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蒸發(fā)”的巨星劉文正到底是什么人? -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劉文正是誰?
前兩年《浪姐》節(jié)目中,被寧靜、阿朵、袁詠琳演繹的那首《蘭花草》,原唱正是伊能靜的師父劉文正。
▲1987年劉文正組建了唱片公司,網(wǎng)羅了三個他看好的女孩,伊能靜,方文琳,裘海正,所謂的飛膺三姝,但是三個人其實并不算一個組合,是各自出唱片的,只不過宣傳的時候會一起出來。
▲劉文正演唱《蘭花草》。
高曉松對劉文正的評價:
八十年代盒帶之王張薔甚至想要嫁給他。
劉文正之所以在八十年代內地流行樂壇擁有這樣崇高的地位,全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這位大神走紅于七十年代中期,有所謂的劉文正時期,八十年代初期是臺灣年輕人絕對的青春偶像。
他十七歲由唱歌比賽入行,成為時代巨星,幾乎每三個月就出一盤盒帶,唱紅的歌無數(shù)。
八十年代人們熟知的那些流行歌曲《童年》《三月里的小雨》《閃亮的日子》《外婆的澎湖灣》《梅蘭梅蘭我愛你》《雨中即景》《諾言》幾乎全出自劉文正的盒帶,風格包羅萬象,有幽揚的校園歌曲,也有富有荷爾蒙的熱力四射的舞曲。
那時節(jié)的男歌手,都興唱而優(yōu)則演,所以他還演過不少電影,比如《燃燒吧!火鳥》《云且留住》。
▲林青霞和劉文正在片場關系親昵,因為他們是同學,大家可以在視頻里領略一米八的劉文正是多么豐神俊朗,性感迷人,《林青霞傳》里提到過劉文正小時候很乖,又很靦腆,大家送他外號“小老實”!林青霞也稱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他曾經(jīng)是八十年代中國無數(shù)歌星的偶像,他的打扮,唱腔,還有巨星的臺風,都是當時大陸鴻蒙末開的歌手們模仿的對象。所謂的男學劉文正女學鄧麗君,可見他的影響力之大。那時正是中國改革未開放前夕。
▲正當紅的帥哥美女……
▲劉文正的衣品非常好,用很多人的話來說就是“不退流行”,放在今天的眼光來看也不過時。
那時的劉文正總是穿著大大的西裝,按現(xiàn)在的時髦話應該叫“廓形”,每次張小燕見到他都會說“今天又穿爸爸的西裝哦!”
▲劉文正在舞臺上也是造型百變,有翩翩公子,有熱力少年,有憂郁的,也有輕快的。
▲因為太紅,他穿白圍巾的樣子也被人惡搞,這是費玉清在模仿他。
▲他還演過不少瓊瑤電影,比如《云且留住》、《卻上心頭》等等。
劉文正的朋友周龍章在書中大贊他“我這輩子認識很多演員,但論起高貴、大方,厚道,唯有劉文正?!?/p>
劉文正家里是做襯衣工廠的,家中經(jīng)濟情況不俗。
他接受采訪時,提到童年也說只有快樂,唱歌也完全是無心插柳,但老天爺賞飯吃,他大紅特紅。
但即算在最紅的時候,他也會跟朋友感嘆“人不曉得到世界上來做什么,生也一個人來,死也一個去,人生的喜怒哀樂,有什么意義?”
所以周龍章感嘆別人想要你紅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而人家已然厭倦,那時候的明星都有一種激流勇退的情結,當年山口百惠毅然把麥留在臺上,就讓張國榮心儀不憶,張國榮后來1989年的毅然退出歌壇也是受百惠的影響。
劉文正也是想在30歲就部署退休。
八三年以后,他消失了四年,據(jù)說是四處旅行,八六年年底他以唱片公司老板的名義開唱片公司,捧紅了伊能靜的飛鷹三姝,但是到底還是在1991年就徹底退出了演藝圈。
▲1986年復出時,上張小燕的《小燕有約》,說“我的生活好像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青春有限”。他說過去的幾年一直在旅游,“整個美洲都跑了,歐洲也跑了,北歐西歐東歐都去了,澳洲也去了。”
▲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電視上的劉文正。
再到了后期他隱居在美國從事房地產,似乎沒有一個故人能找到他,一代巨星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完全從世界上抹去,這種神秘更造就了他的魅力,這么多年,歌迷對他仍然是念念不忘。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會這樣毅然決然地決定退出,我想這種退出大概跟他過于敏感的性格分不開。
娛樂圈,作天作地,什么事都可以鬧一通,把自己的人生奉上供大家娛樂,但劉文正卻絕不愿如此,他老派,愛體面,像一個出塵的王子,所以他從不參加搞笑的娛樂節(jié)目,也很少接受采訪,更接受不了別人對他的惡搞。
▲自戀是朋友們對他最多的評價,羅大佑也說過,但是這里自戀是一個褒義的。
接受蔡琴采訪時,蔡琴問他別人在脖子上掛衛(wèi)生紙模仿你唱歌的樣子,你怎么想?
