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傻"成奎安:"騙"了觀眾26年,去世后人們才知道他的另一面 -
在銀幕上他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反派;
在現(xiàn)實中他卻是默默行善的好人。
26年來成奎安 用精湛的演技"欺騙"了無數(shù)觀眾,
讓人們相信他就是那個壞到骨子里的反派角色。
然而當2009年這位"大傻"離世后,
人們才驚覺:原來,我們一直誤解了他。
1955年成奎安出生在香港九龍城寨。
這個狹小而擁擠的社區(qū),是當時香港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
成奎安的父母是來自廣東的移民,為了謀生他們在這里開了一家小雜貨店。
作為六個兄弟姐妹中的老三,成奎安從小就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成奎安的童年充滿了艱難。
家里人口眾多每天的飯菜都需要精打細算。
他常常穿著兄長的舊衣服,吃著簡單的咸魚白飯。
盡管如此成奎安卻從未抱怨過。
他天性樂觀總是能在困境中找到快樂。
每天放學后他都會和鄰居的孩子們在狹窄的巷子里玩耍,
用廢棄的木板和輪胎搭建"城堡",想象自己是童話故事里的王子。
然而現(xiàn)實并不如童話般美好。
13歲那年也就是1968年成奎安不得不輟學謀生。
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每況愈下,作為家中的大兒子(他的兩個哥哥因為早夭,使他成為了實際上的長子),
他覺得有責任為家庭分擔重擔。
通過一位遠房親戚的介紹,他來到了香港影視圈的搖籃——邵氏電影廠。
寫作不易,希望各位觀眾老爺理解,每天作者寫作超過12小時,收益只有20多塊,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就是能為了多幾塊收益,5秒觀看后可免費閱讀全文,希望觀眾老爺理解。
剛進入邵氏時成奎安只是一名普通的場務。
他的工作包括搬運道具、打掃片場、給演員端茶倒水等。
每月60港元的工資雖然微薄,但對于當時的成奎安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他將大部分工資都交給了母親,只留下一小部分作為零花錢。
在邵氏的日子并不輕松。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深夜才能回家。
有時遇到趕戲甚至要連續(xù)工作幾十個小時。
但成奎安從未抱怨過。
他知道這是他通往更好生活的唯一途徑。
他默默觀察著片場里的一切,學習演員們的表演技巧,琢磨導演的拍攝手法。
雖然當時的他還不知道,這些經(jīng)歷日后會成為他演藝事業(yè)的寶貴財富。
然而年輕人總是容易被外界誘惑。
在邵氏工作了幾年后,成奎安開始覺得生活單調(diào)乏味。
他渴望更多的刺激和快錢,就在這時他結(jié)識了一群所謂的"大哥"。
這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是靠非法手段謀生的黑社會分子。
被他們的生活方式吸引,成奎安離開了邵氏開始了追債的生涯。
這段時期的成奎安,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
他每天出入娛樂場所,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有時為了追討欠款,不得不采取一些暴力手段。
這段經(jīng)歷為他日后飾演反派角色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但同時也讓他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
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在1975年。
在一次追債行動中成奎安與債務人發(fā)生了激烈沖突。
警察到達現(xiàn)場時他被當場逮捕。
法庭判決他四年有期徒刑,但由于在獄中表現(xiàn)良好,他只服刑了兩年就獲釋。
出獄后的成奎安原本以為可以重新開始生活。
然而現(xiàn)實給了他當頭一棒。
當他興高采烈地回到家中,準備擁抱自己的兒子時,
孩子卻躲在母親身后,怯生生地問:"媽媽,這個壞人是誰?"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劍,深深刺痛了成奎安的心。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僅毀了自己的人生,還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這一刻成奎安下定決心要重新做人。
他再次來到邵氏電影廠,懇求重新錄用他。
雖然起初遭到拒絕,但他的誠懇打動了一位老員工。
在對方的擔保下成奎安得以重返邵氏,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
命運似乎眷顧著這個浪子回頭的男人。
不久后他遇到了導演梁小龍。
梁小龍正在籌備一部武打片,需要一些身手敏捷的群眾演員。
成奎安抓住了這個機會,在片場展現(xiàn)了自己的武術(shù)功底。
梁小龍對他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不僅給了他更多的戲份,還提高了他的工資。
每天的收入從原來的幾十元提高到了一百多元,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然而真正的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1980年。
那年成奎安在片場認識了演員李修賢。
李修賢慧眼識珠,發(fā)現(xiàn)了成奎安獨特的氣質(zhì)和潛力。
他向?qū)а萃扑]成奎安出演電影《皇家飯》中的一個反派角色。
這個角色雖然不是主角,但戲份很重是成奎安演藝生涯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
