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奇明,真帶勁 -
這樣的演員,我希望越多越好。
無論他有多“丑”。
作者 | 登徒子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他丑。
他真丑。
他真的丑。
但他火了。
9月13日新聞報道他穿著SACAI襯衫西服登上了《NUMERO》2024年秋季刊,評論區(qū)里都 “淪陷”了,有一條留言最逗:
“我無法直視他的嘴?!?/p>
他叫蔣奇明,現(xiàn)在有人管他叫“土狗”。
反正“顏值擔(dān)當(dāng)”這一塊就別想了。上次拿自己顏值自黑的是孫紅雷,“顏王”之名隨著綜藝節(jié)目紅遍大江南北。
男人喜歡他的戲,女人也喜歡他的痞。
尤其是漂亮女人。
丑男配美女似乎成了一種定式。
說到這里,我摸著自己的臉自信地笑了……
蔣奇明估計也會有這般感慨。
懂不懂表演的人都會被他這掛的男演員吸引,靠的當(dāng)然不是顏值,而是演技。
內(nèi)娛風(fēng)向有時往往挺尷尬的,比如夸一個演員夸演技通常會陷入“自證陷阱”:
你說他演得好,你問過大家的意見嗎?
你不如直接夸他帥好了!
結(jié)果這個演員竟真的是“要顏值有顏值,要演技有顏值”。
那長得不帥的男演員咋辦?
拼!拼戲!
蔣奇明就從這一撥人中脫穎而出。
和章宇、阿如那等陸續(xù)出圈。
01
《第二十條》里蔣奇明和阿如那沒有同框,這倆人一個中戲、一個上戲,丑得也各有千秋。
可惜“混混”阿如那比他先一步出圈,更有“莽村的莽”加持,“強(qiáng)暴”趙麗穎那場戲看得人心生恨意,最后被刀也是大快人心。
蔣奇明反倒“收斂”成了一個小律師,戴著眼鏡,唯唯諾諾,一副日子人的做派。
雙“丑”爭雄,偏偏不在一條賽道上。
可惜。
然后蔣奇明后來居上——
他跟老板胡亂聊了幾句,像是為別人說話,又沒什么話語權(quán)。老板甩給他幾張鈔票讓他給女孩,他躊躇片刻,抽出一張塞進(jìn)兜里,接著在女孩面前說“我多努力才幫你爭取到……”
那是《我的阿勒泰》里的一場戲,蔣奇明飾演“疆漂”,平時跟女孩子沒話找話,不見得有什么壞心眼,但也沒那么偉光正。涉及到個人利益,窮怕了的樣子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可這就是大多數(shù)俗人的真實寫照。
這樣的角色在戲里一般擺不上正位,卻往往讓人印象深刻。
后來小伙跟女主又見了面,他倒霉了,被騙了,被救贖了。
觀眾才知道沒有人天生市儈刻薄,小人物的好與壞就是那么明顯,蔣奇明把這個角色演出來,就是讓大家看到什么是人間底色。
然后蔣奇明“壞”了一陣:
底層人要上位,恰逢亂世,他成了狗腿子,還要把人打成狗。
同僚不忍心干的事他干,同僚不想管的事他管。
他拿把刀對著人的手指縫說“這里神經(jīng)最密,也最痛……”
瘋狂之相讓人膽寒。
蔣奇明于《哈爾濱一九四四》里“壞”到讓人恨不得把他立斃當(dāng)場。
很多觀眾都討厭這種瘋狗。
然后他竟真的當(dāng)了“狗”——
“我是,條狗?!?/p>
《邊水往事》,讓蔣奇明成功“上桌”。
此時他何止是“狗”,還是條“土狗”。
02
有人夸蔣奇明有“性張力”,這個說法我暫不表態(tài)。
如果從男性觀眾的角度看,我會把蔣奇明當(dāng)成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兄弟:
有毛病,有缺點(diǎn),大差不差,偶爾還挺剛。
有些類似早期黃渤在《上車,走吧》里天天喊著“有大座!”的野生售票員,小毛病挺多,勝在真實。
《邊水往事》里異域環(huán)境復(fù)雜,罪案叢生,“王安全”這種人在那種地方最適合生存,原因只有一個:
