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2:雙重妄想》深度解析:不算爛片,沒懂的來看,細思極恐 -
這是一篇新鮮出爐的《小丑2:雙重妄想》影評。
在觀影之前,其實網(wǎng)絡上就已經(jīng)有諸多評價了,大多的論點是口碑崩塌和爛到極致。
坦白講,這注定是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因為難看的地方是真想快進+吐槽,但用心的地方其實也不賴。
同時,里面還有一些致敬其他電影的設計,比如《雨中曲》《愛樂之城》(LA LA LAND切換成GA GA LAND)以及《狗神》等等。
從場景和造型,應該很容易分辨出來。
既然是一部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的電影,那么葉秋臣主要就從這兩個層面來深度解析整部電影。
片尾沒有彩蛋,不強求看到藍色DC標志的觀眾們,可以不必再等。
以下內容涉及海量劇透,請未觀影介意者慎入。
1.關于刪減
中國內地上映存在明顯的刪減,甚至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音樂和劇情的斷檔。
比如在幻想中拿著大錘去砸法官的戲,可能畫面過于震撼,遂刪掉了一部分。
另外,也特別P掉比較具有爭議的手勢(中指)和物品(槍)。
男女主之間主要的親熱鏡頭僅保留了蜻蜓點水的吻戲部分,一些較為深入的接觸幾乎都被一剪梅了,只能靠腦補。
鏡頭嗖一下切換到公開場合,一丁點過渡都沒有,相當突兀。
還有一些吻戲,不是男主和女主之間的,也因為特殊性遭到了刪減。
整體應該是比完整版少了近1分鐘,雖然不會影響整體劇情的理解,但會讓強迫癥非常難過。
2.關于缺點
也許是葉秋臣選擇的影院和場次比較冷門,整個廳只有包括我在內的三個人觀影。
大概進度條到了本片三分之一位置時,另外兩個觀眾嘴里一邊講著“爛到不想看完”,一邊選擇中途離場。
在映前,其實她倆還在興致勃勃地表示非常期待,都說自己是第一部的超級粉絲。
講到這里,你就明白豆瓣5.9分是怎么來的了。
因為真的有一群人覺得極其難看,甚至不想浪費寶貴的休閑時間在里面受罪。
沒錯,《小丑2:雙重妄想》的缺點非常明顯。
其實最初的調性還算不錯,動畫部分有對應劇情的諷刺感,隨后的真人版開篇也能感受到外國制作那種標志性的陰沉感。
直到主角們開始唱歌,接著就是頻率過密的唱跳。
突如其來的音樂真的令人非常頭疼,歌舞的比例真的太大了,又不是具有強吸引力的音樂劇模式,所以常常會出戲。
打個比方,正當我剛剛被代入了劇情,準備分析和拆解故事結構的時候,角色突然開口唱歌,嗷一嗓子,瞬間徹底打亂了原有的思緒。
例如探視時那首《Close to you》,就把邏輯鏈條整個切斷了。
電影如果僅僅是想通過唱跳來區(qū)分幻想、夢境和現(xiàn)實,那么這個元素的加入還算有意義,可他們不分場合和情景,一言不合就上演即興音樂劇,真的很難忍。
可以保留男主的一些歌曲,比如“小丑竟是我自己”,歌詞能夠對理解劇情起到聯(lián)動和鋪墊的作用,但釋放情緒的數(shù)量應該盡量再減少一些。
否則大家真的會有一種觀后感,沒想到小丑竟是買票的我自己。
我知道片方請了Lady GaGa所以想要充分發(fā)揮她的優(yōu)勢和價值,做到“物盡其用”。
但適當?shù)某枋橇咙c,持續(xù)不斷就會顯得過于刻意。
最可怕的是,不僅僅只是男女主角喜歡唱跳,連配角們也必須哼兩句來表達自我,恍惚間差點以為自己看了個印度電影。
這種形式造成了大量的注水,處處有種演唱會即視感,仿佛不通過音樂這種方式呈現(xiàn)出來,觀眾就不曉得他們的心理活動一樣。
旋律偏慢的BGM,配得有點令人犯困,所以據(jù)說影院里那么多睡著的觀眾,也不是沒原因的,我都打了好幾個哈欠。
冗余的鏡頭和劇情稍微多了一些,不僅僅只是那些歌舞而已。
劇情安排了很多無效審問和自白,屬于重復性的表達,對豐富故事內核沒有本質上的提升。
作為一個想要認真寫評論的人,全程看完是我對這部電影最基本的尊重。
同時,片中也有很多狗尾續(xù)貂的劇情安排。
其實若能把最后那段整體砍掉或許更好,到警車追至臺階的部分就可以戛然而止了。
當然最后他被干掉也可以有許多延伸的思考,因為那個下手的小伙子,成了亞瑟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兒子”,前面有懷孕生子的假想。
小小丑,那是曾經(jīng)的小丑。
被自己的信徒干掉,此處也呼應了曾經(jīng)夢境里舉槍的莉。
雖然如此,但實話實說加戲并沒有必要,比較畫蛇添足。
此處的解讀,葉秋臣將放在下一個部分來重點談談。
最關鍵的是,小丑女的功能性下降了,雖然刷足了存在感,但失去了原本的角色意義,“停藥”的高潮部分也沒刷起來。
喜歡第一部《小丑》風格的朋友們,建議就不要買票去看了,對你而言絕對是浪費錢的。
《小丑2》這部電影,完全是另辟蹊徑的另一種嘗試。
2.關于優(yōu)點
雖然網(wǎng)上吐槽的人非常多,電影本身的缺陷也相當明顯,但總體而言并不能說一無是處。
其創(chuàng)作的核心,或許的確是為了某種正確而設定的,但故事是不是全部都垃圾呢?
