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小龍齊名,艷絕娛樂圈,征服1000多個男人,卻退圈造衛(wèi)星 -
提起“艷星”這個詞,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
是火辣的身材,還是窮苦的身世,又或是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而有這樣一位“艷星”,她入圈既不是因為家境困苦,也不是為了錢和名利。
甚至在退圈后轉(zhuǎn)而造起了衛(wèi)星!
她就是被媒體稱為“被上帝偏愛的女子”——狄娜。
狄娜的一生,用“傳奇”二字形容絲毫不為過。
她頭上的光環(huán)包括但不限于:女演員、企業(yè)家、實業(yè)興國的倡導者……
在她長達65年的人生中,身邊貴族愛慕者眾多,她卻選擇息影進軍商圈,并潛心發(fā)展國內(nèi)航天事業(yè)。
林奕華說:“她是絕色的本色?!?/p>
韋家輝用電影《鬼馬狂想曲》致敬狄娜,稱:
“在那個年代,狄娜就是一種自信的性感,無人比她更靚?!?/p>
而用狄娜自己的話說則是:“我度過的歲月里,有一半時間都在勸導男人不要愛上我?!?/p>
這位“亞洲第一艷星”,究竟有多傳奇?
01
天之驕女
香港娛樂圈曾經(jīng)有“一剛一柔”兩大傳奇。
“剛”指的是李小龍,而“柔”指的就是狄娜。
1945年出生于廣東興寧的狄娜,原名梁幗馨,“狄娜”是她英
父親學法律出身,曾擔任廣東省稅務(wù)局副局長,母親則是明末武將之后。
在狄娜幼年記憶里,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坐在父親的雙膝上,聽他講歷史故事與家國大義。
盡管父親在她9歲那年便因病去世,但卻為她打開了熱愛歷史、漢學、古書的大門。
同時,自尊、理想、愛國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也深深烙印在狄娜心里。
中學畢業(yè)后她便跟著母親出席各種商業(yè)活動,并在一次酒會上結(jié)識了泰國總理的弟弟湯頓。
湯頓對17歲的狄娜一見鐘情,并展開了猛烈追求。
在得知狄娜有當演員的愿望后,湯頓立刻回到泰國策劃了一部電影《七虎殲霸》,請狄娜前來出演。
狄娜到達泰國那一天,湯頓安排了上百人接機,還準備了管弦樂隊奏樂。
后來為了配合電影拍攝,湯頓甚至動用了空軍、陸軍,以及大批騎警加入。
這部片子讓狄娜在東南亞一炮而紅,正式踏入電影圈。
但狄娜并不愿止步于此,反而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
她開始跟著身為銀行家的湯頓學習財務(wù)管理知識,并在獲得了湯頓和其哥哥的信任之后幫他們管錢。
趁此機會,她也成功躋身到了金融圈。
一段時間后,她說:“這讓我意識到,除了泰國,還有許多其他的機會在等待我?!?/p>
除了學理財賺錢,狄娜還跟著湯頓學做實業(yè),并在湯頓的資助下開設(shè)了一家啤酒廠。
三年后,狄娜不僅是大明星,還成為了政要們心目中美智兼?zhèn)涞臐摿伞?/p>
跟隨在她身后的除了官員和演員名流,還有許多政要,她的人脈也不斷壯大。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為狄娜會在泰國一直發(fā)展時,她毅然選擇了回國。
02
“亞洲第一艷星”
回到香港后,狄娜與國泰影業(yè)簽了約,彼時的她依然心懷演員夢。
先后出演影片《七擒七縱七色狼》和《橫沖直撞七色狼》后,狄娜成為無數(shù)男人心中的夢中情人。
張國榮曾在見過狄娜后,半跪著親吻她的手背;以口無遮攔出名的黃霑見到狄娜,只會笨嘴拙舌地說對不起。
狄娜曾在自傳中講到,那幾年追求過她的男性至少超過1000人,且其中許多人的身份都十分顯赫。
而在這些人中,有人曾要賣掉房子給狄娜還債,有人送她價值上億的珠寶,有人表示無論她年紀多大,都愿意照顧她……
就在大家紛紛猜測她將會嫁入怎樣的豪門時,22歲的狄娜卻閃婚嫁給了游泳教練馬益彰。
她這個舉動,驚動不少人。
但狄娜給出解釋:“為的是證明我的正義感,不羨慕財富名氣。”
婚后的她漸漸回歸家庭,減少了拍片頻率,直到60年代末期邵氏電影公司邀請她復(fù)出。
電影夢從未熄滅的她欣然接受邀約,卻沒想到之后的一部電影徹底摧毀了她對電影的真誠和熱愛。
1972年,導演李翰祥邀請狄娜出演電影《大軍閥》,并讓她承擔了電影中最大的看點——一場裸露戲。
