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虐9年,碎尸16塊!捅破國產(chǎn)最大尺度,但勸你:謹慎期待! -
前幾天,央視點名批評了《醬園弄》。
起因,是楊冪和趙麗穎這兩位85花的粉絲,就誰是配角、誰是客串,展開了一場番位之爭。
小道消息漫天飛,片方遲遲不官宣陣容。
選角風波還在持續(xù)發(fā)酵…
有人說:這是一部快炒糊的電影。
先是去年10月,外媒爆料陳可辛斥巨資,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
新公司開發(fā)的劇集,將不受內(nèi)地審查制度的約束,《醬園弄》便在其列。
消息一出,觀眾狂喜。
大家都以為,華語片的春天終于要到了…
之后,一份演員名單在網(wǎng)絡(luò)平臺上流傳開來。
陣容之豪華,堪稱“內(nèi)娛大點兵”——
劉曉慶、陳沖、周韻、黃曉明、沈騰、陳坤、朱亞文、李現(xiàn)、朱一龍、易烊千璽…
網(wǎng)傳的演員名單
加上《醬園弄》是一部群像戲。
這獻禮片才有的配置,不免引人遐想…
開拍前,陳可辛曾公開表示,籌備《醬園弄》是他近10年以來,最忙的時候。
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我承認,這部電影很有吸引力。
陳可辛,影帝影后制造機。
章子怡,離婚后全面回歸。
故事,真實案件——
改編自民國四大奇案之一“醬園弄殺夫案”。
但,電影剛在上海開機,就給人一種過度營銷的感覺,實在不是什么好事。
熱搜消耗的,始終是電影本身。
片方對選角風波做出回應(yīng)
這張被搶食的內(nèi)娛大餅,是否會攤糊?
目前來看,確實有這樣的趨勢。
烏鴉想說:謹慎期待。
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電影的原型。
真人真事,曾轟動上海灘,比電影還戲劇化。
近80年后再看,還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
將時間撥回1945年3月…
彼時的上海,風中尚有幾分寒意。
20號的午夜時分,醬園弄85號傳出幾聲慘叫。
有鄰居被驚醒,于是上門詢問。
女租戶詹周氏淡然地回復(fù):丈夫剛剛做了噩夢。
鄰居沒多想,打著哈欠便回了房間。
凌晨6點左右,住在詹周氏樓下的租戶發(fā)現(xiàn),天花板竟然在往下滴血!
鄰居再次敲開詹周氏的家門。
眼前的一切,讓人目瞪口呆——
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詹周氏披頭散發(fā),目光呆滯。
她握著一把菜刀,癱坐在血污不堪的地上,嘴巴念念有詞:我殺了大塊頭(其夫詹云影)…
一旁,擺放著五口大箱子。
湊近一看,里面裝著人的頭顱、臟器、雙臂、雙腳…
除了砍碎的骨頭渣,一共是16塊。
鄰居倒吸一口涼氣。
平日里與人為善的詹周氏,竟然殘忍砍死并肢解了自己的丈夫?!
在舊社會,夫為妻綱。
一個隨夫姓的女人,膽敢謀殺親夫,必定會淪為社會的異類,背負無數(shù)罵名。
“醬園弄殺夫案”很快就傳遍了上海灘。
一時間,博眼球的八卦爆料和案情解讀鋪天蓋地。
流言蜚語甚囂塵上…
真正關(guān)注詹周氏個人經(jīng)歷,以及殺夫動機的人,其實并沒有多少。
詹周氏的本姓是杜,江蘇丹陽人。
她自幼父母雙亡,沒有讀過書。
由親戚撫養(yǎng)長大。
9歲時,她被親戚賣到上海的一家當鋪當丫鬟。
她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主家的周姓。
17歲時,主人把她許配給了當鋪的伙計詹云影。
五年后,她成了詹周氏,搬進了醬園弄。
案發(fā)時,詹周氏30歲…
詹周氏的經(jīng)歷,簡單到幾行字就能講完。
但被選擇的人生里,寫滿了亂世下的凄苦遭遇。
其夫詹云影身高一米八五,體重兩百斤。
街坊鄰居都習慣叫他“大塊頭”。
當時,詹云影在典當行做朝奉(負責驗物、定價、決定收當與否)。
在舊社會,當鋪屬于“上九流”。
所以,這份工作既體面又穩(wěn)定,日子很有奔頭。
詹周氏心想:終于苦盡甘來,可以改寫命運了…
然而,美好的期盼很快就被碾得粉碎。
婚后兩個月,詹云影就在外邊有了姘婦。
沒有哪個女人受得了丈夫在外亂搞。
但詹周氏見對方年紀尚小,還懷著詹云影的骨肉,被主家驅(qū)逐出門無處可去。
于是把苦楚咽進肚子,先將生下來的孩子送人領(lǐng)養(yǎng),后又想辦法將女孩許配了人…
本以為,自己的付出足以感化丈夫。
現(xiàn)實卻是,詹云影染上了賭癮。
他整日不著家,不僅弄丟了飯碗,還散盡家財。
詹周氏哭過鬧過,也苦口婆心地勸過。
但是都沒用。
詹云影沒有心灰意冷。
她告訴自己:也許,哪天丈夫就浪子回頭了呢?
