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億萬富豪負債15億,被日本妻子無情拋棄,靠賣麻油雞還債14億 -
當郭正利從床上醒來的時候,一切都恍若隔世,之前他還是個身價40億的臺灣省富豪,此時不僅傾家蕩產,甚至還背上了15億債務。
更讓郭正利難以接受的是,親弟弟迫于債務壓力選擇自殺,而日本妻子眼看丈夫跌入深淵,也選擇逃亡日本,郭正利最后落得個舉目無親。
從“天堂”到“地獄”,對郭正利來說只是一瞬間的事,那么他之后能否力挽狂瀾,并再次走向人生巔峰呢?
郭正利
“富二代”到“窮小子”
身為臺灣省“天喜旅行社”總裁的郭正利,曾創(chuàng)下一年53億元的營業(yè)額記錄,被無數臺灣同胞當成了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
然而,這位成功企業(yè)家不僅在晚年落得個家破人亡,在兒時也承受過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劇,而他這一生也稱得上是跌宕起伏。
郭正利
1957年,郭正利出生于中國臺灣省,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商,手里光是各種工廠就有五六家,這也導致郭正利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妥妥的“富二代”人設。
郭正利還有一個弟弟,在父母的引導下,兄弟間的關系一直都很和睦,哥哥去哪都喜歡帶著弟弟,而弟弟也喜歡跟在哥哥屁股后一點點長大。
兄弟倆不管是上學還是玩耍,幾乎每天都會待在一起,而他們最喜歡的事,就是坐在父親的腿上聽他講“生意經”。
中國臺灣省臺北市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父親作為富商,自然也對兩個兒子寄托了很大的期望,而且和弟弟相比,郭正利更加喜歡聽這些東西。
在父親的影響下,郭正利在貴族學校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識,年紀輕輕就掌握了中英雙語,對待生意上的事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儼然一副“人中龍鳳”的形象。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如果沒有意外發(fā)生的話,郭正利或許在長大后,能將父親的產業(yè)發(fā)揚光大,可上天卻沒有一直眷顧這個家庭。
投資失敗
父親因為投資失敗,一夜間賠了個傾家蕩產,即使把豪宅名車全都賣掉,都沒能抵得上高額債務。
妻子和兩個兒子都沒有因此對生活放棄希望,只是不斷安撫著生意失敗的父親,可父親卻考慮很多,最終做出了一個令人唾棄的決定——離家出走。
或許是遇到挫折就想放棄,亦或是為了不連累家人,想要獨自承擔,總之,郭正利的父親就這樣離開了他們,只剩下母親和兩個兒子相依為命。
郭正利和母親
此時的郭正利還很年幼,他想不通父親為什么要離開自己,但木已成舟,生活還要繼續(xù),母親只能帶著兩個兒子去投奔舅舅。
在舅舅那里,沒有債主會找上門來恐嚇他們,而郭正利也終于得到了短暫的寧靜,他發(fā)誓一定要活出個人樣,讓拋妻棄子的父親感到后悔。
然而,即使舅舅并不嫌棄這一家三口,但現實依舊是寄人籬下,于是郭正利為了家庭,開始一邊上學,一邊打工,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維系著生活。
勤工儉學
從“錦衣玉食的富二代”到“踏實肯干的窮小子”,郭正利只用了一個月就完成轉變,他在大街發(fā)過傳單,也在工地打過下手,最終更是來到臺北喜來登飯店,成了一名小服務員。
雖然薪水微薄,但好在這里不會風吹日曬,所以郭正利在這里干了很久,而他在這種勤工儉學的生活中,也始終沒有耽誤學業(yè),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喜來登大酒店現狀
眼看到了參軍的年紀,郭正利便毅然投身軍旅,開始了服役生涯。
在軍旅中,郭正利敢為人先,得到了許多戰(zhàn)友的高度評價,而訓練場上的風沙,也逐漸磨平了他的內心,他決定在退伍要繼續(xù)進修學業(yè)。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無論在哪里都是真理,同時也被郭正利奉為圭臬,他也是帶著這份期待,獨自踏上了去日本留學的路途。
參軍
在郭正利眼里,學習是為了出人頭地,而出人頭地則是為了讓弟弟和母親再次過上優(yōu)渥的生活。
看著母親為了兄弟倆日益憔悴,而弟弟身上的破舊衣衫也已經洗得發(fā)白,郭正利就決定要在日本闖出一番天地,大丈夫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或許是郭正利的努力和真誠感動了上天,他在這趟日本之行中,不僅找到了創(chuàng)業(yè)的契機,也見到了未來與他相愛相殺的那個女人...
