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后轟動上海灘,5名影迷跟著自殺,30萬人送葬,12位大佬抬棺 -
她只是傭人的女兒,卻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成為中國“電影皇后”。
她是中國最早的娛樂明星,在那個電影還沒有色彩和聲音的時候,用29部影片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jīng)典女性形象。
表面上她是風光無限的大明星,私下里的生活卻是被男人當做交易的籌碼。
她也是最早因為承受不了輿論的壓力而選擇自殺的明星,25歲,花一樣的年紀,3片安眠藥就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
她的死訊傳開后,上海就有5名影迷因為受不了打擊而選擇隨她而去,其他地區(qū)也有多位影迷如此。
在她葬禮當天,上海當?shù)?0萬群眾走上街頭默默相送,當時的12位影界大佬為其抬棺,送葬的隊伍長度超過了3公里,被美國駐滬記者報道為“近代國際上最偉大的葬禮”。
她死后,后人將其與同時期的陸小曼、林徽因、周璇并稱為“民國四大美女”。
魯迅更是為其創(chuàng)作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做《論人言可畏》。
2005年,在她死后70周年,還被評為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最出色的100位電影演員之一。
她就是阮玲玉 ,一個命運比演的電影還悲慘的女人。
不平等的戀愛關系注定不幸福
阮玲玉出生于1910的上海,家庭并不富裕,父親只是一名干苦力的工人。
可是額運專挑苦命人,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母親沒有也沒有維生的本領,只好通過親戚指路,到上海姓張的大戶人家做傭人。
6歲的阮玲玉就開始幫助母親做工,雖然母親沒有文化,卻十分注重女兒的未來。
進入張府兩年后,母親攢了點錢,就送她到附近的私塾去讀書,次年,張老爺?shù)弥耸卤阒鲃诱{(diào)她去崇德女校,還為其爭取到了半價學費。
雖然只讀了三年書,但是這已經(jīng)足以改變?nèi)盍嵊竦拿\,很快她就來到了14歲,經(jīng)過女校的調(diào)教,她的氣質(zhì)十分出眾。
聯(lián)華公司在后來為其出的小傳里是這么形容14歲的阮玲玉的:“婷婷長成,瓊葩吐艷,朗朗照人,雖荊布不飾而韻致儼然”。
而張家也有4個少爺,就屬老四張達民不務正業(yè),他雖然大阮玲玉6歲,但是并沒有因為她的出身而看不起她,甚至還主動追求起對方。
15歲的阮玲玉哪里明白什么是非,她只知道張達民會疼愛自己,于是兩人就同居了。
張達民和阮玲玉
可是張家人知道自家少爺竟然在外面跟傭人的女兒同居,還領養(yǎng)了個孩子來養(yǎng),張老爺就氣不打一處來。
可是叛逆的張達民也不管不顧,就是要和阮玲玉逍遙快活,于是老張一氣之下就斷了和小張的關系,并切斷了他的生活費。
此時的阮玲玉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只知道這個富少爺為了自己情愿跟家里斷絕關系,就更加愛對方了。
可是沒過幾個月,張達民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不僅賭錢,而且沒有一點維生的技能,每次都回家蹭吃蹭喝,跟家里的哥哥嫂嫂要錢,絲毫不顧吃不上飯的阮玲玉。
為了生計,阮玲玉去找了張達民的大哥,他在電影業(yè)有一番成就,想讓他幫助自己在指條明路。
于是在大哥的幫助下,阮玲玉成功當上《掛名夫妻》的女主角,掙到錢以后,張達民就將其作為搖錢樹,不給錢就打。
這樣的生活她忍到了18歲,忍無可忍之下,她選擇了吞藥,這次發(fā)現(xiàn)及時被救回來了。
她也只好忍受,可是時間長了誰也受不了,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她選擇了跳槽,這一跳,不僅有了名氣,還開啟了人生的第二春,和張達民越走越遠。
她憑借《故都春夢》這部片子一炮而紅,成為當時的默片女王。
可是命運多舛,1932年“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她為了躲避戰(zhàn)亂,就跑去香港。
在這里,他認識了富商唐季珊,這個年齡更大的男人有著張達民沒有的穩(wěn)重與體貼,還買了一個三層小樓給她們母女住。
殊不知,這是她跳的第二個火坑,這個唐季珊是有家室的,但誰不喜歡年輕漂亮的姑娘呢?
更加成熟穩(wěn)重的唐季珊也讓阮玲玉淪陷了,在對方的慫恿下,她和張達民攤牌。
張達民這個紈绔之認錢不認人,得知老婆傍上大款要甩了自己,第一反應就是要錢!每月400元生活費。
在唐季珊的協(xié)調(diào)下,最終分手費降到了每月100元,為期2年,就這樣她從一個火坑挑到另一個火坑。
唐季珊只是把她當做玩物,很多情況下都在家暴她,而另一邊,張達民也不滿足與一個月100元生活費,屢次索要更多的錢財無果,他選擇告發(fā)阮玲玉。
他告阮玲玉偷盜財務、與有婦之夫通奸,在那個年代,一個明星紅人的這種官司很快就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街頭小報報道此事的標題是《背張嫁唐都是為了財產(chǎn)?三角戀愛糾紛未已?繼以通奸罪起訴》,一時間阮玲玉從娛樂明星成了眾矢之的。
她讓唐季珊登報澄清,卻發(fā)現(xiàn)對方已經(jīng)和自己的好友梁賽珍好上了,根本不理會她的苦苦哀求。
盡管負面輿論纏身,生活和工作還是要繼續(xù)的,她最后一部電影是蔡楚生導演的新《新女性》。
這部影片是根據(jù)中國首位電影明星想做“新時代女性”卻受不了社會的指指點點最終不堪壓力自殺的故事,阮玲玉覺得自己的遭遇很像。
在合作中,她對導演蔡楚生暗生情愫,可是對方也是有家室的,她也只好把對方當做感情寄托。
要命的是,電影上映后,上海記者工會對電影中小報記者的形象不滿,要求導演、演員和全體劇組人員公開道歉。
此時一些報紙已經(jīng)借助這個事件開始翻阮玲玉的舊賬,受不了輿論壓力的她找到蔡楚生,表示希望能和對方私奔,遠離是非。
可是蔡楚生一個有家有口有事業(yè)的人,怎么可能因為一個戲子放棄這一切。
這一下連精神寄托都沒有了,心灰意冷的阮玲玉在遺書中寫下了對張達民和唐季珊的控訴。
在1935年3月7日晚,服用大量安眠藥自殺身亡。
唐季珊發(fā)現(xiàn)她的死亡,第一件事就讓情人梁賽珍去偽造遺書,用“人言可畏”概括了她的死因。
他的這一舉動,不僅撇清了自己的關系,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輿論上面去,同時還警告了現(xiàn)在的情人梁賽珍,你若不聽話,此后也是這樣的下場。
阮玲玉的死,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也是對社會現(xiàn)象的控訴。
這種輿論一直存在到今天,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語言暴力變得更加嚴重,網(wǎng)絡上你一言我一語就能壓到甚至是逼死一個人。
所以,魯迅先生寫了一篇文章叫《論人言可畏》,人言可畏,也希望大家在網(wǎng)上對事件或者人進行討論的時候,本著客觀負責的態(tài)度進行。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