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王軍,永別了 -
9月25日下午5點,編劇、導演、原中央戲劇學院教師王軍在家中病逝,享年52歲。
王軍是1971年生人,1995年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長期從事影視教學和創(chuàng)作。
他的編劇作品中,《金粉世家》《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影響力巨大。他還以監(jiān)制、編劇、導演等不同身份參與了《開盤》《緝毒先鋒》《開國前夜》《奪寶》《緝毒精英》《便衣支隊》《鍛刀》等一系列電視劇作品。
其中,《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曾在2005年獲得第二十五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三等獎。
王軍為人熱情真誠,在影視圈人緣極好,他去世之后,親朋好友深為悲痛,眾多影視人發(fā)文悼念。
王軍中戲88級的師兄師姐為他撰寫的挽聯(lián)是:
四國金戈萬卷浮云靠譜師弟今之古人熱心誰勝王胖子;
年方五二志在千秋轉身就走呼之不及大悲只在甲辰秋。
因他在校時酷愛四國軍棋大戰(zhàn),微博網(wǎng)名也是“四國工兵”。挽聯(lián)中應和了這一點。
以下為各方悼念
路海波(中戲教授):今早突接噩耗,我不敢相信我親愛的、才華橫溢的學生王軍走了,疫情前我們曾和戲文系文化管理96班的學生們一起相聚!我們的感情是那樣深厚。你才華橫溢,更難能可貴的是你為人真誠,正直不阿,善良而熱情,我們都喜歡你。你的為人和你編劇及導演的作品將會讓大家永遠記得你!我猶記得你做的古文體文章頗具古風意,令人激賞不巳!你在52歲的盛年突然駕鶴西去,太令人嘆惜!愿你一路走好,天堂安息!也希望你所有的親朋好友節(jié)哀順變,各自珍重,以慰你在天之靈
郭現(xiàn)春(制片人):不敢相信,編劇王軍走了。我倆相識于2007年,那時我剛做制片人,請他寫《緝毒先鋒》劇本,創(chuàng)作期間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劇本、喝點小酒,自此成為好兄弟。2010年他又給我寫了《緝毒精英》劇本。這兩部劇均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播出。前不久,在導演年會上,我倆在一個組,聊了好多,非常開心,還說再合作一部。再見了,軍兒!
青島籍影視人聚會(前排左一為王軍)
束煥(編劇、導演):剛留校的時候我跟史航住一屋,后來他搬走了,房間在我們共同努力下腌入了味,我決定重新粉刷,到安定門去找工人,一堆人圍上來,一個有粉刷工具的脫穎而出,快到校門口他要求加一倍的價錢,我讓他滾蛋,去敲王軍的門,說了剛才的遭遇,他說那我來吧。他不知道從哪兒弄來工具,我買了油漆,我倆挽起袖子干了一天。活干的很不像話,屋子白一道灰一道,像得了白化病的斑馬,但我們很開心,專門合了影,兩個人滿臉滿身的白點子,摟在一起。后面很多年,他都像那天一樣熱心,任何事情只要找他,一定辦得妥妥帖帖,超過你的預想。我們三年前就計劃搞個入校三十周年聚會,一拖再拖,最后決定明年搞畢業(yè)三十周年聚會,可他先走了。
再見了老王,我們的合肥組合永遠都在,明年的聚會給你留座,你得來。
余飛(編?。河绖e了,王軍老師,已經(jīng)記不起上一次見到你是什么時候了,但我忘不了你的樣子。我們沒那么熟,但你在我心中一直都是笑容滿面的樣子。在我被網(wǎng)暴的時候,你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我永遠銘記在心。這個世界有很多惡意,一點點善意都足夠我們記住一輩子。很可惜我沒有早點向你表示感謝。你用小號跟我討論行業(yè)話題時,還怕我誤傷了你,悄悄告訴我你的小號叫什么。其實你不用擔心,即使我們意見不一致,我也會尊重你、尊重你的意見、也不會因此忘記你的好。我在見到你更熟悉的朋友時偶爾也會想起你,總覺得還會有機會再見面,見面也無非是閑談,發(fā)牢騷,罵罵討厭的人,朋友之間不就是這樣嗎?平平淡淡,普普通通,這樣才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交情,但現(xiàn)在這些都無法實現(xiàn)了。趁你還沒走遠,先把這些我想說的話告訴你,希望你還能聽到。
汪海林(編?。和踯娛俏?guī)煾纾门笥?。是《金粉世家》《臺灣巡撫劉銘傳》的編劇,昨天早上還在發(fā)微博,心臟病突發(fā)去世了。非常熱血熱心的一個人,在中戲時是學生會主席,愛張羅事,愛幫忙,但又從不和稀泥,是非分明,嫉惡如仇,在所有事關編劇權益的問題上態(tài)度鮮明,他一直記得我的生日,每年會發(fā)來祝賀的私信,他也是我劇本《槍桿子1949》的監(jiān)制,八月份他在西安(太太是西安人),知道我去西安,就約我吃飯,說要帶我吃遍西安,可惜時候沒對上,就這樣永遠錯過了……世事無常,非常非常痛心!痛心!
