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被罵慘的「國產(chǎn)雷劇」,突然翻紅了 -
最近,一部老劇翻紅了。
起因是有網(wǎng)友扒出,劇中「神預言」了《滿江紅》的電影情節(jié)。
「第一場打金兀術(shù),第二場在宮里。
秦檜挑撥離間,皇上信以為真,下了十三道金牌,命岳飛回來斬首。
最后,全場一起合唱《滿江紅》。」
不僅如此,劇里還提到家國情懷、商業(yè)大片、喜劇元素、流量明星、秦檜加戲……
全都跟《滿江紅》對上了。
于是,不少人質(zhì)疑,《滿江紅》「抄襲」了這部老劇。
但后者的編劇寧財神 本人否認了這一說。
《滿江紅》官博也連發(fā)多條微博怒斥這是無稽之談。
抄襲風波已然平息。
但這部老劇卻徹底翻紅了。
炸出不少劇粉,相關(guān)二創(chuàng)內(nèi)容也涌現(xiàn)了出來。
氛圍到位了,魚叔也重新翻出這部劇。
看完后才發(fā)現(xiàn),「神預言」的,可不止一部《滿江紅》——
《龍門鏢局》
十年前的這部劇,光看海報都能嗅到「雷劇」的氣息。
但不妨礙宣傳語依然吸睛——
「自《武林外傳》之后,寧財神七年磨一劍。」
同樣是無厘頭搞笑風格的古裝喜劇,現(xiàn)代思維寫就的江湖故事。
演員光是客串陣容就匯聚了半個娛樂圈。
除了《武林外傳》的主演姚晨 、沙溢、喻恩泰 等人友情出演外。
幾乎每集都能看到熟悉的面孔,雷佳音 、黃曉明 、霍思燕 、陸毅 、陳曉 、張子楓 、馬蘇 ……
內(nèi)容更是有所承襲。
劇中的龍門鏢局,在《武林外傳》中是佟湘玉的娘家,只存在于臺詞中。
到了這部劇中,則是和同??蜅R粯樱瑓R聚江湖兒女,承載美好回憶的極有分量的存在。
劇中人物也都和《武林外傳》中的角色有相似之處。
中年組主角,袁詠儀 飾演的
前者是龍門鏢局的少奶奶,中年喪夫,性情急躁,但為人善良,很能聚攏人心,很容易就聯(lián)想到「佟湘玉」。
后者原是富二代,曾頗有名望,但如今主動退隱,開啟了腳踏實地的新生活,也和「
青年組主角也都能一一找到對應的形象,甚至直接在血緣上有所關(guān)聯(lián)。
可惜情路坎坷,很容易投入一段感情,卻始終不能善終。
但,雖有諸多相似之處,觀感實際上截然不同。
寧財神表示自己無意復刻《武林外傳》的成功,而是想講述一個全新的故事。
不再是傳統(tǒng)的室內(nèi)情景劇,而是戲劇沖突更強,喜劇形式更豐富的連續(xù)劇。
想傳達的也不再是《武林外傳》中樸素的理想主義,而傾向于更加理性、務實。
寧財神想借這部劇表現(xiàn)的是利益主導、娛樂至上的時代。
他用解構(gòu)、戲仿、拼貼、反諷等諸多后現(xiàn)代喜劇手法,以現(xiàn)代價值觀呈現(xiàn)了一個近乎港式無厘頭風格的職場故事。
犀利嘲諷了很多現(xiàn)實弊病,影射了不少社會事件。
也因此遭到大力刪減、修改。
當年在四大衛(wèi)視播出,時長居然各不相同。
寧財神連發(fā)多條微博抗議。
「我建議,狂剪戲的那個臺,從明天起可以不用看了?!?/p>
「下午去淘一把銹掉的剪刀,等全部播完,就贈給剪戲最多的臺,以示謝意!」
但即便是這樣一部被閹割的憾作。
