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寧 -
在藝術(shù)的廣袤天地中,王洛勇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其光芒跨越了國界,閃耀在中美兩國的文化舞臺之上。
1958 年,王洛勇降生于古都洛陽。他的家庭有著獨特的背景,父親是南京人,母親則來自上海,在國家一五時期,父母響應(yīng)號召來到洛陽支援重點工程建設(shè),洛陽便成了他成長的搖籃。小時候的他,居住在澗西區(qū)八號街的家屬院,那門口的梧桐林是他和小伙伴們的歡樂天地。他們在林中穿梭嬉戲,玩著躲貓貓的游戲,清脆的笑聲在林間回蕩,斑駁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這些美好的畫面如同珍貴的記憶碎片,在他日后身處異鄉(xiāng)的歲月里,常常悄然潛入他的夢鄉(xiāng)。
后來,因父母工作調(diào)動,全家遷至湖北十堰定居。在這里,王洛勇與多才多藝的舅舅結(jié)緣,舅舅的笛子演奏深深吸引了他,在舅舅的悉心教導(dǎo)下,他學會了吹笛子,這也為他打開了藝術(shù)世界的一扇小窗。13 歲時,一次偶然的 “上山下鄉(xiāng)” 活動,成為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當時,他憑借著出色的笛子演奏技藝,被湖北十堰市京劇團破格錄取。而周圍的同學大多是因為形體條件過關(guān)才進入劇團的,這讓年少的他心里隱隱有些不安,覺得自己似乎少了些男子氣概。
進入京劇團后,王洛勇開啟了艱苦的訓(xùn)練之旅。他每日練功極為刻苦,拿大頂?shù)臅r候,一堅持就是一個多小時,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卻紋絲不動。踢腿訓(xùn)練時,他每次都要踢上 800 次以上,腿部酸痛不已,但他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整整 5 年的時間,他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形體基礎(chǔ)。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給人設(shè)置一些挑戰(zhàn)。在一次出演《龍江頌》時,他不幸受傷,不得不暫時停下訓(xùn)練進行休養(yǎng)。在休養(yǎng)期間,他偶然被《智取威虎山》中一段圓號表演深深吸引,內(nèi)心涌起一股強烈的渴望,他迫切地想要學習圓號。于是,他開始纏著領(lǐng)導(dǎo),軟磨硬泡地請求學習圓號的機會。領(lǐng)導(dǎo)起初并不答應(yīng),但經(jīng)不住他的執(zhí)著,最終無奈同意。
1975 年,王洛勇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武漢音樂學院,主修圓號,同時還學習作曲。當他學成歸來,重新回到劇團時,他就像一顆閃耀的新星,瞬間成為了團里的 “香餑餑”。他不僅跟頭翻得漂亮,在表演和演唱方面也展現(xiàn)出了出色的才華,編曲更是不在話下,深受領(lǐng)導(dǎo)的喜愛和賞識。
但王洛勇的心中裝著一個更大的世界,他渴望更廣闊的藝術(shù)天地。得知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招生的消息后,22 歲的他毅然孤身前往北京參加考試。然而,現(xiàn)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他在初試階段就遺憾地被刷了下來。那一刻,他滿心失落,灰溜溜地回到了家鄉(xiāng)。這次的失敗就像一根尖銳的刺,深深地扎進了他的心里,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可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輸?shù)膭蓬^在關(guān)鍵時刻再次被點燃。第二年,在鄉(xiāng)下演出的他,突然收到了母親帶來的好消息 —— 上海戲劇學院正在武漢招生。他激動萬分,立刻與領(lǐng)導(dǎo)周旋了 3 個小時,終于爭取到了時間。隨后,他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如離弦之箭般飛奔至火車站,幸運地趕上了去武漢的最后一趟列車。
第二天,當他下了火車,顧不上洗臉,就心急如焚地朝著考試現(xiàn)場趕去。但還是晚了一步,他錯過了考試時間。在這緊急關(guān)頭,他心急如焚,四處尋找監(jiān)考老師。終于,他找到了監(jiān)考老師俞得先,他滿臉焦急與誠懇,雙手合十,不停地向老師請求,那雙手都快被他搓爛了,幾乎就要給老師跪下了。也許是被他的執(zhí)著和真誠所打動,俞得先老師最終松口,給了他一次寶貴的機會。
