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自殺,二女天后,秋官和他的四個女兒 -
10月1日,香港媒體報道了一個新聞,鄭少秋的大女兒在美國自殺身亡。
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覺得比較懵,大家對“鄭少秋女兒”第一反應是鄭欣宜,然而鄭欣宜活得好好的,后來人們才知道這個大女兒叫鄭安儀,是鄭少秋與第一任伴侶盧慧茹所生,而母女二人很早就離開了香港,在大洋彼岸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次女兒自殺,她的樣貌才第一次被人們看清。
▲鄭少秋的大女兒鄭安儀,圖源水印。
這件事最初是油管上一個娛樂博主“smart travel”爆料,該博主身兼數(shù)職,也做娛記,當過一些綜藝節(jié)目的嘉賓,油管16萬粉絲。
她的信息來源是鄭安儀生前在美國的教友的投稿求助,在半個多小時的節(jié)目里,她用聊天的方式講述了鄭安儀教友透露的事情來龍去脈,順帶再盤點了一下鄭少秋的情史紅塵債。
據(jù)這位博主的爆料:
鄭安儀最近參加了當?shù)亓_省華人天主教堂(St Bridget Chinese Catholic Church)的成人道理班,小組的教友知道她不開心,一直很關心她。
上月26、27日,有教友發(fā)現(xiàn)鄭安儀失聯(lián),由于聯(lián)絡不上其母盧慧茹,擔心會有意外,遂報警求助。警方到達鄭安儀的住所,破門進入后,發(fā)現(xiàn)鄭安儀在屋內(nèi)自殺身亡,終年55歲。
▲鄭安儀加入的“羅省華人天主教堂”是洛杉磯第一家、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家服務華人的教會機構,成立于1939年,在1991年的時候被香港慈幼會接管,旨在服務赴美的新移民,辦英語班、社區(qū)融合課程等等,教友幾乎都是華人,香港人居多。
▲在該教會的公告里,有一則新聞顯示鄭安儀在2014年入會,那時她46歲。
這則爆料隨后被證實為真,據(jù)知,教會于當?shù)貢r間9月30日,為鄭安儀舉行了追思彌撒。
教友之所以要透過油管娛樂博主的發(fā)聲尋找鄭少秋,是因為“未聯(lián)絡到她的母親盧慧茹,因此呼吁秋官盡快聯(lián)絡教會,為鄭安儀辦接下來的身后事?!?/p>
此事一出,香港媒體當然很震驚,《明報》致電秋官,至晚上他以短訊回復:“我們在了解處理中?!?/p>
沒過多久,由鄭少秋的妻子官晶華正式出面回應。她說鄭安儀的母親盧慧茹在溫哥華,現(xiàn)在已經(jīng)聯(lián)絡上,牽涉到美國法律問題,鄭安儀的身后事均由她母親處理,但“其他殮葬問題,如得她允許,我們會盡力幫忙”。
▲回應中可見作為秋官代言人官晶華的精明能干,既撇清責任又回答得體面安全。
一則死訊,又引起了大眾對于鄭少秋的關注。
這么多年來,秋官在演藝行業(yè)絕對是老行尊,他在盛年拍下的一系列港臺影視劇是不少七零后八零后的童年回憶,而且無論演戲還是唱歌甚至綜藝爆笑,他樣樣都行,唯獨有一件事始終過不了香港人的心理大關,那就是他處理婚姻親子關系的方式。
自從和沈殿霞離婚,鄭少秋就一直背負罵名,后來女兒長大,人們又指責他偏心與冷漠。而妻子官晶華盡管已經(jīng)盡力低調(diào),幾乎從不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卻也始終逃不過網(wǎng)友的口誅筆伐,這一次她代替鄭少秋的表態(tài),不出意外又遭到了網(wǎng)友的炮轟。
然而,在網(wǎng)友們口誅筆伐鄭少秋的背后,他的大女兒,鄭安儀,卻在這僅有的蛛絲馬跡中展現(xiàn)出了悲涼而孤獨的一生。
據(jù)已知的資料,鄭安儀生活在美國洛杉磯,一生未婚,46歲加入教會,55歲孤獨地死在家中,死后起碼三天才被教友發(fā)現(xiàn)。
