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是李佳琦變了 -
這兩天,Sir一直在關(guān)注“李佳琦事件”。
事情起因是,李佳琦在直播間售賣花西子眉筆,79元一根。
有不少網(wǎng)友留言稱:“眉筆太貴了”、“漲價了”。
李佳琦卻表示:“這么多年都是這個價格,不要睜著眼睛亂說,國貨品牌很難……”
最要緊的還是后半句:“哪里貴了,有的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么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p>
這個言論,直接將他送上了第二天的熱搜,掛了一整天。
網(wǎng)友將不滿歸咎于李佳琦的傲慢,對“所有女生的背刺”,和老板式的“沒漲工資怪你沒努力”的pua。
但坦白說,Sir沒有特別反感李佳琦。
畢竟Sir也不是李佳琦直播間的受眾,從未入坑,也就無所謂塌房。
所以比起罵他。
更想要討論如何來理解李佳琦的這場翻車。
李佳琦變了?
變的何止李佳琦。
01
先說“變”。
李佳琦確實變了。
不用聽聲音,從表情上你也能讀出李佳琦當時的情緒:火氣大,不耐煩。
也許是長期高強度的工作。
也許是那位網(wǎng)友的發(fā)言激怒了他。
也可能是收入不同往日了,再也難以拿出柜哥的服務(wù)態(tài)度——心態(tài)不一樣了。
但無論怎樣,我們無需理解李佳琦。
因為進入直播間的觀眾,不是為了要理解一個收入比自己高許多倍的人有多不容易的。
大家只為了看自己熟悉的、認可的李佳琦。
過去的李佳琦是什么樣呢?
他不會通過指責、打壓來為帶貨,而是通過真誠地為用戶著想,讓用戶覺得——
“這錢就該你掙。”
所以。
李佳琦不止一次上過熱搜,但多數(shù)時候,哪怕是出現(xiàn)對他不利的情況,網(wǎng)友也一面倒地為他說話:“保護我方李佳琦?!?/p>
他懂得換位思考。
買不起是你不配?
過去大家支持的那個李佳琦不會這樣說。
在流程走到一款貴婦級護膚品時,他想要略過,覺得這個價格對普通人來說壓力太大。
也就是說他默認,自己直播間里的主流觀眾是普通打工人、學(xué)生,大家是為了爭取那點優(yōu)惠來蹲直播的,不是購物自由的。
所以當這款產(chǎn)品分分鐘秒沒的時候,他也受寵若驚地感嘆“怎么有這么多富婆”。
他是大家的“嘴替”。
以往,李佳琦會在直播間試用200支口紅。
網(wǎng)友心疼他,他說這就是他的工作,大家不必心疼。
這一瞬間就讓普通人共情了——這不就像是那個辛苦工作的自己嗎?
而現(xiàn)在,李佳琦的影響力不斷壯大,更多的產(chǎn)品找上門,從美妝到家居、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無暇再用傳統(tǒng)的“真心推薦式”打法,來完成這樣一場龐大的直播盤。
一言以蔽之,之前“人型賣場”的價值沒那么重要了。
于是,他轉(zhuǎn)變?yōu)榱恕皟r格打法”——
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來李佳琦這里購買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對直播間所有品類都了解、都親身試用、都真心推薦,而是相信他的影響力,直播間能比別人拿到更低的價格。
誰又不是為了幾兩碎銀奔波,想方設(shè)法節(jié)約呢?
所以這一次李佳琦的翻車,是網(wǎng)友對他兩重期待的落空——
要錢,錢沒優(yōu)惠到。
要服務(wù),服務(wù)態(tài)度還不好。
所以大家都說李佳琦變了,他變得“精英”了,失去了初心了。
這是此次事件最表面的一層。
背后呢?
Sir覺得更大的沖突恰恰在于,李佳琦的“不變”。
02
“哪里貴了,有的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么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如果不帶主觀情緒去看。
李佳琦的邏輯概括起來就是——
認真工作了,就能漲工資。
付出了,才能有回報。
是不是這樣呢?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李佳琦自己是信的。
李佳琦是誰?