在《皇家飯》的拍攝過程中,成奎安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
他花了大量時間研究角色的背景,揣摩角色的心理。
為了展現(xiàn)角色的兇狠,他甚至故意不刮胡子,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粗獷。
這種敬業(yè)精神和出色的表演,贏得了導演和其他演員的一致好評。
影片上映后成奎安的表演獲得了觀眾和影評人的認可。
他憑借這個角色,一舉拿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這個獎項不僅是對他演技的肯定,更是他演藝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從此他在香港影壇站穩(wěn)了腳跟,開始接到更多重要角色的邀約。
1990年成奎安迎來了事業(yè)的又一個高峰。
他在電影《賭俠》中飾演反派角色"大傻"。
這個角色集狠毒、搞笑于一身,充分展現(xiàn)了成奎安的演技。
他將角色的復雜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既讓人恨得牙癢癢又讓人忍俊不禁。
《賭俠》的成功讓成奎安的名氣再上一層樓,也讓他成功躋身一線明星的行列。
成名后的成奎安,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昔日每月60元的小工,如今一天的收入可以高達數(shù)十萬元。
他搬出了九龍城寨,住進了豪華公寓。
他可以穿著名牌服裝,開著豪車出入各種高檔場所。
這樣的轉(zhuǎn)變恐怕連成奎安自己都難以置信。
然而成名是一把雙刃劍。
成奎安因為在反派角色中的出色表現(xiàn),開始被大量導演相中,接拍了大量反派角色。
雖然這些角色為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和廣泛的知名度,但也讓他逐漸成為了"反派專業(yè)戶"。
他的演技太過精湛,以至于銀幕形象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常常被誤解被當成真正的"壞人"。
有一次成奎安帶著家人去游樂園玩。
當他走近一群小朋友時,孩子們卻嚇得四散而逃,有的甚至哭了起來。
原來這些孩子剛剛看過成奎安主演的一部電影,把他當成了片中那個可怕的壞蛋。
這件事讓成奎安深受打擊,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演藝事業(yè)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平衡。
但是真實的成奎安,卻是一個內(nèi)心柔軟的人。
在成名后他開始默默行善,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他的善行很少為人所知,因為他從不張揚。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對演員藍潔瑛的幫助。
藍潔瑛晚年遭遇不幸,生活陷入困境。
成奎安得知后多次在餐館為她付賬,還經(jīng)常給她買日用品。
有一次他在街上偶遇藍潔瑛,發(fā)現(xiàn)她衣著單薄。
二話不說成奎安就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給了她。
這些細節(jié)都體現(xiàn)了成奎安的善良本性。
另一個被成奎安幫助的人是新人演員陳淑蘭。
陳淑蘭出身貧寒,初入影壇時舉目無親。
成奎安不僅在片場悉心指導她,還將她收為義女,給予生活上的照顧。
在陳淑蘭最困難的時候,成奎安甚至借給她一大筆錢,幫助她度過難關(guān)。
成奎安的善心還延伸到了其他同行。
在張家輝事業(yè)低谷時,成奎安不僅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
還親自擔任他的貼身保鏢,保護他的人身安全。
這些行為都顯示出成奎安真誠善良的一面。
然而就在成奎安事業(yè)如日中天,開始享受人生的時候,命運再次和他開了個玩笑。
2009年在拍攝電影《喜馬拉雅星》期間,成奎安發(fā)現(xiàn)自己頸部有一個腫塊。
起初他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沒有太在意。
但隨著癥狀加重,他決定去醫(yī)院做全面檢查。
檢查結(jié)果如同晴天霹靂:成奎安被診斷為鼻咽癌晚期。
這個消息不僅震驚了成奎安本人,也震驚了整個香港演藝圈。
許多與他合作過的演員和導演紛紛表示難以置信,
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成奎安一直是個生龍活虎、精力充沛的人。
面對癌癥成奎安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勇氣。
他決定繼續(xù)工作,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完成手頭的電影拍攝。
在片場即使疼痛難忍,他也堅持不使用替身,親自完成所有鏡頭。
然而癌癥的發(fā)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盡管接受了積極的治療,成奎安的病情還是迅速惡化。
2009年9月27日成奎安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54歲。
成奎安的離去不僅讓影迷痛心,更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大傻"的一生。
26年來他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無數(shù)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
他"騙"過了無數(shù)觀眾,讓人們相信他就是那個心狠手辣的壞人。
然而當他離世后人們才驚覺:原來,我們一直誤解了他。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