鄭安儀社會關系幾乎為零,唯一的母親遠在加拿大溫哥華,似乎母女之間也早已經(jīng)沒有來往,否則教友們不會聯(lián)絡不上。若沒有教友這層社會關系,她恐怕不知還要在寓所里待多久。
而他的生父鄭少秋,在另一個平行世界里過著另外一種生活。
鄭少秋除了她,還擁有另外三個女兒,其中他和沈殿霞所生的女兒鄭欣宜在今年登上了香港《VOGUE》封面,已經(jīng)儼然“天后”的架勢。
鄭少秋雖然女兒運很旺,但他和女兒們的關系也頗為復雜。如今大女兒自行了斷,再回看他這四個女兒,雖然同一個父親,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鄭少秋的三段婚姻和四個女兒。
大女兒悲劇命運
鄭少秋常被香港人喚作“冷漠人”,大概源于他本身也是一個缺少父愛母愛、且生長在極度復雜家庭關系中的孩子。
鄭少秋出生于1947年,原名黃可忠,生父叫黃仁杰,大學教授,風流成性,和鄭少秋關系很淡漠;鄭少秋很小時父母離異,母親改嫁至一個大家庭鄭家,鄭少秋隨即改名叫“鄭創(chuàng)世”,母親隨后又與繼父生下一兒兩女。
鄭少秋是二十多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養(yǎng)子身份的,那時候繼父過世,母親和生父又常常碰面,鄭少秋覺得“我為何與他這般相似”,隨后才知曉身份。
鄭少秋在接受《志云飯局》訪問時聊起過第一段婚姻,確切地說不能稱之為婚姻,只能叫伴侶關系,“其實那時沒有正式結婚,同居吧,因為年輕不懂事,很快就分開了”。
這段同居時光發(fā)生在他17歲,也就是1964年。他和盧慧茹相識于當年的“墾荒話劇團”,那時鄭少秋正一門心思想當演員,報考了很多演員訓練班。這個話劇團在荔園演出,那時荔園還有更出名的一對賣唱姐妹花就是梅艷芳 和姐姐梅愛芳。
在這個話劇團里,鄭少秋只能演演閑角,也擔任場記、副導演等等,總之他更像是一個打雜的。話劇團演出三個月便結束了,也就是在這短短三個月時間里,他和一位美少女同學盧慧茹確定了戀愛關系。
少男少女在一起,自然轟轟烈烈,鄭少秋才17歲,盧慧茹當時應該也很年輕。
但這段關系發(fā)生在鄭少秋人生中最為劇烈變化的時刻,且不論17歲的他還不具備成熟穩(wěn)定的人生觀,最重要的是他也沒有相應的經(jīng)濟能力,養(yǎng)活一家大小。
鄭少秋說過當年的謀生的苦,甚至還買過機器想編毛衣做代加工,結果機器不行,朋友又跑了,他要賠錢,他也意識到自己不具備經(jīng)商的才華。
做生意不行,鄭少秋在話劇團散伙之后再度重考南國訓練班第五期,當時適逢全港話劇比賽,鄭少秋代表尖沙咀區(qū)參賽,結果得到“最佳男主角”。慶功宴上,他獲得堅城電影公司的老板關志堅賞識邀約試鏡,進而簽約,由此開始了明星生涯,當時的鄭少秋不到20歲。
看鄭少秋的履歷,從1966年至1968年,他的確頗為高產(chǎn),尤其1968年,一年里拍攝了七部電影,同時還在歌廳駐唱,以及上了一檔音樂節(jié)目《弦韻寄心聲》唱歌,再加上他的繼父也是那段時間去世的,他發(fā)現(xiàn)自己養(yǎng)子身份,無論事業(yè)還是身心都處于深深的動蕩之中。
可見他的確沒有什么時間也沒有心思花在自己的小家庭上,而他的大女兒鄭安儀就出生于最忙碌動蕩的1968年。
鄭少秋在音樂節(jié)目上表現(xiàn)良好,又獲得當時《歡樂今宵》監(jiān)制蔡和平賞識,1970年正式簽約TVB,參與了最火爆的一檔綜藝節(jié)目《歡樂今宵》演出,除了唱歌、趣劇,現(xiàn)場賣廣告,更模仿不少中外名人。平臺更大了,星途也更順了。
鄭少秋迅速走紅,“扮嘢秋”的美名遠揚,鄭少秋正式成為全香港人都知道的當紅明星。
▲這是鄭少秋模仿日本著名視覺系紅歌星澤田研二。一襲雪白海軍軍服,軍帽歪戴遮單眼,涂上口紅和指甲油,手執(zhí)香煙,一搖一擺,唱了一首《OH GAL》,震動全港。
在加入《歡樂今宵》之后,鄭少秋很快和《歡樂今宵》的“開國功臣”之一的女明星森森談起戀愛。毋庸置疑,他和盧慧茹的同居生涯也宣告結束了。