人總要吃飯。
家里的米缸總空著,也不是辦法。
于是,詹周氏托人在紗廠找了一份營生。
活很累,工錢很少,但她卻沒有半句怨言。
自己掙錢,心里更踏實…
某天,詹云影在外邊鬼混,喝得爛醉如泥。
一聽詹周氏找到了工作,頓時火冒三丈。
他沖著詹周氏劈頭蓋臉一陣臭罵:你這個騷貨,打工是假,去外邊找野男人是真!
詹周氏被打得頭破血流,臥床休養(yǎng)多日。
無奈,詹周氏只能辭去工作…
房租和柴米油鹽都需要錢,不被允許外出掙錢的詹周氏,只好一次次進出當鋪,只好厚著臉皮向鄰居借。
而詹云影對她的毆打,9年間從未停止過。
為什么不離婚?
離婚對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是一個稀松平常的話題。
但在那個年代,是天大的禁忌。
女性的畢生所求,不過是一個清白的好名聲…
退一萬步講。
不識字、沒樣貌、出身貧賤。
處于社會最底層的詹周氏,根本沒有選擇。
其實,詹周氏曾試探性地提過一次離婚。
詹云影竟破天荒開了條件:找了姘頭就離。
表面上,詹云影是想把所有臟水潑給詹周氏。
自己還是別人眼里的勤勞好男人。
實際上,詹周氏就算聽話找了姘頭,最后也還是會被詹云影打死。
辱罵、毆打、性虐、忍饑挨餓…
詹周氏經(jīng)受著身心的雙重摧殘,度日如年。
她試過喝藥自殺。
但鄰居及時發(fā)現(xiàn),送醫(yī)后搶救了回來。
原來,尋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詹周氏被生活一步步推向絕望。
1945年3月20日,凌晨三點。
詹云影離開遠東飯店的賭桌,回到家中。
詹周氏開口和他商量,把家具賣掉,再借點錢,去弄堂里擺個小攤,賣排骨年糕。
能賺一點是一點。
詹云影卻說:我有這些錢,還是去賭!
等待詹周氏的,又是一頓毒打…
夜幕下,詹周氏忍著皮肉的疼,憶起人生前30年吃的苦,感嘆老天爺?shù)牟还?/p>
絕望之際,她舉起菜刀,朝熟睡中的詹云影揮去…
案件雖不難辦,但存在一個疑點。
詹周氏身高一米五幾,體重還不到八十斤。
如此瘦弱的女人,是如何做到謀殺體重兩百斤的丈夫,并分尸16塊的呢?
古語云:無奸不成殺。
警察猜測,詹周氏殺夫時,大概率有情夫相助…
很快,詹周氏就供出一個名字,賀大麻子。
案發(fā)當天的早晨,這個賀大麻子剛好“失蹤”了。
到案后,賀大麻子供出了實情。
兩人認識時,詹周氏欠了一屁股債,無力償還。
賀大麻子見詹周氏夫妻不睦,逃不出苦役,于是在詹周氏向他借錢時,提出可以用肉體償還。
兩人前后共發(fā)生十多次關(guān)系。
詹周氏所得,約有三萬元…
但賀大麻子卻堅決否認參與了謀殺分尸。
經(jīng)過調(diào)查,賀大麻子確實有不在場證明。
接著,詹周氏又供出一個人。
這個外號叫小寧波的男人,是詹云影的朋友。
詹周氏承認,與小寧波之間有奸情。
謀殺詹云影一事,是他們提前計劃好的。
當天,小寧波悄悄溜進詹周氏家中。
趁詹云影熟睡,小寧波從詹周氏手里接過一把菜刀,狠狠朝詹云影的脖頸處砍下一刀。
詹周氏怕丈夫沒死透,又在腦門補了一刀…
每一處細節(jié),詹周氏都描述得有鼻子有眼。
小寧波百口莫辯。
奸夫淫婦的故事,抓住了民眾的獵奇心理。
一些不入流的小報,開始專門炮制低俗新聞。
比如,有家報紙寫賀大麻子“生有異稟”。
輕輕松松賣出去幾千份…
比如,有家報紙爆料賀大麻子房事不行,還不如詹周氏的丈夫。
結(jié)果,這份報紙暢銷到溢價才能買到…
就在人們不斷尋求感官刺激的時候,警局傳出一個“掃興”的消息:詹周氏翻案了。
原來,詹云影是被小寧波帶壞的。
詹周氏對其懷恨在心,嚴刑逼供之下,詹周氏編了一個故事,想把小寧波拖下水。
經(jīng)過調(diào)查,警方認定小寧波也沒有作案時間。
只能將賀大麻子和小寧波兩人釋放…
1945年5月3日,案件在上海地方法院宣判——
詹周氏殺人處死刑。
剝奪公權(quán)終身。
菜刀一把沒收。
因為情節(jié)嚴重,社會影響惡劣,沒有任何從輕發(fā)落的機會…
所有人都以為,鬧得沸沸揚揚的“醬園弄殺夫案”已塵埃落定。
