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圈上學記2》央八首播,一上來,便有王朔味道,諷刺喜劇 -
2月12日午間,電視劇《米小圈上學記》第二季在央視電視劇頻道兩集首播。這部電視劇,是由《米小圈上學記》的原班人馬拍攝完成,質(zhì)量方面,目前來看,與第一季齊平。當然,在第二季的開局內(nèi)容當中,也有一些“另外”的驚喜。其首集內(nèi)容,頗有一些王朔老師曾經(jīng)的諷刺味道。
該劇的首集劇情,講的是米小圈所在的小學,動員全校師生做好事兒,并且給予做好事兒的同學小紅花獎勵。米小圈所在的班集體,更是搞了做好事兒小紅花的排行榜。因為這個排行榜的存在,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做好事兒。一時間,這個校園當中很是熱鬧。
接下來,王朔味道的諷刺喜劇內(nèi)容出現(xiàn)了。米小圈和他的兩個同黨也想要做好事兒,并且爭取小紅花。但是,這三位小同志就是無法發(fā)現(xiàn)做好事的機會。眼看著同學們都做好事兒,并且取得了小紅花,米小圈等三位小同志依舊因為一件好事兒還沒做,而小紅花排行榜墊底。這種生怕做好事排行榜奠定的心態(tài),是不是已經(jīng)諷刺味道拉滿了呢?
這是在諷刺什么呢?明眼的觀眾都清楚了,做好事兒這個東西,是不能用排行榜來搞的,不然,做好事兒就被動了,就機械化了。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米小圈上學記2》的劇情繼續(xù)深入。操場上,小學生們都在運動。而其中一位同學不小心弄傷了自己的手指頭。頓時間,操場上出現(xiàn)了做好事兒的搶奪大戰(zhàn)!
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幫助這位同學,生怕自己落后,搶不到最終的小紅花獎勵。如此規(guī)模的爭搶,最終出現(xiàn)了踩踏。小同志們做好事兒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再次被追問??吹竭@里,有腦子的觀眾都看出了創(chuàng)作者持有的諷刺心態(tài)了。這種諷刺,是需要智慧型的觀眾來自我品味的。
米小圈等三位小同志,還是要繼續(xù)做好事兒。所以,他們開始去大街上發(fā)現(xiàn)各種事情。這時候,這個故事是不是有點王朔曾經(jīng)賀歲喜劇片的意思了呢?主角們已經(jīng)要滿大街找好事兒做了。這簡直就是對小紅花排行榜最赤裸裸的諷刺了。這種諷刺的藝術水平,已經(jīng)超過了兒童劇的范疇,向真正的成年人影視劇范疇、高級影視劇范疇發(fā)展了。
接下來的故事當中,米小圈等人總是好心干壞事兒,總是得不到小紅花。越是求表揚,越是獲取不到表揚。而越是絕望了,得不到小紅花了,越是小紅花最終到來了。在小紅花排行榜面前,這出諷刺喜劇,可謂是老辣的很。真正被諷刺的,其實是校方,是搞小紅花排行榜的人。
上升一點層次,做好事兒應該出于本心,是自覺力的一種,不為什么小紅花,更不為什么排行榜。通過外在激勵而去做好事兒的,往往不會長久,反倒是會形成一種荒誕與被諷刺的感覺。《米小圈上學記2》拿這個當作第一集,簡直是讓人拍案叫絕的。
當然,到了第二集當中,這部電視劇又恢復了自己兒童劇的水平,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理解。這一集當中,米小圈的爸爸和媽媽產(chǎn)生誤會,彼此不理解,因此,他們要身份互換,干對方的事情。繼而,倆成年人各種抓瞎。
這個故事的模板是沒啥問題的,但具體表現(xiàn)內(nèi)容上,牽強得很。尤其是說父親不會做飯這件事情上,實在有些過分了。話說,如果一個成年男性,連做飯都不會的話,那要他還有什么用處呢?這一點,真的應該向青少年男性朋友們強調(diào)一下。做飯,是人生的基本技能,這個技能沒有,和上學考大零蛋是一樣的。
整體來講,《米小圈上學記》第二季有不少笑點內(nèi)容,部分諷刺也是到位的,深刻的,這部電視劇,適合大人孩子們一起看。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