王洛勇緊緊抓住這次機會,他深情地朗誦了一段《賣火柴的小女孩》,那飽含情感的聲音仿佛將聽眾帶入了那個寒冷而又悲慘的世界。接著,他又表演了自己拿手的京劇唱段,一招一式都盡顯專業(yè)與功底。他的精彩表現(xiàn)讓監(jiān)考老師們紛紛點頭稱贊,就這樣,他成功考入了上戲表演系。
然而,進入大學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同學孫淳、劉威、張秋歌等一個個都相貌出眾,在他們面前,王洛勇內(nèi)心的自卑感油然而生。但他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暗自下定決心,要比別人更加拼命努力。
1985 年,王洛勇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同時還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校方十分看重他的才華,極力爭取讓他留校任教。在任教期間,薩日娜、郭冬臨、高曙光等都曾是他的學生。但王洛勇深知,藝術(shù)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從理論到理論,只怕是會誤人子弟”,他渴望更多的實踐機會。于是,他向?qū)W校提出進組演戲的申請,希望能通過實踐更好地教學,將真正的表演技藝傳授給學生。然而,學校規(guī)定老師不得外出演戲,他的這個想法只能無奈作罷。
后來,他又萌生了去國外進修的念頭,并向?qū)W校申請停薪留職。沒想到,這一去就是 16 年,這期間他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風雨和磨難。當他再次踏上故土時,已步入不惑之年,心中滿是感慨。
這一年,王洛勇申請了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大學戲劇學院。憑借著自身出色的條件,他順利地被校方接納,并獲得了 6000 美元的獎學金。初到美國的他,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內(nèi)心充滿了緊張與不安。而此時,擺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務(wù)就是通過面試。
在面試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件讓他刻骨銘心的事情。老師問他:“你讀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嗎?” 王洛勇因為英語水平有限,只聽懂了一個單詞 “yes”,于是他連忙回答:“Yes!” 老師接著問:“那你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他依然回答:“Yes!” 老師又問:“從哪一段開始呢?” 他還是回答:“Yes!” 老師疑惑地問:“你聽懂我的意思嗎?” 他依舊回答:“Yes!” 老師無奈地說:“那么開始吧!” 他還是那句:“Yes!” 臺下的同學頓時笑成了一團,就這樣,“Yes 先生” 的名號不脛而走。
由于他在面試中隱瞞了自己英語蹩腳的事實,最終被校方勸退。這對自尊心極強的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他怎會輕易放棄,他決定一邊打工,一邊尋找新的機會。他回憶起那段日子時說:“在異國他鄉(xiāng),我靠的是中國人特有的堅韌不拔,吃大苦、耐大勞,才挺過來的?!?/p>
為了生存,他租住在一間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里,每天要打 4、5 份工。他在餐廳里刷盤子,雙手長時間浸泡在冰冷的水中,變得粗糙不堪;他去洗車行洗車,冰冷的水濺在身上,凍得他瑟瑟發(fā)抖;他還幫忙送貨,扛著沉重的貨物穿梭在大街小巷;甚至還幫白人太太開車,接送孩子,每天都忙得像個不停旋轉(zhuǎn)的陀螺。
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不久之后,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考進了波士頓大學戲劇表演系,并獲得了 5000 元的獎學金,這才稍稍緩解了他經(jīng)濟上的窘迫。在波士頓大學的三年里,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個整夜覺,每天只睡 3 小時。為了防止自己睡著,他想出了一個極端的辦法,把自己的頭發(fā)用膠水黏在電風扇上,只要一打瞌睡,頭發(fā)就會被扯痛,就這樣,他逼著自己學習至深夜。
1989 年,王洛勇順利畢業(yè)并獲得文學藝術(shù)碩士學位。之后,他被威斯康辛大學聘請,擔任表演教師,一教就是六年。在這期間,他的藝術(shù)造詣不斷提升。
有一年春天,陽光明媚,王洛勇步行了 6 個小時,來到了藝術(shù)的圣地 “百老匯”。在那里,他觀看了一場名為《蝴蝶君》的戲,那精彩的演出讓他深受觸動,熱淚盈眶,內(nèi)心的激情被徹底點燃。他暗自發(fā)誓:“等著吧,我總有一天要到這來的!”
