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狂又野,論性感還得看她 -
前段時間,在寫韓國女子競技團綜《海妖的呼喚》時,我們就曾經(jīng)熱烈地呼喚過內(nèi)娛要抄作業(yè)出同款。
有一說一:國產(chǎn)綜藝雖然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相對較弱,但追熱點的效率,學習的誠意還是值得夸上一嘴。
近日,一檔名為《我可以47》的生存競技賽掀開帷幕。不愧是內(nèi)娛速度:
瞧,同款這不就來了?
圖源:綜藝《我可以47》,下同
這個節(jié)目名字混搭晦澀,語意不明也沒有指向性,多次刷到熱搜一度毫無點擊欲望,浪費了這么好的題材。
但事實上看頭不少:數(shù)字47,指代的是參賽的47位選手,在為期21天的封閉式方舟計劃中比拼,類似“體能競技版”選秀大賽。
矯健壯碩的力量之美,熱血沸騰的硬核battle。
不搞勞什子狗血扯頭花的劇情,完全是強者與強者之間,揮灑熱汗,燃起斗志的碾壓。
她能殺出重圍,
沒人敢不服。
與《火之島:海妖的呼喚》的賽制有相同的部分:兩者都是在各種運動/職業(yè)中精選出不同的“體能王者們”參與競技。
他們有特種兵、退役消防員、反恐突擊隊、游泳/橄欖球/CrossFit體能/單板滑雪等多項運動員、奧運會冠軍、拳擊/攀巖/斗腕/重劍/柔術(shù)/綜合格斗冠軍、吉尼斯記錄保持者,國際健美選手、大力士冠軍、雜技大滿貫……
圖源:《我可以47》部分女選手
這么多實力強悍的選手同臺競技,可以說每人都在各個細分領(lǐng)域做到了頂尖。
里面的高強度比拼難到什么程度呢?
有一條彈幕悄咪咪地揣測:不會是為世界末日提前篩選進入方舟的人選吧?
但也有很大不同。
首先,這不是一檔全女比拼,而是男女選手同一賽場、同一項目、同一標準下真正強者的較量。
從源頭就杜絕了過往“普通男網(wǎng)友口出狂言可以單挑女拳擊冠軍張偉麗”的意淫;和“她之所以能贏都是大老爺們謙讓小姑娘”的狡辯。
用實績證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鏗鏘定論。
另外,比起韓綜條件惡劣的荒島求生,《我可以47》是在專業(yè)搭建的大型、高端、賽博朋克式、別具未來科技感的運動場中,畫面鏡頭場地人員配置,都是真金白銀(內(nèi)娛還是有錢)。
第一環(huán)節(jié),是讓47位參賽選手在一個垂直高達8米,有傾斜度的機械巖壁同時攀爬。
攀巖難,但貌似對于訓練有素的他們來說也還行?
但如果這是一個沒有終點,會依照不同時間改變轉(zhuǎn)速,像倉鼠跑步的滾輪、像流水線車間無限循環(huán)的滾動式巖壁呢?
唯一的決勝方式就是:
拼體能、全身協(xié)調(diào)性、抓力和意志力,掐著時間沒完沒了地往上爬,直到其他人一個又一個熬不住落水,直到賽場上只剩下第一名,比賽才算結(jié)束。
當然,任何一項專項運動,對具體選手的專項能力要求極高,也未必100%匹配。
比如舉重選手自重大不適合攀巖,跑步運動員腿部訓練多但上肢力量薄弱,而對于靈巧柔韌臂力抓力強悍的雜技/跑酷選手來說,簡直如魚得水。
但既然對標韓綜《海妖的呼喚》,當然得重點看其中的女選手們。
第一輪比賽攀爬的時候,世界自由泳冠軍張雨涵 成為了堅持到最后的女選手,作為外行的她甚至比本就練急速攀巖的專業(yè)選手堅持更久、耐力更強、狀態(tài)更穩(wěn)……
那些自詡能力不差卻早已落水的男選手看到她強悍如斯,不由得發(fā)出陣陣驚嘆。
競技面前,不分男女,只分強弱。
就像張雨涵自己所的那樣:
由始至終沒分誰是男選手,誰是女選手,大家同臺競技,一視同仁地看待每一個人。
后面排名出來進行分組,第二名的隊長不愿逆本性去嚴格挑選(拒絕)抽簽到的隊友,退出把隊長名額讓給第七名(前六名為隊長),而張雨涵的排名恰好在47人中排名第七。
事實證明,解放軍出身又成為游泳運動員的張雨涵,在選人和管理上的確很有一套——
她思路清晰,堅定果決,不會因為和別的選手更熟悉,就挑選一個不合適團隊的人選,將私人交情摻雜到競賽之中。
管理上她又使用了一點小巧思:
