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才極不老實! -
杜兆才這個家伙,極不老實!
1月6日至9日,CCTV-1晚8點檔,4集專題片《持續(xù)發(fā)力 縱深推進》陸續(xù)播出,12個典型案例,都是年度反腐“大片”。
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杜兆才、足協(xié)原主席陳戌源、國足原主教練李鐵等,分別出鏡懺悔。
杜兆才說:“在俱樂部老板的利益圍獵當中,有些隨波逐流了?!?/p>
這家伙,極不老實??!
他幾句“懺悔”,就把自己變成“受害者”了;自己守不住底線,還埋怨大環(huán)境。
什么是“利益圍獵”?
《說文解字》中對“獵”的解釋是:“獵,放獵逐禽也。從犬,巤聲?!?/p>
“圍獵”的意思是,“從四面合圍起來捕捉禽獸”。
杜兆才在懺悔中如此甩鍋,其實是把自己當成了“禽獸”。
《醒世恒言》里面有個故事:官員薛錄事在高燒昏迷中化為鯉魚,躍入湖中,恰遇漁夫垂釣,明知餌在鉤上,吞必禍身,但耐不住餌香撲鼻,張口吞之,終被釣去。
馮夢龍對此點評說:薛錄事被釣皆因“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同理,杜兆才被利益集團“圍獵”,也是“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
金錢、美女,太有誘惑力了。
比如,杜兆才的幾個“好侄女”,表面是“叔侄關(guān)系”,暗地里是情婦,是不是母狗圍獵了公狗?
再說說什么是“隨波逐流”。
古籍記載,屈原被流放之后,形象落魄,瘦骨嶙峋,孤獨漫步在江邊,一位漁夫問道:“您身為三閭大夫,怎會落得如此境地?”
屈原說:“世間混亂不堪,唯我獨守清明,不愿與世同流合污,因此被流放至此?!?/p>
漁父又問:“既然世間如此渾濁,何不隨遇而安,與世人一起沉淪于世呢?”
屈原答曰:不愿隨波逐流。
杜兆才“隨波逐流”了,他究竟是“隨”的誰的“波”,“逐”的誰的“流”?
看來,在杜兆才的那個污水泛濫的河流里,也身不由己??!
杜兆才出生于1960年3月,曾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中國足協(xié)黨委書記等職,2018年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并繼續(xù)兼任中國足協(xié)黨委書記。
幾天前,足球報一篇年度反腐文章披露:中國足協(xié)黨組已內(nèi)部通報了杜兆才的涉案金額超過4000萬元。媒體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這個數(shù)字是刨除退贓,只是現(xiàn)金,還有多處房產(chǎn)。
知道中國足球為什么屢戰(zhàn)屢敗了吧?
杜兆才們,都被“圍獵”了,都“隨波逐流”了。
所以,他們雖然有著最多的球迷,領(lǐng)著最高的薪水,吃著最好的海參,卻踢著最臭的足球,讓中國足球在全世界丟盡顏面!
這種人,就是歷史的罪人,判多少年,流多少淚,都謝不完他們的罪,還有臉說被“圍獵”“隨波逐流”?
杜兆才的這種“甩鍋式”懺悔,并不是孤例。
一些貪官身陷囹圄后,總不忘作秀表演,改不了說大話、套話、假話、甩鍋的習性。
比如,把腐敗的誘因歸結(jié)為出身農(nóng)家,歸結(jié)為他人的拉攏腐蝕,歸結(jié)為仕途不順,等等等等。原因一大堆,唯獨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從自身的貪婪、自私、墮落處找原因。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如何虛偽的表演,恐怕只能感動自己、欺騙自己,不可能達到為自己推脫罪責的目的。
杜兆才等人的“懺悔”能換來中國足球的進步嗎?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