▲70年代(左起)森森、斑斑、櫻櫻、菁菁組成森森斑斑玉女合唱團,堪稱是港版Spice Girls。
▲森森和鄭少秋早年的節(jié)目,森森后來嫁給李小龍的親弟弟李振輝,生下一子,后離婚,再婚嫁給澳門一富商。
談及和盧慧茹分開的原因,鄭少秋接受采訪時說:
“那時候要來就來,要走就走,我覺得沒什么后悔。我以事業(yè)為重,但對方要完全擁有,那時年輕,我要演戲,投入感情一定有,但她連這些也接受不到,許多拗撬之后冷戰(zhàn),分開后便沒有來往?!?/p>
照這樣推算的話,鄭少秋和盧慧茹相戀于1964年,結束于1970年左右,而大女兒1968年出生,在她兩歲的時候父母便分開。
父親母親的生活很快就有了云泥之別。
父親鄭少秋進入了事業(yè)的快車道,享受著烈火烹油的命運高光,他一舉成為明星,與漂亮歌手戀愛,香港人人都知道“扮嘢秋”的威名;
相較之下,未婚生女、落魄且無依無靠的盧慧茹則選擇孤身一人帶著女兒遠走他鄉(xiāng)。
母女倆后來應該去了加拿大,因為鄭少秋說“那時我供她(指女兒)到外國讀書,還幫她拿了加拿大護照”。據(jù)教友透露,鄭安儀上大學找父親要學費是她成長以來唯一一次在母親的同意下主動聯(lián)絡父親,但要完學費就馬上失聯(lián)了。
鄭少秋也坦言,此后再也沒有聯(lián)絡,“走在街上恐怕都不認識?!焙髞碛袌蟮类嵣偾镌诿绹咕S加斯表演時曾與大女兒重聚,但無人證實真假。
鄭少秋接受采訪時說最對不起的是大女兒,“不知何解跟她的緣分是這樣薄”,但話鋒一轉(zhuǎn)又說是她媽媽的關系,女兒的性格“可能單親,偏激些”。
仔細想想,剛剛離開香港時的盧慧茹也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她自己在異國他鄉(xiāng)生存都成問題,更不要提還帶著年幼的女兒。這幾十年的悲苦滋味,想必無法訴諸言語。
從鄭安儀的行為和情緒來看,母親盧慧茹應該是一個要強、高自尊的女性,她幾十年來不允許女兒聯(lián)系生父,也不曾在金錢上有過糾纏(除了唯一的學費事件),這更證明是愛過之后濃濃的恨意,因為如果不恨的話,很難做到如此決絕地相忘于江湖。
而女兒的命運也和母親一樣有一種無語淚先流的悲愴之感。
鄭安儀應該有相當嚴重的心理問題,這反應在她的自殺、孤獨、以及長時間沒有親密關系。教友敘述,Angelina“在感情中屢屢受傷,長時間不快樂”。
至于她何時離開加拿大,獨自一人前往美國洛杉磯生活,如何母女分離、老死不相往來,鄭安儀又為何加入教會,為何自殺,這又是一段不被人知、但注定充滿血淚艱辛的孤獨人生了。
▲1974年,盧慧茹母女黯然消失于人們的視線,而鄭少秋已經(jīng)在接受新加坡第一夫人的“殷切垂詢”了。
二女鄭欣宜逆襲成天后
大女兒的故事告一段落,很快鄭少秋就擁有了第二個女兒。
前面講了,鄭少秋在加入《歡樂今宵》之后,在1971年與森森傳出緋聞,1974年森森單方面與他分手,寫了很多分手信,傳遞分手信的便是鄭少秋第二任老婆(我們姑且稱盧慧茹為第一任老婆)沈殿霞。
▲鄧光榮、沈殿霞、鄭少秋,鄧是沈的哥哥,而鄭是沈的情郎,這也導致了鄧與鄭不和。
鄭少秋和沈殿霞都是《歡樂今宵》的同事,鄭少秋是為情所傷的小靚仔,年輕的沈殿霞愛上他不奇怪,肥肥精明能干,日久生情,兩人開始十年愛情長路,并且于1985年結婚。
鄭少秋有演藝才華,但不善人事與財政,沈殿霞恰好擅長人際交往,商業(yè)談判,是她幫助鄭少秋開拓了臺灣省的市場,助力鄭少秋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鄭少秋也坦言自己在沈殿霞身上獲益良多,“那時候什么都靠阿肥,尤其是財政,她幫我負責?!?/p>
當然鄭少秋也常常提起自己的付出,比如為了陪沈殿霞待產(chǎn),鄭少秋推掉了后來由張國榮 演的《胭脂扣》。
▲肥肥稱當年自己放工后,一定弄好宵夜等他,拿湯到片場探他,“我是真的中意他,為了他做任何事也愿意。”
二人的女兒鄭欣宜也在婚后兩年的1987年出生了。
