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一出,我的朋友圈全哭崩了 -
《樂隊的夏天第三季》終于出了首能上熱搜的歌,「女神合作賽」環(huán)節(jié)瓦伊那樂隊和任素汐 的合作曲《大夢》一播出,不僅被各路明星轉(zhuǎn)發(fā),也讓很多本來沒在追節(jié)目的人聞之落淚。
《大夢》是否唱盡了人的一生也許見仁見智,不過它的出圈本身就有燭照現(xiàn)實的意義。跟之前李佳琦事件有著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性,都與這個時代普通人的情緒需求有關(guān)。
李佳琦的問話堵住了大家抒發(fā)情緒的管道,只是嫌價格貴都會被「罵」自身不努力,因此無法獲得物質(zhì)上的滿足。而《大夢》則恰恰相反,它將煩惱按年齡歸類,說出人們的無助,引導聽者的情緒獲得釋放。
歌曲終了莊周夢蝶式的大哉問是整首歌中唯一有答案的問話,「如果生命/只是大夢一場,你會怎么辦」,歌曲其實已經(jīng)叫我們放下對過去未來的思慮,專注當下,在花鳥云等意象代表的自然中尋得即時又永恒的紓解。
在進一步分析《大夢》這劑時代膏藥的配方和功效之前,先回到這個版本的演出現(xiàn)場。
目前看來,賽程過半的「樂夏」不負熱心觀眾期望,做到了低開高走。本場比賽各組的合作對象都可圈可點,其中一些嘉賓與樂隊的適配度尤其高。
龔琳娜和安達,金海心和八仙飯店,黃齡和二手玫瑰,龍寬和超級市場都像編外隊員加盟一般和諧。
另有幾隊由于女聲的加入,原曲變得更豐富,比如加入了魏如萱的聲音玩具,還有加入了劉柏辛的柏林護士。
但其他表演的精彩僅僅留在「樂夏」舞臺,而《大夢》能走向大眾,全因歌詞緊貼當下民生。
《大夢》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截取「我」從六歲到八十八歲的生命瞬間,對每個階段的煩惱進行了具體又點到為止的描繪,并以一句「該怎么辦」間隔。
最后讓八十八歲的自己見到六歲的自己結(jié)束。結(jié)構(gòu)類似丹麥組合Lukas Graham2015年紅極一時的單曲《那年七歲》,從七歲寫到六十歲,
之后汪峰那首時長十分多鐘的《那年我五歲》從五歲到父親離世時的七十歲。
不過《那年七歲》和《那年我五歲》更類似一些,都是站在歌者現(xiàn)在的年齡回望過去,暢想未來,一個是二十歲尾端,一個是四十五歲。
這兩首歌的內(nèi)容也更私人,都提到何時走上了音樂的道路。而《大夢》在各個年齡段都是現(xiàn)在時,也更像在描寫更多人共有的經(jīng)歷,因為歌詞中寫到的情境大部分都不能算多獨特,甚至司空見慣到不值一提。少小離家、衰老病痛,一生如陀螺般忙碌,又總是感到不足夠。
這恰好是這首歌能打動人的關(guān)鍵,它將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擇以及普遍的無奈攤開、放大,給了聽者一個放心自憐的機會。
我們無法對外傾訴,因為知道每個人都有的問題便不值得抱怨,但我們又需要被傾聽。
上一季五條人唱著「問題出現(xiàn)我再告訴大家」,《大夢》則訴說著不成問題的問題,實則是給聽者傾聽自己心聲的機會。
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對他人缺乏耐心,也長期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玻璃心值得被嘲笑,敏感是負面的品質(zhì),懷有這種想法的人和輕易被他人的言論整破防的可能是同一批人。