回去之后,他的心被《蝴蝶君》的主角 “宋麗伶” 深深占據(jù),他決定要出演這個角色。這個角色極具挑戰(zhàn)性,就像京劇里的大青衣,需要男扮女裝,而且美貌驚天,之前尊龍的演繹幾乎達到了人魂合一的境界,想要超越談何容易。
但王洛勇毫不畏懼,他憑著一腔孤勇,撥通了導(dǎo)演的電話,真誠地向?qū)а葑运],并成功拿到了競演的劇本。為了爭取到這個角色,他請了英文老師,開始瘋狂練習口語。他找來了一塊小石頭,含在嘴里練習發(fā)音,由于長時間的摩擦,他的嘴里常常鮮血直流,腮幫子也腫得像個桃子。就這樣,這塊石頭在他嘴里含了 3 年,直到最后,石頭的所有棱角都被他的牙齒磨圓了。如今,他還保留著這塊石頭,用它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1990 年,在西雅圖,王洛勇主演的《蝴蝶君》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也因此一炮打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憑借這個角色還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獎。
1995 年,王洛勇經(jīng)過前后 8 次面試,終于成功站上了百老匯的舞臺,出演音樂劇《西貢小姐》的第一男主。此后,這部劇一連演了 5 年零 8 個月,歷經(jīng) 2478 場。他也憑借此劇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更是成為百老匯華裔第一人,填補了百老匯歷史上沒有亞洲人演主角的空白,并榮獲 “美國??怂寡輪T獎最佳男演員” 稱號。
在美國,王洛勇的劇照貼滿了大街小巷,公交車、旅游巴士上隨處可見,甚至在世貿(mào)大廈的頂層也有他的巨幅畫像。他每次出門吃飯,經(jīng)常會被當?shù)赜懊哉J出,有些熱情的影迷還會主動為他買單?!都~約時報》曾高度評價他的表演:“他清晰的英文吐字,讓所有母語演出的美國專業(yè)演員感到羞愧?!?他用超出常人千萬倍的努力,在來到美國的第 10 年,登上了藝術(shù)的巔峰,他當之無愧地收獲了鮮花與掌聲。
2001 年,在事業(yè)的頂峰期,王洛勇做出了一個令人敬佩的決定 —— 毅然回國。他心中懷著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渴望看看家鄉(xiāng)的變化,更希望將自己在國外所學的知識和經(jīng)驗帶回來,滋養(yǎng)國內(nèi)的藝術(shù)土壤,將中國優(yōu)秀的戲劇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闊別祖國 16 年,這次歸來對他來說,猶如一次重生。他肩負著更高遠的志向和使命,那是一份深沉的家國情懷?;貒?,他一邊在上海戲劇學院授課,一邊投身影視劇拍攝。他所帶的第一屆學生中就有胡歌、袁弘和韓雪等。在教學崗位上,他深知責任重大,每一堂課都精心準備,他的表演課充滿創(chuàng)意,眼界新穎,思維開闊,讓學生們受益匪淺。胡歌就曾對他贊譽有加,稱他是一位真正的表演藝術(shù)家,功底扎實,德藝雙馨。
而在影視領(lǐng)域,王洛勇也開啟了新的征程。盡管有人對他參演電視劇表示不理解,認為這是對他才華的浪費,但他卻不以為然。他笑著說自己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專家,也需要深入劇組學習和積累經(jīng)驗,因為他深知真正的藝術(shù)不應(yīng)高高在上,而應(yīng)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
此后,王洛勇先后主演了《林海雪原》《虎嘯龍吟》《生死臥底》《東北抗日聯(lián)軍》等 70 多部影視劇,并多次斬獲 “金鷹獎”“金雞獎” 等重要獎項。在主旋律正劇中,他塑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英雄人物形象,如中國最大的豪俠郭靖、中國最大的戰(zhàn)略家諸葛亮、中國最好的干部焦裕祿等。他深知英雄來自人民,而人民是推動國家前進的巨大力量,他有幸作為這些故事的 “親歷者”,用自己的表演說好中國故事,這讓他感到無比驕傲。