在這個人手拿N個世界級冠軍的牛人之中,大部分選手的自我意識都很強。一個強調(diào)合作的團隊里,除了要挑選實力強的,也要考慮到隊員的配合度、宜人性、服從度。
《我可以47》中另一位表現(xiàn)非常突出的女選手,是斯巴達勇士賽精英組冠軍許付利 。
她以強大的自信在第一場中甩下多位男選手,拿到了比較好的名次,得到了眾多選手對其實力的認可。
后面被6位隊長抽簽選人組隊時,許多專項能力稍弱的選手都面臨被挑選,甚至遭到全票否決,沒人收留的尷尬境況。
許付利作為身體綜合素質(zhì)較強的種子選手,被一位隊長抽中并欣然同意納入團隊。
但拿到小組offer的她卻站出來拒絕了。
她早就看好了一支實力更強的隊伍,寧為牛后不為雞頭,于是她斷然拒絕并申請要去強隊歷練,一度讓發(fā)offer的隊長下不來臺。
出于尊重和成全,隊長收回了offer讓她去了心儀隊伍。
勇敢捍衛(wèi)自己想法,而不是聽之任之,溫順地被挑選被安排,這種“不討好、敢得罪”的特質(zhì)在女性群體中仍然少見。
《我可以47》中那么多位女選手,她們不僅打破運動上的極限,也打破外界對“女流之輩”的輕蔑和小覷,收獲了男團選手們發(fā)自內(nèi)心、由衷的仰慕和欽佩。
當然,這檔節(jié)目也有不足之處:
第二期開始拖拉,節(jié)奏磨嘰,進度太慢。生活戲份太多,競技內(nèi)容太少,一整期只放出一組賽況。
本著推廣中國象棋的目的,在棋局比拼上花費了不少筆墨,初衷是好的,但也讓許多不了解中國象棋的觀眾在一頭霧水中覺得乏味。
題材很好,但在節(jié)奏把握和項目設(shè)置上仍有優(yōu)化空間。
看膩白甜瘦幼,
論女性魅力還得看她。
這是頂峰相見的強者角逐,我們應(yīng)該呼喚更多類似的體育競技節(jié)目。
一方面激發(fā)觀眾踴躍的強身健體熱情,重塑好身材的標準和審美觀;也在某種程度上扭轉(zhuǎn)了內(nèi)娛“唯流量明星論”的枯燥題材,在正確的路徑上產(chǎn)生良性競爭。
大眾苦“白瘦甜幼”審美久矣。
但想改變一套審美體系,光批評唾棄還不夠,除了收集《錯題集》外,需要有更積極、前沿、先鋒的范本去打個樣。
就像網(wǎng)友說的那樣:“感謝參賽的女性,在存在偏見和誤解的領(lǐng)域上展示了女性的力量之美?!?/p>
在許多對女性的偏見里,外界下意識地會帶著有色眼鏡凝視、評判、拒絕一些女性:
女性情緒化不夠冷靜、女性婦人之仁不適合做管理、女性柔弱戰(zhàn)斗力差、女性只會(該)溫順地等待被安排和抽取,而不會(該)拒絕他人和主動爭取……
甚至,在大多數(shù)時候,這套偏見因為過度根深蒂固得像一種約定俗成,就連很多女性自己,也會下意識地主動鉆入外界設(shè)定的圈套:
都說女孩學不好理科,不如現(xiàn)在放棄算了?都說女人情緒不穩(wěn),我可能真的差勁?都說女孩后勁不足,我現(xiàn)在再努力也沒有用?
推出女性楷模和優(yōu)秀范本的重要性在于——
一方面砸碎外界給女性設(shè)定的天花板,讓更多機會照入;另一方面激勵其他姑娘“她都可以,你也能行”,防止年輕女孩們在一開始就自我設(shè)限,自廢武功。
至少在《我可以47》里,觀眾得以窺見那些活躍在競技場上的優(yōu)秀女選手的真實面貌:
為了取得勝利,為了實現(xiàn)自我,為了局部最優(yōu),女性也能野心勃勃主動挑戰(zhàn),也能成為果決沉靜的領(lǐng)導(dǎo)者,也能像一只肉食的野獸,向目標發(fā)起沖鋒。
體育競技,不僅考驗了速度、力量、耐力、敏捷、柔韌的綜合身體素質(zhì);更考驗了決策能力、團隊意識、合作精神等認知水平。
那些在各自賽場上攀爬到頂峰的女性競技選手、女性運動員們,在鏡頭前呈現(xiàn)出為了集體榮譽和個人價值而戰(zhàn)的野心和斗志,也是在綜藝節(jié)目中少有的。
從韓綜野外生存《海妖的呼喚》,到國綜運動競技《我可以》,頗有種一女高呼,百女應(yīng)和的意思。
一群體格強壯,性情兇悍,好勝心強的“大女人”們站了出來,敲碎大眾對女性嬌弱柔媚、聽話照做、安于平淡的錯誤偏見。
熒幕上的她們用智慧和武力值撬開的天花板,正在惠及線上線下更多的普通女孩,刷新了“女性還能做什么”的更多可能性。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