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捧紅那英王菲,從黑幫手里救下林志玲,年過50至今無人敢惹 ! -
她招牌黑衣黑褲、四季夾腳拖鞋,是娛樂圈江湖中的傳說;
她捧紅王菲、那英等一線大咖,路見不平多次救人于危難之中;
她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簽,“巨星推手”、“知名制作人”、“娛樂圈第一女流氓”、“娛樂圈女教父”......
這般俠女年過五十,依舊是港臺娛樂圈的大姐大;
她就是黑白通吃的邱黎寬,人稱寬姐。
邱黎寬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
18歲那年,她原本有機會成為一名歌手,但因喉嚨問題無奈放棄夢想。
從學校畢業(yè)后便輟學投身社會,偶然機緣進入電影界,成為一名跟組。
初入影視圈的她只能跑龍?zhí)?,替明星演員做危險場面的替身,但接連不斷的艱辛磨練沒有擊倒她,反而激發(fā)出內(nèi)心的勇氣和正義感。
邱黎寬的第一位導(dǎo)師是張美君,她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導(dǎo)演十分敬重。
不幸張美君得了癌癥,邱黎寬毅然掏出全部家當4萬元來資助,并四處籌措其余醫(yī)藥費,只可惜終究沒能挽回張美君的生命。
邱黎寬的仗義之舉打動了另一位導(dǎo)演朱延平,于是邱黎寬進入朱延平門下,從跟組成長為副導(dǎo)演和制片。
她雖為張美君籌得巨資救命,卻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wù)。
為了還清債務(wù),邱黎寬不得不兼職多份工作,日夜兼程。
80年代,港臺演藝圈風起云涌,同時也充斥著黑社會勢力。
每每拍攝現(xiàn)場遭遇黑道脅迫,大多數(shù)劇組人員都選擇默默忍氣。
而邱黎寬卻敢于挺身而出,不畏強權(quán),嘴碎的她常常當著黑道的面直言不諱,用自己的勇氣驅(qū)散黑惡勢力。
邱黎寬憑借膽識與真誠,在圈內(nèi)聲名鵲起。
當年香港娛樂圈黑幫摻合,片場常有不法分子出現(xiàn)。
有次黑社會分子來片場恐嚇,邱黎寬不但毫不懼怕,還正面喝斥對方“你敢開槍就開槍,別放空槍”。
從此“寬姐”之名傳遍圈內(nèi),無人敢小覷。
盡管她在工作上不畏強權(quán),但面對母親時又十分怕慌,生怕讓母親失望。
或許正因如此,她將母親“要好好做人”的教誨牢牢記在心。
她并非也只有強悍霸氣的一面,還展現(xiàn)出許多其他柔軟多變的面孔。
正是年少時期種種義舉和勇氣,塑造了今日邱黎寬不畏強權(quán)、大氣磊落的個性,也使她獲得了在娛樂圈呼風喚雨的地位。
在朱延平劇組,邱黎寬也經(jīng)常捎帶危險,無私奉獻,成為拍攝中的救場王。
隨著臺灣電影業(yè)的衰落,邱黎寬轉(zhuǎn)戰(zhàn)香港,與陳家瑛合創(chuàng)建立經(jīng)紀公司。
公司簽下的第一位藝人就是后來紅遍樂壇的天后王菲。
加入經(jīng)紀公司后,邱黎寬承擔起打造王菲形象的重任,
她深知自己肩負著公司的前程,
在王菲每一次演出和宣傳中,邱黎寬都全力以赴,生怕一個小差錯就毀掉王菲的明星之路。
1995年,那英因個人原因在與原來的公司鬧解約的問題,結(jié)果得罪原來的公司高層,被高層直接下令雪藏。
那英作為王菲的好閨蜜,王菲自然坐不住,不能坐視不理,于是向自己的經(jīng)紀人邱黎寬求助。
邱黎寬一個電話打去福茂高層,雙方進行了激烈的唇槍齒戰(zhàn),最后她對那英霸氣說了一句:“你讓秘書把文件拿過來”,就掛斷了電話。
1997年,她果斷簽下了那英。
之后邱黎寬和陳家瑛攜手努力,為兩人量身打造了兩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和《白天不懂夜的黑》這兩張出名的專輯。
這兩張專輯一出,萬人空巷,兩人因此成為娛樂圈歌壇的一代天后,還攜手走上了春晚。
王菲《空城》里的“我不要愛的空城,請給我你的天真,我不要情色掌紋,為它做無謂的犧牲......”歌詞
那英《爭分讀秒》里的“喜歡螢火,只因它照亮你輪廓,才知道,眼淚會熄滅人間煙火......”的詞,
人們沒想到,外表狠厲一生未婚的邱黎寬,竟能寫出這樣柔情的歌詞。
面對媒體的蜚短流長,她總是不遺余力地挺身而出,為藝人撐腰力挺。
王菲離婚之際,邱黎寬三言兩語反擊前夫的不當言論,表達了對好友的支持,
那英被質(zhì)疑時,她又用智慧化解危機,替那英向公眾正名,始終如一地維護藝人。
就連并非她公司藝人的林志玲,也曾受過邱黎寬的恩惠。
2005年林志玲在美國遇到黑幫威脅,邱黎寬不顧一切斡旋解圍,使林志玲免于被非法拘禁的危險。
林志玲亦直言,邱黎寬是自己的“大俠”。
2016年,林志玲再被藝人公開侮辱,邱黎寬也第一時間發(fā)聲支持,直言“見一次打一次”。
事業(yè)上的成就并未使邱黎寬忘記對電影的熱愛。
她投資拍攝的多部電影獲得重大獎項,個人也成為臺灣票房第一的女導(dǎo)演。
在邱黎寬心中,電影是實現(xiàn)兒時夢想的方式,是人生中重要的精神寄托。
邱黎寬的母性一面,也在她身上得到完美演繹。
2002年藝人陳寶蓮不幸自殺身亡,留下一個剛滿月的嬰兒。
邱黎寬沒有絲毫猶豫,收養(yǎng)了這個無依無靠的孩子。
十多年來,她視此子如己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兩人相互間充滿深情。
兒子也心存感恩,主動要求跟母親同姓。
當邱黎寬在演藝圈獲得成功后,她并沒有因此變得驕奢淫逸。
她積極投身公益,創(chuàng)立了“寬容基金會”,資助弱勢兒童接受教育。
她還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為臺灣社會進步發(fā)聲。
邱黎寬至今仍保有年輕時的熱血與斗志,她始終堅信,一個人只有心存善意、立足正義,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獲得幸福人生。
她曾救人于水火,也曾驅(qū)散黑社會勢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仗義”。
強悍、仗義、體貼、執(zhí)著,邱黎寬用生命闡釋了“俠女”的多重內(nèi)涵。
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才是“大姐大”,對后來者具有深遠的啟發(fā)意義。
在娛樂圈這個競爭激烈的領(lǐng)域,她始終保持著真性情與正義,值得每一位楷模學習。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