我認為不是的。
所以,這不能算是一部爛片。
相同的導演(托德·菲利普斯),相同的出品方(華納兄弟),相同的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也稱華金·菲尼克斯),甚至編劇欄里面的名字也幾乎能夠一一對應,基礎分是不低的。
但為什么成品卻迥然不同?
因為幕后的創(chuàng)作者們明顯有另外的意圖,他們從初衷來講,就根本不想復制《小丑》的瘋狂。
其實《小丑2:雙重妄想》的主角并不是小丑,而是亞瑟。
亞瑟是電影《小丑》的原型,但亞瑟并不完全等于小丑。
這部電影很可能就是想告訴觀眾——電影是電影,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
兩者天差地別,千萬別混淆。
現(xiàn)實里,離經(jīng)叛道當然會有,瘋魔癲狂當然也會有。
但那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就像亞瑟一樣,其實他大比例的小丑戲碼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片名起得也很合適,這個“雙重”指代的就是亞瑟和小丑之間來回切換的拉扯,電影做到了基本的扣題。
葉秋臣在觀影過程中,最喜歡的部分就是開篇那個動畫。
我和我的影子,我是亞瑟,小丑是影子。
在人們的眼中,我們都是小丑的形象,影子擁有一張相同小丑妝容的臉。
我們都是小丑,但我不想只做小丑。
但影子不同意,他代替我走上了舞臺,接受了鮮花和掌聲。
我呢?
只落得被人唾棄的下場,最可憐的是,臺下那些擁護者們,竟然分不清影子和我。
影子甚至把我鎖了起來,直到結局才發(fā)現(xiàn),人們需要的不是我。
不是亞瑟。
只是小丑。
可是,最終被抓的,還是我。
留下的,只是那個骨瘦如柴,剩下一座空殼的骷髏。
真人版接在動畫之后出現(xiàn),亞瑟的形象完美承接了此前的設計,骨頭仿佛能夠沖破皮肉一般。
動畫既是一種前情提要,也承接了第二部的故事設定,因為最后剛好是警察沖過來把他抓走了。
電影的整體劇情內核其實非常簡單,住在瘋人院的亞瑟因小丑犯下的罪行所以要接受審判,于是便穿梭于瘋人院和法庭之間。
為了防止逃跑,瘋人院建在單獨的一個島上,就像那些被孤立的異類。
最初幫助亞瑟的女律師提出的觀點是,在醫(yī)生的診斷之下,他們認為亞瑟受童年經(jīng)歷的影響,才會創(chuàng)作出一個保護弱小自己的人格。犯罪者只是住在亞瑟身體里的另一種人格,并非他自己,犯罪時本體并不知情,原理就像《陀槍師姐》中的鮑國平和翁文成。
女律師的問話都帶有很強的引導性,雖然她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但希望事情的走向可以如愿。
她堅定地認為,這個犯罪者在做壞事的時候,亞瑟本身并不知情,他只是被小丑徹底操控了。
女律師對亞瑟說,身體里的另外一個你,那才是小丑。
真正的你,是那個動畫里被鎖在柜子里的人,是那個對小丑人格所行之事毫不知情的亞瑟。
但擁護者并不這樣認為,因為小丑的事跡被拍成了電影,他們將原型也當成了大明星。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獲取一個信息——
亞瑟從來都沒看過《小丑》電影,他甚至不知道眾人追捧的形象到底如何,就莫名成為了擁護者們崇拜的載體。
但亞瑟真的只是小丑嗎?
