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經(jīng)歷!他演濟公后,接連發(fā)生3件怪事兒,至今仍未找到答案! -
先鋒谷影視娛評
2023年12月16日 09:43:09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
旋律一響,腦海中浮現(xiàn)的就是“
看似瘋瘋癲癲,實則以大愛普度眾生。
游本昌 老爺子把“瘋和尚”刻畫地入木三分。
然而就在當時拍攝的時候,出現(xiàn)了幾件奇怪的事情。
他們的“歡樂片場”,究竟有著怎樣的“奇聞”?
01緣分使然
因為一個角色“一戰(zhàn)封神”的演員雖說不在少數(shù)。
但能把詮釋得成為“教科書版”的經(jīng)典可不多見。
游本昌的“濟公”剛好符合這個特點。
雖然平時也經(jīng)常吃肉喝酒,看上去沒個正形。
但心懷悲憫澤被蒼生,是個實實在在的“活佛”。
然而鮮少有人知道,他演濟公的時候已是52歲了。
要說他之前的演藝道路,一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
誰能想到一個“瘋癲”的角色讓全國人民都記住了他。
不少人都好奇,為何濟公之后,他就淡出了娛樂圈。
其實這和他拍攝期間遇見的“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有關(guān)。
這3件事連游本昌都忍不住感嘆“這是佛祖要收我啊”。
當時劇組之所以會選擇游本昌來出演“活佛”。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上了他從小和佛門的淵源。
有算命先生說過,他有可能活不過13歲。
命里的坎兒難過,只有送到寺廟去才能躲過一劫。
一開始父母沒放在心上,但沒想到6歲的時候。
一向活潑健康的他開始發(fā)燒感冒,怎么都看不好。
看著床上奄奄一息的孩子,母親想起了那番話。
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把他送到了上海法藏寺。
沒想到前一秒還氣若游絲的游本昌一到寺廟就生龍活虎。
但這總不能一輩子就在廟里當一個和尚吧。
于是母親就和住持約定,等過了13歲的坎兒。
就要還俗重新上學,住持也答應(yīng)了。
有了這個緣故,但沒有一點兒佛門弟子的樣子。
全天摸魚打鳥好不快樂,約定的時間很快就到了。
重新走進校門的游本昌根本無法適應(yīng)。
于是他在同學的鼓勵下,加入了文工團。
一開始只是想湊熱鬧的他沒想到還真找到了興趣。
然而他的演藝之路并不順暢,接的都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
身邊的人勸他,趁著還年輕換一個活法吧。
勸的人多了,游本昌自然起了動搖之心。
那么,他是怎么等到“濟公”這個絕佳時機呢?
02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這句話反映了不少演員的真實一生。
但游本昌怎么也沒有想到,“大器”指的是自己。
“晚成”居然要等到52歲,家人勸說他安穩(wěn)一些更好。
一開始他也猶豫過,但演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告訴他。
角色不分大小,每個角色對于演員來說都很重要。
讀書時急功近利的他畢業(yè)之后反而多了幾分沉穩(wěn)。
《濟公》導演組在選角時,也找了許多名角。
但導演都不滿意,要不就是覺得太過俊俏。
不符合“濟公”這個“滄桑瘋癲”的人設(shè)。
要不就是演技不過關(guān),根本撐不起人物形象。
直到有一次,導演看到游本昌飾演的龍?zhí)住?/p>
終于眼前一亮,這不就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選嗎?
游本昌得到了這個機會之后,先是一陣興奮。
之后又開始懷疑,51歲的自己能演得好嗎?
為了不辜負導演的期許,他回到了兒時待過的寺廟。
向住持請教了“濟公”的核心究竟該怎樣詮釋。
同時在寺廟待了3個月,沉浸式感受人物的生活。
此時的游本昌,還沒有一心“皈依佛門”。
只不過是想要趕緊“吃透”這個角色。
而讓他真正信仰佛門,還要從拍攝時的3件事說起。
03科學無法解釋的3件事
第一件就是拍攝時有一場下雨的戲份,放在現(xiàn)在看不是大事。
人工降雨就行,但當時條件不夠,經(jīng)費緊張。
在春秋天等雨還比較現(xiàn)實,但當時正值盛夏。
天氣干旱,這個鏡頭拍不完下一場就銜接不上。
劇組演員的衣食住行,都是經(jīng)費在“燃燒”。
有人提議等雨來了大家在聚在一起拍戲。
導演說這不行,等人到齊了終于都停了。
于是大家只能呆在原地干巴巴等著。
拍攝現(xiàn)場附近剛好有一座寺廟,有人對游本昌說。
“你不是濟公嗎?要不你去幫大家求個雨”?
