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漢尼拔”也是個體面人 -
《查令十字街84號》還有個更拗口的名字叫《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吸引我看這部1987年上映的老電影,主要原因是被影片中生活拮據(jù)卻氣質(zhì)優(yōu)雅的英倫人文吸引,而且還是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
女主海蓮(安妮班克羅夫特 飾)在征得男主弗蘭克(安東尼霍普金斯 飾)的遺孀羅拉(朱迪丹奇 飾)同意后,將兩人之間來往二十年的信件整理成書,這段故事本身就很感人,后來有人說這是“愛情”,我在觀看后覺得更像“伯牙子期”之交。
查令十字街84號對應的是一家名為“馬克與科恩”的書店,1940年代末,這家書店刊載了一則出售古董書籍的廣告,主打價格便宜量又足。
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文藝女青年海蓮看到了這則廣告,正好她四處尋書無果——美國本土生產(chǎn)的書籍太貴,以她微薄的收入顯然買不起。于是她致信“馬克與科恩”書店,列出書單詢問是否有她中意的書冊。
店長弗蘭克閱讀信件后,決定在對方?jīng)]有匯款的情況下先把書寄到美國,這一舉動讓海蓮大為感動,于是兩人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書信往來。
在交流中,海蓮和弗蘭克也從簡單的買賣關系變成了書友,他們時常交流對一些作家的看法以及對詩詞的喜好,弗蘭克覺得海蓮是一個心直口快但文筆幽默的女士,海蓮也認為弗蘭克是位作風嚴謹不失誠信的紳士。這種友誼漸漸從海蓮與弗蘭克之間擴散到海蓮與這家書店的所有店員。
當海蓮在同住的英國友人那里得知,彼時的英國還在實行配給制,每個人每個月只能買到一個雞蛋時,本就收入不高的她開始向從未去過的倫敦寄去一箱又一箱的食品,當書店里的人打開裝裹完整的木箱,看著那些緊俏的罐頭、火腿時,書店里的人沸騰了。包括弗蘭克在內(nèi),他們沒想到一名“客戶”會如此體貼,于是開始有店員背著弗蘭克給海蓮寫信,向她表達感激之情。并在后來的日子里和弗蘭克一樣,向海蓮描述倫敦的生活,以及大家的生活。
弗蘭克很想告訴海蓮,她不知道后來她寄來的那些食物讓店員們獲得了怎樣的喜悅,他們回家與家人分享,并告知這是新大陸友人的饋贈,對于依舊沒有擺脫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英國人來說,海蓮在給予他們生活的希望。
海蓮在后來的日子里每個月節(jié)省開銷,堅持為書店寄送食品。書店里的人也把海蓮擺脫收購的書單當作頭等大事。這邊海蓮要什么樣的古籍,弗蘭克就會第一時間去英國各地搜尋。
她也珍藏了店員們共同制造的精美桌布,這是她得到的友情回報。
兩人之間的友情連同全體店員共同繪制了和平歲月中的一段美好。
在此期間,海蓮并不是沒有想過去英國拜訪這群素未謀面的“老朋友”,但每次都因各種情況作罷。另一邊每當海蓮說要來英國時,弗蘭克和全體店員都興高采烈,當然也都在拜訪作罷后失落一整天。
時間來到1960年代末,有一天海蓮發(fā)現(xiàn)弗蘭克遲遲沒有來信,她多方詢問才知道弗蘭克在一次手術后感染不幸去世。
海蓮,失聲痛哭……
在此之前,海蓮知道二十年間,書店里也有人離世,還有人離開,只有弗蘭克依舊堅守在書店里為海蓮找書,她也不知道有時弗蘭克會對著來到店里的美國女士凝視,他總覺得海蓮會在某個午后走進店里……
但海蓮終于來到倫敦,她已兩鬢斑白。英國,這個她在書中品味的國家展現(xiàn)在她眼前。但此時她已經(jīng)沒有了憧憬,只是按照地址來到查令十字街84號“馬克與科恩”書店。
此時書店早已人去屋空,那曾經(jīng)擺列滿滿書籍的書架如今落滿灰塵。她并不是不知道書店的陳列和布置,十年前她的好友去倫敦演出,特意替她來到書店,只是沒有向眾人表明身份。而是寫信告訴海蓮“一切如你所想,人和書都很不錯……”
眼前的一切被回憶牽動,弗蘭克甚至來不及和她道別就已離去。而“藏書”和“閱讀”的人也越來越少。海蓮還記得第一次收到寄來的古籍時,羊皮書封面和黃色的紙張帶來的手感與驚喜,那是閱讀者的福音,也是一段長達二十年的友誼的見證。
在拜訪弗蘭克的遺孀羅拉時,對方說“我真的很嫉妒你,因為我的丈夫總是在收到你的信時欣喜不已?!?/p>
這種友誼無須置疑,因為直到弗蘭克去世,兩人都沒有見過面,盡管在二十年里,書店里的店員紛紛猜測海蓮究竟長什么樣?海蓮也在信中故作神秘,她只是一個普通的美國女性,既不漂亮也不富有,沒有錢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否則也不會有這場遺憾。
直到今天,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早已沒有書店,但留下一塊鑲嵌在墻上的銅牌:
“海蓮與弗蘭克的友誼讓倫敦查令街84號舉世聞名……”
這是一個很浪漫的故事,無關愛情的浪漫,卻是普通人生活中的浪漫。
就像本世紀初網(wǎng)絡未曾普及時,國內(nèi)流行的“筆友”,當成年后再度觸碰那些泛黃的信件和內(nèi)容時,仿佛那些時光歷歷在目。二十年里,海蓮工作、生活、搬家,每次她都把自己的近況寫進信里,弗蘭克也告訴海蓮,有些店員在醫(yī)院也要聽弗蘭克念及朋友的生活。
那是這位想象中的完美女士帶給他們的生活鼓舞。至于弗蘭克……
伯牙子期,此生只能偶遇。
安東尼霍普金斯1987年時正值壯年,這位英國演員完美地詮釋了一種刻在骨子里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會為了欣賞海蓮的才華與文筆,在沒有匯款的情況下先把書籍寄出去,也會在收到海蓮贈與的食品時心生感激——尤其在配給制下生活拮據(jù)的時代,他繪聲繪色地在信中向海蓮描述這種簡單的快樂。
作為曾經(jīng)目睹過計劃經(jīng)濟末期的中國觀眾,我覺得大概能了解弗蘭克等人的感受。尤其是當?shù)陠T們對這位彼岸的朋友心心念念時,我感受到的是善良、淳樸和對生活的熱愛。
《查令十字街84號》是偶然“拾得”的冷門電影,吸引我的也是“漢尼拔”之外的英倫紳士形象,讀書人愛書是天性,難得遇到同伴也是小確幸。
有些對書籍的渴望和愛慕,其實早已超脫男女之情,這種感情甚至更加雋永,令人觀后感慨且難忘。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