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翔為她終身不娶,她卻活成爽文大女主,她憑什么? -
要說起近兩年翻紅的老藝人,64歲的費翔一定是最值得討論的那一位。
憑借著去年的大熱電影《封神》,他和一眾小鮮肉演員飆戲,顏值、演技都是憑實力碾壓。
戲里,他面如刀削,星目劍眉,連胡須都散發(fā)荷爾蒙。
戲外,初代頂流歸來,吸引了一大波媽媽粉,是當之無愧的萬人迷。
然而,這么一個從年輕帥到老的巨星男神,卻終身未娶,單身無子。
究其原因,他只遺憾地說:“沒有碰到緣分。”
然而,哪個少年沒有遇見過自己的白月光?
年少時,費翔曾與葉蒨文深深相愛,兩人郎才女貌,本是天作之合,可青澀純真的愛戀終究敵不過現(xiàn)實的種種阻撓,愛人最終錯過。
此后,費翔再也沒有遇到對的那個人,合適的緣分也再沒降臨過。
而比起“封心鎖愛”的費翔,葉蒨文更像是事業(yè)愛情雙豐收的人生贏家:
1988至1994年,葉蒨文憑著《祝福》《瀟灑走一回》《明月心》等金曲橫掃年尾各頒獎典禮大獎。
她不僅成為香港第一位奪得金曲獎的女歌手,名聲也響徹大江南北,奠定了歌壇天后的位置;
1996年,她嫁給了自己的老師林子祥,如今兩人攜手相伴近三十年,伉儷情深,惹人生羨。
憑一己之力活成爽文大女主,葉蒨文的成功從不靠男人的庇蔭,而是用努力和汗水為自己打下了江山。
“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何不瀟灑走一回。”她終究活成了自己歌里描述的樣子。
1961年,葉蒨文出生在中國臺灣省臺北市,是家中獨女。
她的家境殷實,父親曾任大學機械教授,一家人生活得衣食無憂。
葉蒨文家庭照
6歲起,葉蒨文就迷上了唱歌,她常常把自己關在房間,把雜志上的明星照片剪下來貼在床頭,讓巨星們都來“觀賞”她的臥室演唱會。
15歲時,因機緣巧合,她拍了人生中第一支廣告。
葉蒨文1980年為味全果汁拍的電視廣告
19歲時,更玄乎的“星運”又出現(xiàn)在了葉蒨文身上:
那天她在臺北街頭買炸雞,被星探發(fā)掘,搭上了當時很火的演員馬永霖,直接拍了電影《一根火柴》。
她演的,是原本屬于林青霞的角色。
電影《一根火柴》
更巧的是,因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還沒人唱,曾在劇組車上哼過幾句歌的她被拉去錄了一整張唱片。
她撿的,是齊秦的漏。
當然,葉蒨文的星途也并不全是一帆風順:
1982年,她一口氣接拍了《飄零的雨中花》《紅粉兵團》《紅粉游俠》三部電影的女配角,然而反響平平。
接著,唱片公司又為她連著打造了五張唱片專輯,讓她穿著短裙走甜美風,想要復制當時“臺灣玉女偶像”歌手金瑞瑤的成功,可惜銷量欠佳。
葉蒨文最初的五張專輯
幾番嘗試下來,業(yè)內(nèi)對葉蒨文的前景并不看好,當時有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甚至當著她的面說:“這個女孩子其實什么都沒有,唯一好的就是帶一點洋味兒?!?/p>
接連遭受打擊,葉蒨文一度郁郁寡歡,暗下決心要讓這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
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遇見了那個讓自己愛恨交加的男人。
1981年,剛回臺灣不久,費翔就被才女張艾嘉發(fā)掘,并出演了單元劇《十一個女人》,而和他搭戲的就是年輕貌美的葉蒨文。
在國外生活的經(jīng)歷、對音樂的熱愛讓兩人無話不談,很快就走在了一起。
他們時常牽著手在街上出雙入對,難舍難分,即便已經(jīng)是為人熟知的偶像歌手,也毫不避忌。
當時事業(yè)如日中天的費翔甚至在電視節(jié)目里直接表白:
“葉蒨文是我的!我永遠愛她!”
