靜吹過山谷和草地,一個葫蘆獨自留在了地上,小豬妖也躺著一動不動。
那時我想:
哦,這是一個這么很遺憾的故事啊,小豬妖還是死了。
他死在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中,也死在了剛剛萌芽的善念中。
畫外音中,鎮(zhèn)民們紛紛夸贊孫大圣神勇無比,一口氣掃蕩了當?shù)氐难謵簞萘槊癯Α?/p>
伴隨著音樂起,字幕現(xiàn),故事似乎結束了。
然而孫悟空好像意猶未盡:
“當時我就已經(jīng)看到了那豬妖身后的埋伏,索性假裝將他一棍打死,不然的話怎么能讓他們以為咱們中了計呢……”
畫面一轉(zhuǎn),躺在地上的小豬妖身邊伸出一只手,他睜眼看了片刻,抓著手起來……
此時我想:
哦,原來是個很美好的故事。
如果這時打開彈幕,會看到很多人彈冠相慶說“這才是符合我們心中正義化身的孫悟空的形象……”
不過我覺得,小豬妖終于可以擺脫桎梏去尋找外面的世界了,他腦海中關于“山的那邊是什么”的問題也漸漸有了答案。
篇幅短小,反轉(zhuǎn)意外,寓意深遠。
是《小妖怪的夏天》在幾十分鐘中能夠表達的極致。
如果按照當時宣傳口說的“中國版的愛死機”來橫向比較的話,我認為并不言過其實。
小豬妖有些《功夫》的意味:
低階、有夢,以為身為妖物就是應該的,卻偏偏不甘心,恰好遇到了極其偉光正的人物才豁然開朗,雖然最后依然還是一只妖怪,但應該是一只可愛的妖怪。
這個故事按網(wǎng)友的話說:
“在唐僧師徒的九九八十一難里都排不上號”
確實,它只是一個關于小人(妖)物的夢想和選擇的故事,故事的前半段讓人以為他大概會棄暗投明或舍身壯烈,故事的后半段卻甩出了一個意外的、有趣的、溫暖的結局。
至于從頭到尾都沒有顯露形象的師徒四人,更像是一種代表和符號。
小豬妖以后會怎么樣?這個結果未知,但這個夏天對于他來說是段很重要的回憶。
上美影這次與小破站合作出品的故事后面應該都不會差,而且根據(jù)以往的作品履歷,相信后面幾個單元能夠繼續(xù)讓觀眾大感意外。
至于B站,似乎這次的投資不會讓人又覺得陳睿吃花椒——輸(叔)麻了。
事實上B站近些年一直在參與投資制作關于傳統(tǒng)國風類的影視文化作品,對于這一點,無論口碑如何都值得贊一贊。
后續(xù)的第二集《鵝鵝鵝》風格相對開場有些吊詭。
書生夜路行,怎知夜不寧。
但我不算延展開講,留給觀眾品鑒,因為每一集都有各自的風格,邊看故事邊接受B站的彈幕洗禮也是一種享受。
另外,《中國奇譚》對標“愛死機”也許出于無奈,但有了目標,似乎國產(chǎn)動畫也能隱約找回那些年被漸漸遺落的動力,例如對于未來最重要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
還好,《中國奇譚》應該不會讓人失望。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