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代好萊塢電影令人懷念的10大流行元素 -
當2000年1月1日的午夜鐘聲敲響時,每個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千年蟲病毒毀滅一切。
結(jié)果,事與愿違(?),這塊我們稱之為家的藍色大石頭又繞太陽轉(zhuǎn)了十圈。
2000年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偉大的事物。iPod,北京奧運會,3D電影!說真的,這是我們樂在其中而不自知的十年。
文化方面,我們甘之若飴。這十年給我們帶來了《指環(huán)王》三部曲,開啟了《哈利波特》系列和漫威電影宇宙,也給我們帶來了幾部原創(chuàng)電影,比如《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和《阿凡達》。
好吧,這些電影稍后都有續(xù)集。
但是,這十年真正引人注目的流行套路有哪些?我們希望哪些陳詞濫調(diào)和千篇一律的答案在今天這個時代仍然司空見慣?
穿上工裝褲,放上賈斯汀·汀布萊克的CD,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尋找答案。
10. 莎士比亞戲劇現(xiàn)代改編
在你激動之前,我們知道《對面惡女看過來》嚴格來說是一部90年代的電影。
這部電影發(fā)行于1999年,引領了2000年代的潮流。
之所以要提這部1999年的電影,是因為它是威廉·莎士比亞的《馴悍記》的現(xiàn)代改編版,它的成功催生了其他幾部現(xiàn)代版的莎翁經(jīng)典故事。
2006年的《足球尤物》是《第十二夜》的升級版。2001年的《失戀大不同》大致改編自《仲夏夜之夢》。2001年甚至還有一部名為《狂歡麥克白》的德國電影,將蘇格蘭戲劇場景搬到了一個倉庫里!
確實,這類電影一直就沒有停過。
在過去,這種電影可能已經(jīng)不新鮮了,但時過境遷,好萊塢已經(jīng)有足夠的時間再次對莎士比亞作品進行現(xiàn)代化處理。這些故事流傳下來是有原因的,很少有哪個年代能像本世紀頭十年那樣讓這些故事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
至少不像2010年代——那是給我們帶來了《吉諾密歐與朱麗葉》的十年。
9. 朋友變戀人
朋友變戀人的套路聽起來差不多就是這樣。
兩個角色開始是好朋友,然后,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對彼此的感情比他們最初想象的要深得多。
最好的例子可能就是浪漫喜劇《當哈利遇到莎莉》,如果你想看大量這樣的陳詞濫調(diào),2000年代能充分滿足你。
這十年有阿什頓·庫徹和阿曼達·皮特主演《相見恨早》。還有喬什·杜哈明、托菲爾·格雷斯和凱特·波茨沃斯主演的三角戀愛情喜劇《偶像有約》。誰能忘記凱文·史密斯的《情色自拍》呢?在這部電影中,我們不得不相信伊麗莎白·班克斯會心甘情愿和塞斯·羅根上床。
我們并不是說所有這些電影都大受歡迎,也不是說自2009年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這種情節(jié)設置,只是在2000年代以會一種今天的電影中已不復存在的特殊方式來講述這種故事。
他們更認真,更真誠,或者可能只是沒那么憤世嫉俗。
現(xiàn)在的好萊塢變成了什么……
8. 異想天開的時間旅行
21世紀頭十年,有多少孩子每晚睡覺時都希望自己能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或以不同的身體醒來?結(jié)果,第二天早上醒來皺起可憐的小臉蛋。
你不能責怪這些小孩子抱有這樣不切實際的希望,因為這十年里充斥著大量講述人們通過各種各樣令人愉快、但通常完全被動的方式操縱時間的電影。
以扎克·埃夫隆和馬修·派瑞主演的電影《重返17歲》為例。派瑞飾演的角色在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如自己所愿之后,神奇地變成了由埃夫隆飾演的17歲的自己。
是啊,錢德勒·賓十幾歲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類似的電影還有《女孩夢三十》,詹妮弗·加納飾演一個13歲的女孩,不料一覺醒來卻變成了30歲的自己。
再加上《蠢蛋進化論》和《人生遙控器》這樣的電影里,你就有了一整套非常全面的、涉及各種非?;恼Q的時間旅行機制的電影。
在后漫威時代,這樣的電影是不可能拍出來的,這當然很遺憾,因為這些電影有一種神奇的特質(zhì)。
不過,至少現(xiàn)在在失望中醒來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7. 灰姑娘故事全新演繹
2004年,有兩部電影都對經(jīng)典童話《灰姑娘》進行了截然不同的演繹。
第一部是片名簡單明了的《灰姑娘的故事》,由希拉里·達夫和查德·邁克爾·默里主演。達夫扮演一個被邪惡的繼母折磨的年輕女子,她在網(wǎng)上筆友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但是,當他們在學校舞會上相遇時,她卻戴著面具!她的愛人怎樣才能認出她呢?這個女孩該怎么辦?