誰能想到,這一段高調(diào)示愛不僅成了轟動娛樂圈的爆炸新聞,也氣壞了費翔的母親畢麗娜。
在畢麗娜眼里,兒子的事業(yè)才剛起步,談戀愛只會影響他的發(fā)展;更何況葉蒨文在當時只是一個小歌手,才情樣貌甚至家世都達不到她心目中的兒媳標準。
據(jù)說后來費翔還帶著女友見家長,結(jié)果畢麗娜一句話就讓兩人的戀情結(jié)束了。
她說:“我的兒媳婦只能是林青霞?!?/p>
葉蒨文無法接受畢麗娜的冷言冷語,也不認可費翔有意無意的逃避,不被父母祝福的感情又何必繼續(xù)?于是葉蒨文果斷提出了分手。
他們的愛情,正如她翻唱的這首《無言的結(jié)局》,相顧無言、彼此陌路,就是最后的結(jié)局。
那時,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著這對金童玉女決裂的傳聞,無奈之下,她只能遠離這個傷心之地,只身一人“逃”到香港打拼事業(yè)。
而命運的齒輪,也從那一刻開始,飛速轉(zhuǎn)動著。
時間來到1983年,葉蒨文帶著滿身的情傷,遠赴香港發(fā)展。
同樣在這一年,梅艷芳在東京音樂會上拿到“亞洲特別獎”,隱約露出了“天后”的面目;次年,張國榮一首《Monica》紅遍全港,掀翻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頒獎禮。
在近十年的時間里,“三王一后”(三王指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一后指梅艷芳)基本壟斷了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而林憶蓮、張學友等后起之秀也正值當打之年。
從左至右:周璇、白光、鄧麗君、徐小鳳、梅艷芳、葉蒨文、林憶蓮、王菲、鄭秀文
可以說,彼時的香港樂壇,風起云涌,神仙打架,正是群星璀璨的輝煌時期。
然而港樂一片繁榮,葉蒨文卻越活越焦慮,因為從小在國外生活,她的粵語很不標準,連看報紙都費勁,更別說要上臺唱歌了。
好在當時的華納唱片高層吳正元很看好這個小姑娘,為了幫她扎穩(wěn)腳跟,吳正元四處給她拉資源、找租房,還讓自己的老公林子祥手把手教她粵語和聲樂。
吳正元和林子祥合影
這樣的機會當然是千載難逢,畢竟當時的林子祥可是實力雄厚的“萬人迷”,賭王何鴻燊對他贊不絕口,就連鄧麗君都在香港演唱會上坦言是他的粉絲。
考慮到丈夫的工作,吳正元又牽橋搭線,讓林子祥和葉蒨文合唱了一首《重逢》。
這次合作也讓林子祥驚訝發(fā)現(xiàn),兩人的默契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原來,林子祥的聲線高亢渾厚,尋常女歌手的聲音都會被他壓住,然而葉蒨文唱功了得,通道寬廣、共鳴強勁、聲壓也巨大,與林子祥意外契合。
就這樣,在錄完歌之后,兩人成了師徒關系。
林子祥對葉蒨文百般照顧,葉蒨文不會說粵語,林子祥就把英文字母當音標,標注在漢字上發(fā)粵語的音;
葉蒨文沒有名氣,林子祥就多次與她合作,還介紹她認識金牌制作人黃柏高,為她量身打造首張個人專輯《葉蒨文》。
林子祥教葉蒨文唱歌
1984年,林子祥給葉蒨文寫的主打歌《零時十分》一炮而紅,入選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專輯也奪得白金唱片銷量,斬獲香港第八屆金唱片。
雖然廣東話還不太標準,但歌曲本身悠揚的旋律和葉蒨文音色脆亮、剛?cè)岵母杪暯z絲入扣,竟然也娓娓動聽。
這之后,林子祥和黃柏高聯(lián)合,多次擔任唱片監(jiān)制,先后推出了《長夜My Love Goodnight》、《葉蒨文--甜言蜜語》等專輯,頗受業(yè)內(nèi)好評。
在林子祥的悉心教導之下,葉蒨文一路高歌,坐穩(wěn)了“樂壇大姐大”的位置。
葉蒨文、黃柏高、林子祥合影
1988年,葉蒨文憑著一張《祝福》專輯成為香港年度歌手“銷冠”,狂賣35萬張。
那意蘊深遠的歌詞與抒情的曲調(diào)也讓她連獲“十大中文金曲金獎”等12項大獎,就連譚詠麟都說:“這首歌不認識怎么算是香港人?”