日本街頭
白手起家
1980年代,郭正利孤身來到日本,開始進修學業(yè),他依舊沒有放棄勤工儉學的優(yōu)良傳統,瘋狂地做著各種兼職。
和臺灣省相比,日本的時薪待遇較高,這也讓郭正利越干越起勁,他敢于嘗試各種職業(yè),最后穩(wěn)定在一份導游的工作上。
直到畢業(yè)后,郭正利也沒有選擇回國,依然獨自在日本繼續(xù)著導游事業(yè),顯然,此時的他還沒掙夠錢,還沒臉回家。
日本導游
于是,郭正利就一邊工作,一邊琢磨著怎么掙大錢,直到他在一次偶然的帶隊中,見到了名叫新滝祥子的日本姑娘。
此時兩人并沒有過多的發(fā)展,郭正利只是個導游,而新滝祥子卻是個青春靚麗的富家千金,生活階級的差異,顯然不會讓兩人有太多交集。
雖然郭正利對新滝祥子有種一見鐘情的感覺,但他也知道自己只是個窮小子,所以只能將這份悸動深埋心底,繼續(xù)履行導游的職責,而這或許也不是二人最后一次見面。
新滝祥子(中)
在此期間,郭正利憑借精通中英日三國語言的優(yōu)勢,得到了很多游客的好評,手中也逐漸積攢下屬于自己的客源,而且這群游客都有一個特點:不差錢!
在這循環(huán)往復的生活中,郭正利從導游事業(yè)里看到了商機:“如果我自己承辦旅行社的話,這錢不就來了?”
帶著這種想法,郭正利馬不停蹄地趕回臺灣省,憑著自己多年攢下的積蓄,創(chuàng)辦起“天喜旅行社”,開始獨自創(chuàng)業(yè)。
旅行社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窮”字也已經折磨了郭正利近三十年,所以他的成功并不意外,同時也離不開他那獨到的經商眼光。
在經營旅行社期間,郭正利放棄了臺灣省當地的旅游路線,將重心完全放在了日本,專門帶領一些高檔旅行團出國旅游。
于是,郭正利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和在日本生活近十年的經驗,從高檔旅行團中賺到了第一桶金。
反正出國旅行的游客都不怕花錢,而且郭正利鉆研的那幾條旅游路線,都是他苦心孤詣很久定下的,這幾條線上不僅風景優(yōu)美,自然也少不了購物環(huán)節(jié)。
郭正利當導游時期
既然是走得“精品路線”,無數闊太太也放下了手里的麻將,一同前去感受異國風光,碰到喜歡東西也是不看價錢地“買買買”。
回國之后,這群闊太太們還會向親友們大肆宣揚這趟日本之行是多么地“物超所值”,也算變向給天喜旅行社打了廣告。
漸漸地,郭正利的旅行社在當地打響名號,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趨之若鶩地趕到這里,體驗最最最“實惠”的出國旅行,郭正利也因此轉了個盆滿缽滿。
赴日旅行團
隨著社會飛速發(fā)展,人們不再吝嗇享受,而郭正利的旅行社儼然已經成為“業(yè)界標桿”,一家家分店就這樣出現在臺灣省的各個角落。
這業(yè)算是立起來了,可家還遲遲未成,母親一再催促郭正利找個媳婦結婚,可總是被兒子以“事業(yè)為主”搪塞過去。
然而,隨著一波日本參訪團的到來,郭正利再次遇到了那個曾令他心動的女人,這“家”似乎也就要成了。
郭正利
富豪千金、日本嬌妻
新滝祥子的父親,是日本石川縣赫赫有名的溫泉大亨,而新滝祥子也是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不僅模樣美麗,身段更是多姿。
她跟隨日本參訪團一同來到臺灣省,打算和當地的“旅游大佬”達成合作關系,以此來促進共贏局面,而風頭正盛的郭正利自然就是不二人選。
久別重逢,兩人一眼就認出彼此,同時也在工作中產生很多交際,一種曖昧的情愫就這樣充斥在二人心田。
眼看著合作達成,慢熱的兩人依舊沒有確定關系,最后新滝祥子只能在郭正利不舍的目光中,一臉遺憾地離開臺灣。
郭正利和新滝祥子
然而,兩人都知道這不會是彼此最后一次見面,回國后的新滝祥子也沒有斷掉和郭正利的聯系,兩人的感情隨著距離和世間而不斷升溫。
此后五年間,郭正利在臺灣省繼續(xù)打拼事業(yè),而新滝祥子卻在父親的要求下開始相親,足足見了200多個男人,都沒人能打動她的芳心。
在新滝祥子的心底,依然割舍不掉那個中國男人,而她不斷壓抑的感情終究還是爆發(fā)了,最終選擇獨自一人去往臺灣省,為愛沖鋒。
顯然,為愛沖鋒的結果并不全是一敗涂地,郭正利已經等了這天太久,事業(yè)蒸蒸日上的他,顯然已經和新滝祥子處于一個階層,而兩人的婚事也就順理成章地開始進行。
