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琳的“敢怒不敢言”,扯下了《最強大腦》最后一塊遮羞布 -
要是說到現(xiàn)在正在熱播的綜藝節(jié)目,那確實是不太多。
大家非常喜歡的《王牌對王牌》和《五哈》還沒有來,也只有《一路繁花》還有一些熱度。
當然,除了這些綜藝之外,還有一檔老牌綜藝其實也是可以追的,那就是《最強大腦》。
如果要說現(xiàn)存的這些綜藝節(jié)目誰最長壽。
我覺得《最強大腦》應該也是可以排上名號的。
《最強大腦》現(xiàn)在正在播出的是第十二季。
一般來說,很多綜藝節(jié)目做個三五季就不太好往下做了。
但凡有綜藝能堅持到五季以上的,那就絕對是相當有實力的。
說白了,這樣的綜藝真不是靠幾個明星嘉賓的流量帶起來的,而是有真本事的。
別看《最強大腦》已經(jīng)做到第十二季了,但這個口碑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大家都知道,《最強大腦》在中期最巔峰的時候發(fā)生過“作弊事件”。
當時魏坤琳、水哥、鮑雲(yún)、王峰這幾位觀眾非常喜歡的代表人物都在,收視率和口碑也都是相當高的。
不過,發(fā)生“作弊事件”之后,這幾位觀眾認可的標志性人物都離開了,一個都沒剩。
在這之后,節(jié)目稍做整頓就再次起航了。
當然,節(jié)目說的是升級了,但對觀眾來說卻是完全變味兒了。
首先,嘉賓陣容變了。
大家喜歡和認可的觀察嘉賓再也回不來了,換來的卻是需要重新認識的人。
從這個時候開始,攸佳寧教授也就跟著進來了。
對于很多觀眾來說,攸佳寧算是從魏坤琳手里接過了《最強大腦》這個攤子。
要說攸佳寧的學歷和背景,那絕對也是相當光鮮亮麗的,比起魏坤琳來并不差。
不僅如此,攸佳寧的顏值還相當高,讓人看得相當養(yǎng)眼。
可是對觀眾來說,大家看《最強大腦》想看的是那些讓人震撼的項目和不可思議的挑戰(zhàn),而不是帥哥美女。
說句難聽話,要是看帥哥美女的話,什么綜藝不比《最強大腦》好看呢!
其次,項目難度變低了。
自從攸佳寧來了之后,《最強大腦》的很多項目都變成了平板上完成的挑戰(zhàn)。
對于很多觀眾來說,看到這些項目之后立馬就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益智小游戲。
其實大家在一開始接觸電子產(chǎn)品的時候都是玩過益智小游戲的,確實很多都是類似的。
尤其是為了能跟觀眾有一個互動感,一些項目居然會真的會做出同款上線。
當觀眾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去挑戰(zhàn)完之后,突然覺得現(xiàn)在的《最強大腦》不過如此。
對于那些看過前幾季的老粉來說,現(xiàn)在的項目難度真的是根本拿不出手的。
說實話,以前的項目很多人看到之后是無從下手的,更別說是嘗試解題了。
相比之下,現(xiàn)在的很多項目真的是可以去參與的,而且有些網(wǎng)友的成績并不比選手差。
在最新播出的第十二季《最強大腦》中,節(jié)目組居然請回了魏坤琳。
對于很多觀眾來說,這絕對算是一個回憶殺。
當然,有一個讓人比較遺憾的事情,那就是水哥好不容易回歸了,這次又不在了。
在這些年的時間,很多人一看《最強大腦》就會想念叨叨魏。
同樣都是教授,叨叨魏是研究的方向是大腦相關方向的,這一點是和節(jié)目比較契合的。
除此之外,叨叨魏當年那句“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讓人覺得他很專業(yè)。
既然叨叨魏回歸了,那大家的關注點自然是要放在他身上了。
在看了首期節(jié)目之后,叨叨魏的一些小細節(jié)引起了我的深思。
魏坤琳的“敢怒不敢言”,扯下了《最強大腦》最后一塊遮羞布。
因為是首期節(jié)目,所以這期只有一個項目。
這次的項目叫“活字飛花”。
說得簡單點,那就是在活字版上按照規(guī)則把打亂的古詩詞復原。
實話實說,這次的項目規(guī)則還是比較簡單的,能夠讓人看一眼就懂,這一點是必須要夸贊的。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在前幾季的節(jié)目中,主打一個規(guī)則極其復雜,聽都聽不懂。
這次的規(guī)則是不需要費什么腦子去思考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秒懂。
為了讓觀眾了解到這個項目的難度,節(jié)目組讓四位觀察嘉賓做了一下同款題目。
魏坤琳的表現(xiàn)讓我太驚喜了,他拿到題目之后立馬就有了解題思路,而且還畫圖教給了朱丹。
不得不說,魏坤琳的實力還是相當強的,不愧是教授,不愧是《最強大腦》這么多年的嘉賓。
當觀察嘉賓體驗完項目難度之后,他們一起看選手的備戰(zhàn)情況。
實話實說,有些選手的實力也是相當強的,分分鐘就找到了解題思路。
有了方法之后,有幾名選手便轉悠到了其他選手的備戰(zhàn)間去交流。
看到這一幕之后,魏坤琳脫口而出一句話“不是,他這是去哪個隊?”
從魏坤琳的表情和動作可以看得出來,他對選手這種互相交流的形式的非常生氣的。
不過,魏坤琳后續(xù)并沒有做什么,可以說只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也可以說是敢怒不敢言。
正是因為魏坤琳這樣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徹底扯下了節(jié)目的遮羞布。
大家都知道,魏坤琳是一開始幾季的觀察嘉賓,他從來沒見過選手互相之間討論的。
對于這樣的場面,要是放在那幾季的話,魏坤琳是肯定會出手阻止的,因為這會讓比賽變得不公平。
既然這檔節(jié)目的名字叫《最強大腦》,那最起碼應該是比出誰是最強吧!
換句話說,這一季本來就從個人戰(zhàn)變成團戰(zhàn)了,現(xiàn)在團和團之間還進行交流,試問這還叫《最強大腦》嗎?
或許有些觀眾會說,這沒什么之類的,畢竟現(xiàn)在這幾年的選手之間都在互相交流。
然而,我覺得這樣互相交流就失去了比賽的意義。
說句難聽話,選手之間可以互相交流的話,真的是普通人上去比賽都可以。
試想一下,這種項目本身就難度不高,然后再有學霸給你講解一下解題方法,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挑戰(zhàn)了呢?
按照這個思路,大家可以想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最強大腦》還是腦力比拼的比賽嗎?
毫不夸張地說,我覺得現(xiàn)在比的是社交,而不是腦力。
只要你擅長社交,即便是沒有解題思路也不要緊,因為會有學霸好朋友來給教你怎么做的。
換句話說,大家只需要沒事的時候多去和那些高手社交交朋友,比如王宇軒、楊易、朱慧宇等人,那就根本不需要擔心比賽問題。
沒有解題思路的時候直接去求助就可以了,反正節(jié)目組也沒有出手阻止,甚至還默認了這種形式叫團結友愛。
看得出來,叨叨魏是接受不了這種形式的,因為這就失去了比賽最基礎的公平公正原則,當一檔比賽性質的真人秀沒有了公平,那還能叫比賽嗎?這還能叫《最強大腦》嗎?不如改名叫《最強社交》吧!大家覺得呢?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