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紅的頂流,這次是徹底翻車了 -
這兩天,李佳琦被罵慘了。
曾經(jīng)被捧成「勵志人物」的他,轉(zhuǎn)眼間,成了全體打工人的公敵。
起因是直播間里,有人留言說眉筆79元太貴。
他看到后,皺了皺眉頭,一臉不耐煩:
「哪里貴了,這么多年都是這個價格。不要睜著眼睛亂說。
有時候要找自己原因,這么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一旁的助理都察覺到了不對,神色緊張起來。
這句話中傷的不僅是提出質(zhì)疑的網(wǎng)友,更是所有在不景氣的大環(huán)境中掙扎著的普通打工人。
普通人來直播間消費,怎么還要接受如此傲慢的打壓和說教?
視頻傳開后,很快就激起了大眾的不滿情緒。
后續(xù)還衍生出熱?!改睦钯F了」以及打工人專屬貨幣單位。
輿論聲越來越大時,李佳琦先是發(fā)文致歉,說很抱歉辜負了所有人的期待,接受所有批評。
后又淚灑直播間,承諾會用心服務好所有消費者。
但依舊難以平息民憤。
一天掉粉近百萬,至今還在繼續(xù)掉。
李佳琦的翻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為什么這次會引發(fā)如此大的情緒?
一部新出的日劇,拍出了日版「李佳琦」的故事。
也一并替我們回答了這一問題——
《妝紅人生》
紅さすライフ
01
北條雅人,完全是李佳琦翻版。
他長相清秀,卻不被傳統(tǒng)審美所容。
因為他雖是男性,卻經(jīng)?;氯珚y。
他的興趣點在美妝領域。
對美妝行業(yè)了如指掌,各種品牌和產(chǎn)品功效信手拈來。
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分享值得種草的單品。
他的理想就是靠賣化妝品賺錢。
他白手起家,自己創(chuàng)業(yè)美妝品牌。
前期做了細致的調(diào)研,能貼心地替廣大消費者考慮。
研發(fā)出的「多用美妝棒」,可以用一支同時搞定口紅、腮紅和眼影。
貼心、專業(yè)、真誠,使其很快就成了女性之友。
他完全靠自身魅力吸引了女主——化工專業(yè)的博士后賴子。
他為賴子化妝,帶她零基礎入門。
令賴子不惜舍棄高校研究員的體面工作,加入了他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做他的小助理。
前期創(chuàng)業(yè)階段,北條雅人完全是個拼命三郎。
因為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他工作起來全情投入。
為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沒有錢也不愿降低研發(fā)成本,寧肯一個人打多份工。
清潔工、外賣員之類的什么都干。
不顧及自己的身體,經(jīng)常累到病倒。
最初他和團隊都吃盡了苦頭。
因為完全是個小透明,產(chǎn)品很難推銷出去。
很多店壓根不看質(zhì)量,只和銷量高、名聲大的品牌合作。
雅人每天跑斷了腿,說破了嘴,卻還是次次都吃閉門羹 。
好在困境沒有持續(xù)太久,他很快就成功翻身了。
幾乎一夜之間,他的產(chǎn)品登上了業(yè)界知名的時尚雜志。
品牌知名度打響,賬號粉絲暴漲。
大牌明星、知名品牌的合作邀約涌來。
自然,化妝品銷量也飛速增長。
02
雅人從一個小透明,一步登天成為美妝界知名人物。
他的成功密碼,和李佳琦也極為相似。
首先是自身實力和后天努力。
有多年化妝經(jīng)驗,技術(shù)和審美都不在話下。
即使得不到認可,也一直未曾怠慢 ,堅持在社交平臺分享美妝使用心得,筆記本上寫滿了化妝小貼士。
