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熬成內(nèi)娛天花板,她就不干了? -
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央視主持人李思思,大家都認識吧?
她主持過9次央視春晚,被大眾視作最可能成為央視一姐的人選。
可就在最近,李思思卻從央視離職了。
這個消息一出,立馬頂上熱搜,引來全網(wǎng)唏噓。
人人都在說內(nèi)娛主持人真要沒落了。
就連最有希望成央視一姐的李思思都選擇跑路。
而回頭看,如今的內(nèi)娛主持人環(huán)境著實有些蕭條。
那些紅極一時,深受觀眾認可的主持人都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
而年輕主持人卻沒幾個能挑大梁。
以至于,如今的內(nèi)娛主持顯得有些青黃不接,讓人看不到希望。
可這又是為什么呢?
那么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
01
一談起主持人,綜合實力最過硬的莫過于央視。
優(yōu)雅大氣的董卿、儒雅穩(wěn)重的康輝、幽默靈活的撒貝寧、端莊高雅的周濤...
面對節(jié)目中的各種意外,他們總能臨危不亂,有條不紊的化解突發(fā)事件。
而對待不同的嘉賓,他們也總能展現(xiàn)出讓人被尊重,平等對待的一面。
董卿的跪地對話96歲翻譯大師許淵沖。
當直升機救援女機長遭男嘉賓性別歧視時,撒貝寧罕見冷臉。
他立馬回懟男嘉賓,為女機長討回公道。
但到了近幾年,央視主持后繼無人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今年的春晚,央視主持人來了一波大換血。
新面孔一個接一個,沒有往年那般讓人熟悉親切的感覺。
為此,不少網(wǎng)友都在感嘆央視主持人一年不如一年。
將整個春晚的水準拉低,都差點壓不住場子。
而除了央視外,環(huán)顧整個內(nèi)娛的主持人都面臨這種現(xiàn)狀。
拿最熱門的湖南衛(wèi)視來說。
被觀眾認可度最高的主持人就是汪涵何炅,兩人不知斷層了多少年。
有關兩人誰是湖南臺一哥的爭論一直不斷,到現(xiàn)如今也沒一個定論。
而隨著兩大節(jié)目的停播,兩人都是元氣大傷。
汪涵曝光量驟減,沒了多少存在感。
而何炅雖還在主持新節(jié)目,努力活躍在大眾視野。
但其口碑也受損嚴重,如今早已沒了生日百家祝賀的光彩。
還有常常與其打擂臺的浙江衛(wèi)視。
前一姐朱丹,雖能力一般,但起碼能正常完成主持工作。
可如今,她卻將自己的不專業(yè)當成博看點的流量利器。
頻繁口誤,碰瓷明星,沒了往日浙臺一姐的風范。
至于還在苦苦支撐的華少。
他近幾年受高以翔事件、魚子醬風波影響,口碑也大不如從前。
現(xiàn)如今,只能算是在吃老本。
02
回想多少年前,內(nèi)娛主持人還是風光無限,被人人追捧的職業(yè)。
可如今,為何會變成這樣?
一方面是受綜藝變新的影響。
在以前,綜藝大多都是以《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的這個形式。
主持人處于主場位置,需要其全程把控節(jié)奏。
可現(xiàn)如今,綜藝越來越偏向于真人秀。
例如《跑男》、《我們的客棧》、《中餐廳》、《我要這樣生活》...
在這樣的情況下,綜藝早已不需要一個統(tǒng)攬全局的主持人。
而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主持人只能成為充當報流程的工具人。
從而被擠到最角落,半天只聽其聲,不見其人。
像《浪姐》、《我是歌手》、《王牌對王牌》...
