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想說的太多 -
作為一部還不錯的影片來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中途有那么多觀眾離場去洗手間的,同樣也沒有看到過那么多觀眾,在影片結束剛開始打演職人員字幕的時候,就著急離座準備出場,然后停在通道里又回頭看了一眼彩蛋。
這些一般都是看爛片時才有的現象,對于好片來說是很有意思的——原因當然都是因為這部電影“太太太太長了”。這不僅是因為173分鐘的時長接近3小時,同時也是大部分觀眾心理上對本片的觀感。
“大過年的,我可能還沒準備好,這是這么一部鴻篇巨制”。
《流浪地球2》海報
如果用幾句話來簡評《流浪地球2》,那么大致可以這么說:
“和《阿凡達2》一樣,都是標準巨型商業(yè)片制作的標桿,但是風格上完全走了兩個極端。前者是故事過于簡單看3個小時有些無聊,而這部是想說的太多,3個小時仍覺繁雜。兩部影片都體現出極高的電影工業(yè)綜合制作水準,但是都無法讓觀眾能喜歡到去影院再看第二遍的程度?!?/p>
對于有的影片來說,能好到讓觀眾自發(fā)二刷、三刷反復觀看?!读骼说厍?》算是不錯的影片,但是離這個標準還有些距離。
這算是一種盡量客觀的評價。
其實看的時候,仍然是非常震撼的。
想來這部續(xù)集離第一部上映只過去了區(qū)區(qū)四年,其中還有不少因為疫情可能造成的工作期停滯,但是編導等全體制作人員在這樣艱難的四年中就能拿出這樣的成片效果,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特別對比《阿凡達》十多年后才拿出了效果平平的續(xù)集,我們“大國重工”的工作效率真的是讓人驚訝,認真拍起電影來也毫不含糊。
不僅是影片時長,《流浪地球2》從故事容量上來看,也超過前作的兩倍,還不說大量月球、水下等新環(huán)境和“全人類”整體氛圍的塑造和拍攝。其中暗藏的種種工作量,是相當驚人的。
如果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只是在一部中小成本影片中說出的豪言壯語,那么《流浪地球2》似乎真的是以“中國大片”的氣象,描繪了一幅“在中國人的領導下”,全人類努力自救的宏大圖景。相比好萊塢大片總是靠美國人和自由主義精神來拯救全世界,我們也終于在影片中有了挺直腰桿硬氣說話的底氣,同時影像上也能匹配這種“人類領導者”的身份,并不尷尬。
《流浪地球2》劇照
以下開始有不少劇透
以下開始有不少劇透
以下開始有不少劇透
《流浪地球2》和前作在整體構架上有不少相似之處。具備商業(yè)大片的標準程序和一句話就能說清的故事內核:人類面臨太陽危機,地球必須“流浪”,在關鍵的“點火”程序上,一個或幾個“小人物”通過不同的方式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終讓地球“重新飛了起來”,并解救了全人類。
這種“平凡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是所有好萊塢商業(yè)大片的統(tǒng)一外形,也蘊含了一套非常復雜的關于影片時長、節(jié)奏的內容體系。比如開場需要花多少時間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和社會關系,怎么細致描繪他的情感寄托和個人理想,然后又要花多少篇幅去強調危機事件的嚴重性,最好主人公的親人朋友也要涉及在危機之中,以及在最后關鍵的動作戲序列中怎樣設定明確的動作目標和不斷出現新危機,并通過平行穿插等敘事節(jié)奏的變化增加緊張感。這些都是商業(yè)片的標準程序。
