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綠》曝終極預告 揭秘傳世名畫如何誕生 -
近日,電影《只此青綠》發(fā)布終極預告并官宣開啟預售,影片跟隨展卷人的視角,帶領觀眾跨越時空,見證千年前傳世名作《千里江山圖》如何誕生,“青綠一卷,何以獨步千載”的傳奇故事徐徐展開。電影不僅展現(xiàn)了希孟燃盡一生繪制畫卷的動人故事,也將織絹人、制筆人、磨石人、制墨人、篆刻人等無數(shù)工藝人的形象深深刻畫出來,正是他們的心血與智慧共同凝結成了這幅流傳千古的曠世之作。
電影改編自同名舞蹈詩劇,由舞臺原班編、導、演陣容與頂級電影人合力打造,該片進入9月以來就舉行了多輪超前點映,場場爆滿,收獲了廣泛關注和好評。此前電影在北京大學舉行的全球首映禮也獲得空前成功,北大學子們和北宋天才少年希孟完成了相隔千年的對話與靈魂共振,使得電影進一步破圈。除了已開啟的預售火熱進行中,電影也將于9月28、29、30日三天,開啟50城點映,讓更多迫不及待的觀眾提前“入畫”。
“千里江山一畫,天地眾人共繪”
希孟承載工匠希冀 揮筆流傳千年
北宋一位十八歲的少年,用了半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了一幅流傳千年的名畫?!吧倌耆?,你曾去往何處,見過何人”,帶著疑問,展卷人小心翼翼地將《千里江山圖》展開,從畫作中窺見千年前這幅傳世名作誕生的故事——天才少年希孟帶著無數(shù)工匠人的心血與囑托,用滿腔熱忱化作了永不褪色的“青綠”。
“春蠶之絲,寸錦寸金”,《千里江山圖》所用的絹,來自織絹人的心血織就,她們把編織好的北宋上等宮絹托付給希孟,“往后便看你如何行筆”;制筆人辛苦半生,所見不過方寸之間,但她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小小的筆尖之上,希孟帶著制筆人“看看這大好河山”的美好心愿,要用這支筆勾勒出山水相連。
磨石人跋山涉水“尋川訪石”,只為尋找一塊做顏料的珍貴礦石,再將其研磨成粉,“少一步,無千年之石;多一杵,無千年之色”,才有了流傳千年的青綠之色,“少年,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筆方能繪山河”,希孟沿著磨石人的足跡走過群山峻嶺,也有了畫作中繁復的青綠之美。
要想畫作千載存真,唯有一方好墨,制墨人在制墨坊內揮汗如雨,希孟在畫室中靜心研墨,一動一靜交相輝映,制墨人的“掌中墨色”,少年畫師的“落筆有神”,換來了永不褪色的山水神韻;篆刻人在方寸間細膩運刀,他為希孟篆了一枚名章,惟愿“為你留下存在過的印記”,但希孟并沒有將名章印在畫作之上,也留下了《千里江山圖》“無名無款”的美麗傳說。
所謂“千里江山一畫,天地眾人共繪”,正是這些勞動者的共同努力,才令希孟揮灑激情與才華,造就了這幅傳世名作,而這些技藝也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到了今日。
“ 往來者但見青綠足矣”
50城點映來襲 預熱國慶長假
作為國慶檔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電影舉行了多輪限量點映活動,觀眾反響熱烈,并為電影不吝美言,“美到哭,美到爆炸”“超適合大銀幕啊”“首次以電影的形象呈現(xiàn),依然看紅了眼眶”“中式審美天花板”“老祖宗的文化瑰寶”……前不久電影《只此青綠》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舉辦主題為“‘只此青綠 這很中國’千人特別觀影活動”的全球首映禮活動,更是收獲了爆棚效果。
放映結束后,沉浸式視聽盛宴令全場四千觀眾掌聲雷動,舞者演員們裝扮整齊“舞”出銀幕,孟慶旸現(xiàn)場還原“青綠腰”,張翰與謝素豪重現(xiàn)了電影中希孟和展卷人的千年對望。北大學者們紛紛盛贊電影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呈現(xiàn)與發(fā)揚,是一場電影和舞臺的雙向奔赴。觀眾從影片中感受到來自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讓電影的魅力進一步出圈。
而本次電影全面開啟預售,讓期待這部“年度最美電影”的觀眾可以提前預定國慶檔的座位,影片也即將于9月28、29、30日連續(xù)三天,開啟50城點映,在國慶長假來臨前夕,讓更多喜愛“青綠”的觀眾相聚電影院,提前感受直擊心靈的中華美學。
電影《只此青綠》這個國慶檔,讓我們一同走進影院,飛入《千里江山圖》,在少年希孟的忘我創(chuàng)作中,感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精神。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