這部電影讓狄娜成為了“亞洲頂尖艷星”,也被媒體稱為“性感肉彈”,同時也直接導致了她決定息影。
在她的晚年自傳《電影—我的荒謬》中,揭開了“裸演”的真相:
當年她是到達片場后才知道有裸戲,最初她極力拒絕,但李翰祥向她保證鏡頭會放得很遠,床邊也會有薄紗。
結(jié)果拍完后狄娜才發(fā)現(xiàn),自己身后置了幾臺極為隱秘的攝像機,而且也沒有所謂的薄紗……
盡管事后公司和李翰祥極力否認,但狄娜的生活已經(jīng)因此受到影響。
在《大軍閥》上映的同一年,狄娜的丈夫登報聲明與狄娜已離婚。
也是在這一年,心灰意冷的狄娜宣布就此息影。
就連邵氏電影創(chuàng)始人邵逸夫親自邀請,她都堅決拒絕,原因是“曾被人義氣當兒戲”。
所有人以為,這是傳奇落幕。
卻沒想到,這只是她人生另一階段的開端。
03
活成傳奇
狄娜的孩子曾對狄娜的追求者說過:
“如果你想媽咪同你交談,你就要講國家與社會,不要說我愛你?!?/p>
對狄娜來說,真摯的“愛情”只在她矢志追求的事業(yè)和對祖國的無盡熱愛所體現(xiàn)出的價值里。
不再拍電影后,狄娜開始嘗試主持電視節(jié)目。
飽受艷星之名非議的她期望直面觀眾,讓人們了解真實的自己。
在介紹電影的電視節(jié)目《蒙太奇》中,她侃侃而談,憑著口才讓節(jié)目收視甚佳好評如潮。
除此之外,狄娜還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進出口公司,主營珠寶與棉布,逐漸轉(zhuǎn)戰(zhàn)商場。
而在努力工作的同時,狄娜投入最多熱情的,則是她的家國情懷。
1973年,一直生活在名利圈中的狄娜希望回大陸“當螺絲釘”。
甚至為了表達自己誓做無產(chǎn)階級接班人的決心,她將公司所有欠債都轉(zhuǎn)移到自己身上,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申請破產(chǎn)人士。
她表示此舉目的是“與資產(chǎn)階級及資本主義社會決裂”,要當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
在之后的短短4年內(nèi),她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和能力還清了高達70萬的債務(wù),并從此開啟了報效祖國之旅。
在中國航天事業(yè)起步之時,狄娜又涉足航天事業(yè),為國內(nèi)17個城市機場引進雷達、導航和通信系統(tǒng)。
亞運會前夕,北京首都機場的導航系統(tǒng)就是狄娜裝上的。
90年代,她又參與人造衛(wèi)星業(yè)務(wù),期間還投資飛機制造業(yè),身價最高時達到20億。
由于她在航天領(lǐng)域做出的貢獻,狄娜還獲得“中國衛(wèi)星導航之母”的稱號。
正如她所說:
“我是個狂妄的人,覺得想做一件事,一定比別人做得更好。”
2010年3月,狄娜因癌癥引發(fā)身體衰竭離世,終年65歲。
去世前她囑托家人:不辦葬禮,一切從簡。
同時還讓好友替自己轉(zhuǎn)達一段話給媒體:
“刀槍能夠殺人,筆墨可以救人。人類的社會因為有了傳媒,人類才真正溝通成為一個體系。
各位傳媒朋友們,請繼續(xù)你們有建設(shè)性的工作,只要你秉承良知,人類的社會就會因傳媒而進步?!?/p>
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狄娜依舊希望能夠為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力量。
*注:文章配圖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寫在最后·
曾經(jīng)有人問狄娜,當年為何決定拍情色片,她回答:
“人生有好多個階段,過去的階段不代表現(xiàn)在的階段?!?/p>
回看狄娜的人生,出身名門、當過影視巨星、創(chuàng)立自己的商業(yè)帝國、投身于祖國,一生斡旋于貴族名流之間。
盡管被貼上“艷星”的標簽,卻始終裝著一個“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
她不僅有美貌,更有智慧。
而這份智慧,是她的果敢和懂分寸,更是她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
能夠定義人生的,只有自己本身。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