而另一方面是,做一個合格的主持人太難了。
因職業(yè)原因,主持人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嘉賓。
因此,他們必須要知識面夠廣。
無論與嘉賓談論怎樣的話題都,主持人都能及時接住,并給出反應。
同時,他們還要有高情商,細微的觀察,能做到隨機應變。
從而及時救場,把控全局。
可隨著主持人曝光量減少,成為節(jié)目的配角后。
對于很多節(jié)目方來說,主持人不需要有太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
相比于專業(yè)能力,流量似乎更是他們的競爭所在。
因此,在很多節(jié)目中,節(jié)目方早已摒棄了主持人的存在。
反倒是將演員歌手塞入其中,令其無證上崗。
例如,《浪姐》中的黃曉明、《你好星期六》中的王鶴棣、《天天向上》的王一博...
不可否認,有流量加持的確對節(jié)目的收視和話題度起到一定作用。
但同樣的,讓不專業(yè)的人充當主持也鬧出不少笑話。
例如,去年《天天向上》采訪野外科研人員。
作為臨時主持之一的張顏齊愣是能對科研人員說他們的工作很輕松。
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到各地去吃吃水果...
還有各大活動現(xiàn)場,如今也熱衷于找愛豆流量主持。
拿最出名的GQ紅毯來說,對方邀請了愛豆董又霖主持。
被不少網(wǎng)友吐槽其主持全程太過尷尬和窒息。
不僅完全忘記流程,需要被臺下提醒,還口齒不清,說話結巴,一次次道歉重來。
至于主持人所必備的熱場和控場技能,他更是做不到。
反倒能分分鐘冷場,與嘉賓把天聊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內(nèi)娛主持人太難了。
同時,也太少有人能堅持住,愿意做這份吃力不討好的事。
受此困境,不少主持人只得轉行,另謀出路。
03
而對此,其實各方一直有在努力。
時隔四年,央視重新舉辦《主持人大賽》。
就是為了能通過各方比拼,找到各方面能力都強的新人主持。
從而集中資源,打造優(yōu)質(zhì)新人主持。
同時,通過節(jié)目比拼的方式也拓寬大眾對主持人的了解,增加其知名度。
而像湖南臺、浙江臺也都有在努力培養(yǎng)新鮮血液。
通過以老帶新,各種資源加持的方式努力推出新人主持。
但受如今的現(xiàn)狀影響,新人主持很難得到足夠的機會來展現(xiàn)和歷練。
他們只能一直生活在前輩光環(huán)之下,很難被觀眾所認可。
直到目前為止,兩大臺還是找不出一個能頂大梁的新人出現(xiàn)。
反倒是不少剛露面的年輕主持,沒多久就選擇轉行或跑路。
例如,曾擔任《快本》主持的李浩菲。
在謝娜懷孕產(chǎn)女缺席期間,她就被湖南臺推上《快本》頂替。
這般重用,不知曾羨煞多少圈內(nèi)明星。
可無論起點再高,如今的李浩菲似乎完全拋下了主持人的身份。
她開始以拍戲為主,跑到各大劇組去演戲。
甚至,就連其賬號簡介都去掉了主持人頭銜,只剩演員身份。
還有曾被大眾最看好的湖南臺四小花:
劉燁、沈夢辰、梁田、靳夢佳。
在這當中,有人轉行開始演戲,有人跑路沒了聲響。
到目前為止,也只剩沈夢辰和靳夢佳兩人。
再到如今,被不少人視作新一代央視一姐的李思思辭職。
而從中更是能看出這個行業(yè)現(xiàn)狀的太多無奈。
但即便如此,內(nèi)娛主持人也不會消失。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磨練,屏幕前總會出現(xiàn)實力過硬的主持新面孔。
就如剛在《主持人大賽》奪得第一名,被康輝撒貝寧連連夸贊的馮琳。
你瞧,我們并不缺有天賦有才華的新人主持。
只是正處節(jié)目變新,很多年輕人少了太多可實戰(zhàn)的經(jīng)驗。
那么,不妨再多給他們一點時間。
我們相信,這些人總會成長起來,成為新一代內(nèi)娛主持人。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