沒想到他還真的跑去廟里向佛祖祈禱。
因為遲遲等不來雨,劇組進度延誤不少。
誰承想這邊兒剛祈禱完,真的下起了雨。
所有人包括游本昌自己都驚訝地合不攏嘴。
如果說“要雨得雨”只是一個巧合罷了。
那后兩件事的發(fā)生真的讓他相信是佛祖在“指引”他。
第二件事是“要風得風”,有場戲是濟公與人“斗法”。
如果只是在現(xiàn)場擺幾個“造型”,那就毫無看點了。
于是有人提出用鼓風機來制造出“緊張”的氛圍。
導演也同意了,倒是效果實在是差強人意。
一查天氣預報,得了,這一周都沒有大風。
拍攝地點在荒郊野外,這次總不能再去寺廟求了吧?
游本昌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禱,希望佛祖可以“聽到”。
早上還是縫合日了,到了下午就開始狂風大作烏云密布。
但就是不下雨,樹葉被吹得呼呼響。
這不正是全劇組人想要的效果嗎?
游本昌高興地讓大家趕緊拍,這算是穩(wěn)了。
第三件事也是一個整部劇中的經(jīng)典場面。
就是濟公舞動著扇子,一只白色蝴蝶朝著他飛來。
濟公笑著說“來來來”,蝴蝶像是聽懂了話一樣。
這個鏡頭在今天來說就不是個事兒,用特效就好。
但在當時還是要講究機緣巧合的,像是注定了一般。
《濟公》播出后,游本昌的事業(yè)也迎來了巔峰。
此后,他和濟公“融為一體”,選擇皈依佛門。
將自己平生的積蓄都捐給了需要的人,延續(xù)了“濟公精神”。
03攔車鏡頭
央視選人的眼光果然不會出錯,游本昌是當之無愧的一級演員。
只用一個眼神,就把一部評分2.0的爛片硬生生帶成“神作”。
這是一部根據(jù)動漫改編而來的電影,由于劇情改動過大。
而且內(nèi)容無聊,一上映就遭到原著粉一會兒路人的雙重抨擊。
但讓人意外的是,沒過多久口碑竟然開始回暖。
由原來的二點多分,一路飆升到6.4。
原本以為是觀眾誤會了它,可看了評論區(qū)才發(fā)現(xiàn)。
幾乎所有的好評都是給游本昌老爺子的。
事實上,他的戲份非常少,演的是老年“李獻”。
只在結(jié)尾出現(xiàn)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讓觀眾徹底明白。
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一眼萬年”,他全程沒有臺詞。
甚至連表情都沒變,只用帶著淚花的眼神。
就道出一輩子的苦楚,以及內(nèi)心的釋然。
甚至有專業(yè)人士評價,是他憑借一己之力“救活”了這部電影。
其實不然,游本昌自出道以來,實力就有目共睹。
這個“封神”鏡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在這個利益至上的年代,他靠“濟公”火了。
而自己也成了真正的“活佛”,已經(jīng)年過90的他。
偶爾也會開場直播和喜歡自己的小粉絲互動。
在這個充滿戾氣的網(wǎng)絡(luò)世界,他的評論區(qū)一片祥和。
他會發(fā)布一些祝福視頻,也經(jīng)常提倡宣導正能量。
04少年歌行 改詞
他在《少年歌行》中,表現(xiàn)得也相當出色,秒殺不少演員。
這是一部評分很高的漫改劇,一比一還原了許多細節(jié)。
本來大家還在探討劇中的演員誰的演技好。
結(jié)果游本昌飾演的忘憂大師一出場,眾人瞬間鴉雀無聲。
“諸法因緣生,因緣盡則滅,恩怨情仇,等你長大自會定奪”。
老爺子沒看過動漫,而且出場只有十分鐘。
但他卻憑借對角色的理解,就把得道高僧的禪心與和藹。
演繹得淋漓盡致,但導演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
沒有用游本昌的原聲,不過有老爺子的演技加持。
問題也不是很大,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依然抗打。
在對戲的時候,他根據(jù)人物特點還改了幾句臺詞。
不過這可不是什么“耍大牌”“倚老賣老”的行為。
而是把角色理解透徹,并讓其性格升華的“點睛之筆”。
“寒水寺只是你暫時棲息的地方”。
他把改成了“一時”,更有未來難以預測的高深。
“剩下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
改成了“前面的路”,畢竟不能總是回頭看。
只是些微的變動,給臺詞增添了不少佛性和禪意。
臺詞本身的意思并沒有發(fā)生多大的改變。
但細細品來,反而多了許多希冀之感。
師父的殷切關(guān)懷,也讓人心生暖意。
結(jié)語
“做公益,廣而布施,化小家為大家”。
在游本昌老爺子的身上,這不只是簡單的一句話。
郭德綱當年準備拍一部和濟公有關(guān)的電視劇。
因為擔心毀了濟公的形象,于是特意拜訪了游本昌老師。
向他虛心求教,游本昌老師告訴郭德綱。
用“佛本無相”表達了濟公助人為樂,樂善好施的精神。
而不是某一個固定的形象,郭德綱于是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他不只是一個扮演者,而是把“濟公”的品質(zhì)傳承了下來。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