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致腔調(diào),也有勤勉進取,《承歡記》中的“成長進階” -
2024年Q1已過,四月熱劇輪到了都市情感話題劇。
由中央電視臺、華策克頓旗下夢見森林工作室、騰訊視頻出品,楊柳擔任總制片人,楊紫 、許凱 領銜主演的《承歡記》先后在央視八套黃金強檔、騰訊視頻以及央視一套上午檔熱播。
上海都市氛圍下,亦舒經(jīng)典IP+楊紫、許凱領銜+老戲骨加持,讓該劇一經(jīng)播出熱度與話題指數(shù)就隨之飆升。不僅創(chuàng)下今年騰訊視頻都市劇最快破30000的紀錄、2024騰訊視頻彈幕互動量最快破億紀錄,也是2024年騰訊視頻站內(nèi)首個發(fā)貼量破千萬的劇集,輻射多圈層受眾。
隨著劇情進展,楊紫、何賽飛 的母女互動迎來令人揪心的名場面,代際沖突看得人欲罷不能;楊紫、許凱的CP線則循序漸進,來到了相互扶持又彼此拉扯的最“好嗑”階段。
吳彥姝 飾演的可愛可親的麥祖母突然下線,賺足了觀眾眼淚;三代女性的不同價值觀和婚姻觀,年輕子女的自尊自強之路等看點,都牽動著追劇觀眾的心。
作為一部取景于上海的都市情感話題劇,《承歡記》在制作層面的獨具匠心和實地取景,也給劇集整體質(zhì)感加分不少。鏡頭對準上海的大街小巷,拍出了歲月和文化沉淀下獨有的風情和濃郁煙火氣。
“雙強”男女主攜手闖關
《承歡記》里既沒有一見鐘情的套路,也沒有刻意制造的巧合和傳統(tǒng)霸總、灰姑娘人設。有的是現(xiàn)實紛擾和家庭牽絆,以及男女主突破各自圍城、經(jīng)歷漫長自我成長與蛻變的過程。
前幾集,楊紫飾演的
年輕人面臨家庭和感情的平衡時,難免會經(jīng)歷痛苦與自我懷疑。但這段感情也給麥承歡帶來了從“承歡膝下”到“承歡自己”轉變契機。
另一邊,是麥承歡與男主
這對被許多人稱為“可狼可兔”、既雙A也雙O的事業(yè)搭檔經(jīng)歷磕碰后相互了解,共同陪伴奶奶的時光令二人感情逐漸升溫。
姚志明用他籌謀一切、殺伐果斷的職業(yè)特性讓麥承歡得到歷練與成長,麥承歡的重情重義、活潑跳脫也在治愈姚志明受傷的童年,讓他變得柔軟而有人情味。怎么看,“一夜承明”CP都更像是相互治愈、彼此互補的天生一對。
不過,《承歡記》仍然不按套路出牌,就在雙方還沒來得及挑明關系時,麥祖母的意外去世和遺產(chǎn)分配,令事態(tài)再度發(fā)生變化。
此時,經(jīng)歷過祖母離世的姚志明不再是絕對的精致利己主義者,麥承歡則由乖乖女成長為心思縝密的酒店繼承人。兩人之間的張力再度提升了一個維度,人物關系的微妙轉變帶來新鮮感,強話題性成為觀眾繼續(xù)追劇的動力。
哲理性臺詞呈現(xiàn)話題劇內(nèi)核
《承歡記》前半部分的強話題性,由何賽飛和楊紫的母女親情線帶來。
女主麥承歡30歲之前一直秉持著其名字“承歡膝下”的含義,孝順父母,對強勢的母親
劉婉玉的經(jīng)歷和個性導致了她并不甘心兒女繼續(xù)走她的老路,庸碌委屈一輩子,一度好心辦壞事。
此前的劇情中,麥承歡在訂婚現(xiàn)場與劉婉玉袒露心扉,聲稱并不想做媽媽的“洋娃娃”,“母女開撕”的情節(jié)引發(fā)網(wǎng)絡熱議,代際沖突達到情感濃度最高點。觀眾既能共情為人子女渴望自由的迫切,也能理解作為父母為女兒殫精竭慮的苦心。
但近兩集的劇情中,劉婉玉夫妻倆搬進老洋房與姚志明同住,雙方暗流涌動中互增了解,母女關系也隨著麥承歡堅持獨立、開啟創(chuàng)業(yè)模式而得到緩和。