宋方金(編?。何腋踯娎蠋煵皇?,只見過一兩次面,也不記得哪里見的了。但又覺得跟王軍老師很熟,像一個如同往事般熟悉的老朋友,隨時可以接上話頭聊下去。這種熟悉,一方面來自于王軍老師不設防的音容笑貌,另一方面也可能來自于微博。我的微博轉發(fā)量一向很少,如果有轉發(fā),往往跳入眼簾的就是王軍老師的微博名字“四國工兵”。這名字讓我感覺到援軍抵達,也瞬間感覺到好像是多了四個轉發(fā)。如今編劇四國工兵走了,我的微博從此少了一個轉發(fā),很多人從此少了一個朋友,世界上從此少了一個劇本。生死之前,世界形同虛設。唯愿有彼岸,唯愿王軍老師往生凈土,離苦得樂。
王軍的創(chuàng)作理念
編劇都應該有自己的偏好,說好聽點就是要有美學追求。如果說吳宇森式電影是一種暴力美學,而我就更喜歡暴力溫情美學,喜歡在暴力環(huán)境下去展現(xiàn)兒女情長。
影視劇社會影響面大,本應該承擔起相應社會責任的,我們的創(chuàng)作者更應該有這樣的文化自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藝術家也都算是知識分子,而知識分子從來都是社會的良心,于是就有責任去幫助年輕人盡早地認知正邪,確立是非觀念。
我不認為所有的編劇都是有天賦的,我更相信鐵杵磨成針,豐厚的積累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讓編劇慢慢走向成熟的唯一路徑。
電視劇本質上是一個講述故事的行業(yè)。編劇是規(guī)劃了所有藍圖的工程師。電視劇劇本是一個半成品,它需要通過二度創(chuàng)作之后才能算一個成品。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所有的決定權應該在編劇手上,我還沒有聽說過一個工廠要生產一個產品,設計師把它設計出來以后,進到車間里邊去,一個車間主任居然可以改變一個產品的形態(tài)和它的質量,這件事情在其他行業(yè)不可想象,在電視劇行業(yè)里面,更不應該發(fā)生。其他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包括制作環(huán)節(jié),后期宣發(fā)等等,都不應該去改變一部電視劇的形態(tài)。電視劇能不能拍好,決定權是在劇本。我只聽說過一個80分的劇本能拍出來60分,但我絕對沒有聽過一個60分的劇本能給拍成80分的。這是一個通識。
劇本在電視劇制作中的決定性位置,不是資本能撼動的,更不是一個可以商榷的未定話題。編劇機器人做出來的只可能是肯德基麥當勞,絕不會做出滿漢全席。觀眾口味不一,也不會一成不變,酸甜苦辣咸的程度把握,只有真正的手藝人能做到恰到好處。
我其實算是一個相當幸運的編劇,從畢業(yè)之后就開始了創(chuàng)作實踐。我不是個產量太高的編劇,因為我是天枰座又屬豬,比較懶,我也沒有什么生活壓力,所以沒有累死累活掙大錢的念頭。
很有意思的是,我只有兩三部戲沒上過央視,其它的戲都是在中央一臺或八臺的黃金時段播出,像《金粉世家》《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緝毒先鋒》等等,這個很奇怪。
我說這個呢,也就是想表達我的確算是幸運的編劇。沒有一部作品胎死腹中,拍攝完成的也都已經(jīng)播出。我一直有個想法,就是希望能創(chuàng)作出一部自己滿意的大部頭作品,當然這幾乎是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夢想,圓夢的有幾個人就不好說了。素材已經(jīng)在準備了,我還希望能親手將它拍出來。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