謀殺親夫的毒婦詹周氏即將伏法。
沒想到,輿論發(fā)生了反轉(zhuǎn)。
明晰前因后果的知識分子們,開始為詹周氏鳴冤、抱不平,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女人施以理解和同情。
彼時,與張愛玲并稱“滬上雙姝”的女作家蘇青,是這批人當中的旗手。
蘇青
她在自己主持的《雜志》月刊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為殺夫者辯》的文章。
文中,蘇青不僅用女性的同理心,分析了詹周氏的殺夫動機,還給出有力的論證,呼喚有溫度的法律。
洋洋灑灑,字字珠璣。
把“醬園弄殺夫案”提升到了婦女解放的高度。
她認為,殺夫是一個身處社會最底層、飽經(jīng)磨難和滄桑的絕望主婦,發(fā)出的最后一聲吶喊…
她還批判“謀殺親夫”中的“親夫”一詞,封建氣味太濃;“箱尸案”“醬園弄血案”等標題關(guān)鍵詞太像偵探小說的口吻…
節(jié)選自《為殺夫者辯》
緊接著,蘇青又開辟了專欄。
《武大郎與詹云影》《法理人情》《我以為》《詹周氏和潘金蓮》等文章相繼發(fā)表。
某篇文章寫道——
謀殺親夫的主題就是死里求生,拼命求活。
目前生活高漲得不能維持,因生活的壓迫而殺人,而自殺的人不知多少。
詹周氏的殺人,嚴重點來說,未嘗不是整個社會問題。
不敢相信,此番進步言論,竟是近80年前的發(fā)聲…
風云詭譎的上海灘,掀起了一陣輿論狂潮。
獄中的詹周氏被喚醒。
她不想死了。
于是,詹周氏開始上訴。
但,監(jiān)于情節(jié)惡劣,高等法院駁回了上訴。
坊間流傳,詹周氏在上海提籃橋監(jiān)獄被執(zhí)行死刑。
奇怪的是,半個世紀過后。
一位記者竟然在蘇北的大豐農(nóng)場,采訪到了晚年的詹周氏…
當年,死刑并未如期執(zhí)行。
一位天主教堂的嬤嬤,站出來給詹周氏做了假證:她有孕在身,生完小孩才能執(zhí)行死刑…
幾個月后,抗戰(zhàn)勝利。
詹周氏迎來大赦,改判無期徒刑。
然后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汪偽逃竄,國民黨接收…
亂世的夾縫中,詹周氏有了一線生機。
1948年4月,詹周氏再被改判——
有期徒刑15年。
解放后,詹周氏被送到了600公里外,蘇北的大豐農(nóng)場。
時任《上海灘》記者徐平透露,晚年的詹周氏有一雙三角眼,說話時會兩眼放光,有時會不自覺流露出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
一看就是經(jīng)歷過人世間大苦大悲的人。
詹周氏穿著大襟衣服。
講著一口舊時的上海話。
仿佛從民國時期穿越而來…
刑滿釋放后,她選擇了再婚。
她喜歡孩子,但年齡已不允許她有自己的骨肉。
于是,她跑去幼兒園做阿姨,直到退休。
當時是90年,詹周氏每月的退休金有一百多,生活完全沒有問題。
詹周氏認了很多干兒子、干女兒,都是和她一樣的苦命孩子。
平時,這些孩子會照顧詹周氏的生活。
她的身體很硬朗,閑來打打麻將,帶帶孫輩,余生再也沒有回過上海。
至于那段曾轟動上海灘的往事,她不愿再提及。
據(jù)說,詹周氏去世時,已90歲…
當年是否有幫兇?
無人知曉。
真相將永遠塵封于歲月。
近80年后的今天,詹周氏的人生被搬上大銀幕。
當我們撥開烏煙瘴氣的熱搜,再次走進詹周氏的世界,凝視舊社會對女性的迫害。
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事情仍有討論的空間和價值。
比如,一開始就給女人扣一頂潘金蓮的帽子。
比如,多位女性頂住壓力,為詹周氏仗義執(zhí)言。
比如,雖然是舊社會,但有很多思想甚至比這個時代還要進步開放。
女性的處境真的有變好嗎?
打開社會新聞。
我發(fā)現(xiàn)。
詹周氏的哭聲從未停止過。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