《承歡記》用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強情節(jié)呈現(xiàn)了原生家庭對年輕人帶來的影響,關于麥家母女、辛家亮姐弟倆的情節(jié)更是戳中了家庭矛盾的痛點。但總體上看來,該劇并不走極端的灑狗血路線,而是用溫情、包容的基調(diào)呈現(xiàn)出家人之間的羈絆,再舉重若輕地提出化解難題的方法。
劇中,吳彥姝飾演的麥祖母是吃穿用度講究腔調(diào),為人處事智慧圓融的可愛老人,她的去世也推動故事走向高潮和轉折。
麥祖母對后輩的臨別贈言寥寥數(shù)語卻極富哲理,飽含人生智慧,引發(fā)彈幕集體淚目。
她對最疼愛的孫女麥承歡說“要善待自己,愛護自己”;對強勢、愛操心的劉婉玉說“孩子們都大了,放手就是你的功課”;對后輩的教導則是“訴苦亦無用,自強自立才是道理,只有獨立才能放大選擇權”“人生來孤獨,聚在一起就不孤獨了”。
麥祖母去世后,遺產(chǎn)分別留給麥承歡和姚志明,她認為麥承歡勤奮上進,為人進退有度,只缺少一個機會,于是將海派老字號酒店興安里交給麥承歡管理;認為一向趨利避害的“流浪貓”姚志明缺少家的溫暖,于是留給他老洋房。
結合人物性格,這樣的安排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正如麥祖母所想,得到興安里的麥承歡沒有坐享其成,而是將酒店的一系列整改事宜和危機公關處理得妥妥當當,維護住了祖母多年的心血。這樣天降遺產(chǎn)的大女主劇情也并不只有爽感,正是祖孫兩代人的理念一致才達成了如此傳奇的交接。
服化道精心+實景拍攝,匠心制作彰顯態(tài)度
劇集播出過半,觀眾跟隨劇中人腳步,從人間煙火的三和里弄堂,到曾經(jīng)十里洋場的外白渡橋,再到承載歷史的瑞金賓館,底蘊醇厚的海派文化噴涌而出。
劇中的海派風格的建筑與服裝極為考究,或煙火氣或精致感的上海景觀也令人心馳神往,隨手截圖都是畫報效果。麥祖母的興安里酒店取景于具有百年歷史的瑞金賓館,它既有20世紀30年代老上海的雍容華貴,也有通向幽徑花園的紅墻磚瓦。
前幾集,麥家一家四口在三和里弄堂小屋里居住了超過30年,由于生活拮據(jù),每個空間與角落都被利用到極致。
廚房的三尺灶臺是劉婉玉的“工作間”,她為了全家洗洗涮涮忙忙碌碌;弟弟
《承歡記》用這些細節(jié)將前期麥家的“窮”展現(xiàn)得極為直觀。但透過房間布置和燈光、構圖的設計,觀眾能看到滿滿的溫馨感。
服裝同樣充滿了上海味道。劇組特地觀察了上海姑娘的穿著,給麥承歡挑選了大量貼近人物的簡約、干練的服飾。
姚志明早期西裝三件套符合其高管精致高冷的形象,后期敞開心扉之后則逐漸以休閑為主。
麥祖母和劉婉玉有很多典雅修身的旗袍,多為真絲材質(zhì)。麥父(姚安濂 飾)的那套西裝皮鞋,也精心維護打理,得意時總穿出來亮亮相。
該劇由出品過爆款劇集《與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的華策克頓旗下夢見森林工作室打造,楊柳擔任總制片人。
從古裝奇幻題材的“仙”,到都市情感話題劇《承歡記》的“新”,夢見森林工作室在把握創(chuàng)新題材、選擇IP到主題挖掘、打造差異化人設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與當下觀眾契合的人物價值觀與服化道選擇,也讓這些劇集收獲了大批年輕擁躉。
《承歡記》在內(nèi)容、制作和拍攝層面的突出表現(xiàn),足見夢見森林工作室新銳與深度兼顧,注重精神內(nèi)核和審美表達的創(chuàng)作格局。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