關于鄭少秋和沈殿霞的是是非非,我們曾經(jīng)寫過,這里不再贅述。但我們似乎從來沒有站在鄭欣宜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樁香江舊事,以及鄭少秋到底在女兒生命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鄭欣宜是個不折不扣的超級星二代,她出生于加拿大溫哥華,后回到香港。尚在襁褓中時,鄭欣宜就和父母一同登上過《歡樂今宵》,鄭少秋和沈殿霞在節(jié)目中為女兒唱歌,后面站著一整排藝人,大家真誠地祝福她健康成長、享受這個世界,這樣的待遇,縱觀香江所有的星二代,也只有鄭欣宜一人如此有排面,是啊,那時,母親是香港最出名的主持人,父親是香港最有名的偶像小生,萬千寵愛于一身自是當然。
生下鄭欣宜時,鄭少秋正好40歲整。她本就出生于父母關系瀕臨決裂的時刻,有報道說鄭少秋早已和官晶華暗生情愫,肥肥費了很大的功夫去生女兒,目的是挽救二人婚姻。這樣說來,鄭欣宜的降生本就被賦予了更多復雜的意義。
但她并沒有成功地彌合父母的關系,在鄭欣宜8個月的時候,沈殿霞和鄭少秋離婚。
此后,沈殿霞一人撫養(yǎng)鄭欣宜長大,家里幫手的還有沈的母親,也就是鄭欣宜的外婆。
▲鄭欣宜和外婆。
客觀地講,父母離婚時,鄭欣宜只有八個月大,她還什么都不懂,有母親、外婆在身邊,又生活富貴,一堆uncle、auntie寵愛,她應該是幸福的,快樂的,小時候的鄭欣宜確實是個可愛寶寶,沈殿霞常常帶她出鏡,打扮得像個洋娃娃,很招人喜愛。
鄭欣宜的問題在于到了八九歲的時候身體開始變胖,沈殿霞承認是自己的錯,“每次烹調(diào)出各色美食,希望女兒能夠把我的心血吃個精光”,“我發(fā)覺欣宜的膽固醇已經(jīng)相當于一個30歲成年人的程度”。
▲鄭欣宜出書《我的減肥日記》中刊登了媽媽寫的一篇《心痛》。
伴隨著體重問題,也出現(xiàn)了很多類似多動癥的癥狀。
鄭欣宜回憶自己小時候“一刻也不停地動”,身邊有親人朋友對她說,她是想通過性格上的多動來掩蓋自己對于身材的不滿。鄭欣宜曾經(jīng)很苦惱這個問題。
也聊起了小時候的母親私人的那一面,肥肥對外是“開心果”,但私人生活卻并不如意,要當一人撐起天下的單親媽媽,心情想必要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她在女兒面前也呈現(xiàn)非常情緒化的那一面,嚴厲,甚至打耳光,打完還要不準哭。
自從鄭欣宜開始變胖,香港人對她的態(tài)度也開始有了微妙變化,她在2003年16歲時決定減肥,“由高峰時期230磅激減至130磅”,并成為瘦身代言人。
▲人生中最瘦的時刻。
減肥的過程很辛苦,也并沒有持續(xù)太久,媽媽的文章里也暴露出她在減肥期間情緒不穩(wěn)定:
在學業(yè)方面,鄭欣宜的減肥過程貫穿著她的高中、大學生涯。鄭欣宜在溫哥華成長及接受教育,2003年開始減肥,到2005年Crofton House School高中畢業(yè)時已經(jīng)是正常身材。
到了大學時期就變得問題多多了,先后轉(zhuǎn)了三次學,先在卑詩大學,又轉(zhuǎn)到安大略省金斯頓的女王大學,再轉(zhuǎn)到約克區(qū)的懷雅遜大學。
鄭欣宜曾在社交平臺上回憶自己的青春期非常叛逆,也很郁悶,覺得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好像做什么事都背道而馳。
雖然立志減肥,效果也很顯著,但面對因為母親的關系而常常在娛樂圈拋頭露面的她,觀眾的態(tài)度依然以嘲諷居多。
鄭欣宜在青春期的過程里接受到了不止一次的網(wǎng)暴,比如2005年因在兒歌金曲頒獎典禮中扮公主吻吳卓羲,被嘲為“死亡之吻”,這也是她“負評”的開端。要知道那時的她也只不過一個剛剛高中畢業(yè)的女孩。
同年9月,TVB播放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慶祝晚會,安排鄭欣宜扮演白雪公主,TVB因此接獲多宗投訴。投訴內(nèi)容指場面惡心、嚇壞小朋友等等。隨后香港的網(wǎng)絡開始流傳各種惡搞短片。
