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木戈為什么那么愛孟宴臣? -
隨著《我的人間煙火》收視和熱度齊飛,導演李木戈,再次體驗到了過山車式的輿論風暴。
從被贊拍出了國產(chǎn)仙品“偽骨科”李木戈導演配享太廟,到被罵蛇鼠兩端“兩面人”……短短幾天,李木戈再次體驗了從“被吹上天”到“被嘲到地”的兩極風評。
不愧是你,國產(chǎn)劇屆的頂流網(wǎng)紅導演,拜那李!
上一次老李享受這種體驗還是上一次!
他執(zhí)導的《說英雄誰是英雄》去年播出時,觀眾也是這般對導演由愛到恨,在線懟戰(zhàn),最后雙雙走向失控的發(fā)瘋境地。
那種恨意滔天,連導演自己都覺悟了。當有觀眾問他,
李木戈:看現(xiàn)在這架勢,大家會希望是我的吧!
他真的懂,觀眾有多愛他,也就有多恨他。
近十年的國產(chǎn)影視圈,還沒有哪一位電視劇導演,能如此輕易調(diào)動觀眾的愛恨貪嗔癡。
1.
觀眾愛李木戈,是因為他有著整容般的導演審美,很多小生小花在他的劇里,都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顏巔代表作。
《東宮》里的西州最美九公主小楓,紅衣異域造型美得攝人心魄,堪稱近十年古裝美女天花板,至今無人可超越,就連她本人也不行。
《東宮》之后,彭小苒在多部古裝劇里都復(fù)制黏貼著自己的紅衣造型,但每每觀眾抱著期待點開,卻往往是敗興而關(guān)。
女鵝的美,也就永恒地定格在了《東宮》的世界里,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男主李狗子也是一般命運,離開了《東宮》后,那張臉就不定期的水腫發(fā)面,再也回不到哪怕滅人全族還讓人為了五官拋棄三觀的變態(tài)帥的時代。
還記得星落里淪落為樂子的大水牛嗎?
也是在《東宮》小爆的2019年,導演李木戈的名字正式在輿論場刷出了存在感,雖然距離他2008年入行已經(jīng)過去了十多年時間。
但真正讓觀眾意識到《東宮》不是孤例,這位導演確實是有點拍演員牛逼癥在身上的,還要等兩年后再次爆火的《司藤》。
幽深氤氳的雨林深處,穿著一身珍珠白旗袍亮相的司藤,在盈盈白光中登場,旗袍在白光發(fā)出珍珠一樣的光暈,如夢似幻,這一幕是導演的拿手好戲。他后來接受采訪,明確表示,旗袍是特意向造型師要求的,必須是珍珠白,緞面,才能出人物質(zhì)感。
其實幾年前的小楓,也有過一場類似的氛圍寫真,只是要突顯的是夜晚叢林懸疑害怕的氣氛。
也是因為《司藤》,在內(nèi)娛混了十幾年一直被嘲資源咖而處于黑紅境況的景甜,徹底翻身。
高冷病嬌又可愛的司藤,美得古典雅致又超脫,觀眾看完紛紛成了秦放本放——把我所有的愛都拿去吧,女王大人。
李木戈手上的第三個整容案例是《說英雄誰是英雄》里的
在這部劇之前,孟子義一直因為相貌氣質(zhì)上的“網(wǎng)紅感”而被人詬病,但《說英雄》一出場,那個海灘邊面紗被吹落的特寫,一眼淪陷的可不僅僅
再到高光劇情里的紅衣戰(zhàn)損造型,集納了破碎感和瘋批感于一身的雙重美學buff,孟子義正式血洗B站,從此古裝美人群像里,必有她的一席之地。
而李木戈在古裝審美方面的金字招牌,也從此高懸內(nèi)娛上空。
他成了國產(chǎn)劇小組里,認知度、討論聲量都奇高的一名導演,n多粉絲希望自家小糊豆小糊花能去他的作品里鍍一下金,哪怕不是演一番男女主,當個配角也很劃算?。?/p>
像《司藤》里的沈銀燈扮演者李沐宸,其它劇里的扮相只能說是五官清秀的小佳人,辨識度常常淹沒在高糊濾鏡和千篇一律的妝容里。
但在李木戈的劇里,她的沈銀燈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裝一出場,就讓人眼前一亮。精心的妝造和打光下,演員精致的眉眼被最大程度地突顯。
就像利刃開封后一樣的銳利,風情又妖異。
讓人過目不忘。
后來她演楊陽導演的《夢華錄》里的葛招娣,出場又是平平無奇小丫頭片子的妝造,直到最后一場花月宴,唐宮仕女的扮相才讓美貌開封了一下下。
就想說,美人如明珠,不能暗投啊。
放在審美高明的導演手里,明珠才能大方光彩。
其實包括在播的《我的人間煙火》,雖然現(xiàn)代裝不像古裝那樣,妝造和光影對演員的顏值提升上會有巨大的整形作用,但王楚然飾演的孟沁,相較于《相逢時節(jié)》里她演的程可欣,其美貌值也是提升了很多的。
更不用說突然被發(fā)現(xiàn)氣質(zhì)容貌俱佳的韓系霸總孟宴臣了。
同樣都是開車戲,以往我可沒覺得他這么帥過。
也就是李木戈,才讓大家驚覺魏大勛的粉絲原來在吃獨食的快樂。
2.