“流浪地球”的設定無論多么復雜和宏大,甚至劉慈欣原小說在2000年問世時,多么讓人驚嘆于其中“敢想”的成分,一旦變成商業(yè)影片,都需要這樣一個通俗化的過程。郭帆導演在前作中把原故事背景按照標準的大片模式進行了改編創(chuàng)作,甚至算是完全的新寫,并在成片中提供了能讓觀眾采信的豐富視覺形象和生活細節(jié),這都是《流浪地球》中令人贊嘆的創(chuàng)新部分。
《流浪地球2》劇照
在《流浪地球2》中,這些優(yōu)秀的地方同樣被保留了下來。觀眾可以從第一個小時的危機事件中就看到主人公“吳京”出色的膽識和身手,不僅通過場面塑造了英雄,同時也穿插了他向“王智”表達愛意的幽默細節(jié),以及“吳京”和“沙溢”之間深厚的師生情誼。這些對人物形象多角度的細致描繪,體現了從劇本到拍攝中無處不在的編導演努力,以很多看似不經意的小設計,塑造出整體可信的非現實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使觀眾相信了“吳京”這個普通宇航員的人生問題,離我們并不遙遠。
同時,激烈的動作場面也設計得很精彩,“漫天打飛機”的熱鬧甚至不亞于前作的高潮戲。讓觀眾對未來“流浪地球”計劃充滿險阻的艱難背景有所理解,而“太空電梯”這種科幻小說中經典又時髦的玩意出現,都讓人看到了驚喜。
雖然這樣常規(guī)的影片展開方式并沒有多少神奇,但所有這些細節(jié)顯然是《流浪地球2》做得更為優(yōu)秀的地方,從開場就把自己在商業(yè)大片中的標準,立在了足以鶴立雞群的位置上。
《流浪地球2》劇照
頭一段危機結束后,雖然動作場面讓觀眾非常贊嘆,已經超過了80%的動作片的結尾,但《流浪地球2》才剛剛開始。
除了“吳京”以外,另外兩條線索的主人公剛剛上線:一個是李雪健老師扮演的中國代言人,基于“聯合政府論壇”等場景,展現“流浪地球”計劃非常復雜的國際政治大博弈背景;另一個則是劉德華扮演的核心計算機研究員,未來他將受到自己對女兒的情感驅動,部分“黑化”,變?yōu)橛捌形C的主要來源。
影片總體是這三組人物不斷平行交叉,各自推進的過程。這三組主角各自有自己的周邊配角,相互獨立,完全沒有對手戲的發(fā)生。但是觀眾知道,對于“流浪地球”計劃不斷出現的問題來說,他們都在各自的維度上,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在克服困難,通過完成自己的“責任”,最終促成了整個大計劃的成功,并成功解救了全人類。
這是一種美劇中常用的平行分組手法,各自走各自的故事線。前作中,不同組別的人物之間還有著血脈上的情感聯系,而到了續(xù)集這里,估計是編導為了強化“全人類共同體”的感覺,反而將人物事實上的連接完全消除了。因為觀眾看不到這些戲,似乎也沒有感覺損失了什么。
影片中吳京和劉德華的擦身而過,是不同組人物之間的唯一交集。沒有對話,可惜了。
只是隱約細想起來,會覺得節(jié)奏有些“匆忙了”,如果這些不同的主人公有面對面對話的機會呢?他們不同觀點和視野的碰撞,每個人不同的選擇引發(fā)其他人日后命運的變化,可能會產生幾段非常精彩的文戲??上У氖怯捌f的內容實在太多了,這些文戲完全沒有機會去展開。
看到最后,觀眾看的是“戲”?!读骼说厍?》似乎是“沒什么機會去展示問題”。這就是該片的問題。
《流浪地球2》的時長,是普通兩部影片“量”的堆積,不同人物缺乏對手戲和碰撞,就是缺乏“質”的變化,只是“量”。一下子塞給觀眾三個小時,雖然喂得很飽,但心理上也會產生疲勞感。在比如《獨立日》等多線索并進的好萊塢大片中,這樣的問題有時也會出現,影片都是熱鬧有余,但是精彩不足。
《流浪地球2》劇照