但這些都不算什么,鄭欣宜人生最大的變故在19歲至21歲的時候發(fā)生了,那就是她的母親沈殿霞患病直至離世。
在2006年,鄭欣宜讀大一的時候,沈殿霞因身體原因離開舞臺,做了通膽管手術,后來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而再度入院。當時人們盛傳她得了膽管癌,命不久矣,全港都很轟動,還有一個24歲的印尼女傭混進了醫(yī)院偷拍沈殿霞的病容,最后被警方逮捕。
此事給沈殿霞造成了巨大刺激,她不愿意香港民眾看到自己暴瘦病態(tài)的樣子。盡管在2007年已經(jīng)證實罹患了肝癌末期,但此后將近一年的時間,沈殿霞總是盡最大的努力對外展示自己健康的一面,直至死亡。
▲2007年,去世前幾個月,沈殿霞出席《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為免藥物反應,不惜要求醫(yī)生減少三分之一抗癌藥的分量,再在臺慶當日服兩粒特效藥,振奮精神。
這個過程里,正在讀大學的鄭欣宜一直陪伴在媽媽身邊。也可能是由于媽媽患病的原因,鄭欣宜在讀大學的過程里一再轉(zhuǎn)學。
2008年2月19日,沈殿霞因肝癌在香港瑪麗醫(yī)院病逝,享年62歲。那時鄭欣宜21歲。
沈殿霞去世,極盡哀榮,她生前最在乎的人就是女兒鄭欣宜,所以在去世之前,沈殿霞動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脈關系進行了托孤。
▲鄭欣宜在治喪新聞發(fā)布會上。圖源水印。
▲2008年3月2日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肥姐我們永遠懷念您》追思會,會場容納6000個座位,儀式完結后市民輪流進場悼念。TVB不求任何贊助,自斥逾百萬港元制作,并全球直播,期間不會有廣告時間,更免費提供直播訊號予其他海外,乃至本地電視臺,此等安排皆十分罕見。不過在追思會當日卻出現(xiàn)了轟動全華語娛樂圈的一幕,就是當輪到沈殿霞契哥鄧光榮發(fā)表演說時,對鄭少秋惡言相向,道出鄭少秋與沈殿霞離婚之后一直冷待前妻及女兒,并要求對方上臺交代。
▲沈殿霞死后與父母合葬,圖為位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伯納比森林草坪紀念公園的沈殿霞之墓。
生活上,肥肥交待陳淑芬及一眾女友要好好照顧欣宜,把她當親女兒一樣疼愛;音樂上,囑托劉家昌親手帶女兒,囑托干兒子張學友在唱歌上幫她:“欣宜的歌聲很好聽,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女兒,最大心愿是看女兒出唱片,成為一個成功的藝人,希望大家支持她順利完成歌唱事業(yè)”。
▲沈殿霞和劉家昌。
▲沈殿霞和張學友私交很好,認張學友為“契子”。
▲后來鄭欣宜開演唱會,出唱片等等,張學友都不遺余力幫助她。
▲張學友常常在演唱會上做出一字馬的動作,就是在致敬沈殿霞,因為這也是沈殿霞當年的招牌動作。
財產(chǎn)上,苦心孤詣為女兒留下巨額財產(chǎn),并成立信托,防止鄭欣宜提前揮霍。
沈殿霞的遺產(chǎn)到底有多少,香港媒體曾經(jīng)做過很多猜測,版本眾多,有說一千萬,有說四千萬,也有說一億,但無論是一千萬還是一億也好,經(jīng)過了十多年的投資收益,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shù)字;
至于鄭欣宜的領取條件,有說是以年齡為界,到35歲時方可領?。挥姓f以婚姻為界,結婚時方可領取。
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在鄭欣宜二十多歲的時候,的確沒有享受到母親的財富,她曾對媒體爆料自己最窮的時候只剩下百余元,而鄭少秋聽聞此事還抱怨女兒為什么不來找我?