至于安妮·海瑟薇主演的《魔法灰姑娘》,則以更經(jīng)典的方式重新講述這個故事。她在片中飾演一位想要駕馭自己愛情的年輕女子,同時還要承受魔法詛咒——這個詛咒要求她必須服從任何人的請求。
這兩部電影都是時下人們的最愛,為灰姑娘在現(xiàn)代電影中的復蘇提供了很多動力。當然,隨后又有了《魔法黑森林》和2015年的迪士尼真人版《灰姑娘》,但已不同于2000年代那種令人喜歡的奇特演繹。
6. 舞會禮服揭曉
接下來,讓我們以類似的主題來看看2000年代紅地毯上的焦點人物。
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比讓角色穿著飄逸的舞會禮服走下樓梯來紀念一個重要的時刻或表明角色經(jīng)歷了變化呢?
《灰姑娘的故事》里就有一次——當希拉里·達夫第一次走進舞池的時候——這并不是唯一一次使用這種手段。你還可以注意看《公主日記》第一部的結(jié)尾,詹妮弗·洛佩茲在《曼哈頓女傭》中的禮服,以及阿曼達·拜恩斯在《女孩要什么》中的亮相。
就連《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也以一場著名的圣誕舞會來取悅大家。你應該還記得,就在羅恩毀掉一切之前。
這可能看起來很俗氣,但21世紀初的禮服大揭秘是電影史上備受喜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許多人都樂于看到這種套路卷土重來。
電影的意義在于逃避現(xiàn)實,通過他人的故事來體驗生活,誰不想想象自己穿著漂亮的衣服受到所有人的矚目呢?
5. 魔法傳送門
在2000年代,似乎魔法傳送門無處不在,不過為什么沒有多少人消失在另一個世界里,這真是一個謎!
以電影《納尼亞傳奇》為例。眾所周知,C·S·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開篇就是以小露西穿過藏在壁櫥后面的暗門開始的。
當她從另一邊出來時,她身在一個白雪皚皚的天堂里,和半羊半人的詹姆斯·麥卡沃伊在一起。
至于迪士尼的《魔法奇緣》,片中卡通公主艾米·亞當斯意外地通過邪惡女巫設置的陷阱進入了現(xiàn)實世界。嗯,她最后去了紐約,那里并不完全是真實世界。
《鬼媽媽》、《黃金羅盤》、《仙境之橋》,這些涉及到通過某種傳送門被傳送到另一個世界的電影,都是在2000年代上映的。
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高效的講故事的策略,我們都非常懷念這種方式。
讓傳送門回來吧!或者,至少把《傳送門》游戲拍成電影!
4. 碧昂絲電影
作為天命真女的第二重要成員,碧昂斯·諾爾斯在21世紀初以個人身份出道,世界從此改變。
她無數(shù)令人難忘的重要歌曲如今已成為現(xiàn)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她對音樂事業(yè)的貢獻直到今天仍在不斷增長和發(fā)展。
但還記得她拍電影的時候嗎?