如果把影片整體拆開評價,那么吳京作為主人公的線索和危機,基本是比較完整和清晰的。這里有相當多的情感體驗,無論是常規(guī)的對于患病妻子的愛情,一個男人必須去拯救家庭的責任感,或是戲外對于“吳孟達”老師的一些懷念,都含有頗為厚重的因素;后來在“核彈危機”的行動中,無論是“吳京”自己的英勇赴死,或是“沙溢”代表的中老年英雄選擇集體犧牲,甚至因此又給了“吳京”“生的希望”,這些情節(jié)也都是足夠讓人揪心的。特別是老人們無比悲壯地主動赴死的橋段,堪稱是影片中最讓人唏噓的場面。
《流浪地球2》劇照
而對李雪健老師扮演的領導人來說,這條線索的情節(jié)則有些毀譽參半。有不少觀眾認為本片“主旋律”意味太多,也源自這個人物形象的設置。
就現實來說,“流浪地球”這個事關全人類的計劃要落地,怎么實施,誰應該做什么,負起什么樣的大國責任,當然大家想法都會不一樣,會有不少事實上明里暗里的政治逐力。只是這些情節(jié)怎么設計和表現更為合適,既能反映出我們的立場,又讓各國代言人顯得不幼稚,恐怕也有一個程度的問題。
對于前作來說,是完全沒有這條高層線索的。續(xù)集中拍了一個嘔心瀝血如同“我們敬愛的總理”的領導者形象,觀眾是否覺得傳遞了來自現實世界的實感,則是見仁見智了。總體來說,這段要拍好,必須要考慮到很多電影之外的現實因素,很難。
而線索落到劉德華扮演的工程師身上,就更難了。這是個非常復雜的人物。
《流浪地球2》劇照
我猜編導們看了很多很多遍的《三體》原著,甚至有可能直接向劉慈欣取經,這才編出這么一個人物。劉德華扮演的圖恒宇,某種程度上就是葉文潔的男性翻版。他有了不起的科研能力,本應該在故事中扮演“專業(yè)協助者”的角色,但是他的立場又產生了偏差,甚至完全走向了全人類的反面。
這種“智力高超心靈邪惡”的角色,集合了善惡一體,是極為矛盾的。然而可怕的是這個“心靈邪惡”的內在邏輯,編導又展現得非常細致,遠遠比滅霸那種“我就是要無差別抹掉一半人”來得合理得多,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除了本身非常了解“高知人群”的大劉老師,其他人很難描繪出這群人的精神世界。簡單來說就是掌握知識多,不代表立場就正確,甚至科學家一旦腦子里產生了怪異想法,對全人類能造成的危害要遠遠大于普通人。這是個關于“科技倫理”,充滿爭議的復雜議題。能力越大,不僅責任越大,破壞性也是挺大的。
伴隨著這種爭議,編導設計了時髦的“意識上傳”“人工智能”等內容,也是科幻片中雖然常見,但是頗為熱鬧的主題。對于不熟悉科幻片的觀眾來說,也算是相當新穎的議題。只是影片最后兜底出所有危機的“始作俑者”,又簡單解釋了一下“要促成人類更新文明”的邏輯,雖然都是常規(guī)商業(yè)片最后“還要讓觀眾驚訝一下的路子”,但是否顯得草率,也是值得商榷的。
《流浪地球2》劇照
以上種種,是對《流浪地球2》的一種解析和梳理。
事實上影片的內容,不僅是普通兩三部影片的量,還設計了大量細節(jié)。比如眾人去救濟領餐,“吳京”能多發(fā)幾個水果,因為記錄上是“(20)44年立過功的”;對于膽小害怕的機器人,工作人員還要鼓勵說“你是一條警犬啊”,然后強行扔下了水;黑人戰(zhàn)友跟“吳京”感情不錯,每次都提醒他不要拿身體拼,說的是“我們不是正式員工,還沒醫(yī)?!薄_@些有趣味的細節(jié),如同上一部的“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一樣,體現了導演郭帆對現實生活充分的觀察和理解,是非常高超的藝術再現。
所有這些點,都很努力,也很勤奮。《流浪地球2》在這個意義上是一部不錯的商業(yè)片。
但是另一面,是觀眾看多了容易累。這不僅是在短視頻娛樂為主的今天,長達3小時的影片本身就很容易讓人疲勞,更多還有關于影片內在節(jié)奏和故事容量的問題。想說的太多,信息量太大,內容就爆炸了。爆炸了,就會淹沒一些本身很濃烈的情感部分,反而沖淡了整體觀感,這是有些可惜的。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