在所有人的眼中,他好像都只是小丑。
即便是瘋人院里的管理員們,每次見到亞瑟說的話也都是“今天準備笑話了嗎”。
小丑不是玩物,但飾演小丑的亞瑟被當作了玩物。
即便短暫能夠互稱朋友,也會在一個巴掌之后回到現(xiàn)實。
找他簽名的人,只希望在亞瑟行刑后能夠令這本書價值連城。
在電影里如此呼風喚雨的人物,在瘋人院里可以被任何操控,毫無選擇和自由可言。
他只能縮在E258的房間里,被監(jiān)視著定期服藥,日復一日。
此時的小丑人格深深隱藏在了亞瑟的心底,整部電影中最明顯的意象就是下雨時撐起的四把黑傘。
在亞瑟的心里,他們分別是橙色、紅色、藍色和黃色,彩色是小丑的邪惡專屬色。
但這些顏色,目前只存在于亞瑟的幻想里。
小丑消失了嗎?
并沒有。
他偶爾才會冒出來,比如在刮胡子時突然被染紅的一半嘴角。
此時的小丑并沒有被覺醒,他在等待喚醒自己的人出現(xiàn)。
于是,哈莉·奎茵出現(xiàn)了(以下簡稱莉)。
小丑人格的覺醒,電影用了一場很直白的戲來呈現(xiàn)。
亞瑟在黑暗的房間里點燃了一根煙,微弱的小火苗亮了起來。
小丑,就這樣在亞瑟·弗萊克的身體里萌芽并重生了。
莉和亞瑟一見如故,亞瑟甚至把其他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告訴了對方。
雖然感情的基礎是建立在謊言之上,但他們還是相愛了。
此時,小丑的瘋癲程度還不如莉。
那個房間里的小火苗,還不足以讓小丑真正的覺醒。
于是,莉在放映電影的過程中,放了一把大火。
小丑的人格開始慢慢變強,最明顯的一場戲就是亞瑟在說“Are you crazy”時,露出與以往不同的邪惡之笑。
他們走到了聚光燈之下,接受記者們投來的關注目光。
這些都不是亞瑟應該獲得的,而是唯有變成小丑才有可能。
是莉一步步將亞瑟推向了小丑人格,她出現(xiàn)在E258的房間里,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
去有光的地方。
她認為的光,就是小丑的路。
亞瑟在黑暗里已經(jīng)沉寂了太久,是時候應該讓小丑出來享受光芒了。
莉還準備了化妝品,給亞瑟化了一個簡陋的小丑妝容。
她說,想要看到真正的小丑。
此時,小丑已經(jīng)再也按捺不住了,亞瑟的行為也變得放肆和瘋狂。
他主動去親吻了女律師,對方表現(xiàn)出明顯的意外和反感,這與莉對他的全身心付出迥然不同。
于是,小丑就認為女律師與自己并非靈魂同頻,給解雇埋下了伏筆和鋪墊。
然而,現(xiàn)在的亞瑟其實還有救。
因為他從內心仍然抵觸自己是小丑,他更想成為的是亞瑟。
莉雖然影響了他,但還未徹底轉化自己。
所以從親密度來講,此時的莉是距離他稍遠的,稍后才慢慢靠近。
亞瑟呼吁大家去關注現(xiàn)在的自己,不要總是糾結過去的小丑,以及那些華麗的噱頭。
他說不清楚,只能唱歌來愚蠢并直白地解構自己。
但并沒有收獲認同,那些審判者還是對亞瑟存有偏見,唯一能夠從內心深處認同自己的,只有莉。
直播中,他對莉表白了,亞瑟完全是像落水的人尋找救命的稻草,而莉就剛好出現(xiàn)在了那里。
有預謀的。
滿口謊言,住院和出院都是自主選擇,讀的也是精神病學,接近亞瑟就是帶著特殊目的而來。
莉在街道旁,看著櫥窗里的電視機,這種表白被她理解為了亞瑟同意成為真正的小丑,并放棄那個懦弱的自己。
于是她開心地敲碎玻璃,拿走了那臺播放的電視機。
那變成了一種承諾的信物,一種為信仰而生的載體。
世紀審判開始。
我們聽到了亞瑟標志性的笑聲,但此時的他有些詭異。
亞瑟,究竟是一個可以自由控制喜怒哀樂的人,還是無法控制自己喜怒哀樂的人?