來源:湖南衛(wèi)視《聲生不息》
同時,青春靚麗的葉蒨文還深受導演們的青睞。
她搭檔周潤發(fā) 主演的《靈氣逼人》票房很快破千萬;接拍徐克導演的大制作電影《上海之夜》,憑著鬼馬的造型又火了一把。
電影《上海之夜》劇照
1986至1987年,葉蒨文受邀與林青霞、王祖賢聯(lián)袂主演《刀馬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為《倩女幽魂》演唱的主題曲《黎明不要來》又拿下了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影視歌三棲,葉蒨文一時間風頭無兩,躋身炙手可熱的“港臺十大女明星”。
1989年,當女歌手top1的梅艷芳宣布退出頒獎后,葉蒨文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天后時代,此后她連續(xù)四年獲“年度最歡迎女歌手”,獨占鰲頭,當仁不讓。
1990-1993年獲獎一覽
可面對如此殊榮,葉蒨文始終秉持著自己那份“人間清醒”:
《魯豫有約》上,她笑著說自己是“沒紅過的樂壇天后,優(yōu)秀卻不頂尖”。
談到拿獎她又說“是梅艷芳那批人不拿獎才輪到我的”,主打一個直率,讓訪問者都語塞。
就連面對訪談里面的故意刁難時,葉蒨文也回答得不卑不亢,滴水不漏。
情緒內(nèi)耗,對于葉蒨文來說,從來都不存在。她就像一塊永遠滿格的電池,活力十足。
對于得不到的人或事,她不貪戀,也不高攀;對于擁有過的名和利,她坦蕩又真誠,反而落落大方。
2022年,音樂綜藝《聲生不息》,請到了退圈二十多年的葉蒨文。
她氣韻飽滿,銀發(fā)紅裙,嬌俏吐舌的表情好似少女,嗓音依舊干凈清澈,仿佛歲月沒在她的身上留下什么痕跡。
舞臺上,她火力全開,一首拿手好歌《我要你的愛》,唱跳滿分,點燃全場;
后臺排練時,她拼命卷腹練氣息支撐的樣子,也看呆了一眾明星。
當然,整場節(jié)目最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就在于葉蒨文和“港樂門面”林子祥的同臺競演。
師徒PK,對方還是20世紀80年代港樂盛世的前輩祖師爺,任誰都會為葉蒨文捏一把汗。
而當葉蒨文一開口,溫和寬厚的嗓音,還是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仿佛一瞬之間,往事涌現(xiàn)心頭。
其實,這親切的歌聲也曾在二十年前深深吸引了在場的另一個人——林子祥。
沒錯,對于葉蒨文而言,林子祥還有另一層重要身份,那便是她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
時間倒回到1992年,31歲的葉蒨文在頒獎典禮現(xiàn)場對著林子祥告白。
“雖然別人都說我們在拍拖,不過沒關系,我還是那么愛你。”
這句話曾一度成為葉蒨文的爭議點。
雖然葉蒨文幾次在采訪中澄清所謂的“當眾表白”是表述不當,且兩人在林子祥離婚后才開始交往,但這段感情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得不到大眾的祝福。
“就算回到從前,這仍是我唯一決定?!?/p>
1996年,葉蒨文和林子祥注冊結(jié)婚,他們把想說但不能說的話都寫進了歌,就是這首《選擇》。
此后的二十多年,兩人相敬如賓,努力維系著這樁不被人看好的婚姻:
葉蒨文為愛情隱退歌壇,將林子祥的一雙兒女視為己出,悉心照料,又在林子祥遭遇舞臺事故時不離不棄,擔憂到一夜白頭;