沈殿霞去世后,鄭欣宜的路人緣依舊沒有好轉(zhuǎn),人們攻擊她的點也從單純的身材問題開始擴散發(fā)酵。
比如人們指責她沉迷于戀愛,母親病重及去世后,都不忘帶著外籍男友,成日混在一起。
▲和男友一同與母親吃飯。
▲母親葬禮后,鄭欣宜帶著外籍男友出現(xiàn)。
還比如鄭欣宜不論各種場合均時常提起母親,被網(wǎng)友攻擊消費媽媽。
▲鄭欣宜于賀歲片《我愛HK2013恭囍發(fā)財》扮演年輕版肥姐,造型及神態(tài)極之神似。
當然還有復胖問題。
鄭少秋的問題也時常讓鄭欣宜出現(xiàn)在娛樂頭版。
沈殿霞和鄭少秋雖然離婚離得一地雞毛,但隨著時間流逝,加上女兒鄭欣宜漸漸長大,為了照顧女兒的情緒,雙方維持了一段時間表面上的友好往來,大部分是重要時刻,比如鄭欣宜生日、畢業(yè),以及TVB臺慶等場合,三個人還是可以大大方方地同框。
后來沈殿霞去世,再加上追思會上鄧光榮的炮轟,令這段陳年舊事再度成為議論的焦點,鄭少秋和官晶華再度成為人們指責的對象。
有媒體曾拍到肥肥病重期間,官晶華不愿丈夫談起她,一度黑臉離席,留下鄭少秋悶悶獨坐。媒體又開始把官晶華描繪成狠心且小心眼的第三者。
鄭欣宜的態(tài)度也令人驚訝,她幫助官晶華澄清,說對方是個好阿姨。這種行為又被網(wǎng)友視為對肥肥的背叛。
總之,在一波又一波的質(zhì)疑、議論、嘲諷中,鄭欣宜慢慢長大了,她的身體狀況時好時差,曾經(jīng)自曝患有抑郁癥,也常常受傷之類,這或許都與她的體重問題相關。
鄭欣宜不是故作堅強的女孩,身體疼痛時她就對著鏡頭哭,但也能夠在受傷時還堅持工作。
她的減肥大計在2015年正式畫上句號。
那一年她推出了《你瘦夠了嗎?》專輯,黃偉文為她寫詞,“你瘦夠了嗎?當你吃飽飯就沒人愛嗎?你瘦夠了嗎?所以你的魅力和自信因減得加?”一連串的質(zhì)問都在表達她內(nèi)心的不滿。
▲黃偉文和鄭欣宜。
這首歌誕生的時間,正好趕上全球范圍內(nèi)女權思想崛起以及反容貌焦慮、反身材焦慮的熱潮,它很快就變成大熱曲,鄭欣宜的形象也開始扭轉(zhuǎn),從一開始的被全網(wǎng)群嘲,變成了正能量的代表。
鄭欣宜放棄了減肥,她開始大方曬出自己胖胖的樣子,當然她依然是一個靈活的胖子。
而鄭欣宜的唱功也在各路大神老師的帶領下日臻成熟,不得不承認,媽媽當年看得很準,那就是她的歌聲的確不錯。最近幾年雖然香港流行音樂的影響力式微,但鄭欣宜卻迎來了事業(yè)的高光。
2016年,鄭欣宜大獲豐收,她的《女神》唱到街知巷聞,依然是黃偉文作詞,鼓勵大眾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也像是自己人生的寫照:
不要低頭,光環(huán)會掉下來,你是女神,不要為俗眼收斂色彩;
不要講和,威嚴會碎下來,你是女神,不要被下價的化妝掩蓋。
怒放的你,面朝大海,這選美是個很小的舞臺,你滿載大愛。
這首歌的MV在社交平臺已達1100萬點擊次數(shù),在香港各大網(wǎng)上音樂平臺及電臺皆成為冠軍位置,更橫掃四大頒獎禮的歌曲獎項,同年鄭欣宜于《2016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首奪“我最喜愛的女歌手”,這是一個含金量極高的獎項。這意味著鄭欣宜真正成為一線女歌手,有了相當強力的代表作。
2017年叱咤樂壇流行音樂榜頒獎典禮,黃偉文親口講述了一個“大報恩”的故事,他說沈殿霞對他有知遇提攜之恩,并回憶了當年他作為一個無名小卒的他來到電視臺錄影棚無人搭理,但作為大主持人的沈殿霞卻特地繞過來和他說話,充滿善意的一個微小舉動。
“那一秒,我覺得這個人情,是要還的。能還給她當然最好;給不了她,給她的家人也好;給不了她的家人,給這個世界也好?!?/p>
一席話,說得下面觀眾淚濕濕,這也從側(cè)面說明了鄭欣宜的成功,離不開媽媽當年結下的諸多善緣。
有段時間,香港媒體報道鄭欣宜大有趕超容祖兒的架勢,是“天后中的天后”,而鄭欣宜在社交平臺上謙虛回應自己還不夠格。
2020年8月,鄭欣宜簽約新東家寰亞音樂,老板林建岳送上堆滿兩架手推車的食物和日用品。沈殿霞生前好友鄭裕玲親自站臺捧場。
2021年,鄭欣宜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大屏。