依然留下了不少流傳甚廣的經(jīng)典橋段。
今天再回看,其批判性和前瞻性依然讓人驚喜。
劇中精準預言了各種內(nèi)娛亂象。
2018年,迪麗熱巴憑借3.1分劇《漂亮的李慧珍》,打敗一眾實力派女演員獲封視后。
名場面還歷歷在目。
而《龍門鏢局》早在2013年就預演了一模一樣的情節(jié)。
劇中,江湖知名的武林大會毀于第十七屆。
因為,以往比武拼的是實力,這一屆卻改拼人氣。
比賽新增了觀眾投票環(huán)節(jié),只要票數(shù)夠高,沒實力也能拿獎。
所以,最終獲獎的是實力差,但外形佳,追捧者眾多的人。
獲獎者自以為實現(xiàn)了夢想,前途一片大好 。
粉絲普天同慶,認為自己替偶像打下了江山。
但實際上,大部分路人并不認可這一結(jié)果。
他們都替淘汰者忿忿不平,辣評獲獎者是「金玉當當當,敗絮嗙嗙嗙」。
被流量捧上神壇的頂流,也毀于流量。
第十七屆武林大會冠軍
被武林界拒之門外,幫里重要大事從沒有他的份。
在粉絲的吹捧和保護下,他又對自己缺乏清醒的認知,從沒好好打磨過實力。
過千帆由前偶像男星付辛博 飾演
過千帆的戀情被曝后,更是炸了鍋。
粉絲挖墳其女友,扒出大量未經(jīng)考證的黑料,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勸分大隊」。
水軍蔓延,拉踩引戰(zhàn),脫粉者瘋狂回踩。
飯圈的畸形狂歡,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也讓影視環(huán)境也變了天。
戲班子里的頂流,沒實力也能出演重量級作品。
只因為自己懶得記臺詞,就要求編劇刪改。
讓人很難不聯(lián)想到汪海林炮轟流量時的那句:作為編劇,我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了……
創(chuàng)作受各方掣肘,一部戲改八百回,改得面目全非。
劇中提到要拍一部名叫《阿飛(岳飛)正傳》的歷史正劇。
結(jié)果為了投資回本,討好市場,雜糅了喜劇類型,請來人氣明星參演,又瘋狂加廣告。
最后變得不倫不類。
但有資本撐腰,宣發(fā)過硬,再爛的作品也能被吹出國門。
另一類內(nèi)娛名場面:渣男死于「小作文」,男女對立愈演愈烈。
也被這部劇精準預言。
劇中,白敬祺和呂青橙這對官配cp遇到「三角戀」危機。
原本是一場誤會。
但當事人都不好意思率先道歉,身邊朋友便替他們出謀劃策。
結(jié)果,一來二去,私人感情問題居然上升到了性別大戰(zhàn)。
白敬祺身邊的男性朋友認為,男方輕易讓步,是丟失了男人的尊嚴,浪費了「父系社會的成果」。
即使道歉,也要先擺起架子,向女方開出一些條件。
女方陣營不滿,認為這不是道歉是狡辯,表示誓不退讓。
雙方便開始靠「小作文」獲得街坊四鄰的輿論支持。
男方率先發(fā)文,澄清來龍去脈。
他們?yōu)榘拙挫髁⒘艘粋€純情無辜的受害者人設,說他只是沒有及時推開瓔珞這個「第三者」才造成誤會。
但吃瓜群眾抓錯了重點,將罪魁禍首指向「小三」瓔珞,群起攻之。
女方陣營又從中看出了女性的劣勢地位。
她們指出,為什么一出事就只會攻擊女性,為什么沒有人攻擊男性呢?
