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戀愛后,他被診斷為“戀童癖” -
我真的受不了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情侶的另類秀恩愛了。
受不了一點。
給男朋友直播跪衣架的,有。
向男朋友下跪,對手指乖乖認錯的,有。
跪完了果然就是親親抱抱手牽手,甜暈無辜網(wǎng)友。
招數(shù)還有——
“女朋友不聽話怎么辦?”打一頓屁股就好啦。
女生跪衣架還有點上癮。
“嗚嗚又跪衣架了。”
這都是什么情趣???爹系男友和小女孩的play永不過時?
之前爆火的寶寶碗也是。
情侶出去吃飯只點一碗,女朋友想吃,男朋友給她分一口裝個小碗,就是可愛的寶寶碗。
圖源:網(wǎng)絡
情侶間競相模仿,秀起恩愛:我也有寶寶碗啦。
圖源:網(wǎng)絡
男朋友做的小碗面,也是“寶寶面”。
在愛的人面前自動退化成小孩,情侶秀得甜蜜,路人看得鬧心。
這到底是不是在以恩愛之名,矮化女性?
值得好好聊聊。
矮化女性?
其實寶寶碗爆火的時候,已經(jīng)引發(fā)過罵戰(zhàn)。
看起來又是對之前審判各類嬌妻文學的一次復刻。
犯惡心的網(wǎng)友罵:
“建議叫狗碗,我家喂狗就這樣,自我矮化的嬌妻沒救了?!?/p>
“寶寶碗什么鬼,老娘盤來了?!?/p>
支持小情侶秀恩愛的:
罵的人就是嫉妒,沒人愛。
沒人疼的可憐蟲才會想做大女人。
圖源:網(wǎng)絡
從一個碗上升到女性性別意識的激辯,爭吵如同鬼打墻,看得人發(fā)暈。
對此,你我都不陌生。
當事人在愛的人面前變成乖寶寶,路過的人狠狠被創(chuàng),越看越懷疑這是什么畸形的愛。
而一分析這幾年流行一時又翻車的秀恩愛模板,她姐發(fā)現(xiàn):
這明明秀的是寵物之愛。
之前還有情侶秀“嬌妻不過肩”。
用女友的矮,來襯托男友的高,營造最萌身高差的浪漫。
摟腰喝水挑戰(zhàn),則用女性的細腰烘托爆表的男友力。
圖源:網(wǎng)絡
最近還有人因為男友把女生經(jīng)期夜用的安睡褲稱作“寶寶褲”“尿不濕”而瘋狂心動。
圖源:網(wǎng)絡
也有很多女生喜歡做一個男友管著的寶寶。
愛那種查崗的超強占有欲,疼愛她這個“小朋友”。
圖源:知乎
女生最好又矮又瘦又幼態(tài),像被人捧在手心里長不大的小寶寶。
細枝末節(jié)體現(xiàn)的寵物感,連路過的螞蟻都想嗑一口。
而之前蒙淇淇和徐徐如月來出圈的秀恩愛,秀的不是身體上的幼態(tài),而是沒有自理能力和生活常識的精神上的低幼。
撓下巴、撓頭皮、哼唧嚶嚶嚶、男人的小狐貍......如同《寵物情人(咯噔版)》。
上下滑動更辣眼睛
女友是寶寶,至于男友,那還是“爹系”的最香。
在這一系列甜蜜暴擊里,女性是矮小、溫順的哈基米。
男性是高大、威猛的霸總。
流行的浪漫公式搞出父女play、寵物play,矮化女性,拔高男性,這顯然不是平等的兩性關系。
當然,我們批判嬌妻文學和不對等的關系,從來不是要對秀恩愛的女性個體喊打喊殺。
我們要警惕的,是病態(tài)婚戀觀的泛濫,和被流行文化荼毒后自我退化而不自知。
矮化女性的鍋,不該讓所謂的“嬌妻”來背。
畢竟,矮化女性并讓她們沉溺于虛幻的寵物之愛,向來是父權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被矮化的女性
《第二性》中這樣表述女性被荼毒的愛情觀:
女人很高興情人稱她為“我的小姑娘,我親愛的孩子”......
許多女人固執(zhí)地在“做孩子”,在舉止和衣著上無限延長她們的童年。在男人的懷抱里重新變成孩子,使她們十分滿足。
女性向來被鼓勵在愛情里退化,越退化越無害,她們就越值得被愛。
這樣的明著甜寵、暗著矮化,在當下的影視文藝作品里,相當常見。
比如男主要表達對女主的愛,大多會說:
“在我懷里當一輩子小孩,我養(yǎng)你?!?/p>
圖源:《偷偷藏不住》
他們口中的小孩,是指年紀二十出頭的那種。
圖源:《你微笑時很美》
在國產(chǎn)甜劇里,當18歲的少女愛上大她十幾歲的大叔。
少女永遠是大叔的小孩。
圖源:《夏花》
但是,當姐姐愛上小7歲的年下弟弟,姐姐依然是弟弟的小孩。
圖源:《愛情應該有的樣子》
可見,小孩不是一個身份,小孩是一種專屬女性的處境和態(tài)度。
而甜劇最好嗑的梗,除了年齡差,還有最萌身高差、體型差。
大只男和小只女,同框就有張力。
圖源:網(wǎng)絡
小學生文筆的瑪麗蘇更是誕生了劃時代的“奶嗝文學”“奶屁文學”。
女孩一談起戀愛,就會變成奶聲奶氣的小奶貓。
打的嗝放的屁,都滿含奶味(冷知識:奶嗝是臭的)。
圖源:網(wǎng)絡
讓女性變寶寶、變小孩、變寵物,文藝作品總能將不平等的畸形之愛,包裝成甜寵的曠世之戀,然后告訴嗑糖的女觀眾們:
做一個單純的孩子吧,你會遇到疼愛你的父親;
做一只軟萌的寵物吧,你會遇到喂養(yǎng)你的主人。
當你遇到了,你就遇到了愛情。
而其潛臺詞是:
做一個聽話的奴隸吧,你會遇到掌控你命運的主人。
她姐看過一對年齡相差10歲的情侶的街頭采訪,男人29歲,女孩19歲。
男人宣稱這是完美的年齡差:
“我喜歡年輕的女孩,當她們只有19歲的時候,我可以訓練她們成為最適合我的女人?!?/p>
訓練、調教、塑造、操控,這便是名為“寵愛”背后的一把把尖刀。
這樣的浪漫愛,矮化女性的人格,貶低她們的能力和價值,又為男性掩蓋了多少權力的壓制和剝削。
在每個被寵得軟乎乎、奶乎乎、傻乎乎的女孩身后,我都能聽到爹系男友的算盤打得震天響。
而女性群體,似乎是有一種自我矮化的“天賦”。
她們甘愿中毒,做一個仰望男人的小孩,因為她們從小都被作為“嬌妻預備役”養(yǎng)育著。
波伏娃一針見血地總結了父權社會養(yǎng)育女孩的一貫策略:
人們?yōu)樗x擇書籍和游戲,讓她走上她的命運之路,人們要求她擁有女性的美德,教會她烹飪、縫紉、做家務,同時學會打扮、施展魅力、懂廉恥;
人們讓她穿上不方便而又昂貴的衣服,她必須細心加以料理,人們給她梳復雜的發(fā)式,強加給她舉止規(guī)范......