2022年,在紅磡體育館開演唱會,反響極為熱烈,一再加場。我看了她的演唱會實況,的確滿座,氣氛熱烈,香港人對她是認可的。
演唱會上的鄭欣宜也的確閃閃發(fā)光:
各種livehouse演出不斷:
由于已經(jīng)有大熱歌曲誕生,且拿到了獎項大滿貫,鄭欣宜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她雖然是胖妹,但近幾年胖得越來越有態(tài)度、有格調(diào),所以各種時尚活動、商務代言也非常多:
時尚雜志不停上:
感情生活方面,鄭欣宜和外籍理發(fā)師Benjamin感情穩(wěn)定,雙方都在社交平臺公開過甜蜜照,目前住在一起,養(yǎng)了一條狗狗。
香港娛樂圈的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依然對她照拂有加:
▲鄭秀文、毛舜筠在社交平臺和鄭欣宜互動。
而人們更關注的是,2022年鄭欣宜就滿35歲了,傳說中媽媽的巨額遺產(chǎn)似乎可以如期領取了。
她的社交媒體片段也透露出自己目前住的豪宅:
至于和爸爸鄭少秋的關系,只能說父女兩個人還不算太熟,或者說這么多年以后,大家已經(jīng)放棄了想變熟的念頭。
在鄭欣宜暴瘦的那些年里,父女二人倒是有頗多同框,但后來鄭欣宜放棄減肥,再加上事業(yè)走高之后,父女很少一起出現(xiàn)。
鄭少秋和官晶華結婚之后又生下兩個女兒,鄭少秋和她們更像是一家人,對鄭欣宜的確不太管,也正因為如此,網(wǎng)友常常炮轟鄭少秋厚此薄彼,太偏心。鄭欣宜有幾年的父親節(jié)還祝福過他,后來也漸漸不了了之了。
▲鄭欣宜社交平臺最后一次出現(xiàn)鄭少秋。
不過鄭欣宜目前的情況也是有點撲朔迷離,因為她的社交平臺自從今年4月26日以后就沒有再更新,算一算到現(xiàn)在也有半年了。期間她的男友曾經(jīng)曬出一張她的背影照,算是報平安,但粉絲們始終認為鄭欣宜或許也有異常。
▲男友曬出鄭欣宜練琴的背影。
這次鄭少秋的大女兒自殺,人們又在關注鄭欣宜的情況到底如何?汪明荃對媒體透露,相熟的朋友說她沒事,那就應該沒怎樣吧。不過鄭欣宜的精神狀態(tài)在這些年里真的是飽受摧殘,也不知道這些挫折到底是讓她更強大了還是更脆弱了呢?
很難被大眾接受的官晶華女兒
最后再講講鄭少秋和官晶華結婚之后所生的兩個女兒。鄭少秋1988年同沈殿霞離婚后,翌年就迎娶小十七歲的官晶華,1990年誕下第三位女兒鄭詠恩,1993年再誕下小女鄭詠曦。
▲鄭少秋好像更疼愛鄭詠恩。
▲一家四口。
▲鄭少秋和三個女兒難得的同框。
可以說兩姐妹是在很不友善的輿論環(huán)境下長大的,因為肥肥強大的民意基礎和父親鄭少秋拋妻棄女的行動讓這個新組成的家庭不太被社會所祝福,但有一點,和鄭欣宜相比,鄭詠恩和鄭詠曦姐妹倆的確享受到父親更多的愛,畢竟他們一家四口是生活在一起的。
▲鄭少秋和鄭詠恩吃飯。
▲這是小女兒鄭詠曦,姐妹倆很好區(qū)分,妹妹的耳朵大。
兩個女兒風格不同,姐姐鄭詠恩更為明艷漂亮性感,妹妹鄭詠曦則清冷一些。
有段時間鄭詠恩也想勇闖娛樂圈,走過秀,當過模特,但因為香港民眾始終對姐妹倆沒什么好感,也就沒有繼續(xù)發(fā)展下去。
看得出爸爸鄭少秋對這個女兒蠻上心的,鄭詠恩走秀,他去捧場,坐在臺下當觀眾,還夸贊女兒漂亮。
▲鄭少秋官晶華和小女兒鄭詠曦一起去看鄭詠恩的走秀,圖源水印。
姐妹倆和鄭欣宜曾一度要修復關系,一起看電影,一起吃飯,但目測現(xiàn)在也沒什么交往了。
▲三個女兒一起看電影。
▲鄭欣宜曬出和鄭詠恩的合影。
▲鄭少秋和鄭欣宜、鄭詠恩。
▲鄭欣宜和鄭詠曦。
姐姐鄭詠恩在香港人眼里一直風評不佳,她在英國接受教育,回香港后在中環(huán)太子大廈Ralph Lauren店做經(jīng)理。
鄭詠恩青春期的時候常常在社交媒體曬出私生活,尤其是2009年她將自拍的一組照片貼在博客上,數(shù)一下前后共與19位不同國籍男性朋友有親密舉動,還有一些比基尼照,被大量瀏覽,成為香港娛樂界的一大新聞;
當時鄭少秋還是一力支持女兒“不過是泳裝照嘛,這有什么?快20歲的女孩不用管太多,最重要是人要漂亮?!?/p>
后來又有狗仔隊拍到她與已婚男上司吃飯,在媒體上被稱之為“放電”:
約會不同男性等等。