她們也寫小作文回擊,將白敬祺描述為玩弄別人感情的富二代渣男,瓔珞是沒錢沒勢的權(quán)力下位者。
吃瓜群眾見狀又調(diào)轉(zhuǎn)矛頭,指責白敬祺。
可沒想到,很快「評論區(qū)」就空空蕩蕩,被「禁止評論」。
到頭來,當事人的感情問題已經(jīng)無人關(guān)心。
背后的兩性陣營依然高喊口號,深陷你死我活的權(quán)力惡戰(zhàn)。
不只是娛樂圈,近期,胡鑫宇案件的謠言被傳得五花八門,折射出的媒體失職問題也被言中了。
最早的「器官販賣」等說法已經(jīng)被辟謠,但遺體被找到后,類似陰謀論反而愈演愈烈。
所謂「神探李昌鈺斷案」「錄音筆數(shù)據(jù)刪除后無法恢復」「飯卡未找到」接連登上熱搜。
實際卻都是無良媒體為搞個大新聞,故意扭曲原意。
很多網(wǎng)友也被誤導,才加劇了謠言的傳播。
劇中,有一個當?shù)卦聢蟆督^察團》。
這一無良報紙并不關(guān)心事實真相,只追求發(fā)行量。
他們秉持的職業(yè)理念是「有黑幕爆,沒黑幕創(chuàng)造黑幕也要爆」。
記者張口閉口「據(jù)知情人爆料」,實際上都是在造謠、傳謠。
誤導了大眾,使龍門鏢局陷入了空前的輿論危機。
很多謠言直到最后也無法洗清。
毀掉的不僅是自己的招牌,還有整個行業(yè)的公信力。
除了公共事件外,個人生活也能從中找到巧妙的呼應。
這部劇本質(zhì)上是一個空降的新領(lǐng)導帶領(lǐng)老職員重振企業(yè)的故事。
當代人的職場困境也都被悉數(shù)呈現(xiàn)。
比如面試時被畫大餅,入職后薪水低、任務重,還要被打雞血培訓。
員工從信心滿滿到放棄幻想,只想暴富、退休、躺平。
有志者整頓職場,但又只是一時的爽感,嘴上高喊理想,現(xiàn)實還是躊躇滿志,混吃等死。
每一幕都仍在今天的熱搜上輪番上演。
其實,「神預言」的說法并不準確。
像娛樂圈亂象和性別問題,都早已存在。
而這部劇所做的,是借喜劇的表現(xiàn)形式放大了問題要害。
在夸張化的處理中,戳破這些問題的隱憂和后患。
很多情節(jié),甚至只是直接表現(xiàn)了當時的不良社會風氣。
比如,職場上老板不滿足員工實際的需求,只知瘋狂打雞血、洗腦。
還有影視行業(yè)因資本涌入,爛片橫行。
如今的抄襲爭議也是如此。
不過是諷刺了當年《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商業(yè)片的通病,但沒想到多年后依然有電影中槍。
暴露出的其實是商業(yè)電影缺乏創(chuàng)新,敘事陳舊的問題。
還有對娛樂圈名不配位的流量明星的諷刺,其實也影射的是十年前的內(nèi)娛眾生相。
只不過這些現(xiàn)象依然存在,才能再一次激起許多共鳴。
而寧財神所說的「理性」「務實」也正基于對這些社會問題的反思。
他并沒有用抽象的情感去模糊問題的關(guān)鍵,或消費或美化這些社會背陰面。
而是直白、具體地闡明根本,道清利害。
才能讓這部劇再多年后二度煥發(fā)生機。
然而,十年前,這部劇其實未能俘獲大多數(shù)觀眾。
尤其有《武林外傳》珠玉在前,這部劇其實受到不少批評。
從人物塑造、故事邏輯,到整體的完成度,被認為各方面都有不足。
少了人情味,多了疏離感,也被吐槽「說教味太重」「雷劇」。
后期刪減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觀感,勸退了很多觀眾。
導致雖然播出前熱度很高,收視率卻遠低于預期。
豆瓣評分至今僅有7分多,熱評中最多的詞是「失望」。
如今卻被捧上神壇,奉為神劇。
金句出圈,被贊神預言。
實際上也反過來說明了如今影視的倒退。
現(xiàn)實問題依然存在,卻少有新的作品再去回應這些問題,批判力度也越來越溫和。
觀眾只能去老劇中尋找共鳴,看到一點現(xiàn)實向的影射就如獲至寶。
與去年掀起的「文藝復興」熱潮一樣,背后依然是悲哀。
疫情后的影視業(yè)看似熱鬧,卻離真正破局依然遙遠。
為高漲的票房狂歡時,也別忘了。
我們孜孜以求的依然是與時俱進、傾注真心的內(nèi)容表達。
全文完。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