除了把演員拍得美,李木戈第二個殺手锏是會搞氛圍。
他近年有聲響的這幾部劇,都有著很出圈的場面戲。這些名場面選景用心、光影到位、情感細膩,畫面的呈現(xiàn)精致又有張力,但劇粉對他的吐槽也很一致,一旦將故事線拉長,他的劇常常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主次不分、人設(shè)中途崩掉的敘事缺陷。
像《東宮》感情線鋪陳得細膩,場景實拍營造了讓人過目不忘的經(jīng)典,但劇粉也同樣不滿意最后的小楓自殺戲,高潮沒烘托到位。
最典型的是《說英雄誰是英雄》這部,導演在氛圍美學上的營造功力讓這部武俠劇有很多意境上佳的名場面,像第三集的破板門之戰(zhàn),武戲文拍,于無聲中聽驚雷,意象驚人。
六分半堂在苦水鋪擊殺
山城、有風雨,重要人物即將一一登場。
王小石在城門外駐守,蘇夢枕帶白愁飛和一群死士拾級而上,于最高處和
雨聲淅瀝,殺機暗藏。
茶香氤氳,句句機鋒。
遠處的城門樓上,刑部大人和他的手下,坐山觀虎斗,靜靜等待一場圍獵大戲的開場。
喝茶的兩人再次站起的時候,臺階上的教眾在傘下開動,分秒之間,雨聲之中,一半人默默地倒下。
城外神秘人也終于現(xiàn)身,但刀只拔了一半,和王小石之間的高下卻已分曉,葉子動、水波蕩,神秘人退。
死局破。
打了,又好像沒打。
但力量高下已分,因為王、白的突然加入,蘇夢枕破了死局。
看這場戲,就像聽人彈琴,張力拉到極致的時候,琴弦斷了,在最華麗的聲調(diào)中,戛然而止。
李木戈,用最古龍的方式,拍了出溫瑞安。
導演的才情和審美在這場戲里都能窺見,但無奈劇到中后段劇情放飛,沒撐起一干主角的中二、熱血人設(shè),白愁飛黑化線走得奇峰突起,雷純和蘇夢枕的感情戲也改得失了力道,狗血不已讓很多人痛徹心扉。
i恨李木戈黨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很獨特的觀劇體驗——因為某種口味和審美上的契合,最初很愛很愛地飛撲入坑,但最后被劇情創(chuàng)飛,留著淚爬出坑來。然后所有的怒火,都燒向?qū)а荨?/p>
部分劇粉形成的共識就是李木戈審美一流,但缺一個更有邏輯感的好編劇,或者一個不發(fā)水的好劇本。
入李木戈的坑也要謹慎,對他的愛要付出得少一點,后面的創(chuàng)傷也會少一點。
所以他的劇,總體評分都沒有特別高。
但一旦播出,卻又常有水花飛濺。
尤其是在B站,不管是《東宮》《司藤》,還是這部《我的人間煙火》,最初都是B站掀起的狂歡,久而久之李木戈出品就成了B站限定素材庫。在這個碎片化觀劇的時代,李木戈更是迎來了屬于他這種類型的導演最好的時代。
那些劇里的名場面不但氛圍到位,張力拉滿,適合剪成片段傳播,而且十分符合小眾口味。
極致的情感拉扯和be美學,配上不同的BGM,能讓人一秒代入情境,自己腦補出比劇本身更過癮的故事線。
up主們還給導演總結(jié)了他的BE美學三大癖好:瘋批+偏執(zhí)+陰暗爬行。
愛而不得的情感、我偏要勉強的偏執(zhí)、人性里無法見光的扭曲欲望、拉扯到極致就發(fā)瘋暴走的肆意……在這樣的BE美學審美里都能找到承載體。
像孟宴臣開車門、蝴蝶標本的隱喻,最初都是UP們助力火出圈的。(詳見魏大勛,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也因為孟宴臣太火了,現(xiàn)在一部分人已經(jīng)把情感嫁接到導演李木戈身上去了。
為什么孟宴臣拍得那么好,精心給他設(shè)計蝴蝶標本的隱喻,在西裝內(nèi)襯里也要加蝴蝶元素……給cp粉發(fā)的飯那么細致、到位,很可能是孟宴臣身上有一部分是導演自我的投射吧!
3.
你別說,這個腦洞一旦結(jié)合導演的經(jīng)歷,看起來還有點好品。
李木戈這些年雖然在社交媒體上活躍得像個網(wǎng)紅,但其實接受采訪不多,只在早年的采訪中有一些個人經(jīng)歷的露出,說李導小學時就很愛看錄像帶,對影像中的世界充滿神往,但后來卻是按照家人的規(guī)劃,乖乖考取了北京大學,讀的是當時最熱門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yè)。
但北大也沒念完,李導就退學了。
因為當時對專業(yè)一點都不感興趣,“我對數(shù)字一點都不敏感,就好像他認識我,我不認識他的感覺”。
后來李木戈認識了導演高希希,才跟著高希希邊學邊干,從執(zhí)行導演做起,在行業(yè)里積累了十幾年時間,獨立拍攝過《黃糧胡同19號》《別逼我結(jié)婚》《我的青春遇見你》等劇,但都沒什么大水花,是開始搞IP劇才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專屬賽道。
這不一個活脫脫的,早期家庭乖寶,后來堅持自我和夢想發(fā)光發(fā)熱的活著的孟宴臣嗎?
所以劇粉腦補他是因為自我投射,而特別花心思在孟宴臣這個人物身上,似乎也有那么幾分道理。
這個暗線埋得也很妙
想想這些年導演一邊導戲,一邊孜孜不倦的在自己的影視劇里客串,過戲癮,也說不定導演當年真正向往的,是當一名演員呢!
還真說不準,是一名被導演事業(yè)耽誤了的好演員。
現(xiàn)在是真期待導演什么時候真的站出來,接受一個詳細的采訪,說說他為什么這么愛孟宴臣了。
再不解釋,過幾天任由大伙繼續(xù)腦補下去,誤會可能更大啊。
導演年輕時的顏值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