是帶貨一哥。
但從更大的背景來看,李佳琦是一個“前朝元老”。
他是從前消費主義的熱潮托舉起來的寵兒,是社會狂飆時代中,一個實現(xiàn)了階級跨越的樣板。
從那個紅利期走來的他當然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2015年,李佳琦在南昌還只是一位歐萊雅的普通柜哥。
但僅用一年時間,就在“BA網(wǎng)紅化”的淘寶直播項目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美ONE簽約的一名美妝達人。
走到這一步,可以說是他的小成功。
但他都沒有停下步伐,成為美妝圈“卷”的代名詞。
2017年,李佳琦用一年時間,粉絲突破數(shù)十萬,被聘為江蘇師范大學(xué)淘寶寫作與傳媒課程講師。
2018年,他挑戰(zhàn)了“30秒涂口紅最多人數(shù)”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紀錄保持者。
隨后的這幾年,他還做了太多的事,包括但不限于參與各類綜藝、出席國家主辦的消費者座談會、出演微短劇、扶貧節(jié)目等等。
在人均花期短暫的主播群體中,可以說,李佳琦憑借自己的努力,留在了市場,并做到了最佳。
他認真、努力,他也成功了——
成功地吃到了紅利。
所以,在李佳琦的價值觀和邏輯里,那句“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多工資”的論斷,是成立的、自洽的。
而他在那場直播中,賣花西子的產(chǎn)品,是他一貫所堅持的“努力”外化。他就是靠認真做直播,不斷播出一場場成績,賺取傭金,來成為今天的自己的。
所以,他認為,你也應(yīng)該去努力工作,這樣就有錢了。
這是李佳琦的“不變”。
然而問題在于,大眾變了。
03
李佳琦的成名期,仍然是一個消費升級的時期。
主流的情緒期待成功,渴望階級跨越。
一個人的消費行為不僅是當下的需求,也是對ta所期待的未來的預(yù)演。
比如奢侈品。
真正的奢侈品永遠是昂貴的,永遠只能被少部分人享受,比如豪宅,游艇,古董收藏。
那些被大眾追逐的奢侈品,其實都是試用品。
買不起一線的豪宅,但咬咬牙還是可以買的起一線的化妝品、衣服、包包啊。
像是通過一只小小的口紅,試用了高端的生活。
此刻仍然平凡的我們,從未來那個值得期待的自己身上,預(yù)支了一部分的光鮮。
這就是李佳琦的核心用戶——
需要一些高端,但仍然價格敏感。
但。
人一旦對于未來的期待改變,當下的消費行為也就跟著改變了。
表面上,大家在爭論一支眉筆貴不貴。
本質(zhì)上,李佳琦刺痛了大環(huán)境下,普通人“努力卻無果”的無奈。
正如大家的評論,他仿佛飄在空中。
如果放到前幾年,大家對房子、消費、升職加薪都沖勁十足的時候,大家應(yīng)該是能認可李佳琦這個價值觀的。
至少,不會像如今這么大片的口誅筆伐,因為我們從小被教育的也還是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但現(xiàn)在呢?
不是大家不能吃苦、努力了。
而是看不到能與吃苦掛鉤的回報。
這一兩年來的熱搜話題。
看到“萬柳少爺”,網(wǎng)友感嘆努力無用,只想當“老奴”。
看到“二舅”,一個比自己更能吃苦,卻過得比自己還苦的人,不再“精神內(nèi)耗”了。
所以精神內(nèi)耗說白了是什么呢?
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沒成功。
不知道要怎么努力。
不知道努力了還能不能有回報。
向外不可求的時候。
向內(nèi)還有壓縮的空間。
最直接的——消費降級。
所以,更大的沖突或許是。
當許多人已經(jīng)開始反身向后時,李佳琦還停留在原地,甚至,他還想拽著大家一起往前。
比如他說:“這么多年都是這個價格,不要睜著眼睛亂說,國貨品牌很難。”
國貨很難?
難在哪,是滯銷了嗎,破產(chǎn)了嗎?
具體到他當時所推銷的品牌身上,Sir覺得李佳琦的潛臺詞說的是難在品牌升級。
在李佳琦看來,79塊錢的眉筆不是貴了,而是還應(yīng)該繼續(xù)漲價。
因為國貨不能只等同于廉價,國貨也應(yīng)該創(chuàng)造出高附加值嘛。
且不論他所推銷的那個品牌值不值。
起碼這種愿景是存在的。
然而,想得很美啊,實際上哪那么容易做到。
看看別的國貨吧。
從去年開始,喜茶都降價和縮減門店了。
今年最火的是醬香拿鐵,一杯咖啡的價格讓你享受茅臺,這不就是官方推出的“拼團名媛下午茶”么。
李佳琦翻車后,跟進營銷的國貨品牌是蜂花,主打一個79讓你買三瓶,發(fā)貨的包裝盒都是撿的。
升級,誰不想。
努力工作漲工資,誰不想。
但李佳琦沒意識到的是——
他是個例。
他是過去式。
大人,時代變了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