由于網(wǎng)友們太過于攻擊性,鄭詠恩關閉了自己的社交媒體,也基本上淡出了大眾視線,但是她的私人生活似乎一切照舊,畢竟人年輕,身材好,顏值佳,時髦愛玩,只要不在意這些議論,過著蠻瀟灑的生活。
▲圖源水印
小女兒鄭詠曦則更為低調(diào),目前應該剛剛大學畢業(yè),至于做什么工作,有什么人生進展,大眾就不得而知了。
四個女兒,都為父所累
毋庸置疑,鄭少秋在演藝圈富有成就,塑造過太多耳熟能詳?shù)慕巧?/p>
但他似乎把所有的感情和精力都投入到演員這個行業(yè)中,他在乎他在臺前的形象,無論是電視劇里的風流倜儻的男主角還是作為明星的鄭少秋,都是他無比在意的,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是他在私人關系中的冷漠。
無論是大女兒也好,二十歲就失去母親的二女兒也好,對她們,他似乎完全沒有任何給予父愛的欲望——也許因為他的父親也是這樣對他的。
在古舊的華人文化傳統(tǒng)里,強調(diào)父嚴母慈,過去大部分的華人男性不知道怎么做父親,在整部《紅樓夢》里你都看不到一個慈愛的父親,父親們要不然就高高在上,對兒女嚴厲無比,動輒棍棒相加,要不然就自己在外面風流放蕩,孩子的面都沒怎么見過。
▲張國榮的父親是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縫,但他們父子緣淺,在張國榮的口中,父親風評不佳,他說他有頗多女人頗為風流,在他的成長里,幾乎都沒有打過什么照面。
鄭少秋出生于1947年,當年母親帶著他改嫁,相當于拖油瓶,又生下弟弟妹妹,可以想象母親對他也不敢太過偏寵,父親是繼父更談不上多深的感情,再加上還有各種同母異父、異母異父的兄弟姐妹環(huán)伺,我想鄭少秋在童年時接受的更多是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
這種情感上的淡漠延續(xù)到他的親子關系上,鄭安儀、鄭欣宜的存在,完全激不起他的天倫之心,對待女兒更像是一種趕鴨子上架的義務,因為你不養(yǎng)女兒、不對女兒表達情感,大眾不會放過你;
而他后來的兩個女兒鄭詠恩和鄭詠曦也很難說能享受到最純粹的父愛,因為從本質(zhì)上來說,有一種人似乎完全沒有愛的能力,他們的情感世界里,只有博弈,只有“有用”和“沒用”。
鄭少秋曾說,為何要娶官晶華?那是因為官晶華是傳統(tǒng)女性,可以服侍我。為何和肥肥在一起十年,因為“幫得到我”。
▲鄭少秋這段要女人服侍他的話放在現(xiàn)在,簡直要被噴死。
那為何喜歡鄭詠恩?因為“最重要是人要漂亮?!?/p>
鄭少秋貪靚是出了名的,這不僅反映在他對自己的要求上,也許,在潛意識里,他對于身邊的女性,無論是妻子還是女兒,都有一種男凝的視角,靚是一定要靚的,妻子要傳統(tǒng)賢惠,女兒要漂亮乖巧,這更像是一種刻板的定義,而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
本文里生命力最堅韌的鄭欣宜,則讓我們看到了在充滿戰(zhàn)爭和冷漠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需要付出多少心力才能擺脫舊時陰影。擺在鄭欣宜面前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她能否完成媽媽的遺愿,順利地走入婚姻,這是一個未知;她接下來在歌壇的事業(yè)又該怎么走,這也是一個未知。
秋官,作為演員,他光芒萬丈,愉悅了幾代人,萬千的觀眾,但卻讓他生命里的三個親密愛人和四個女兒都留了深深的遺憾,如今大女兒已逝,而二女兒的巨星之路也面臨波折,三四女兒的日子也有另一種艱難。
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沒有被善待,在原生家庭的困局里掙扎的女兒始終有著難以化解的心理上的傷痕,完全缺失的父親,情緒化的幽微的母親,將成為她們生命中難以逾越的困境,有人在困境里泥足深陷,有人想要突圍而出,但能成功么?這是一個更大的未知。
祝福每個人都能最終找到自己的救贖。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