我們看到他在笑,但他好像笑得停不下來。
追隨者們擋住了押送亞瑟的車,亞瑟看到了這些支持自己的人。
他們舉著牌子,嘴里喊著“小丑無罪”,眼里充滿了崇拜之情。
亞瑟決定不再掙扎,放任自己流入了這個群體。
可惜他忘記了,這些人舉的牌子是小丑無罪,而不是亞瑟無罪。
審判的意義,大概是想告訴觀眾,亞瑟曾經(jīng)在7歲的時候講過真話,但沒有人要相信他。
就算是他的母親,曾經(jīng)也只是讓自己的孩子活在編撰的Happy笑話中,一生活在了笑話里。
那個認為亞瑟偽裝精神病的專業(yè)醫(yī)生,也如此。
是外界的人,塑造了小丑。
但亞瑟呢,他其實只在乎莉,就像個孤獨的戀愛腦。
他內心不能接受莉的背叛,所以幻想里出現(xiàn)了莉拋棄小丑單獨表演的戲。
探視的時候,莉說自己懷孕了,這句話突然打破亞瑟對她背叛的恨意,小丑的光繼續(xù)越來越亮。
玻璃上,是莉畫出的紅色嘴巴,與另一側亞瑟的嘴徹底重合。
此前只有一半的嘴角被補充完整。
小丑,就此重生。
莉就像小丑的女性分身,一直引導著亞瑟的轉化,也進入自己小丑女的催化。
但就像女律師說的,擁護者們只在意小丑,而并不在意亞瑟。
莉也如此,她只想喚醒偶像。
亞瑟做了一個夢,夢境里他開始離經(jīng)叛道,并舉槍干掉了自己。
這個自己,就是曾經(jīng)的亞瑟。
此時的電影做了一個Call Back,因為他又親了一次女律師,這次是徹底說了拜拜。
說拜拜的不只有女律師,還有曾經(jīng)的自己,那個亞瑟。
干掉亞瑟,小丑歸來。
他以小丑全妝登上了法庭,法庭外是那些被煽動情緒后的可怕暴亂之徒。
亞瑟用自己的生命,偽裝了一場狂歡。
所以,小丑就是人們塑造的,真正的小丑并不存在。
小丑的囂張跋扈,都是擁護者們賦予給他的勇氣和底氣。
這份勇氣,讓他從一個小山丘開始,慢慢建成了一整座山峰。
但所有人都是擁護者嗎?
當然不。
回到瘋人院,管理員們因他口出狂妄而對其拳打腳踢。
當他被這群人揪著腦袋砸向墻的時候,回想起來小丑也曾處于攻擊者的位置上,把別人的腦袋向墻砸去。
一頓折騰后,亞瑟遍體鱗傷。
小丑被砸S了,打S了。
驕傲,尊嚴,蕩然無存。
而另一邊的莉,完美化上了小丑女的妝容,她的身體,成為了被亞瑟拋棄的小丑靈魂重生的載體。
鏡頭前那些閃光燈和掌聲也不再屬于亞瑟,轉向了穿著靚麗衣服的莉。
亞瑟體內的小丑消失了,結案陳詞時他把自己捏得粉碎。
一個小丑上法庭上辯護,看起來好像也是在舞臺上表演。
但這次的Arthur Fleck,徹底否定了小丑的一切。
“我無法成為你們心中那個小丑”。
“根本就沒有小丑”。
亞瑟坦言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罪行,接著說想要炸掉這一切。
莉徹底失望,從法庭離席。
小丑的幻想被打破了,但外面的擁護者們還被蒙在鼓里。
亞瑟渴求莉能夠回來,但對方早已不再是過去的自己了。
她用手擺出舉槍的姿勢,徹底干掉了曾經(jīng)的莉。
此處是與亞瑟夢境里干掉自己相呼應,細思極恐。
從那一刻開始,她只是小丑女。
《小丑》這部電影,這個以亞瑟為原型的作品,創(chuàng)造出了千千萬萬的小丑。
莉,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最后,陪審團一致認為罪名成立。
追隨者就像瘋狂的粉絲,他們聽從偶像的話,炸掉了法庭,一切化成了灰燼。
小丑倒在地上,掙扎爬起來,逃了出來。
他竟是以這樣的方式,短暫獲得了自由。
看著滿街的小丑,他突然不知如何是好。
就因為曾隨口說一句想炸掉這里,粉絲們就幫助偶像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
瘋狂在蔓延,撕開了口子就再也收不住了。
就像莉停止不了唱歌,但小丑已經(jīng)不想唱了。
亞瑟逃了出來,他在自己的老房子那里找到了莉。
莉放棄了他,因為他放棄了小丑的幻想。
他們只在乎小丑,但卻并不關心小丑是誰,也不關心他是如何變成小丑的。
小丑會永遠在,以不同的身份而存在,但他們未必永遠需要亞瑟。
亞瑟沒了,小丑也不會消失。
所以那個瘋人院里的小伙子,在亞瑟懷抱著去見莉的希望時,S死了這個充滿希望的亞瑟。
為什么他會干掉亞瑟?
因為在他眼中,這不過是小丑廢棄的空殼罷了。
小丑的靈魂,早已找到了新的載體。
只要這個世界還有人需要小丑,那么小丑就永遠沒辦法消失,消失的永遠只是“亞瑟”而已。
說的只是小丑嗎?
說的,永遠不止是“小丑”。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