郭正利
2007年9月9日,郭正利和新滝祥子在臺北市“喜來登”飯店舉行近十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婚姻。
看著這個自己曾經打過工的酒店成為婚宴會場,郭正利思緒良多,他終于不再是那個家道中落的窮小子,此時他不僅身家達40億新臺幣,手下旅行社更是數不勝數。
最重要的是,郭正利終于找到摯愛,迎得日本美嬌妻,妥妥的“人生贏家”。
眼看這一切都向著美好的方向發(fā)展,所有賓客都由衷地為郭正利感到開心。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消失很久的厄運卻再一次找上郭正利,曾經的“旅游帝國”,終究還是崩塌了。
郭正利和新滝祥子
家破人亡、身死道消
人的欲望往往是無法滿足的,郭正利自然也不例外,他不再滿足于單純的旅游業(yè),于是便打算趁著房地產的東風大賺一筆。
2014年,郭正利開始大規(guī)模進軍房地產行業(yè),之所以會冒險,其中自然少不了新滝祥子的枕邊風,而前幾次投資無一例外全都成功,這無疑讓他嘗到了很大的甜頭。
漸漸地,“大賺一筆”變成了“孤注一擲”,郭正利已經厭倦了兢兢業(yè)業(yè)的旅游事業(yè),隨即就開始收攏資金,一股腦砸進房地產中。
郭正利和新滝祥子
正當夫妻倆準備在家躺著數錢的時候,14年的“金融風暴”席卷而來,各行各業(y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而房地產行業(yè)更是重災區(qū)。
一夜之間,郭正利從身價40億的知名企業(yè)家變成了負債15億的“過街老鼠”,正當一大家子人都手足無措的時候,噩耗也頻頻傳來。
金融風暴
弟弟迫于壓力選擇自殺,妻子拋棄丈夫不辭而別,郭正利的人生一瞬間再次跌進谷底。
郭正利埋怨著上天為何不肯放過自己,同時也記恨著妻子“大難臨頭各自飛”,明明身為富家千金,怎么不能就在丈夫落難之際幫襯一二呢?
然而,抱怨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或許正是因為郭正利經歷過低谷,所以才讓他變得越發(fā)堅韌,他沒有選擇像父親一樣逃避責任,只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償還債務。
郭正利接受采訪
自此之后,臺北市的街頭多出了一位小販,當有路人認出他的時候,才發(fā)現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郭正利。
錢要還,日子要過,郭正利沒有選擇一蹶不振,他在母親的幫助下,開起了一家名為“郭媽媽麻油G”的小店,用獨到秘方以每份150新臺幣的價格販賣麻油雞。
當周圍市民們得知小販是曾經的億萬富翁,紛紛跑來買單,只為滿足熊熊燃燒的“八卦之魂”,也就在這種八卦中,人們意外地發(fā)現:這麻油雞還挺好吃!
郭正利做麻油雞
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fā)光,郭正利顯然就是這種人,隨著麻油雞的聲名遠播,郭正利再次被眾人熟知,而他守信還債的行為,也引起了市民們的陣陣好評。
生活條件逐漸好轉,郭正利也因為誠信而得到一家旅游公司的賞識,成為了一名管理人員,再次來到了熟悉的旅游行業(yè)。
然而,郭正利的積勞成疾,再加上情緒的大起大落,終于還是將身體給累垮了,眼看著15億債務只剩下2400萬就能還清,郭正利卻倒下了。
郭正利做麻油雞
2016年11月10日,郭正利因為肺炎加重,搶救無效身亡,享年59歲。
縱觀郭正利的一生,從錦衣玉食,到被父拋棄,最后獨自創(chuàng)建起自己的商業(yè)帝國,用勵志來形容再好不過。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郭正利在經歷家破人亡、被妻拋棄后,依然秉持著那顆赤子之心去還債,為人稱得上是光明磊落。
只是命運最后沒有眷顧這個命途多舛的男人,但他的行為絕對比那些“老賴”要強太多,而這種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去學習。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