總之,人們促使她像她的女性長輩那樣變成一個女仆和一個木偶。
是的,在遇到愛情愛情之前,女性早已是初具雛形的女仆、木偶,等待她命中注定的蓋世英雄。
沒人教過她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去追求更遠大的理想,去實現(xiàn)和超越自我。
于是,外界對女性長時間的矮化,自然被她們輕松內化為自我矮化。
第三條出路在哪里
可以說,人類的文明與歷史就建立在矮化女性的基礎之上。
很長的時間里,女性的身體被規(guī)訓著——
她們披上罩袍、戴上面紗,或裹起雙足,被限制出行的自由。
女性的智識被禁錮著——
她們不能接受教育,無法寫作,更不能參與投票和選舉。
圖源:《婦女參政論者》
女性被排斥在文明之外,又被矮化為“智力不高”“體能太差”“情緒不穩(wěn)定”的二等公民。
她們不創(chuàng)造歷史,只傳遞男性的姓氏和基因,因為她們一出生,歷史已由男性寫成。
這樣的歷史,卻一直在教女性如何做一個聽話的奴隸,教男性做主人,所以,嬌妻和霸總的雙向奔赴,從來都是生命力旺盛的創(chuàng)作母題。
而所謂的嬌妻,就像寫在《第二性》扉頁上的那句話:
“半是受害者,半是同謀,像所有人一樣。”
她們既是矮化女性的虛假浪漫愛的受害者。
被閹割了生命力之后,把男性賜予的愛當作生存之必須,她們不再向往外面的曠野,也不知何為人的獨立和成長。
圖源:網(wǎng)絡
同時,她們在無意識中又作為同謀,加固著矮化女性的價值觀。
被矮化和自我矮化成為一個循環(huán),就是這套結構的可怕之處,也是女性身處其中動彈不得的可悲之處。
在這一結構里,罵戰(zhàn)總如鬼打墻一般。
就像基于寶寶碗、咯噔文學對嬌妻的批判,最后都會演變?yōu)椴煌嚑I女性的互相攻擊。
戀愛腦的嬌妻是沒救的倀鬼,罵嬌妻的則是真厭女的假獨立女性。
先進的態(tài)度和陳舊的觀念將女性切割分化,又在碰撞中混作模糊一團。
只因為,這套結構的規(guī)則從來都不為女性設定,我們怎么選都永遠左右為難,無法達成共識。
圖源:《婦女參政論者》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那么至少,我們能做一件事:
不要順流而下,自我矮化。
要相信,父權謊言對當下這一代的女性來說,已顯得蒼白無力。
因為我們終會成長覺醒,就像《再見愛人》里要掙脫“爹系老公”的王詩晴。
當年她也是被老公寵愛的小女孩,但當她長到30歲,才知道掙脫愛情濾鏡后的不需要、不崇拜,會給她帶來自由的天空。
圖源:《再見愛人》
不對等的愛,不可能滋養(yǎng)出健全的人格。
也許身為女性,我們的覺醒,可以從此時此刻對自己的養(yǎng)育開始。
養(yǎng)育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我不認可父權文化給我的指定身份,我既不是嬌妻,也不是獨立女性,我只是我自己,不可定義。
也養(yǎng)育一種新的關系邏輯——
我愿意重新學會人和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和愛,去代替父權文化根植于頭腦里的階級、秩序和控制。
前些天,柯佳嬿被問到老公拿獎會不會家庭地位上升,她的回答便是參考答案:
“我不太懂這個邏輯,在我們的觀念里,沒有什么第一第二甚至一家之主的概念。我覺得在一起就是互相(尊重)?!?/p>
來源:網(wǎng)絡
好的關系便是如此。
不會有寵物和主人、小孩和大人、女兒和父親,也不會有矮化、操控和打壓。
好的關系,是追求勢均力敵,共同成長。
環(huán)顧四周,為女性設下的陷阱實在太多太多,所以請務必記得,時刻保持警惕。
不把虛假的寵愛當蜜糖,不把退化當成長。
自由和權力,從不會拱手給一個柔弱無知的孩子。
自由和權力,永遠只會由勇敢智慧的女性,自己親手奪取。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