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好好的》:愿小狗帶給你成長和溫暖 -
盡管動物演員難以看出演技高低,寵物題材還是比其他類型片更容易打動人心,從《忠犬八公》到《導盲犬小Q》,經(jīng)典故事屢次翻拍依舊能讓人淚如雨下。主打治愈招牌的三月新片《我會好好的》,講述了女孩趙小滿和流浪狗小意的相識相依,同樣賺足觀眾眼淚。
《我會好好的》對人寵關(guān)系的處理較為特殊,比起刻畫人與狗之間的陪伴和飼養(yǎng),電影更偏向于將狗作為人的情感投射。趙小滿收留流浪狗的契機是一場大雨。母親病逝后她不愿回家面對酗酒的父親,長期住在車里,車廂容納了她對母親的思念。而當大雨落下,她想起之前見過的流浪狗因不舍狗媽媽氣味而留守紙箱,匆忙趕去將狗帶回。這份對狗的憐惜看似突然,實則出于共情,小滿的車和狗狗的紙箱承載的都是對母親的留念,這一夜思念親人的潮濕酸楚淋濕了小狗,也浸透了她。
小滿為流浪動物流的淚大多出于觸景生情,她覺得自己也是流浪的人,無家可歸無人可依,只能靠自己摸爬滾打闖出一條路。所以她身上有一種天然的動物性,既野性又有韌勁——年紀雖小卻打了不少零工,開著一輛老舊貨車就敢說走就走,收垃圾搬重物都能咬著牙硬著頭皮頂上。
孤獨的城市流浪者,遇到同樣孤獨的流浪狗,親切感油然而生。對其他人都敵意滿滿的小狗,卻唯獨愿意伴她左右,因為他們是彼此雙向選擇的“家人”。當一人一狗共同睡在車內(nèi),小滿習慣性地放起媽媽的錄音,卻發(fā)現(xiàn)那錄音逐漸被鼾聲掩蓋,連綿不絕的鼾聲是種提醒:有活物陪在她身旁,她再也不必從冰冷的錄音里汲取溫暖。
以寵喻人,也以寵見人,影片中各個角色對寵物的態(tài)度暗示了他們待人的潛意識。有不把寵物的命放在心上、給狗喂了葡萄不治就要安樂死的情侶,他們甚至也不愿意支付診費;不在乎父親留下的老狗去向的女兒,對父親也沒有多少懷念,一心只想瓜分遺產(chǎn);而接手了老狗的兒子,最終還是忍不住顧念親情,做出求和之舉幫了妹妹一把。
最明顯的是小滿父親趙補金的轉(zhuǎn)變。和對所有生命抱有善心的小滿不同,趙補金對寵物態(tài)度格外惡劣,認為人生來就高出貓狗一等。他一出場,就喝得路都走不穩(wěn),全然忘了自己早已變賣木雕店,沖去接盤的寵物診所破口大罵,還打碎門口狗雕像,讓本就經(jīng)濟拮據(jù)的家庭雪上加霜。
有個很有意思的鏡頭是他推銷的木雕被路人嫌棄,暗罵了一句“狗眼看人低”,剛巧身處低位,抬頭就看見女兒正牽著流浪狗盯著他。他瞧不起貓狗,正是因為他在社會上也是被別人瞧不起的失敗者。那些無處釋放的憤懣,經(jīng)由踢貓效應傳遞給了比他更弱的動物。而面對女兒小滿抱回的小意,他的種種不滿本質(zhì)上是在嫉妒女兒跟小狗之間的關(guān)系比對他更親近。而隨著女兒對他的態(tài)度從仇視一點點好轉(zhuǎn),他也逐漸接納了小意。
《我會好好的》演員陣容整體來說還算不錯,張子楓、王景春、王驍、張子賢都是演技派,然而劇本沒能給予他們足夠的發(fā)揮空間,每個人的故事線都稍顯淺薄。女主趙小滿的塑造較為用心,全片一共包含了父女和解、寵物殯葬、懷念母親三條線,都圍繞女主發(fā)生,但也因為涉及的議題太多,反而顯得節(jié)奏凌亂。
趙小滿和父親的矛盾根源是對母親治療方案的意見不統(tǒng)一,女兒不能接受父親為何放棄治療,直到自己也站在同樣的岔路口,才理解做出抉擇有多痛苦。類似的劇情很容易聯(lián)想到《再見,李可樂》,同樣是因觀念不合而分崩離析的家庭關(guān)系,同樣是在狗的緩和下重新理解彼此?!独羁蓸贰返娜秉c是劇本后半段摻入了玄幻色彩讓整個故事變得失真,但前期塑造的情感基礎(chǔ)依舊細膩扎實,優(yōu)點是它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線,溫柔地剝開母女之間難以訴之于口的隱秘心聲,直到最后女兒才理解,那根橫亙在她和媽媽之間的刺其實是歲月。而《我會好好的》將大量催淚劇情壓縮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角色倉促登場又突兀退場,觀眾來不及代入,便只覺過度煽情。
《我會好好的》的內(nèi)核是溫暖的,它想鼓勵在遭遇人生劇痛之后重拾生活的希望,說出那句“我會好好的”,想喚醒人們對生命的敬畏。不過,當劇本從一開始就預設(shè)要讓觀眾大哭一場,那么就難免會有點用力過猛、過猶不及。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