別人隨口一句抱怨,他也會記在心上,納入對產(chǎn)品的考量。
為了推廣商品,他花了比同行百倍的努力。
很多人看來吃力不討好的事,他都拼盡全力在做。
不僅帶動了團隊的士氣,讓每個人都充滿干勁,也感染了很多合作伙伴甚至是競爭對手。
其次,人們對北條雅人的推崇背后是價值認同。
他很擅長用觀念包裝商品。
第一次給賴子化妝時,說「一旦化了妝,就變得強大了。」
這句話其實并無新意,但罕見的是它從一個化妝的男人口中說出。
解構(gòu)了傳統(tǒng)的男子氣概的同時,也拉攏了女性消費群體。
賴子之所以加入他的團隊,也是因為從他毫無攻擊性的男性氣質(zhì)中,體會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等。
以前,她在實驗室工作時,無時無刻不受到來自男教授的性別歧視。
沖咖啡、打掃衛(wèi)生都被默認為女生的工作。
她的科研能力遠比同門優(yōu)異,但老師卻認定她作為女性以后肯定不能安心做研究,這讓她遲遲無法得到教職。
她找工作時,面試研發(fā)崗,卻因為不化妝被嘲諷。
北條雅人又幫她解放了觀念上的束縛。
他的品牌口號是「展現(xiàn)自我態(tài)度」。
他不會因為自己喜歡化妝就要求賴子化妝,反而指出貶低性質(zhì)的言論都是必須要打破的詛咒。
受他的影響,加之生存壓力,賴子毅然離開了古板的研究室,加入了順應時代思潮的年輕團隊。
但這些都還不足以讓北條雅人獲得突圍。
真正能出圈,靠的是運氣。
從職業(yè)劇的角度看,劇中的創(chuàng)業(yè)線設置了太多的意外和巧合。
比如,一個美妝網(wǎng)紅,正處于職業(yè)倦怠期時,看到了雅人和他的團隊熱情滿滿,就自然地給了他們一臂之力。
幫雅人迅速吸了一大波粉絲。
還有,原本雅人不被允許參加推廣會。
偏偏另一個品牌商臨時有事,他順勢救場,居然獲得了給當紅男星化妝的機會。
頂流帶貨,影響力可想而知。
種種機遇之下,命運的齒輪才得以轉(zhuǎn)動。
03
看得出來,這部劇算是勵志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但在豆瓣評論區(qū),不少人卻都看出了不對勁。
劇中將男主設定為平權(quán)代言人、成功的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
他僅僅用「化妝」就拯救了聰慧的博士后女主。
到頭來,女性的真實困境被擱置,性別議題也成了品牌營銷話術(shù)。
掩蓋真正問題的「偽勵志」,也是李佳琦這次翻車的重要原因。
李佳琦或許是真的相信普通人靠努力就可以改命。
幾年前的《吐槽大會》上,他就說了和直播間里類似的話,只不過在脫口秀舞臺上誰也沒當真 。
「你不努力,你怎么搶得到李佳琦的產(chǎn)品?」
畢竟他之所以能火起來。
除了浮夸、洗腦的營銷話術(shù)外。
他本人白手起家獲得巨大財富的勵志形象不可或缺 。
他作為「口紅一哥」,為「所有姐妹」親自試色,最高記錄一場直播三小時內(nèi)試了380支口紅,試到嘴唇發(fā)炎。
專業(yè)、努力又貼心,很快拉了一波好感。
又乘著直播的東風,女性消費市場的打開,他迅速成為民選頂流。
實際上,這時再回看,可疑的不僅僅是「勵志」人設。
關于他的種種標簽在充滿戲劇張力的同時,也讓人忽略了其中的矛盾性和撕裂感。
比如,為商家賺錢的直播播主,和替網(wǎng)友考慮的國民閨蜜。
賺錢快道上的頂流,和被大眾所同情和憐愛的打工人。
營銷奇才,和女性代言人。
這次翻車,不過是撤掉了這些外界附加其上的濾鏡,還原了消費者和資本家的關系。
李佳琦站在資本的立場上,指責消費者的工作能力和賺錢能力。
實際上就是工作失職。