《大夢》現(xiàn)場版添加的「我看到」花、鳥、云一段直白地將主題強調(diào)了一遍,既然都是大夢一場,人間便沒有什么是值得在意的。
在這不值得的人間,依然有美好的景象可以依靠。「樂夏」上一季,福祿壽那首《我用什么把你留住》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你一定要看到花開/你一定等燕子歸來/想著它們都會回來/你誓死為了這些而存在」。
但《大夢》一步從狗屁倒灶的現(xiàn)實跨到這種大眾化的靈性、佛性結(jié)論,像是忽然掏出了一瓶萬金油。
《大夢》的歌詞也隱隱透露出了對「安居樂業(yè),長養(yǎng)子孫」社會的向往,每一個「該怎么辦」都在乞求有人能給出確鑿的答案,似乎人生十字路口應(yīng)該裝有信號燈。
歌詞中的「我」無論多少歲,都像那個「站在春風里/大聲哭泣」的六歲孩童,等待沉默的父親給他指示。
再回到舞臺現(xiàn)場,《大夢》對嘉賓任素汐來說并不難駕馭,加上這首長歌段落多又曲調(diào)重復,增加一個歌者,無論獨唱或與其他人合唱都是加分的做法。
任素汐給瓦伊那帶來的幫助與其說是音樂上的,不如說是表演上的,將本來就相當敘事的歌詞吟唱成了娓娓道來的講述。
作為演員,任素汐不僅能唱,聲音表現(xiàn)力也強,即使在舞臺上她只是和其他樂手一起坐著唱歌,通過關(guān)鍵時刻微小幅度的聲音變化,也能夠?qū)⑶楦袀鬟f出來。
那英就注意到她在唱到七十八歲的「我」因病倒下,「在老伴面前/裝作卻很釋然/說這只是小坎」時微微哽咽,雖然任素汐解釋是因為沒繃住,但見識過她表演的人不妨姑妄聽之。
在話劇界歷練多年,任素汐的工具箱里唱念做打俱全,在她征戰(zhàn)電影圈之后也不乏展示機會。相比之下,只有老話劇迷才聽郝蕾在《戀愛的犀?!返奈枧_上唱過那首《氧氣》。
任素汐的歌藝則幾乎跟她的演技一起被電影觀眾認識,后來她也參加過唱演綜藝《幻樂之城》。
她的歌藝呈現(xiàn)得最好時都與角色息息相關(guān),爆紅的《驢得水》主題曲由她演唱,這首天真又張狂的《我要你》與角色
《無名之輩》中堯十三和陳粒的插曲都讓人難忘,可以脫離電影來欣賞。而任素汐自己創(chuàng)作的宣傳曲《胡廣生》是站在她的角色馬嘉旗立場寫的。
《驢得水》(2016)
《幻樂之城》中和辛爽導演合作的《時光機》與 《500里》更像音樂MV,演唱為表演服務(wù)。
《500里》中唱著彼得、保羅和瑪麗組合成名曲中文版的任素汐扮演的是一個歌藝一般,卻想要離開東北的女子,她的歌聲也體現(xiàn)了角色的特點,歌聲比一般人好一些,但不至于好到可以吃這碗飯。
科恩兄弟的電影《醉鄉(xiāng)民謠》里,凱瑞·穆里根和賈斯汀·汀布萊克也唱了這首歌,歌聲同樣貼合角色,尤其是非專業(yè)歌手的英國演員凱瑞·穆里根,完全讓人相信她是極有才華的民謠歌手。
任素汐的歌聲雖然不足以跟專業(yè)歌手比肩,但絕對能勝任歌手這類角色,或用歌聲來表現(xiàn)角色的心聲,在」樂夏「的舞臺上,她稱職地「扮演」了一個茫然又看透了的普通人。
《醉鄉(xiāng)民謠》(2013)
身體力行「低頭種地,抬頭唱歌」的瓦伊那還會在本季「樂夏」走得更遠,憑借《大夢》的出圈,他們也許真的能將這種生活方式可持續(xù)地進行下去。
「樂夏」讓人難以舍棄的一點,就在于總是能讓人一窺樂手們稍微不一樣的人生選擇,超越了《大夢》所描繪的無解牢籠(還長達八十八年?。?。
本期節(jié)目里,對人生低谷有著更私人化表達的是麻園詩人的《榻榻米》,幾乎是獨立音樂人的《陋室銘》。而超級市場的嘉賓,前音樂人龍寬早已更決絕地在音樂圈和山野間做出選擇。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