他的回答是:“如果很有風度地講,就說謝謝他們,一直繼續(xù)幫我打知名度;沒有風度的講法呢?實在是沒有什么水準?!?/p>
▲可見他其實非常在意大眾的看法,非常不愿意自己成為別人搞笑的對象。
某種程度,他有他的“精神潔癖”。
他曾經(jīng)的朋友周龍章出過一本書,頭一篇就是寫他。大家可以買來看。
在周龍章的書里,大概可以看到他退隱的兩個最重要原因:
第一是關于外形上的,就是他的頭發(fā)。
作為出名的美男子,在舞臺上要求完美的人,他特別在意自己的外形,但是作為一個帥哥,他的頭發(fā)越來越少,所以后期他上節(jié)目都戴著帽子,大概跟他特別介意這個有關。
第二個原因,大概是因為他與費翔的友誼。
梳理他與費翔的時間表,兩個人相差八歲,都在貴族中學美國學校讀過書。
八十年代劉文正最紅的時候,費翔剛好想要出道,他出了第一張專輯《流連》。
八三年八四年,兩個人同時在新加坡發(fā)展,同時得到新加坡十大歌手,劉文正更獨得三首。
但費翔始終都不太紅。
周龍章的書里有這么一段描寫:“有一次他告訴我,他有個好友叫費翔,費翔想紅,但紅不起來,因為在臺灣混血兒兒想紅不容易?!?/p>
八六年年底,劉文正以唱片公司老板的身份復出,他堅拒上春晚,在1991年他最后一次接受新加坡廣播主持人采訪的時候他說前年大陸邀請他參加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他也放棄了,因為“自己決定的事情就不要再更改了”。
這個上春晚走紅大陸的機會最后給了費翔,費翔在1986年底參加了春晚,唱了《故鄉(xiāng)的云》《冬天的一把火》,從此在大陸火得一塌糊涂,成為內地粉絲瘋狂追尋的巨星。
▲費翔在大陸大紅特紅,盒帶大賣,成為八七年八八年八九年大陸最紅的明星,雖然大部分唱的都是口水歌,但是不得不說,選歌的眼光極佳,幾乎首首歌都爆紅。
費翔的成功背后,可以猜想少不了好友的運籌帷握,劉文正自己說過他頗有經(jīng)商天份,人又很理性,而且縱橫歌壇這么多年,所以,費翔一首盒帶那么多首好歌,在娛樂幾乎空白的大陸可想而知會有多么火爆。
1989年,費翔在中國大陸12個城市共舉辦了65場演唱會,當時的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還專門結合此次巡回演出,拍攝了《費翔和他的歌》紀錄電影。
但費翔很快就停止了大陸的發(fā)展,他在89全國巡回演唱會結束后,回到紐約尋求音樂劇和舞臺劇的發(fā)展,1991年,費翔競爭參演歌舞劇《西貢小姐》,成為班底演員。
之后又演出了《燙鑰匙》、《尼哥與諾拉》等音樂劇,費翔被安德魯·勞艾德·韋伯選為其專題作品四大主唱人物之一,在美國40多個城市巡演。
一切都很好,但可惜陳丹青接受了一個采訪,無意中就說出了他見過費翔和劉文正的事,其實他也沒有說得太明確,只說費帥哥“漂亮得簡直無辜,皮膚鮮艷,像是蒸籠里剛蒸出來的”。
就因為這件事,劉文正和周龍章翻了臉,好友也再沒有見面。
到最后他似乎看破紅塵,誰也找不到他,無論當年多好的好友,張艾嘉也好,羅大佑也好,都完全找不到他,用他的話說是“不必了”,用臺媒的話話叫“人間蒸發(fā)”。
有關他的消息,停留在2012年,費翔為《畫皮》2宣傳,劉文正在他的嘴里是“尊敬的歌壇前輩”,兩人是很好的朋友,至今仍有聯(lián)絡。
51歲的費翔表示,年齡越來越大,名不重要、錢不重要,有時間跟你愛的人在一起最重要。
這位一代巨星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完全從世界上抹去,大家甚至懷疑他是易容了。
但是也正是這種神秘更造就了他的魅力,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仍然是大家心頭的白月光,這不正是他想要的收梢么?
▲這是高曉松對他的理解,因為最讓人念念不忘的美人,都記得一條真理,不許人間見白頭。
高貴,大方,善良,愛美,自戀,老派,敏感,不愿意自己的隱私成為別人的談資,但偏偏又從事的是必須為人談資的行業(yè),這真是生而為人的為難之處。
像愛穿雪白大衣卻偏偏生活在沙塵暴的世界里人,除了關上門避世,別無他法。
木心說,生命就是時時刻刻的不知如何是好。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