林子祥則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不僅為心愛的女人洗手作羹湯,還給她親手改造穿過的女裝,縫縫補補十幾年,簡直成了專業(yè)裁縫。
當然,葉蒨文坦率直白的鬼妹性格以及超強的演唱實力,不僅迷倒了林子祥,也俘獲了眾多圈內(nèi)人的“芳心”。
香港樂壇赫赫有名的詞曲創(chuàng)作者黃霑,稱葉蒨文是“天賜的唱匠”,一有好歌總惦記著她。
他們合作的第一首歌叫《晚風》,那時葉蒨文正在出演徐克導演的電影《上海之夜》,而黃霑負責該片的音樂制作。
結(jié)果這首歌的靈感涌現(xiàn)在半夜,黃霑一通電話叫來了一批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了前來試唱的葉蒨文。
煙火氣、弄堂情、倚門尋晚風,這首《晚風》也入圍了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成為葉蒨文早期的代表歌曲之一。
后來,黃霑在回憶這段經(jīng)歷時也說這是一首“瘋子加傻瓜”合作的作品,而葉蒨文永遠是他最欣賞的女歌手。
當然,葉蒨文的經(jīng)典金曲不僅被社會大眾廣為傳唱,同樣也是文藝青年、好萊塢名導的珍藏。
動作片《喋血雙雄》中,葉蒨文飾演的酒吧歌女被周潤發(fā)飾演的殺手誤傷了眼睛,后來周潤發(fā)在一間教室里被追殺混戰(zhàn)時,身后就緩緩響起了葉蒨文演唱的《淺醉一生》。
那一刻,吳宇森導演將暴力美學與音樂的結(jié)合發(fā)揮到了極致。
作為葉蒨文的資深迷弟,賈樟柯導演也喜歡將她的歌錄入自己的電影。
《山河故人》里,葉蒨文演唱的《珍重》的旋律數(shù)次響起,從沈濤與愛人的對望到沈濤送別自己的兒子出國,再到多年后兒子的忘年戀情人放起這首歌......
“沾濕雙眼漸紅,難藏依戀及悲痛,多年情不知怎說起?!?/p>
所有那些晦澀不明、難以言說的感情,都叫這首歌替他們唱了。
至于為什么這么多導演都偏愛葉蒨文,賈樟柯說:“她的歌里有一種江湖感,和那個時代的情義相連,也暗合了影片中人物的命運。”
是的,眼神清澈,性格坦蕩,歌聲里卻有著一股俠女氣質(zhì),也難怪葉蒨文會被無數(shù)歌迷深深掛牽,直至淡出歌壇二十年后的今天。
近年來,葉蒨文偶爾會出現(xiàn)在一些電視節(jié)目上,《歌手》和《聲生不息》上,都能看見她的身影。
而在“生龍活虎”的葉蒨文身上,人們也看見了60歲的另一種可能性——不是所謂“凍齡”的少女臉,也不是刻意裝嫩、把白發(fā)染花的違和感,而是最平和最自然地老去。
這兩種特質(zhì),似乎貫穿了葉蒨文人生中的每個階段。
縱觀那個年代走紅的香港女歌星,其實各有各的“過人之處”:
林憶蓮的音樂偏獨立,融合著西洋節(jié)奏,穿梭于都市森林;王菲的歌聲空靈又自由,像懸浮于云端之上,更不用說芳華絕代的梅艷芳,以及走少女偶像的陳慧嫻。
與這些人的音樂相比,葉蒨文少了光怪陸離,卻沾染了幾分紅塵煙火氣,平實、祥和又撫慰人心。
而樂品正如人品,如今葉蒨文已年過花甲,依舊在做最真實、瀟灑的自己。
一頭銀發(fā)配紅裙,她不加掩飾地展示自己的“衰老”和“優(yōu)雅”,風采卻仍不減當年。
走過平湖煙雨,跨過歲月山河,這位“沒紅過”的天后,始終用她的松弛感,續(xù)寫人生的新篇章。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