她的首部電影作品是《王牌大賤諜3》,她在片中扮演倒霉特工奧斯汀·鮑爾斯的助手福克斯·克利奧帕特拉。接著是《粉紅豹》、《追夢女郎》和驚悚片《鬼迷心竅》。
然后,就沒了。
除了兩個配音角色和幾部音樂紀錄片,碧昂斯自2009年以來就沒有出演過電影。當然,她一直很忙,但她曾經(jīng)有過很好的表現(xiàn)!《王牌大賤諜3》是一部經(jīng)典之作!
如果碧昂斯能重返銀幕,何樂而不為呢?別再去扮演一只會說話的動畫獅子了。她擁有如此強大的明星影響力,近年來也證明了她正在尋求多元化的發(fā)展,現(xiàn)在無疑是她復出的最佳時機。
3. DVD特別收錄
啊,數(shù)碼多功能光盤,多么偉大的發(fā)明啊。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電影都是從DVD開始的,盡管DVD現(xiàn)在似乎已經(jīng)過時了,但仍受到有些人的青睞。
這種格式最早在90年代中后期發(fā)展起來,災難電影《龍卷風》于1997年在美國推出了第一張商業(yè)DVD,使得這種格式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迅速崛起。
DVD不僅提供了一種在家看電影的簡單方式,而且比VHS磁帶有更大的存儲空間和互動性。這導致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家庭娛樂創(chuàng)新之一——特別收錄菜單的興起。
刪減鏡頭、不同的結(jié)局、評論、獨家預告片、游戲,特別收錄應有盡有。一個初出茅廬的電影發(fā)燒友可能會浪費幾個小時的時間來瀏覽這些內(nèi)容,了解更多關于自己喜愛的電影的幕后花絮。
隨著DVD的衰落,特別收錄菜單的藝術(shù)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了。但好在它留下了寶貴的遺產(chǎn)。
2. 女孩力量電影
我們并不是說2000年代發(fā)明了女權(quán)主義電影。那太荒謬了。但是,2000年代確實完善了某種以女性為中心的電影類型,這類電影至今在許多人心中仍然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2001年的電影《律政俏佳人》就是這類電影的完美例子。瑞茜·威瑟斯彭在片中飾演聯(lián)誼會女生艾爾·伍茲,她一開始是一個典型的“傻白甜金發(fā)女郎”。
在電影一開始,她的目標是通過獲得法律學位來打動她的前男友。不過,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她發(fā)現(xiàn)她應該為自己而不是為某個和她分手的男人做這件事。
艾爾不僅聰明、足智多謀、善良,而且她也沒有放棄任何她喜歡的所謂“女孩”的東西。她保留著粉色的衣服,小狗,和過氧化處理的金發(fā)。她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想要她過的生活。
《律政俏佳人》為其他歌頌女性魅力的重要性的電影鋪平了道路,并證明了女性魅力與女性權(quán)力并不相互排斥。
基本上,我們的意思是我們想要更多有穿著運動服的吉娃娃狗的律政劇。
1. 坎普趣味的奇幻電影
2000年代是史上最夸張荒誕的一些奇幻電影誕生所需的完美中間地帶。
當時的電腦特效剛剛開始變得足以以假亂真,好萊塢電影制作人已經(jīng)準備好在呈現(xiàn)魔法世界的故事時承擔更高的風險。
不過,這類電影還沒有發(fā)展到被廣泛接受的階段。雖然《指環(huán)王》已經(jīng)確立了自己奇幻史詩的地位,但在它之外,這些電影仍避免不了被貼上拙劣俗套的標簽。
因此,在這十年里,我們看到了一些坎普味十足的完美奇幻電影。
例如《星塵》,這部浪漫喜劇講述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從天而降的流星。還有一些早期的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比如《龍騎士》和《墨水心》。就連《哈利·波特》在一開始也免不了俗套。
對了,第一部《暮光之城》也是在2008年上映。
在21世紀頭十年,奇幻電影還沒有那么嚴肅,這并不是一件壞事。感覺現(xiàn)在人們對這類電影的標準越來越高,也就意味著失去了一些趣味性。
我們并不是說所有的奇幻電影都應該像《暮光之城》那樣,但有一兩部也無妨。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