正如很多粉絲說的,他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樣,從原材料、加工成本等角度解釋價格高的原因。
但最后卻選擇了最不理性也最懶惰的方式,活像商場導購嘲諷窮人。
但網(wǎng)友的反應之所以如此激烈,原因也可以想象。
一方面,李佳琦本人被過度神化、偶像化了。
他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線上營銷者了。
因為和工作賣力、高情商、婦女之友等標簽捆綁后,他靠著不斷被強化的人設,積攢了很多粉絲。
他在直播間也更像一個「養(yǎng)成系偶像」,極盡溫柔地陪伴「所有女生」。
不僅用夸張的營銷話術(shù)兜售商品。
還會貼心地替她們考慮。
比如賣貴婦品牌時,反而會勸年輕女孩沒有必要買,還告訴她們要努力變強大。
這使得很多人相信他的真誠和與眾不同,心甘情愿在他的直播間支持他。
帶貨主播成了國民偶像后,消費行為也被改寫。
最初人們因為便宜的商品進入他的直播間,后來卻變成因為他而選擇商品。
為李佳琦個人IP所打造的綜藝節(jié)目,更是強化了他身上的偶像光環(huán),很多人看后堅信「真該他成功」。
另一方面,觀念與資本契合得天衣無縫。
李佳琦用伶牙俐齒的營銷話術(shù),建構(gòu)起女性消費者認同的價值世界。
就像劇里男主每次以涂口紅的動作結(jié)束化妝時,整個人的氣場會突然改變。
李佳琦推銷口紅時也會說「買口紅是你要駕馭顏色,而不是顏色駕馭你?!?/p>
他將女性獨立、自強的現(xiàn)代品格附著于口紅之上,吸引女性消費者主動加入消費狂歡中為價值認同買單。
過度包裝和曝光后,翻車只是時間問題。
這也并非他第一次翻車。
早年他就因為虛假營銷不粘鍋、賣陽澄湖大閘蟹貨不對板,還有開黃腔、巨額抽成等問題多次翻車。
只是在大眾的無限包容下,才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
這次人設徹底崩塌,也是因為觸到了當下最敏感的公平問題。
就像同樣草根出身的楊超越,在一次直播中開玩笑說了類似的話,也掀起很大的輿論。
當「208W」成為一個刺眼的、隨處可見的標簽時,普通人無法翻身的困境就經(jīng)不起任何嘲諷或鞭策。
李佳琦在直播間的失言,暴露出的是傲慢而不自知。
他輕視自己的時運,認為努力就能過上好的生活,輕而易舉地抹殺了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付出。
就像劇里,男、女主一氣之下選擇創(chuàng)業(yè)的原因是,他們各自求職遇挫,分明是社會環(huán)境的差勁,卻被老師、家人指責說態(tài)度不端正,不夠努力認真。
這實際上也揭開了消費社會的本質(zhì)。
它與女性主義和飯圈文化結(jié)盟,給消費行為賦予文化和精神意義,從而引誘更多的勞動者投入工作,換取更多可供消費的資本。
劇中,人們買一支口號可以擁有「自信的女王范」,可以「重拾自我」。
全然不覺空洞的口號背后,是虎視眈眈的資本家。
可以猜測劇里后續(xù)走向,小人物靠一腔熱血戰(zhàn)勝知名品牌,成為美妝界的新星,但坐上資本的高位之后又是如何呢?
去掉主角光環(huán)后,大概也不過是下一個「李佳琦」。
戲里戲外,捅破華麗的泡沫后,弱肉強食的世界是如此殘酷。
有沒有可能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呢?
大概唯有像羅翔老師說的——
「只有對命運偶然性的強烈感覺,才可以激發(fā)出某種謙卑。
而謙卑是弱肉強食式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解毒劑?!?/p>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