“人狗”模式切換自如,能屈能伸,生存是第一大事。
要說蔣奇明氣質(zhì)跟角色搭,多少有些貶多于褒。
只能說蔣奇明懂得把不同的底層人物各自的氣質(zhì)表現(xiàn)出來:
同樣是看人,“高曉亮”看人是先低眉搭眼,目光緩緩直視,間有錯開?!巴醢踩笔沁h(yuǎn)遠(yuǎn)走來先看著你,眼神愣。兩個角色都有“提防”的意味,只不過人物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看人的氣質(zhì)也不同。
還說“看人”,《漫長的季節(jié)》里“傅衛(wèi)軍”眼神永遠(yuǎn)都是清澈的,即便犯了事,他的眼里也只有純粹的愛與恨。
最絕的是一句臺詞沒有,蔣奇明通過眼神就演出了少年感。
從他2020年出演第一部電影《金剛川》到今年,不過四年。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是配角位置,然而人們還是發(fā)現(xiàn)了這個“奇葩”——
那么多俊男美女同臺,宏大史詩也好,家長里短也罷。蔣奇明出現(xiàn)了,大家看到了,略過了,之后過了許久品味一番,然后發(fā)現(xiàn):
這小子眼熟,好像在哪里見過。
進(jìn)而又想:
他不就是我認(rèn)識的張三李四嗎?
這就是演技。
無需“顏值”,只要真實。
蔣奇明的臉給到觀眾很大的想象空間,可以是義正辭嚴(yán)的正派,也可以是咬牙切齒的兇徒。
因為他“丑”到尋常,常在人心。
再結(jié)合演技,蔣奇明可以化身成任何一個與你我常見的人物。
我可以說這是演技派的勝利嗎?
03
蔣奇明最早演出的是話劇和音樂劇,其中不乏經(jīng)典劇目,如《風(fēng)塵三俠》和《月亮與六便士》,偏偏這些劇種不在主流觀眾視野之內(nèi),因此蔣奇明出圈就讓人感到很意外。
實際上我認(rèn)為演員錘煉演技,最好從小劇種開始,它特別考驗演員在表演時的心理素質(zhì)和臨場應(yīng)變能力,包括舞臺站位、現(xiàn)場反應(yīng)。演得多了,演員會在腦海中自動形成畫面感,提前進(jìn)入表演節(jié)奏,這樣等到在影視劇中表演時適當(dāng)調(diào)整就能應(yīng)對自如。
很多老一代的表演藝術(shù)家都是話劇演員出身。
蔣奇明演了十幾年話?。?011年開始),比他上中戲的時間還久,演出時只有19歲。今年他32歲,正是當(dāng)打之年。
這期間內(nèi)娛“顏值”堪憂,人氣頗高的男演員不少,前面提到的孫紅雷、黃渤算典型,王寶強(qiáng)、張譯 、雷佳音等也都能撐一部戲。隨后是章宇、阿如那等比他進(jìn)入影視圈稍早的幾位演員,基本憑一個角色火速成名。
蔣奇明算是“后進(jìn)”,好在他之前有豐富的舞臺表演沉淀。
所以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認(rèn)可蔣奇明,更把他稱作“土狗系男友”,說到底還是折服于他的演技。
內(nèi)娛不是少數(shù)人聚攏的圈子,它終究要面對大眾。
演員表演也不是僅憑幾篇文章就能定論,他(她)們也需要時間沉淀。
至于審美也是一種潮流,在男演員也看臉的時代里,蔣奇明等人用演技征服觀眾,還能讓知名品牌找他作形象代言人,起碼說明什么才是維系藝術(shù)生命的根本,值得很多年輕演員認(rèn)真思考。
我無意把他和“土狗”畫上等號:
人就是人,干嘛非說他是“狗”呢?
“愛稱”也不好。
我就覺得他“丑”,“丑”得真實。
演什么角色能進(jìn)入狀態(tài),不會把律師演出痞子樣,也不會演痞子演出偶像感。
這才是好演員。
這樣的演員,我希望越多越好。
無論他(她)有多“丑”。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