在拍攝《林海雪原》時,他飾演剿匪英雄 “楊子榮”。那是他第一次去東北,根本沒有料到那里的寒冷會如此刺骨。當導(dǎo)演把他推到四野無人的雪地里時,那凜冽的寒風如刀般割過他的臉龐,直灌進他的肺管子里,那一刻,他仿佛被這片黑土地的靈魂附體,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無需過多表演,就迅速進入了角色。在零下 40 度的嚴寒中,有一場他叼著煙斗抽煙的戲,煙斗剛一貼嘴,就被凍住了,怎么也拽不下來,一扯竟然拉下了一大塊嘴皮,鮮血直流。但他只是抿抿嘴,繼續(xù)堅持拍戲。等一場戲拍完,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已經(jīng)變成了青紫色,血液都不回流了。當?shù)氐霓r(nóng)民看到后,急忙上前,把他的手往懷里捂,幾個人輪流給他搓了 40 分鐘,才保住了他的這雙手。
在《虎嘯龍吟》中,他飾演的 “諸葛亮” 同樣令人贊嘆。前有李法曾版,后有唐國強版,都是難以超越的經(jīng)典。但王洛勇憑借著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獨特的諸葛亮形象。他的表演堪稱教科書般的存在,非常高級,將諸葛亮的智慧、謀略與無奈演繹得淋漓盡致。他所塑造的諸葛亮接地氣,有人味,既不神化,也不妖化,只是一個苦心孤詣的凡人,真正演出了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的精魂,舉手投足間都恰到好處,沒有一處多余的動作,觀眾們對他的表演贊不絕口,認為他是最接近真實版的諸葛亮。
今年,在與后生演員劉亦菲、陳曉合作的古裝劇《夢華錄》中,王洛勇飾演顧千帆的父親 “蕭欽言”,他的精彩表現(xiàn)也備受期待。
在事業(yè)上一路高歌猛進的王洛勇,在感情生活方面也十分美滿。他與妻子丁寧攜手走過了 40 年的風風雨雨,兩人育有一兒一女,家庭幸福和睦。
他們相識于十堰市京劇團,那時的他們正值青春年少,十七八歲的年紀,心中萌動著朦朧的情愫。但由于團里的規(guī)定,他們只能將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沒有正式談戀愛。王洛勇對丁寧可謂是一見鐘情,他常常偷偷地幫助丁寧練功,還專門為她創(chuàng)作了兩首曲子,這兩首曲子在團里傳唱后,深受大家喜愛。
后來,19 歲的丁寧毅然決然地嫁給了王洛勇。1985 年,王洛勇出國留學后,丁寧留在國內(nèi),獨自承擔起照顧一雙兒女的重任,并在十堰一家文化單位上班,夫妻倆開始了漫長的異地分居生活。
在美國穩(wěn)定下來后,王洛勇將妻兒和父母接到了美國,一家人終于團聚。然而,由于王洛勇一心撲在表演事業(yè)上,每天早出晚歸,很少有時間與妻兒交流。在長達 6 年的時間里,他沒有陪妻子過一個節(jié)日,一個星期也只能和家人吃兩頓飯。
但丁寧毫無怨言,她默默地守護在丈夫身邊,精心照顧著孩子和老人,操持著家中的一切瑣碎事務(wù),為丈夫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后方,讓他能夠毫無后顧之憂地追求自己的事業(yè)。
當王洛勇決定回國時,丁寧毫不猶豫地追隨他回到祖國。多年來,王洛勇對妻子的付出心懷感激,他將自己的全部收入都交給妻子打理。身處復(fù)雜的影視圈,他始終堅守底線,潔身自好,給足妻子安全感。
如今,63 歲的王洛勇依然活躍在影視行業(yè)一線,他一邊教學,一邊拍戲、演話劇,日子過得充實而忙碌。前些年,他參加《朗讀者》節(jié)目時,用一段純正的英文朗誦諸葛亮的《出師表》,其翻譯之精辟令人震撼,在網(wǎng)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甚至在國外也引起了關(guān)注,吸引了不少粉絲爭相模仿。他正用自己的行動,以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千古流傳的經(jīng)典文化。正如他在社交平臺上所寫的那樣:“生命是一場旅行,永無終點站?!?王洛勇也正朝著更廣闊的天地不斷前行,繼續(xù)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